普佐的父亲安东尼奥•普佐(Antonio Puzo)是位铁道养护工,在普佐十二岁时抛下全家人离家出走,于是他的母亲玛莉亚(Maria Le Conti Puzo)移居布朗克斯区,坚强地独力抚养七个小孩。普佐非常敬爱自己的母亲,他一九六五年的小说《幸运的朝圣者》(The Fortunate Pilgrim)中,女主角露西亚.珊妲(Lucia Santa)的雏形便来自其母,而这部作品也是日后《教父》的原点。
普佐的母亲希望他进入铁路公司上班,他却喜欢将时间花在泡图书馆,沉浸于文学。二战时普佐投入美国空军,不过由于视力不佳并未加参与作战,而是被派往德国负责公关职务。退役后透过美国政府对退役军人的补助,普佐在社会研究新学院(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听课,并且与在德国结识的妻子爱蕾卡(Erika Lina Broske)结婚,两人育有三子二女。当时普佐喜欢俄国作家杜斯妥也夫斯基的作品,并开始写作短篇小说,同时他也为出版社写五十美元一篇的书评,成为文字工作者。直到一九六九年的《教父》令他一夕成名之前,普佐一边创作一边先后在政府机关当文员,以及在出版社从事撰稿人、编辑等工作。
历时三年的创作,一九六九年《教父》出版,这本小说不仅是描述黑手党教父维多.柯里昂与其家族的成长和斗争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美国社会的移民史诗,此书让普佐一举成名,停留在畅销排行榜上持续六十七週。在普佐尚未与法兰西斯.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合作编写剧本将《教父》搬上银幕之前,小说的销量已突破九百万册。而《教父》及《教父续集》两部电影成功拿下一九七二及一九七四年两届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也还让普佐成为好莱坞炙手可热的编剧家,《超人》、《超人续集》皆由他撰写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