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刑法分则解题书(基础篇)(5版)

这是一本刑法分则解题书(基础篇)(5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刑法
  • 分则
  • 解题书
  • 基础
  • 教材
  • 法学
  • 考研
  • 案例
  • 第五版
  • 法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刑法分则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认识条文、分析条文!将法条规定的各要件—构成要件、违法性要件、罪责要件三者准确定性。这样的分析有赖刑法总则完整而清楚的体系建立,有助于答题时判断应该讨论哪条条文。

  其次,法条的编排是依国家法益→社会法益→个人法益的顺序规范,但为了使读者们容易进入分则的学习,笔者将从大家最熟悉、最容易了解的个人法益开始介绍。在学习各个罪章时,应先确认其保护法益,并脚踏实地从各罪章的第1条开始。以读者们最熟悉的杀人罪章为例,刑法第271条普通杀人罪是杀人罪章的基本法条,应该先从本条开始认识,其他条文都只是本条的变形,认识基本条文后再认识特殊条文就不难了。

  最后,争点之所在,考点之所在,没有争点的要件只需要单纯涵摄。囿于篇幅,笔者于本书仅介绍涉及重要争点的条文,将略过部分较冷僻者,而不逐条介绍刑法分则中的各条,惟为完整体系建立,仍建议读者们务必自行将法条逐条看过了解分析要件。

 
深入刑法理论前沿:构建坚实的法律思维基石 聚焦刑法总则的精要与实践应用 本书旨在为法律专业人士、法学学生以及所有关注刑法理论与实践的读者,提供一部系统、深入且具有高度实践指导意义的刑法总则解析专著。我们坚信,理解刑法的精神内核,必须从其基础——刑法总则——入手。本书摒弃了对具体罪名(刑法分则)的赘述,而是将全部篇幅聚焦于刑法学的理论基石、基本原则以及贯穿整个刑法体系的逻辑框架。 本书的编写目标,是帮助读者建立起一个严谨、自洽的刑法总则知识体系,为日后处理复杂的刑事实务问题打下坚不可摧的理论基础。我们深知,脱离了对犯罪构成、违法性、有责性、未遂、中止、共犯等核心概念的深刻理解,任何分则的记忆和适用都将是空中楼阁。 --- 第一部分:刑法基本原则与历史沿革——奠定价值导向 本部分致力于梳理刑法学的哲学基础与价值取向,探讨刑法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的核心地位。 一、刑法的本质与机能: 我们将详细剖析刑法的谦抑性、最后性原则,阐述其与其他法律部门(如民法、行政法)的本质区别。深入探讨刑法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法益以及实现个体自由之间的张力与平衡。通过对刑法机能的辩证分析,引导读者理解刑法的价值中立性与价值选择性。 二、刑法渊源与发展脉络: 追溯大陆法系刑法理论的演变历程,重点分析“刑法教义学”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对当代刑法思维的深刻影响。详细介绍我国现行刑法的基本框架和立法精神的继承与创新之处,使读者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现有法律条文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三、罪责刑法的基本原则深度解读: 本章是全书理论构建的重中之重。我们将逐一细致解析“罪刑法定原则”(Nulla poena sine lege)的四重内涵(明示性、明确性、局限性、禁止溯及力),并结合大量案例分析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适用边界。同时,深入探讨刑法的“谦抑性原则”、“教义学优先原则”以及“罪责刑一致原则”的内涵及其相互间的逻辑关系。 --- 第二部分:犯罪论体系的精妙建构——行为、构成要件与归责逻辑 犯罪论是刑法理论体系的“心脏”。本书摒弃传统的“四要件说”或“三阶层说”的简单套用,而是采用融合了现代刑法教义学精髓的分析框架,系统拆解“犯罪”这一复杂法律概念。 一、行为论:规范化与客观化: 从哲学层面对“行为”进行界定,区分自然意义上的“活动”与刑法意义上的“行为”。重点辨析不作为犯的成立要件、原因自由行为的认定,以及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判定标准。在因果关系部分,我们将详细阐述“相当因果说”的修正与发展,并引入归责理论来弥补传统因果关系的局限性。 二、构成要件的分析与适用: 构成要件被视为架设在法益与行为之间的桥梁。 客观构成要件: 深入剖析法益侵害的客观危险性和具体侵害。对“实行行为”、“危险”、“结果”等关键概念进行精确界定。特别关注中间状态的认定,如“着手”的界限。 主观构成要件: 全面区分故意与过失的层次。在故意方面,详细辨析直接故意、间接故意、确定故意、不定故意之间的微妙差异。在过失方面,系统梳理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判断标准,并探讨“认知错误”与“意欲错误”的理论处理路径。 三、违法性理论:正当化事由的限制与扩张: 违法性是行为的价值判断。本书系统阐述了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界限。在正当防卫方面,重点讨论“不法侵害的现时性”、“防卫限度”的判断标准,以及对“超过合理限度”的弹性处理;在紧急避险中,则侧重于对“避险冲突”中法益衡量的动态分析。对于承诺、依法行为等其他阻却违法事由,亦给予深入的规范性探讨。 --- 第三部分:有责性——主体与心理的可非难性 有责性(责任论)是刑法体系中实现个体化正义的关键环节,标志着国家刑罚权对行为人进行谴责的前提。 一、责任能力的基础: 详细分析限制责任能力人与无责任能力人的司法认定标准,特别是对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的评估机制,结合最新的精神医学鉴定标准,探讨刑法对特殊主体的保障义务。 二、规范的责任要素: 本部分的核心在于探讨“期待可能性”这一规范性概念。我们认为,对责任的判断不能仅仅停留在行为人心理状态的描述,更重要的是社会规范对其行为施加压力或期待的可能程度。详细分析“情境因素”、“身份因素”对期待可能性的影响,并讨论在特殊压力下(如胁迫、义愤)责任的减免或阻却。 三、责任的限制与排除: 探讨因文化、教育背景等因素导致的“责任障碍”的理论争议与司法实践中的操作难点。 --- 第四部分:未完成形态与共同犯罪:动态的犯罪实施与协同 本部分专注于考察犯罪行为的动态发展过程——犯罪的未遂、中止,以及多主体参与的共同犯罪。 一、犯罪未遂与中止的界限: 细致区分“着手”与“未着手”的界限,特别是在网络犯罪、金融犯罪等新型领域中如何准确定位犯罪着手的时点。对于中止犯,重点分析“自动性”的要求,以及中止行为的法律效果如何影响既遂犯的定性。 二、共同犯罪的教义学解析: 共同犯罪是对犯罪体系复杂性的集中体现。 共犯的成立要件: 强调共同故意和共同实行行为的关联性。 犯罪形态的划分: 深入解析教唆犯、帮助犯的定性标准,区分“教唆犯”与“普通共犯”的教义学差异。 实行犯与必要共犯: 对特立独行的犯罪形态,如“必要共犯”(如聚众赌博、非法经营罪中的共犯认定)进行专项论述,指出其区别于一般共犯的特殊归责逻辑。 偏离的应对: 详细处理“犯罪的介入”、“共犯的脱退”以及“犯罪的转化”等复杂情形的归责策略。 --- 本书特色与定位 本书是一本纯粹的理论建构与逻辑训练用书,其核心价值在于: 1. 体系性与逻辑严谨性: 全书严格按照刑法教义学的逻辑顺序进行编排,确保知识点之间环环相扣,形成一个封闭且自洽的分析体系。 2. 深度剖析核心概念: 对刑法分则中涉及的每一个罪名,本书只分析其背后的刑法总则原理。例如,在讨论“间接故意杀人”时,我们深入分析的是“间接故意”的构成,而非杀人罪的具体既遂要件。 3. 面向高级应用的准备: 本书是读者从掌握基础法条向精通刑法理论过渡的桥梁。它为读者未来研读复杂的刑法分则判例、理解最新的司法解释,以及从事高级法律研究,提供了最坚实的思维工具和分析框架。 通过对刑法总则的彻底掌握,读者将能够以一种深刻的、规范性的视角去审视和理解刑法分则的每一个具体规定,真正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本书不提供具体罪名的解题步骤,而是提供解题的底层逻辑和判断框架。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大百合


  台大法研所
  律师高考及格

小百合

  台大法研所
  律师高考及格

 

图书目录

本书使用说明 1
Chapter1个人法益:生命、身体、自由、名誉、信用、秘密
Topic1 生命、身体法益 1-2
一、重点提示 1-9
二、题型解析 1-17
1.1.1 普通杀人罪vs.生母杀婴罪【100铁路特考─法律政风(高员三级)】 1-17
【97地特─法律政风(四等)】 1-20
1.1.2 普通杀人罪vs.加工自杀罪【94警特─行政警察(四等)】 1-20
1.1.3 加工自杀罪【107铁路特考—法律廉政(员级)】 1-23
1.1.4 普通杀人罪【改编自103政大】 1-26
1.1.5 重伤害罪vs.普通伤害罪【97书记官(三等)】 1-30
1.1.6 堕胎罪、遗弃罪【102律师(节录)】 1-33
【104调查局─调查工作组(三等)】 1-38
【107书记官(四等)】 1-40
1.1.7 肇事逃逸罪【96检事官(三等)】 1-41
Topic2 自由、名誉、信用、秘密法益 1-45
一、重点提示 1-53
二、题型解析 1-62
1.2.1 强制猥亵罪【97书记官(四等)】 1-62
【97观护人(三等)】 1-65
1.2.2 私行拘禁罪、强制性交罪、乘机猥亵罪【100一般警察─行政警察(四等)】 1-66
【101书记官(三等)】 1-66
【104书记官(四等)】 1-67
1.2.3 乘机性交、强制性交与犯意【107书记官(三等)】 1-68
1.2.4 私行拘禁罪【103一般警察─行政警察(四等)】 1-69
1.2.5 侵入住居罪、强制罪【96书记官(四等)】 1-73
【107地特—法律廉政(三等)】 1-75
【107书记官(四等)】 1-75
1.2.6 诽谤罪【99书记官(四等)】 1-76
【99观护人(三等)】 1-78
1.2.7 妨害秘密罪⑴【103高考─法制(三级)】 1-79
1.2.8 妨害秘密罪⑵【106书记官(三等)】 1-80

Chapter2个人法益:财产法益
Section1窃盗、抢夺、强盗、侵占 2-3
Topic1窃盗、抢夺 2-8
一、重点提示 2-8
二、题型解析 2-11
2.1.1 窃盗罪【95书记官(四等)】 2-11
【92书记官(四等)】 2-14
【94公路升资─政风(士级晋佐级)】 2-14
【101铁路特考─法律政风(高员三级)】 2-14
2.1.2 窃盗【106书记官(四等)】 2-15
【106书记官(四等)】 2-17
2.1.3 加重窃盗罪⑴【96书记官(四等)】 2-18
【99警察升官等─行政警察】 2-25
2.1.4 加重窃盗罪⑵【99高考─法制(三级)】 2-26
【101军法官】 2-27
【107铁路特考—法律廉政(员级)】 2-28
Topic2 强盗、准强盗 2-29
一、重点提示 2-29
二、题型解析 2-33
2.2.1 窃盗→准强盗⑴【99书记官(四等)】 2-33
2.2.2 窃盗→准强盗⑵【103高考─法制(三级)】 2-36
2.2.3 窃盗、准强盗⑴【99高考─法制(三级)】 2-38
【101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三等)】 2-39
【101书记官(四等)】 2-39
2.2.4 窃盗、准强盗⑵【102书记官(三等)】 2-40
2.2.5 转念强盗⑴【103一般警察─行政警察(四等)】 2-44
2.2.6 转念强盗⑵【102行政执行官(三等)】 2-46
2.2.7 转念强盗与强盗罪之结合犯【103北大】 2-52
【107书记官(三等)】 2-57
Topic3 侵占 2-59
一、重点提示 2-59
二、题型解析 2-60
2.3.1 普通侵占罪【94高考─法制(三级)】 2-60
2.3.2 普通侵占罪—黑吃黑【107高考—法制(三级)】 2-61
2.3.3 公务员侵占罪【99地特─法制(三等)】 2-63
2.3.4 业务侵占罪【99高考─法制(三级)】 2-65
【94公路升资─政风(员级晋高员级)】 2-70
【101高考─一般行政(三级)】 2-70
Section2诈欺、恐吓取财、掳人勒赎 2-71
Topic4 诈欺、恐吓取财、掳人勒赎 2-74
一、重点提示 2-74
二、题型解析 2-89
2.4.1 诈欺罪【107司特—法警(四等)】 2-89
2.4.2 恐吓取财罪【103普考─法律廉政】 2-91
2.4.3 掳人勒赎罪⑴【94书记官(四等)】 2-93
2.4.4 掳人勒赎罪⑵【107高考—法制(三级)】 2-96
2.4.5 掳人勒赎罪之相续共同正犯【95书记官(四等)】 2-101
【104书记官(四等)】 2-104
2.4.6 不正利用收费设备罪【107地特—法制(三等)】 2-106
2.4.7 掳人勒赎罪、不正利用自动付款设备罪【93律师】 2-109
2.4.8 不正利用电脑设备罪【106检事官—财经实务组(三等)】 2-113
2.4.9 加重诈欺罪【106海巡—海巡行政】 2-117
延伸专题─「诈欺取财」与「诈欺得利」应如何区分? 2-119
延伸专题─诈欺罪之相续共同正犯 2-121
延伸专题─自动提款机溢领款项的刑事责任 2-123
Section3背信、赃物、毁损 2-125
Topic5 背信、赃物、毁损 2-128
一、重点提示 2-128
二、题型解析 2-134
2.5.1 背信罪⑴【92司法官】 2-134
2.5.2 背信罪⑵【92升官等─书记官(荐任)】 2-136
【93升官等─书记官(委任)】 2-139
2.5.3 赃物罪之行为主体【92升官等─法制(简任)】 2-140
【96书记官(四等)】 2-142
【105检事官─财经实务组(三等)】 2-142
2.5.4 赃物罪【103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三等)】 2-143
2.5.5 毁损罪【100铁路特考─法律政风(员级)】 2-145
【105上校转任─廉政】 2-147
2.5.6 损害债权罪【105身特─书记官(四等)】 2-148
2.5.7 赃物罪+侵占罪+背信罪【102东吴】 2-150

Chapter3社会及国家法益:公共安全、公共信用、善良风俗、公务员信赖、国家执行职务、国家司法权
Section1社会法益:公共安全、公共信用、善良风俗 3-2
Topic1公共危险 3-19
一、重点提示 3-19
二、题型解析 3-29
3.1.1 公共安全─毒系列─千面人条款【94检事官—侦查实务组(三等)】 3-29
3.1.2 公共安全─火系列【93高考─法制(三级)】 3-33
【101一般警察─行政警察(四等)】 3-36
【101书记官(三等)】 3-36
3.1.3 公共安全─交通系列─肇事逃逸罪【99书记官(四等)】 3-37
【99司法官】 3-40
【101书记官(三等)】 3-41
【103普考─法律廉政】 3-42
【107司特—法警(四等)】 3-42
3.1.4 公共安全─交通系列─酒驾+肇事逃逸⑴【97书记官(四等)】 3-43
【101一般警察─行政警察(四等)】 3-45
【101铁路特考─法律政风(高员三级) 3-45
3.1.5 公共安全─交通系列─酒驾+肇事逃逸⑵【103一般警察─行政警察(四等)】 3-46
3.1.6 公共安全─交通系列─酒驾【102书记官(三等)】 3-47
Topic2伪造 3-54
一、重点提示 3-54
二、题型解析 3-59
3.2.1 公共信用─使公务员登载不实罪【94书记官(四等)】 3-59
3.2.2 公共信用─伪造特种文书罪⑴【103普考—法律廉政】 3-62
3.2.3 公共信用─伪造特种文书罪⑵【103政大】 3-65
3.2.4 公共信用─变造私文书罪【98书记官(四等)】 3-69
3.2.5 公文书登载不实罪【107高考—法制(三级)】 3-73
3.2.6 公共信用─业务上文书登载不实罪【102台大B卷】 3-75
3.2.7 公共信用─伪造有价证券【102政大】 3-80
Topic3妨害风化 3-88
一、重点提示 3-88
二、相关讨论 3-90
延伸专题─重婚罪 3-90
延伸专题─通姦罪 3-92
Section2国家法益:国家安全、公务员信赖、公权力信赖、司法权信赖 3-99
Topic4公务员信赖 3-107
一、重点提示 3-107
二、题型解析 3-110
3.4.1 要求贿赂罪【99原特─法警(四等)】 3-110
3.4.2 行求贿赂罪【107一般警察—行政警察(四等)】 3-113
3.4.3 渎职罪章之身分犯【96原特─一般行政(二等)】 3-116
3.4.4 不违背职务之受贿罪【102东吴】 3-117
3.4.5 违背职务受贿罪【100高考─法制(三级)】 3-119
【107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3-126
3.4.6 违背职务行贿、收贿罪【103台大A卷】 3-128
【104书记官(四等)】 3-132
3.4.7 公务员图利罪【103台大B卷】 3-133
【105一般警察─行政警察(四等)】 3-138
延伸专题─公务员犯罪 3-139
延伸专题─大学教授报假帐 3-141
延伸专题─公务员图利罪 3-143
Topic5公权力信赖、司法权信赖 3-144
一、重点提示 3-144
【104调查局─调查工作组(四等)】 3-146
二、题型解析 3-147
3.5.1 妨害公务罪【105高考─法制(三级)】 3-147
【107书记官(三等)】 3-149
【107检事官—财经实务组)(三等)】 3-149
3.5.2 投票行贿罪【103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三等)】 3-151
3.5.3 藏匿人犯或使之隐避、顶替罪【100普考─法律政风】 3-153
3.5.4 脱逃罪【105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三等)】 3-156
3.5.5 脱逃罪、藏匿人犯罪【97律师】 3-161
3.5.6 湮灭刑事证据罪⑴【93退除役转任─一般行政(三等)】 3-164
【101身特─书记官(四等)】 3-168
【101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3-168
【101军法官】 3-168
【101铁路特考─法律政风(高员三级)】 3-168
【104书记官(三等)】 3-169
3.5.7 湮灭刑事证据罪⑵【103高考─法制(三级)】 3-170
3.5.8 湮灭刑事证据罪【107书记官(三等)】 3-171
3.5.9公务员犯罪加重处罚之规定、滥权追诉处罚罪【102书记官(四等)】 3-174
【104调查局─调查工作组(四等)】 3-176
3.5.10 湮灭刑事证据罪+藏匿人犯罪【101地特─法律廉政(三等)】 3-179
3.5.11 洩漏国防以外之秘密罪【102书记官(四等)】 3-182
3.5.12 废弛职务酿成灾害罪、损坏保护生命设备罪、公务员图利罪【98高考─法制(三级)】 3-188
【101书记官(三等)】 3-191
【101普考─法律廉政】 3-192
3.5.13 诬告罪【104书记官(三等)】 3-193
延伸专题─妨害刑事证据罪 3-195
延伸专题─藏匿人犯罪或使之隐避、顶替罪 3-198
延伸专题─妨害公务罪与侮辱公务员及公署罪 3-202

索引 Ⅰ
 

图书序言

五版序

  嗨!大家!谢谢读者们的不嫌弃及读享的支持,让本书有再版的机会,真是受宠若惊。时间及能力允许的话,希望能在今年再交出一本给(还是荼毒?)有需要的读者们,为了避免沦为空头支票,书的内容还是先保密好了。

  综览107年的考题,除了基本的公务员犯罪外,考在财产法益犯罪的题目也不在少数,这次改版放了很多107年的考题、也尽量解了大部分的题目,希望可以回应读者们想看到更多更新考题的心情,某程度上如果能稍稍起到让大家安心的作用那就太好了。

  值得读者们注意的是108年5月10日总统公布施行的第113、115条之1刑法修正,及立法院三读通过刑法修正草案(注意尚属草案阶段,作答时仍以现行法为主,再视情形补充修法动向,身为考生了解这些还是基本要的),除了已经有补充在这本分则对应章节里的内容外,这里顺便提点几个总则的修正草案内容(总则已经出版了不及更新……扼腕):拟排除发生死亡结果时的追诉权时效(→请借此机会思考追诉权时效制度的目的及优劣);因拟删除第285条俗称花柳病罪故拟一併删除第91条有关的强制治疗处分规定(→请借此机会思考第91条规定有何不妥之处);拟增订刑法施行法第8条之2除前述拟新增无追诉权时效的情形一律适用新法外、其余情形之追诉权时效仍应适用最有利行为人之规定(→请借此机会思考本条增订是否妥适)。

  另外,最高法院在108年4月间做成108年度第5次刑事庭会议决议(一样是来不及放进总则里……),讨论问题为:「甲公营事业机构依政府採购法规定,办理某项与民生有关之公共工程採购案,乙为该机构员工,负责该採购案之监工及验收事务,乙是否为刑法上公务员」,请与最高法院103年度第13次刑事庭会议决议(执行国科会计画的公立大学教授所为採购是否为公务员)一併复习比较。

  最后,今年在考试制度上又有些变动,例如考科的改变、增加选择题的试题态样等等,读者们务必抽空确认自己的报考类科有无更动,才不会被突袭喔。

  时光飞逝,从第一版到现在,又是几年光景,对于生命也有了不同的感受,分享给亲爱的你们:愿你们享受专注当下的每个时刻,体会真切努力的感觉,坦率迎接每个际遇,这些扎实走过的脚步,终将会成为美好的点点滴滴。

大百合、小百合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对刑法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我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在刑法分则的学习上,一直觉得理论性的讲解虽然重要,但缺乏实操性,导致在做题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许多教材虽然理论扎实,但在案例分析和解题技巧方面却显得有些单薄。我希望找到一本能够弥补这一不足的书籍,一本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帮助我掌握解题方法的书。《这是一本刑法分则解题书(基础篇)(5版)》这个书名,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因为它明确指出了“解题”的核心功能,并且“基础篇”的定位也让我觉得非常贴合我目前的需求。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大量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并且对每一个案例的分析都能够详尽深入,能够清晰地展现出刑法分则条文是如何被运用到具体案情中的,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定罪量刑的考量因素是什么。通过大量的练习和细致的解析,我希望能够逐步提升自己分析复杂案情、准确运用法律条文的能力,最终在面对刑法分则的考试题目时,能够游刃有余。

评分

我最近在准备考研,刑法分则一直是我的一个薄弱环节,很多时候看书上讲的理论,觉得好像都懂了,可一旦遇到具体题目,就不知道从何下手,要么就是定罪定不准,要么就是量刑的时候没有头绪。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我把理论落实到实践的好教材,很多教材的例题数量都比较少,而且解析也不够详细,感觉学完之后还是抓不住重点。朋友推荐了《这是一本刑法分则解题书(基础篇)(5版)》,我看了下目录,题目数量确实非常可观,而且题目类型也比较全面,覆盖了刑法分则的绝大多数考点。我最看重的是它“解题”的性质,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学习到如何分析案情、提取关键要素、运用法律条文来解答问题。这本书的“基础篇”定位也让我觉得很安心,毕竟我的基础还不算特别扎实,先从基础的解题入手,慢慢积累经验,再逐步挑战更难的题目,应该是一个比较稳妥的学习方法。

评分

说实话,我对刑法分则的理解一直处于一个比较模糊的状态,尤其是在一些相似的罪名之间,经常会混淆不清,比如故意伤害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抑或是侵占罪和盗窃罪,这些在实际案例中往往是一念之间,但法律后果却截然不同。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系统性地梳理清楚这些易混淆的罪名之间的界限,通过大量的题目来强化我在这方面的辨析能力。这本书的“解题书”属性,让我特别期待它在案例拆解上的深度。我经常发现,很多理论书籍在讲完法条后,给出的案例分析过于简略,无法真正让我理解法官的断案思路。而一本好的解题书,应该能够详细地剖析每一个案例的案情、适用的法条、推理过程,以及最终的结论,并且能指出可能存在的争议点和不同的观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做到这一点,帮助我建立起一个清晰的刑法分则知识体系,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的题目中,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评分

我最近一直在准备司法考试,手上已经翻了好几本理论讲解的书了,但总觉得实操性不强,做题的时候还是有点摸不着头脑。朋友给我推荐了这本《这是一本刑法分则解题书(基础篇)(5版)》,说它在实战演练方面做得特别好,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但光看目录和里面的例题数量,就觉得信心大增。特别是那些案例分析的题型,我平时最头疼的就是如何将抽象的法条和具体的案情联系起来,找到关键的定罪量刑依据。这本书的编排方式,似乎就是针对这个痛点设计的,大量的题目配合详细的解析,应该能让我快速提升解题能力。而且,基础篇这个定位也很合适,我目前的基础理论还有待巩固,先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查漏补缺,然后再逐步深入,应该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学习路径。这本书的出现,感觉像是为我扫清了不少复习路上的迷雾,迫不及待地想开始用它来磨练自己的刑法分则实战能力了。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刑法分则中的一些比较具体、操作性强的部分,比如侵犯财产类犯罪、侵犯人身类犯罪的界定,总是感觉理解不够深入,即使背下了法条,在遇到复杂的案情时,还是会感到力不从心。我希望通过一本好的解题书,能够将这些抽象的法条与鲜活的案例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加深我对刑法分则的理解和掌握。这本书的“解题书”定位,让我觉得它能够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来检验和巩固我的理论知识,并且学习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疑难案例的解析,希望能够从中学习到不同观点的碰撞和法官的断案思路,从而提升我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一本好的解题书,应该不仅仅是提供答案,更重要的是教会解题的方法和思路,我相信这本书能够在这方面给我带来很大的帮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