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史上首次依照2016年11月发表的PPG I分类系统编排蕨类名录,
物种清单最新,收录种数最多的台湾蕨类大图鑑!
★ 许天铨、陈正为、「植物猎人」洪信介、Ralf Knapp 等中外蕨类专家首次联手写作
★ 首次根据2016年11月最新发表的PPG I分类系统编排台湾蕨类名录
★ 自石松目的石松科起,至水龙骨目的乌毛蕨科为止,共收录28科409种
★ 林业试验所副研究员/前台北植物园园长邱文良专业审定
目前世界上全部的蕨类种数约有10,000余种,其中全欧洲仅有约150种,美洲约400种,而台湾就佔了800种以上,而且有约三分之一是稀有物种,在岛上保存得相当完整,无论是世界最大、最小、或是最古老的蕨类植物,在台湾都可以见到。而和亚洲的邻国相比,台湾的面积虽小,但由于得天独厚的复杂地形,垂直分布容纳自热带、亚热带、温带及寒带的气候与植物带特色,加上气候与四面环海的地理位置,令台湾几乎拥有全世界最高的蕨类物种密度,也成为蕴藏丰富蕨类的重要宝库。
本书为《台湾原生植物全图鑑的八卷:蕨类与石松类》上卷,以448页的大篇幅,详细呈现蕨类植物在不同分布地的特性与辨识特征。根据2016年11月最新发表的PPG I分类法与最新的研究结果,自石松目的石松科起,至水龙骨目的乌毛蕨科为止,包括所有的新种、未定种与未发表种,在本卷中完整收录了409种蕨类植物。
这不只是台湾1896年初次有植物志出版至今,收录种数最多的蕨类图鑑,再加上资深的蕨类专家,林业试验所副研究员/前台北植物园园长邱文良老师的专业审定,是台湾有史以来专业度最高,内容也最为详尽的蕨类全纪录。
身為一位對台灣野地風景懷有深厚情感的讀者,我認為這本《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第八卷(上):蕨類與石松類 石松科--烏毛蕨科》是一本絕對不可或缺的收藏。它不僅僅是一本圖鑑,更像是一部關於台灣蕨類與石松演化史詩的生動記載。我對書中對於每一個物種的描述都充滿了敬意,從它們獨特的孢子繁殖方式,到它們在台灣島上不同的海拔和氣候帶中演化出的適應性,都被描繪得淋漓盡致。我特別喜歡書中提供的照片,不僅清晰,而且多角度地呈現了植物的各個部位,這對於我在戶外進行野外調查時,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有時候,一些細微的特徵,例如孢子囊柄的構造,甚至是葉片背面絨毛的有無,都會是區分不同種類的關鍵,而這本書恰恰對這些細節進行了詳盡的闡述,讓我能夠更精準地進行辨識。我認為,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它所記錄的知識,更在於它喚起了我們對台灣原生植物的重視與保護意識,讓我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這些古老而美麗的生命,是我們這片土地上無可取代的寶藏。
评分我是一名長年居住在台灣南部的植物愛好者,平日喜歡到處走走看看,觀察記錄身邊的植物。這本《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第八卷(上):蕨類與石松類 石松科--烏毛蕨科》的出現,可說是填補了我的一個知識空白。我一直對台灣特有的植物感到驕傲,而蕨類植物作為台灣島上非常重要的一群,卻常常被大家忽略。這本書的內容涵蓋了我過去在野外觀察時,許多感到困惑的植物種類,像是許多長得十分相似的蕨類,這本書提供了非常關鍵的鑑別特徵,讓我能夠分辨出其中的細微差異。我特別欣賞書中對於每種植物的學名、俗名、科屬、特徵、棲地、用途等資訊的詳細記錄,這些資訊對於深入了解植物的生態習性非常有幫助。在書中,我看到了一些過去只在文獻中聽說過,或者在特殊棲地才看得到的稀有蕨類,這本書將它們一一呈現,並搭配精美的照片,讓我彷彿身臨其境,能夠更近距離地認識它們。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是一部台灣蕨類植物的百科全書,讓我對這片土地的生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评分坦白說,一開始我對購買這本《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第八卷(上):蕨類與石松類 石松科--烏毛蕨科》有些猶豫,畢竟圖鑑類的書籍價格通常不菲,而且我對蕨類植物的認識也僅止於皮毛。但當我真正拿到書,翻開第一頁的那一刻,所有的疑慮都煙消雲散了。這本書的編排設計非常人性化,清晰的分類系統,配合精美的彩圖和細緻的解說,讓即使是像我這樣的入門者,也能夠快速上手。我特別喜歡它在每一個科屬的介紹前,都會有一個簡要的概述,告訴我們這個類群的共同特徵,以及它們在台灣的分佈情況。這樣一來,我就不會覺得每一頁都是獨立的知識點,而是能將這些零散的資訊串聯起來,形成一個更為宏觀的認識。書中也包含了一些關於蕨類和石松採集、保存的小知識,這對我這個熱衷於戶外採集和記錄的人來說,非常有幫助。它不僅僅是一本圖鑑,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引導我一步步走進蕨類植物的世界,讓我不再對這些美麗的綠色生命感到陌生。
评分這次入手《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第八卷(上):蕨類與石松類 石松科--烏毛蕨科》,真的是一次非常美好的購書體驗。我一直對台灣的低海拔山區和潮濕的林下環境特別著迷,那裡總是藏著許多我們不常注意到的精靈,而蕨類植物絕對是其中的主角之一。這本書恰好聚焦了這些令人神往的群體,從最常見的石松,到一些比較特殊的烏毛蕨,內容的廣度與深度都讓我驚豔。我尤其欣賞它在文獻資料上的紮實,許多分類學上的辯證和歷史演變,都以條列式或比較的方式呈現,讓讀者能夠輕鬆理解,而不僅僅是單純的圖文介紹。我在書中看到對於一些細微特徵的說明,比如葉柄上的鱗片、孢子葉的排列方式,這些都是過去我辨識時常常忽略的關鍵點,但這本書都詳實地記錄下來,這對於想要精進辨識功力的我來說,簡直是寶藏。而且,它還會提到這些植物的棲地偏好,以及一些生態上的互動關係,這讓我在思考這些植物時,不再只是孤立的個體,而是能將它們置於整個生態系中去觀察,這讓學習的樂趣更加豐富。
评分哇,拿到這本《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第八卷(上):蕨類與石松類 石松科--烏毛蕨科》,真的讓身為台灣本土植物愛好者的我,感到無比的興奮!這本書的厚度跟精緻程度,光是拿在手裡就能感受到它的份量,不愧是台灣植物圖鑑的權威之作。我特別喜歡它對於每一種蕨類和石松的細膩描繪,從孢子囊的形態,到葉片的質地、葉柄的排列,甚至連根部的細節,都呈現得一清二楚。有時候在野外看到一些似曾相識,但又叫不出名字的植物,翻開這本書,幾乎都能找到對應的描述,彷彿有了一位隨身的植物學家。書中的插圖更是精美絕倫,有些甚至是手繪的,那種細膩的筆觸和對光影的掌握,讓植物的生命力躍然紙上,彷彿能聞到森林裡那股濕潤的泥土和蕨類特有的清香。對於我們這種平常只能透過手機照片辨識植物的愛好者來說,這本書提供了一個更為深入、更為專業的視角,讓我們能夠真正理解這些台灣土地上珍貴的寶藏。特別是對於石松科和烏毛蕨科這兩個家族,我一直覺得它們充滿了神秘感,這本書的出現,無疑為我揭開了它們的面紗,讓我對這些古老的生命有了更深的認識與敬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