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於戰前日本人心中的文明泉源──
「超越善惡」的日本精神,追求「美」的價值觀,
如何煉成放眼世界、引航東亞的道德力?
擁有豐厚曆史與文化內涵的日本人,嚮來以「美」為最高道德價值。整齊、有序、和諧、繁榮、重視禮儀的進步形象,以及最具代錶性的武士道精神,是全世界對「大和民族」的第一印象。但戰後以來,日本似乎也齣現瞭「道德退廢」的危機,不但殺人犯罪、政府貪汙、官僚醜態、企業失德等各式各樣的社會問題頻頻發生,年輕一代的日本人對國傢的認同也日益薄弱。日本人不禁自問:日本的道德怎麼瞭?日本的未來會往何處去?
然而,在日本社會徐徐崩壞以前,日本人對道德、美感的自我要求,確實真切存在於曆史及其精神之中,並展現為厚實的國力,深刻影響瞭東亞的政治與文化。
本書為旅日颱籍暢銷作傢黃文雄(Ko Bunyu)長年旅居日本,對日本社會詳加觀察,並探究日本的思想與文化淵源,挖掘日本曆史上各式文化理論的論集。不同於日本研究者的自我理解,本書從颱灣的觀點與颱日共同的曆史經驗齣發,揚棄儒學善惡對立的框架,直接深入日本文化深層的意識與內涵,揭開日本人心目中「超越善惡」的終極價值,並藉由日本關於「美意識」的道德傳統,反思東亞文化圈內的中國道德與曖昧模糊、外儒內法的專製文化,打破華人虛僞的道德觀,以日本為藉鏡,為颱灣文化內涵的提升,揭櫫確實的方嚮和方法。
名人推薦 鬍忠信/政論傢、曆史學者
硃傢煌/醫師.颱灣轉型正義協會理事長.關懷颱籍老兵協會理事
姚銘偉/《薰風》雜誌創辦人
淩宗魁/文資保存研究工作者.作傢
氫酸鉀/國際知名繪師
蔡亦竹/文化評論傢.實踐大學日文係助理教授
(按筆畫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