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读书人的黄金时代!
本书採全新观点及视界,开展南宋新形象──
以艺文交流为根基,广辟人脉网络;
透过艺文活动,建构专业知识社群,
茁壮秀异的文化力、社会力、生命力。
南宋读书人,交揉知性与感性,
在群强环伺的半壁江山,不仅持妥政局,
更为历史写下惊奇的转折。 南宋偏安积弱?错!
揭开文弱假象,
南宋以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奠定往后一千年各朝代发展的雏形。
南宋文人绝非低吟浅唱的书生,
他们有见识、有个性,
视艺文素养为关键能力。
在动盪的时势中,
以多元的人际关系,稳定政局;
在艺文中包容政治,而非排斥。
他们专业分工、着书立说、关怀乡里,
形成独特的「社群力」,
开启社会多面向发展的新样貌。
南宋立国,既承袭北宋,亦有所创新。此时期所形塑的政治与社会文化传统,影响中国以后的千年历史,其中士人群体更扮演引领发展的关键角色。本书作者黄宽重教授,长期耕耘南宋史学,卓越超群。此次汇集近十年来探讨南宋政治与文化连结性之研究,尝试从跨领域视角观察南宋历史的多元面貌,开启南宋史学的新里程。
本书特色 1.首以〔绪论〕阐述南宋特殊的立国形势与随之衍生的政治文化转变,协助读者掌握南宋一朝的概略认识。
2.〔议题编〕跳脱传统单一事件或领域的视角,整合南宋史各领域的成果,关注政治与文化之间的交互作用,尤其强调南宋晚期的重要性,希冀对南宋历史发展提出较宏观的论点。
3.〔研究编〕各篇虽有侧重的主题,但主要都在呈现士人群体促成的社会力与文化力滋长:
(1)借由士人间的艺文交流,得知世家大族如何以艺文建构传承、拓展人际关系。
(2)分析士人群体以鑑赏珍稀文物作为交流媒介,如何由艺文活动发展为专业知识建构。
(3)以刘宰为个案,讨论在政治与社会环境变化下,南宋士人在庙堂之外追求的生命意义。
4.〔评述编〕二篇,其一评述当代重量级唐宋史学者邓小南教授所着《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其深度非一般的书评可比拟;其二阐述已故中国社会史学者陶希圣先生思学历程与其礼、律研究之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