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不流:中日甲午战争(上)

江河不流:中日甲午战争(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陈舜臣获奖无数,「江户川乱步赏」、「直木赏」、「大佛次郎赏」、「吉川英治文学赏」、「日本艺术院赏」等,几乎囊括了各种文学相关奖项。这一部堪称是历史小说中的杰作,爬梳许多史料,挖掘祕密的关键史实,透过中日甲午战争的全貌将亚洲问题完整地描绘出来,带你看见一部你所不知道的甲午战争。

  一八八二年,壬午之年,朝鲜发生壬午之变,清朝逮捕大院君,囚禁于天津。此后,日本拥有一年驻军朝鲜的权利,而清朝的庆军则直接驻守朝鲜。一个国家驻留了两国的军队,朝鲜国内,亲清派和亲日派的斗争更加白热化,政争不断,社会不安。

  以朝鲜为舞台,清朝和日本展开霸权之争,朝鲜似乎被玩于股掌之间,不,历史早已赋予朝鲜政要智慧,告诉他们弱者该如何生存下来。他们企图把清廷的驻外机构搅和得一团乱。

  正值24岁的袁世凯成为标靶,朝鲜王国委託他训练国军,加深庆军对袁世凯的嫉妒之心,将袁世凯推上火线。「世间少有幸运儿」袁世凯是这样认为的,把幸运误判来自于自己的才能,被成功沖昏了头,等着他的会是怎么样的局面呢?

  日本解除锁国政策,预备大举向外扩张。对抗欧美强硬进出亚洲、日本企图侵入朝鲜半岛……清朝如何主张对朝鲜的宗主权,以伊藤博文、陆奥宗光、井上馨、李鸿章、袁世凯为中心,深谋巧诈、错综复杂的关系,刻画出垂老的晚清如何被明治日本打败。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陈舜臣


  一九二四年于日本出生,着名的华裔作家。一九六一年以《枯草之根》荣获第七届江户川乱步赏后,开始在日本文坛崭露头角。他的写作范围扩及推理小说、历史小说、现代小说、随笔、游记与历史书等。着作等身,四十多年来已超过百余种,成为日本家喻户晓的大师级人物。

  他一生获奖无数,特别是在历史小说及文化观察这方面,深受柏杨、司马辽太郎等人的推崇。身为在日本出生成长的华人,让陈舜臣不断地思索及反省中日两个民族在历史及文化上的互动及认知,也让他自身成为了日本的重要文化现象。

  得奖纪录有:
  ◆1961年以《枯草之根》获第七届江户川乱步赏。
  ◆1969年《青玉狮子香炉》获第六十届直木赏。
  ◆1970年以《再见玉岭》及《孔雀之道》获四十五年度推理作家协会赏。
  ◆1971年以《实录.鸦片战争》获每日出版文化赏。
  ◆1974年获神户市文化赏。
  ◆1976年获第三届大佛次郎赏。
  ◆1983年以《叛旗——小说李自成》获第二十届翻译文化赏。
  ◆1985年参加《丝路》电视节目演出,获第三十六届放送文化赏。
  ◆1989年以《茶事遍路》获第四十届读卖文学赏的随笔.纪行赏。
  ◆1992年以《诸葛孔明》获第二十六届吉川英治文学赏。
  ◆1993年获朝日赏。
  ◆1996年获日本艺术院赏。
  ◆1996年获第三届井上靖文化赏。
  ◆1998年获日本皇室颁赠勋三等瑞宝章。
 

图书目录

提督与青年
拘捕大院君
军乱之后
风起云涌
前夕
起事
崩溃
归乡
复归之日
新局面
人为天
迈向民主之路
北洋人
虚虚实实
破绽
防谷令余波
亡命九年
暗杀
遣返
东学崛起
立则白山
旧友往来
山雨欲来

 

图书序言

提督与青年
 
1
 
……七月,偕水师统领丁公汝昌率各船回防济师(增援军)。复偕丁公先赴韩境沿海一带盪杉板(舢舨),探查陆军下岸处。中途退潮,舟胶于滩。公及丁公赤足履沙石一里许。迨登岸,两足皆破裂。丁公笑曰:纨鉹皉~亦能若是耶?……
 
这段文字见于《容庵弟子记》一书,「容庵」是袁世凯的号,本书即由其弟子沈祖宪及吴闿生所撰述的四卷着作,内容为记录袁世凯的事蹟;然而由于是袁世凯的弟子所写,自然记载着对袁世凯有利的内容,读者大可将这本书视为袁世凯的自吹自擂。上述内容恐怕是袁世凯回忆起年轻时代的经历,而多次对弟子和家人诉说的故事。
 
文中的「丁公」,是后来因甲午战争而自我了断的清朝水师提督丁汝昌;至于单一个「公」字者,则指袁世凯。
 
这是一八八二年(清光绪八年,日本明治十五年)七月,也就是壬午之年。这一年,朝鲜发生壬午之变,文中记载清朝派遣军队前往朝鲜的情景。
 
由庆军统领吴长庆指挥三千名清朝援兵,丁汝昌负责运送任务。根据吴长庆的书信记载,船队于七月七日辰时方才抵达仁川,当时的日期均以阴历计算,换算为阳历是八月二十日,而辰时相当于上午八点前后。然而援兵实际的登陆时间要等到隔天的辰时。
 
之所以需要花费一整天的时间,是因为仁川容易登陆的地点早已停泊了七艘日本船;为避开日本兵,清军才另觅登陆地点。清军船队停泊在距离仁川三十多公里远的南阳府外海。
 
为了调查何处适合登陆,袁世凯偕丁汝昌搭乘舢舨欲上岸,途中却遇上退潮,船身搁浅无法前进,于是两人赤脚走了约一里路才终于上了岸。清朝的一里仅五百七十六公尺,但因为浅海处布满了石砾、贝壳等碎片,所以光裸的双足上全是伤口,喷出鲜血。
 
丁汝昌看看双脚,笑着说道:「你这个少爷倒是挺能吃苦。」
 
袁世凯追述的口吻彷彿与丁汝昌并肩领兵似的,然而此时两人的身分却有着很大的差距。这或许是多年后成了总督、大总统的袁世凯对自己年轻时的身分产生的一种错觉现象。
 
此时的丁汝昌与清军司令官吴长庆是平起平坐的将军,袁世凯只不过是吴长庆帐下的一个幕僚罢了。幕僚又称食客,是主人的私家祕书,并非国家正式任命的官员。袁世凯原本就没有通过科举,是个无业游民。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