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常识精要(三版)

国学常识精要(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国学
  • 传统文化
  • 文化常识
  • 历史
  • 哲学
  • 文学
  • 中国文化
  • 普及读物
  • 教育
  • 三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不断再刷,全新好评改版
  适合高中考生、大学生,以及喜爱国学的社会人士
 
  「国学常识精要,不是一部教科书,它却是一部很实用的参考书,可以作为国文科的补充教材;它也是供应一般国学常识的泉源,既可丰富学问,又能开拓视野。」──邱燮友(曾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教授)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历经五千年的传承,孕育出博大精深的中国学术。为了使初学者以新观念、新方法来体验中国学术的内涵和精华,本书邀请四位教授执笔,从《国学常识》一书摘取精华,撰成此书。从源头脉络解析,并条列重点,无须基础即可阅读。

  书中内容涵括经、史、子、集等文学常识,并收录国学常识题库,协助读者统整前人知识之精髓,方便学习与理解,本书不仅是考生的最佳选择,亦可成为对中国学术有兴趣者的桥樑。

本书特色

  ☆大学教授编着,从完整脉络引导入门
  ☆条列式重点整理,快速归纳与理解
  ☆书末附有精选练习题,再次复习更省力
  ☆问答并附详细解析,真正弄懂学习盲点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邱燮友


  曾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

张学波

  曾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

田博元
 
  嘉南药理大学儒学研究所名誉讲座教授

李建崑

  国立中兴大学中文系教授
 
简松兴/试题增补

  曾任国立清华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

 

图书目录

壹、国学的名称和范围
一、国学的名称
二、国学的范围

贰、国学典籍的分类
一、西汉刘歆七略的七分法
二、西晋荀勖中经新簿的四分法
三、南朝宋王俭七志的七分法
四、隋书经籍志的四分法
五、清代四库全书的四分法
六、清代曾国藩的新四分法

叁、经学常识
一、概说
(一)经字的涵义 (二)经书的范围
二、经书概述
(一)易经 (二)书经 (三)诗经 (四)三礼 (五)三传 (六)论语 (七)孝经 (八)尔雅 (九)孟子
三、经学流传
(一)两汉的经学及今古文的争论 (二)魏晋南北朝的经学 (三)唐宋明清的经学

肆、史学常识
一、概说
(一)史的意义 (二)史的分类 (三)史家的四长
二、纪传
(一)纪传的由来 (二)纪传的体例 (三)纪传的史书
三、编年
(一)编年的由来 (二)编年的史书
四、纪事本末
(一)纪事本末的由来 (二)纪事本末的史书
五、政书
(一)政书的由来 (二)政书的史书

伍、子学常识
一、概说
(一)诸子的涵义 (二)诸子产生的背景 (三)诸子与王官的关系 (四)诸子的流派与发展
二、先秦诸子概述
(一)儒家 (二)道家 (三)墨家 (四)法家 (五)名家 (六)阴阳家 (七)其他各家
三、两汉以后子学概述
(一)先秦诸子重要注本举隅 (二)两汉以后子学的发展

陆、文学常识
一、概说
(一)文学的内涵 (二)文体的分类
二、韵文
(一)诗经 (二)辞赋 (三)诗 (四)词 (五)曲
三、散文
(一)周秦两汉散文 (二)魏晋南北朝散文 (三)唐宋至清代的古文
四、骈文
(一)魏晋南北朝骈文 (二)唐以后的骈文
五、小说
(一)笔记小说 (二)传奇小说 (三)短篇小说 (四)章回小说

柒、国学基本书目
一、经学
二、史学
三、子学
四、文学

国学常识题库
国学名称、范围及分类测验题
经学常识测验题
史学常识测验题
子学常识测验题
文学常识测验题
国学常识题库解答

图书序言

前言

  一、


  中国学术,简称「国学」。国学的范围极广,从时间而言,纵贯五千年的历史与文物;从空间而言,涵盖三江五岳的人文和生活经验,这些都记录在历代的典籍中,表现了华夏民族高度的智慧,以及东方文化丰厚的异彩。

  前人对中国历史,有「一部二十五史,从何说起」的浩叹。其实中国学术的范围,要比中国历史的范围更广,今要简介中国学术,其难度更高过于中国历史。为了使初学者接触中国学术,能明快地了解中国学术的内涵和精华,我们合力编撰了这一部最新的国学常识精要。使年轻的一代学子,以新观念、新方法,来体会中国学术的博大与深奥,进而喜爱它,并发扬光大。

  二、

  国学常识精要,是从本书局所编的国学常识一书删略而成。国学常识共六百余页,是自修的良友,也是自我学习国学的必备书籍。由于其中范围广阔,内容繁富,是一部包罗完备的国学常识。而国学常识精要,顾名思义是摄取国学常识的精华,使读者易于记诵,便于携带,作为枕中珍祕的书籍。

  三、

  国学常识精要不是一部教科书,它却是一部很实用的参考书,可以作为国文科的补充教材;它也是供应一般国学常识的泉源,既可丰富学问,又能开拓视野。就以一般适用性而言,对于提昇国文程度、奠定国学基础,当有所裨益。爱好中国文学者,更可以它作为研读国学的入门书籍,进而登堂入室,窥探中国学术的堂奥。

  本书编纂的宗旨,主要是提供高中、高职、大学生,以及一般喜爱中国学术的社会人士,作为自我研读进修之用。尤其对一般升大专或就业考试的考生而言,有关「国文」、「国学常识」、「中国文学」等科目,往往因为范围漫无边际,不知从何准备、从何找寻适当的参考书。本书便是针对这个需要,从基本常识上着手,并配合新时代的观念来一一加以介绍。内容包括:国学的名称和范围、国学典籍的分类、经学常识、史学常识、子学常识、文学常识等项。此外,尚开列「国学基本书目」,读者可依此简明书目,再配合坊间古籍今註今译的本子,或后人校注的普及本,仔细研读,达到自我进修的功效。同时,书末提供「国学常识题库」,设计数百题的测验题和问答题,旨在帮助读者反覆学习,并自行评量学习的效果。

  四、

  我们都做过这类的数学题目:即一项工程,由甲单独去做,五天可以完成;乙单独去做,四天可以完成;丙单独去做,三天可以完成,今甲、乙、丙三人同时去做,请问几天可以完成?这项题目给我们的启示,说明了人类合作的可贵和团队精神的时效。我们本着这种精神,邀集了志同道合的学者,就各人的专长,分工合作,在短期内完成这部着作。其中国学的名称和范围、国学典籍的分类、文学常识,由本人执笔;经学常识,由师范大学张学波教授执笔;史学常识,由师范大学田博元教授执笔;子学常识,由中兴大学李建崑讲师执笔;国学基本书目及国学常识题库,由本书编者与东大图书公司编辑部同仁合力编纂而成。兹明表所司,以示征信。

  五、

  东汉王充论衡谢短篇云:「夫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夫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然而,今天横亘在我们面前的,不是王充时代古今贯通的问题;而是我们面临古今中外学术文化交汇的新时代,如何确定中国学术的精华和价值?我们该如何自处?又如何迎接未来的挑战?也许这本书能给予我们一些启示罢!

  中国学术,浩如烟海;中国典籍,珍如珠玑,细数中国学术的精华,犹恐有遗珠之憾。全书篇幅不少,必有疏漏,尚祈博雅君子,有所指正、指教。
 
民国七十九年六月
邱燮友写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