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少年文学必读经典60:安妮的日记

世界少年文学必读经典60:安妮的日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Anne Frank
图书标签:
  • 儿童文学
  • 经典文学
  • 成长
  • 日记
  • 安妮·弗兰克
  • 二战
  • 犹太人
  • 历史
  • 感动
  • 青少年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已授权56国版本
★全球销量超过2700万本,其生平事蹟被改编成电影、舞台剧和漫画


  短暂却璀璨的生命故事

  这是一个犹太女孩安妮十三岁到十五岁的真实纪录。德国纳粹党领袖希特勒执政后,大肆屠杀犹太人。安妮一家在父亲朋友的协助下迁居荷兰,躲避在阁楼里,每天写下她的心情。

  在这本日记中,安妮坦诚的写出自己对双亲、朋友的观感,生理变化的困扰和对自我的思考等。从日记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安妮是一个懂得观察自己、训练自己,并且敢爱敢做的坦率女孩。她的叛逆性格,正是青春期孩子的写照;而她不向逆境屈服的个性,也足供青少年孩子学习效法。她对周遭人、事、物的观察入微,更使她能够深入了解人性的内涵,并且勇敢的面对苦难。

系列特色

  悦读经典 为孩子成长种下希望的种子

  世界少年文学必读经典60  

  ★适读年龄:国小中高年级  
  ★全套60册/ 单册15x21公分/ 注音版/ 精美插图
  ★内容特色
  ‧作品最完备:精选世界各国着名的文学小说60册,跨越地域与时间,与莎士比亚、狄更斯、马克‧吐温等文学大师亲近,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更扩展孩子的国际视野。
  ‧意旨最贴近:依据孩子的阅读喜好,精心策画十大主题,特邀十位儿童文学工作者撰文导读,带领家长及老师,以不同面向引导孩子阅读经典。
  ‧文字最精练:由林文月、黄得时、文心等数十位名家重新改写,保留原着精华,用字遣词十分适合国小学童阅读,以提升阅读与写作的能力。
  ‧风格最多样:现代、多样风格的内页插图及封面设计,赋予经典文学新风貌。

  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曾有一本令自己印象深刻、启迪至深的经典文学作品。在广大读者的企盼下,东方出版社正式展开「世界少年文学精选」系列改版计画,希望赋予这套经典文学新风貌,并再次重申孩子阅读经典小说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企画出「世界少年文学必读经典60」,设定10大主题:奇幻冒险、多元社会、情感关系、成长励志、想像创造、历史传奇、勇气正义、人性探讨、自然关怀、生命启示。

  精选原系列最具代表性、历年最畅销、历久弥新的60本作品,每个主题各6本。特别邀请10位重量级儿童文学工作者来领读,除了阐述阅读经典对孩子的影响,并针对所设定的主题进行阅读重点探讨,分享每一本经典文学的内容特色,进而引领孩子如何去阅读和思考。

  在二十一世纪,网路无远弗届、咫尺天涯的现代,阅读经典文学是孩子走出象牙塔、拓展国际视野的最好方式,既能增进阅读与写作能力、从中体验不同的人生、探索自己的梦想,还能开阔心胸、增长智慧、陶冶品格,成为未来具有世界观的人才。

得奖纪录

  ★文化部推荐中小学生优良课外读物
  ★台北市政府评选优良儿童读物

书系名人推荐

  王文华(儿童文学作家)
  李伟文(牙医师‧作家‧环保志工)
  余远炫(作家)
  林良(儿童文学作家)
  林玫伶(国小校长‧儿童文学作家)
  洪兰(国立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
  徐永康(台湾阅读协会常务理事长)
  徐秋玲(北一女国文老师)
  张子樟(儿童文学评论家)
  陈安仪(亲职作家)
  蔡明洒(朗朗小书房创办人)

  (依姓名笔画顺序排列)
 
漫游星河的智慧之旅:太空探索与未来文明 引言: 人类对星空的向往,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从仰望夜空中闪烁的光点,到如今将探测器送往太阳系边缘,我们从未停止过对宇宙奥秘的追寻。本书并非聚焦于个体成长的细腻情感,而是将视野投向浩瀚的宇宙,深入探讨人类文明在太空中的探索历程、面临的挑战,以及对遥远未来的宏大构想。这是一部融合了硬核科学、历史回顾与哲学思辨的综合性读物,旨在引导读者进行一次深远的星际漫游。 第一部分:从神话到火箭——人类迈向太空的足迹 第一章:群星的召唤与早期想象 自古以来,星辰一直是神话、宗教和哲学的灵感源泉。本章将回顾人类历史上对宇宙的早期认知,从巴比伦的占星术到古希腊的宇宙模型,探讨地心说与日心说的科学革命如何重塑了我们对自身在宇宙中位置的理解。我们将考察科幻文学的先驱,如儒勒·凡尔纳和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他们如何用文学想象力描绘了早期的太空旅行,为后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了精神上的蓝图。 第二章:梦想的引擎:火箭技术的诞生与冷战竞赛 太空探索的真正起点,在于火箭技术的突破。本章将详述液体燃料火箭的理论基础,聚焦于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罗伯特·戈达德和赫尔曼·奥伯特等奠基人的关键贡献。随后,笔锋转向二战时期V-2火箭的研发,以及冷战背景下美苏太空竞赛的白热化。从“伴侣号”卫星的升空带来的震惊,到尤里·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地球轨道的人类,再到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的脚印,我们将细致剖析这段充满竞争、牺牲与辉煌的科技史。重点分析了土星五号等标志性运载工具的工程奇迹。 第三章:近地轨道的拓展:空间站与长期驻留 载人航天不仅仅是“抵达”,更是“停留”。本章关注人类如何在地球低轨道建立长期前哨站。我们将探讨苏联的“礼炮”系列和“和平号”空间站的运营经验,以及国际空间站(ISS)所代表的全球合作典范。深入分析了微重力环境对人体生理学产生的复杂影响,包括骨密度流失、心血管系统变化和辐射暴露等问题。同时,也将审视在空间站中开展的材料科学、生物学和天文学研究,它们如何反哺地球上的科技发展。 第二部分:太阳系边疆的探索与挑战 第四章:探测器的眼睛:行星科学的黄金时代 本部分将转向无人探测器对太阳系的系统性勘察。我们将跟随“水手号”、“先驱者号”和“旅行者号”的脚步,揭示水星的严酷表面、金星的失控温室效应、火星的古老河流遗迹,以及木星和土星壮丽的磁场与卫星系统。重点分析了“卡西尼号”对土星光环和土卫六(泰坦)的深入研究,以及“新视野号”对冥王星及其遥远邻居的首次近距离接触,这些数据如何重塑了我们对太阳系行星形成模型的认识。 第五章:冰封的海洋与生命的可能:外太阳系的希望 木卫二(欧罗巴)和土卫二(恩克拉多斯)因其冰层下被认为存在的液态水海洋,成为当前深空探索的热点。本章将详细介绍支持这些世界可能孕育生命的证据,包括潮汐加热理论和深海热液喷口模拟。讨论了未来任务如“欧罗巴快帆”的科学目标,以及对系外行星探索的最新进展,如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JWST)如何通过光谱分析寻找宜居带行星的大气特征。 第六章:星际航行:突破物理学限制的设想 当前的技术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星际旅行仍有巨大鸿沟。本章将探讨理论物理学和前沿工程学为实现星际航行提供的概念性解决方案。内容涵盖:核聚变推进、反物质驱动的可能性,以及更具前瞻性的“曲速驱动”和“虫洞理论”的数学基础与工程障碍。同时,也将讨论如何设计能够在数十年甚至数百年任务中自我维持的“世代飞船”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结构。 第三部分:人类的未来与文明的远景 第七章:殖民火星:从生存到家园的跨越 火星无疑是人类走出地球摇篮的第一站。本章将聚焦于实现火星载人登陆的工程细节,包括选择合适的着陆点、建立辐射防护住所、利用原位资源(ISRU)制造水和燃料的策略。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探讨“地球化”(Terraforming)的伦理、技术可行性及其所需的时间跨度。分析了建立一个自我维持的火星社会所必需的政治、经济和心理准备工作。 第八章:太空经济学与资源开采 随着技术的进步,太空不再是纯粹的科学领域,它正成为新的经济前沿。本章讨论太空采矿的潜力,特别是从小行星和月球上获取稀有金属(如铂族元素)和水冰的经济模型。分析了太空太阳能发电站(SBSP)的可行性及其对全球能源结构的潜在颠覆作用。同时,也将审视太空旅游业的兴起及其对轨道环境(如太空碎片问题)带来的新挑战。 第九章:地球的未来与宇宙中的孤独 本书以对人类文明终极命运的哲学思考收尾。我们将讨论“大过滤器”理论——我们是宇宙中稀有的、刚刚起步的文明,还是正面临某种不可避免的自我毁灭或自然灾害?探讨了如何利用太空探索作为一种“备份计划”,以确保人类文明的延续。最后,展望人类文明可能演变成的形态——是保持生物学形态,还是通过脑机接口、基因编辑等技术走向“后人类”的阶段,最终实现真正的星际物种飞跃。 结语: 本书旨在拓宽读者的视野,理解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是一部永无止境的史诗。从火箭的轰鸣到深空探测器的静默远航,我们不仅在绘制宇宙的地图,更在重新定义人类自身的边界与潜力。星辰大海,是人类文明最宏大的试验场。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安妮‧法兰克(Anne Frank,1929-1945)


  犹太人,一九二九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市梅思县。原本与家人住在德国,一九三〇年代初,希特勒当政,与家人迁移荷兰。二次大战爆发之后,荷兰被德军占领,身为犹太人的安妮一家,不得不再度逃难,他们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留在阿姆斯特,隐藏在一所古老办公室的阁楼里。那时是一九四二年七月,安妮才十三岁,直至一九四四年八月被逮捕送入集中营,安妮一家人在隐密之家度过两年的岁月,安妮的日记便是在此段时间内所写的。一九四五年三月初的某日,安妮由于罹患伤寒,死于德国贝根贝尔森集中营,离开了这个苦难的人间,距离她的十六岁生日只差三个月。
 

图书目录

第一章一九四二年
生日礼物 12
犹太中学 23
拘捕传票 35
密室 41
温达安先生一家人 47
争吵 60
集中营里的犹太人 68
第八个室友 82
 
第二章一九四三年
战火 102
门口探头探脑的人 110
生日诗 121
小偷来了 131
密室的一天 139
韦恩起了疑心 150
白喉流行 159
 
第三章一九四四年
心的蜕变 170
可敬的救命恩人 182
我的春天 185
会不会出卖我们 191
姊姊来信 206
警察巡视 219
初吻 227
写信给爸爸 234
菜贩被捕 246
盟军登陆 249
安妮的内心 258
后记:编者补述
谁告的密 264
荷兰祕密警察总部 267
「卫斯德堡」集中营 268
「奥斯维兹」集中营 269
「贝根贝尔森」集中营 270 
 
后记

图书序言

推荐序

阅读世界名着  拓广国际视野


  东方出版社创立于一九四五年,是台湾最早以出版儿童读物为目标的出版社。为了帮助学童学习国语,增强语文能力,东方出版的各种儿童读物当中,文学读物尤其受到特别的关注。

  为儿童出版文学读物有许多途径,不同的出版社有不同的做法。东方出版社的做法特别的与众不同,也特别的引人注目,那就是要为具有经典地位的文学名着制作「少年版」。这样的做法,可大可久,而且不愁没有材料来源。因此,东方的编辑都怀有一个信念,就是:每一部具有经典地位的文学名着,都应该有一本「少年版」,不论是哪一国,不论是哪一个时代。

  举例来说,西班牙作家「塞凡提斯」的文学巨作《唐‧吉诃德》,代表西班牙的文学成就。这样的作品,我们的学童哪能有机会读到。东方要做的,就是为少年们创造机会,让他们能够及早目睹。「少年版」的功能就在这里。

  为世界文学名着制作「少年版」,最先要选择适当的版本或完整的译本,再邀请有经验的作家根据选定的版本进行改写。作家都有丰富的阅读经验和写作经验,在重新阅读选定的版本之后,进行节录,使长书变短,大书凝鍊成小书,留下精采的部分,删除冗长的部分,完成一本适合少年阅读的读物。

  再以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所写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他付出心血最多的杰作,长度有一百万字。少年读者每天读一小时,要读多久才能完成?有了「少年版」,少年读者两、三天就可以读完一部世界文学名着,该有多高兴。

  「少年版」不只是能解决文字长度的问题,还能把原版书某些深奥难懂的文字,改写得流畅易懂,使少年读者获得顺畅阅读的乐趣。此外,尤其可以使老师和家长放心的,就是原书中如有对纯洁的少年读者不适宜的、不雅、不洁的叙述或描写,「少年版」都可以做细心的处理。

  文学读物的范围非常广大,有一般的生活文学、历史文学、传记文学、推理文学、科幻文学等。东方特地规画出各种不同系列,「世界少年文学精选」就是其中的系列之一。

  「世界少年文学精选」所选的书,以世界各国着名的小说为主,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已经累积到一百二十册。包括的国家有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义大利、西班牙、希腊、瑞士、比利时、瑞典,还有阿拉伯国家,以及东方国家的日本,一共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少年读者在这个系列里,可以选读到历史最悠久的《希腊神话》、《天方夜谭》等,也可以选读到现代着名小说《老人与海》、《小王子》等。

  最能使少年读者兴奋的,应该是借着阅读,他们竟可以跟许多有名的大作家亲近,例如: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狄更斯、雨果、大仲马、小仲马、马克•吐温、海明威……

  这系列所选的书几乎都是闻名世界的小说,原作者都是名家。至于参与改写工作的人,也都是国内的知名作家,例如:黄得时、林文月、苏尚耀、许文新、周姚萍、管家琪……他们都值得老师和家长信赖。少年读者从系列里选书阅读,等于在世界文学园地里周游一遭,对全世界的文学有了基本的认识。除此之外,还可借着阅读,了解到世界各民族的风俗人情、生活方式。更可以发现,各民族几乎都有相似的善恶观念,而且会为相似的事情而感动。

  东方这一次为这个系列进行改版,要让这一套永不怕老的丛书穿上新衣。很高兴听到这样的消息,就以后面的两句话作为我对这套书的形容,并且以它作为贺词,祝贺这套书的新生。

  这两句话就是:「阅读世界名着,拓广国际视野」。

文╱林良(儿童文学作家)

导读与赏析

为什么要阅读?为什么要阅读经典?


  人类是所有动物中唯一能享受祖先智慧的动物。曾经有一个神经科学研究所的入学考试题目:人与我们最近的亲戚黑猩猩,有98.5%的基因相同,请问这1.5%的差异,所造成的差别在哪里?为什么人类现在能享受这么好的文明,而牠们还在外面餐风露宿找东西吃?

  阅读像一把钥匙,打开人类知识的门

  很遗憾的是,这一题无人答对。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只有人类发展出文字,有阅读的能力,而文字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无远弗届,因此人类的知识可以累积,祖先的智慧可以传承,才能造就出文明来。

  林肯说:「阅读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它使我们能跟死去的、不在眼前的人对话。」再怎么聪明的动物都无法把牠的经验传给尚未出世的下一代,这也就是黑猩猩虽然跟我们基因这么相近,却无法创造出文明的原因,因为牠们的经验无法传承。

  阅读像一把钥匙,打开人类知识的门,所以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养成他阅读的习惯,使他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高、更远,终身能受用不尽。

  联合国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说:读写能力是二十一世纪知识社会的共同货币,它决定国家的竞争力。孩子多念一年书,国家的生产毛额增加3.6%。因为阅读才能用有限的生命去学无限的知识,才能将别人的经验内化成自己的。而知识是力量,是向上提升的台阶。

  那么为什么要阅读经典呢?因为人在幼年时所读的书,会内化成他对国家民族的认同、人生的理想、对未来的看法。犹太教的《传道书》(Ecclesiastes)中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已有之事,后必再有,已行之事,后必再行。」阅读经典带给我们智慧,使我们有前例可援、不重蹈前人的覆辙。

  凡是能通过时代的考验、经过千百年的浪淘沙而仍然留下来的,就是经典的书,值得推荐给孩子看。它带给孩子典范,教孩子什么是道德、勇气和处世准则。许多时候,父母为了生计,无法在家中陪伴孩子、教他们做人的道理。但是只要家中有经典好书,孩子自然成长为国家栋梁。因为透过阅读,孩子将自己内化成书中的主角,象喜亦喜,象悲亦悲。在童年模仿力最强的时候,孩子会将自己塑造成他心目中的英雄(这与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有关)。因此,孩子品格的培养是在幼年,这时介绍经典的书给他看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一书一世界

  阅读丰富人生,一个享受阅读的人永远不会寂寞,因为打开一本书,就打开了一个世界。在英文中,alone和lonely都是单独一个人的意思,但是人可以在很大的派对中觉得lonely,也可以独自一个人而不lonely,这差别在于有没有一本好书相伴。所以,阅读长智慧,使人生少烦恼。一本好的小说不仅增长我们的知识,也抚慰我们的心灵,因为想像力是上天给我们最好的娱乐。

  盖瑞‧拉森(Gary Larson)是目前大家公认最有创意的人之一。小时候家里很穷,他说当「星际大战」(Star War)上演时,全美国的孩子都看过了,只有他一个人没有,他就向父亲要钱去看这部电影。他父亲说:「最好的娱乐是在你脑海里的呀!怎么要外求呢?」他学会了在脑海中编故事,运用他的想像力来娱乐自己,造就了他后来成为美国最负盛名的漫画家。

  《金银岛》的作者史帝文生也是,他小时候多病,无法去上学或跟小朋友玩。当他躺在床上很无聊时,他就用他的想像力编故事来娱乐自己。《金银岛》是世界上少数百看不厌的小说之一,我们很难相信作者是个困在斗室的卧床少年。

  想像力在二十一世纪尤其重要,因为想像力是创造力的根本,上天赋予每一个孩童充沛的想像力,只要大人不去扼杀它,孩子就可以尽情的作梦,创造出许多音乐、艺术,让这个世界多采多姿。

  台湾的阅读在小学阶段可以说是成功的,但是国中以上还待努力。这其中有一个问题是我们缺乏适合青少年看的书。因此东方出版社出版这一套改编过的经典书就非常有意义,它正好补足了介于童书和成人书之间的空白。
勇敢的为公义发声

  到现在为止,没有哪一本书像《安妮的日记》一样震撼人心,也没有哪一本书,不用任何的说教,而使人们对种族迫害的不公不义产生澈底的同情。它被翻译成六十种文字,成为《圣经》之外最畅销的书,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把它列为学生必读的书,因为只要是文明的社会,永远不能再让这种事情发生。

  我的孩子小时候在看这本书时,一直问我:「为什么犹太人只能在下午三点到五点才能上街买东西?为什么犹太人就该死?为什么没有人出来替他们讲话?」我无法回答他的问题,因为我不了解为什么人类会让这种事情发生,后来他去参观犹太受难纪念馆时,寄了一首纪念碑的诗给我:

  当纳粹党来抓共产党的时候,我没有站出来为他们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党;
  当纳粹党来抓犹太人的时候,我没有站出来为他们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当纳粹党来抓工会的人的时候,我没有站出来为他们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的人;
  当纳粹党来抓天主教徒的时候,我没有站出来为他们说话,因为我是新教徒;
  当纳粹党来抓我的时候,已经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因为他们都被抓走了。

  是的,当不公不义发生,而我们保持缄默、不站出来替他们说话时,我们就是共犯,是人类的自私与愚昧害死了安妮。

  一件事已经发生了,没有办法使它还原,但是我们可以阻止它再发生,希望每一个人都从这本书中学到教训,勇敢的为你心中的公正公义发声,不再做沉默的大众。
 
洪兰(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

图书试读

三月十日 星期三
 

亲爱的绮蒂:
 
昨天晚上这里停电,大砲的轰炸声又此起彼落,好恐怖。
 
温达安太太一边说话一边抖个不停,听起来像是在哭。我吓得钻进爸爸的被窝,再三恳求爸爸赶快点亮蜡烛。我知道这些举动看起来很幼稚,可是我心脏快麻痺了,也顾不了这些。
 
想不到爸爸一点也不理我。
 
不久,机关枪哒哒哒的扫射,那声音听起来比大砲更恐怖!这时,妈妈从床上跳下去,赶紧把蜡烛点上。她神情严肃的对爸爸说:「安妮毕竟还不能像老兵那样习惯这场战争啊!」
 
真是谢天谢地!现在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哩!
 
前几天夜里,温达安太太突然吵醒熟睡的丈夫,说她听见小阁楼有小偷的脚步声。温达安先生上楼看了又看,什么也没有发现。后来连续几个夜晚,这种魔鬼般的声音又出现了,温达安先生全家开始不安起来。最后,皮特决定拿着油灯守在上面。
 
你猜怎么样?这个「小偷」原来是一大群老鼠!
 
第二天起,我们让牧基在小阁楼里痛痛快快玩一次「猫抓老鼠」的游戏,不久这些不速之客就没再出现了。
 
三月十二 星期五
 

亲爱的绮蒂:
 
在我们还没住进密室之前,储藏室和小阁楼本来各有一只猫。我们住进来以后,发觉牠们只要一碰面就会激烈的打斗,所以就替这两只猫分别取了一个名字。
 
储藏室那只猫攻击性很强,我们叫牠「包欺」(德国人的名字)。小阁楼那只猫遭到攻击后,会想出各种办法反抗,我们叫牠「汤米」(英国人的名字)。这两只猫互相较劲,很像目前国际间的两大势力。后来汤米不见了,每次我们下楼,包欺就会缠着我们玩。
 
最近我刚看完巴克着的《敲门》,里面的故事写得真精采,教我爱不释手。
 
温达安先生这几天心情很差,原因是香菸愈来愈少了。
 
爸爸近来常叫我帮他剪头发,以前我老是剪到他的耳朵,现在技术精进不少,我想战争后他就可以不必上理发店了。
 
我只剩下一双雪鞋可以穿,不知道梅璞能不能替我想点办法?现在连一双草鞋都要六.五佛洛林,而且穿一星期就坏掉。
 
三月十八日 星期四
 
亲爱的绮蒂:
 
土耳其也参战了!
 
听到这个消息真教人兴奋,我们还要等更进一步的消息。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一杯温热的奶茶,在寒冷的冬夜里,暖暖地融化在心底。它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件,只是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在爱德华岛上的成长故事。但正是这种平淡和真实,让它显得更加珍贵和动人。作者用一种充满诗意的语言,描绘了安妮的生活,以及她与周围人的关系。安妮的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她总是能将平凡的事物赋予神奇的色彩,让周围的人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她对自然的热爱,对艺术的追求,都深深地感染了我。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我发现自己常常被琐事所困扰,而忽略了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安妮的故事告诉我,我们应该保持一颗童心,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而且,书中的一些场景描写,简直美轮美奂,让人仿佛置身于爱德华岛的田园风光之中。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内心也变得更加平静和安宁。

评分

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能够唤起我们内心深处那些美好的回忆和情感。它让我们想起童年时代的美好时光,想起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安妮的故事,就像一首动人的歌谣,在我们的心中轻轻地吟唱。作者用一种充满温情的笔触,描绘了安妮的生活,以及她与周围人的关系。安妮的乐观和善良,她的勇敢和坚强,都深深地感动了我。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即使身处逆境,也要相信希望,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这本书让我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去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如何去感恩生活中的点滴幸福。而且,书中的一些幽默情节,至今读来仍然让人忍俊不禁,充满了乐趣。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内心也变得更加温暖和充实。它不仅仅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关于人生、关于爱的经典之作。它值得我们反复阅读,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

评分

我读《绿山墙的安妮》的时候,正值青春期,内心充满了迷茫和困惑。安妮的故事,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她是一个充满个性的女孩,她不害怕与众不同,她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她经常因为自己的任性和好奇心而闯祸,但她从不后悔,因为她相信自己是独特的,是值得被爱的。这本书让我明白,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不应该为了迎合别人的期望而改变自己,我们应该忠于自己的内心,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而且,安妮的成长经历,也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她既有善良和真诚的一面,也有自私和任性的一面。但正是这些矛盾和冲突,让她显得更加真实和立体。这本书让我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去认识自己,如何去接纳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也变得更加自信和勇敢。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看到这本书的书名,觉得有点老套,以为又是那种充满说教的成长故事。但读下去之后,我完全被安妮这个角色给征服了。她不是那种完美无缺的乖乖女,反而充满了缺点和任性,经常闯祸,说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话。但正是这些缺点,让她显得更加真实和可爱。作者并没有刻意地去美化安妮,而是展现了她真实的内心世界,以及她不断成长和蜕变的过程。我觉得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作者通过安妮的故事,探讨了关于孤独、梦想、友谊和爱的种种问题。安妮在孤儿院的经历,让她渴望被爱和被接纳,而她来到绿山墙之后,虽然得到了马修和玛丽拉的关爱,但仍然要面对来自社会的偏见和歧视。她用自己的努力和真诚,逐渐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和尊重。这本书让我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去对待那些与我们不同的人,如何去理解和包容他们的缺点和不足。而且,书中的一些对话和情节,至今读来仍然让人忍俊不禁,充满了幽默感。

评分

读完《绿山墙的安妮》之后,感觉像是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涤。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的安妮,带着对美好世界的憧憬,误打误撞地来到了绿山墙,开启了她充满奇思妙想和挑战的生活。作者蒙哥马利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安妮天真烂漫的性格,以及她与马修、玛丽拉之间的温情互动。安妮的想象力丰富得近乎疯狂,她总是能将平凡的事物赋予诗意的色彩,让周围的人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然而,安妮的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她要面对来自外界的偏见和嘲笑,也要克服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但她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用自己的善良和真诚去感染身边的人。这本书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即使身处逆境,也要相信希望,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而且,作者对于爱德华岛的风景描写,简直美不胜收,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读完这本书,我仿佛也拥有了安妮那双充满希望的眼睛,能够发现生活中隐藏的惊喜和感动。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经典之作,它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关于成长、友谊和爱的动人故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