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漫画散步 从巴黎到安古兰:LA PROMENADE BD, DE PARIS A ANGOULEME

法国漫画散步 从巴黎到安古兰:LA PROMENADE BD, DE PARIS A ANGOULEME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法国漫画
  • 漫画散步
  • 巴黎
  • 安古兰
  • LA PROMENADE BD
  • 漫画之旅
  • 法国文化
  • 艺术之旅
  • 旅行
  • 漫画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跟着法国BD去旅行
游走巴黎╱安古兰

  「安古兰漫画节证明了:漫画作为一项艺术,价值是普世的!」
  ──斯特凡.波强Stéphane Beaujean(安古兰漫画节艺术总监)

  「摊开法国年轻人『经典漫画名单』,除了传统的《丁丁历险记》及《幸运的卢克》、《高卢英雄传》,日本漫画《海贼王》、《七龙珠》紧追在后。」──赛巴斯汀Sébastien Gnaedig(独立漫画出版社Futuropolis总编辑)

  「漫画,是绘画艺术的极致代表。」──法布里斯Fabrice Douar(罗浮宫图书出版分处副主任)

  「法国漫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自由的。」──德魁西Nicolas de Crécy(法国漫画家)

  曾经走访多次的媒体人江家华,以採访现场模式,从巴黎街头到安古兰漫画节,面对一个个策展人/创作者/编辑人,为大家勾勒出一趟旅游的可能性,及欧洲漫画的阅读趣味。

  巴黎街头散步

  从巴黎(Paris)开始,BD的魅力即以浮现。法国航空喜欢用《丁丁历险记》串连旅行;Christine Dior 喜欢用《七海游侠》象征其流浪不拘的性格;罗浮宫推出了BD Louvre 漫画系列;庞毕度中心亦常举办漫画展;工艺美术博物馆的地铁站更是由漫画作者彼特(Peeters)和史奇顿(Schuiten)所设计,成了其漫画与现实世界的接口。

  漫画早已走入法国人的生活之中。

  漫游在安古兰

  法国人引以为傲的「第9艺术:漫画BD(Bande Dessinée)」在安古兰(Angoulême)这古老小镇冬季的四天里,散发出迷人的魅力。为何一个小镇的漫画节吸引到从从法国到欧洲各地的漫画迷参与,甚至蔓延到亚洲,从日本韩国到香港及台湾的漫画创作者每年如候鸟般的回访,扩展至全球各大漫画出版社到各地独立创作单位的列席。

  安古兰,平日只有5 万人口的山城,每年在严寒的1月,数十万人潮会涌入此地,只因为一连举办四天的安古兰国际漫画节,大街小巷都将陷入漫画嘉年华的愉悦氛围。号称全世界三大国际漫画盛会的安古兰国际漫画节,已有近45年历史,活动包含了画展、艺术展、讲座、漫画音乐会(Concert de dessins)、销售书籍、作者签名、版权交易等等,是将漫画视为一种正式艺术来推广的活动。唯有如此,也才能让对漫画着迷的读者在烂透了的天气、严寒的低温下,耗上好几个小时排队,只为了同自己心仪的漫画作者见上一面、寒暄几句。

  在台湾,仍将漫画视为「孩童青少年读物」,或许很难想像地球另一端会有如此盛大的漫画盛会,是单纯地为了鼓励独立漫画的创作及艺术性而存在,也催生了欧陆重要的中、新生代漫画家,更让隔海相望的亚洲(包括台湾)漫画家及漫画迷深深着迷。2012年台湾首次以官方名义出席「法国安古兰漫画节」,「台湾馆」加入了法国漫画盛宴,理解欧洲漫画的创作观/敍事方法,让「第9艺术」逐渐引起漫画创作者及读者的注目。

  向法国漫画致敬

  本书特别邀请台湾(敖幼祥、常胜、61Chi、米奇鳗、陈沛珛)、香港(林祥焜)、中国(王烁)共7位漫画家,创作「他眼中的欧漫BD in His Eyes」、「漫画家眼中的安古兰Angoulême in Their Eyes」为主题,自由挥洒他们在法国吸收到的养分与灵感,幻画在每一张图像里。

  从巴黎街头到安古兰漫画节
  漫画迷的天堂乐园


  作者江家华过去为报社文化线记者,她将分享过去造访安古兰的经验。本书也分为巴黎、安古兰两个篇章,从两地分别採访了关键人物,带领读者深入浅出了解法国漫画,了解为何漫画在法国能成为第9艺术,也带领大家从巴黎到安古兰,从博物馆、漫画书店、公仔店、展览现场等……游逛任何一个可能出现在法国的漫画场域。

 
好的,以下是一份关于一本假想的法国漫画散步路线指南的图书简介,它不包含您提供的具体书名和内容,并且力求详实、自然: --- 漫步法兰西的笔触之下:一本另类的漫画之旅 书名(假想): 《图像之径:从布列塔尼的海岸到普罗旺斯的阳光——探寻法兰西的隐秘叙事》 作者: [此处留空,或用一个虚构的笔名] 导言:地图上的留白,艺术中的呼吸 法国,一个被誉为“艺术的国度”,其文化版图上,除了卢浮宫的雕塑和塞纳河畔的咖啡馆,还隐藏着一片由墨水和想象力构筑的广袤天地——漫画(Bande Dessinée,简称BD)。这本指南并非旨在提供一条标准的旅游路线,也不是对经典连环画大师的学术梳理。相反,它邀请读者进行一场“非线性”的文化漫步,深入那些在漫画叙事中被反复描绘、塑造,甚至是被作者“创造”出来的法国地域。 我们聚焦的不是漫画产业的中心地带,而是那些地图上看似寻常,却在法国漫画家的笔下获得了独特生命力的角落。这是一次对“图像地理学”的探索,旨在揭示环境如何孕育故事,故事又如何反哺现实景观的奇妙过程。 第一部分:北方海岸的潮湿与神秘——布列塔尼与诺曼底的阴影 法国的西北部,气候多变,海风凛冽,这片土地为黑色幽默、历史悬疑和奇幻冒险提供了沃土。 1. 圣马洛:海盗、堡垒与时间的迷宫 在圣马洛(Saint-Malo)这座被城墙环绕的古老港口城市,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石砌的防御工事,更是无数关于海战、宝藏和失落文明的图景的物质载体。许多以中世纪或大航海时代为背景的漫画,都借用了圣马洛独特的几何结构来营造压抑或史诗般的氛围。 散步焦点: 潮汐的韵律与叙事节奏: 探寻在涨潮时被海水淹没的古老巷道,这些空间如何被用来象征记忆的不可触及性或命运的不可逆转。 灯塔的寓言: 在当地的灯塔下,我们追溯那些关于孤独的守护者和海上幽灵的漫画故事线。这些灯塔在不同的作品中扮演了“预兆”和“终结”的角色。 隐秘的书店: 在城内寻找那些专注于海洋题材或早期奇幻漫画的古旧书店,它们是连接历史档案与现代想象力的节点。 2. 诺曼底的田野与记忆的重量 诺曼底的绿色田野和古老的农舍,是战争创伤叙事和现实主义漫画经常光顾的背景。这里的宁静之下,潜藏着对历史错误的深刻反思。 散步焦点: 卡昂(Caen)的断层线: 考察城市重建后的面貌与漫画家对“废墟美学”的运用。在纪念碑前,思考图像如何处理集体的创伤记忆,以及它们如何成为超越文字的见证。 阿弗尔(Le Havre)的现代主义轮廓: 勒·柯布西耶设计的建筑群,以其冷峻的线条和重复的体块,为一些反乌托邦或社会批判类漫画提供了完美的未来主义/后工业背景。我们在此观察线条与结构如何构建情绪。 第二部分:中部的文化心脏——卢瓦尔河谷与历史的重影 法国中部地区,是历史悠久的城堡群所在地,也是法国古典文学和历史漫画的灵感源泉。这里的散步,更像是一场与“过去”的对话。 1. 图尔(Tours)周边:文艺复兴的优雅与阴谋 卢瓦尔河谷的城堡,如香波堡(Chambord)或舍农索(Chenonceau),不仅是旅游景点,更是权谋、爱情与背叛故事的永恒舞台。 散步焦点: 建筑的透视实验: 漫画家如何利用这些宏大而复杂的建筑结构,进行透视法的夸张,以表现人物的渺小或权力的压迫感。我们将在特定角度下,重现漫画中标志性的场景构图。 园林与迷宫的象征意义: 在精心修剪的法式园林中,探讨路径、边界和隐藏的真相在叙事中如何体现。许多法国悬疑漫画都将“迷失于园林”作为情节的关键转折点。 2. 奥尔良(Orléans):圣女的肖像与都市的现代性交锋 奥尔良,一座被历史英雄深深烙印的城市。现代漫画家如何重新解读这些古老符号,是本段旅程的重点。 散步焦点: 雕塑的“多重曝光”: 观察城市中关于贞德的公共艺术品。对比不同年代漫画家对同一历史人物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的解构与重塑。 河流的边缘: 沿着卢瓦尔河的岸边行走,寻找那些被用来表现“界限”或“过渡期”的场景——河流既是生命线,也是不可逾越的障碍。 第三部分:南方的光影与自由精神——罗纳河谷与地中海边缘 法国南部,以其强烈的阳光、古罗马遗迹和浓郁的地域色彩,吸引了那些探索身份认同、流亡主题和视觉冲击力的创作者。 1. 里昂(Lyon):丝绸之路的秘密与地下世界 作为法国的第二大都会区,里昂拥有复杂的城市肌理和悠久的手工业历史,这使其成为探讨社会阶层、秘密社团和都市迷宫的理想场所。 散步焦点: “孔西耶”(Traboules): 里昂特有的、连接街道和庭院的隐秘通道。这些通道是许多法国“黑色漫画”(Néo-polar)中情节发生的绝佳场所,我们将在其中体验“迷失在内部世界”的感觉。 壁画的叙事力量: 里昂以其巨幅的城市壁画闻名。我们将分析这些公共艺术如何融入或挑战传统的漫画叙事结构,以及它们如何成为一种“公共连环画”。 2. 马赛(Marseille):港口的喧嚣与边缘文化的熔炉 马赛,一个充满活力、混乱与多元文化的港口城市。它在近二十年的犯罪题材漫画中占据了核心地位。 散步焦点: 老港(Vieux-Port)的动态捕捉: 观察不同光线和时间点下,港口活动的复杂性。分析漫画家如何运用高对比度的阴影来表现码头上的人际关系和冲突。 地中海的蓝: 在卡朗格峡湾(Calanques)的极端自然光下,探讨“蓝色”在漫画中的象征意义——它代表了自由、绝望,还是某种无法触及的理想?我们模仿漫画家的取景角度,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色彩瞬间。 结语:图像的地图,心灵的指引 这本书最终的目的,是让你在实际走过这些法国的土地时,能够“看到”那些潜藏在现实表象之下的图像痕迹。它不是告诉你“去哪里找漫画”,而是教你“如何用漫画的眼睛去看待这个世界”。每一条小径、每一面老墙,都可能在某个不知名的角落,成为某部伟大故事的开篇。 ---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江家华


  前漫画线记者,过去曾为《中国时报》艺文线、调查採访室记者,曾为2012年、2013年、2017年法国安古兰漫画节台湾团随行记者,后亦造访安古兰多次。现为自由文字工作者,立志推广漫画,并于其主编过的《台南美术》、《新活水》杂志与漫画家进行跨界合作,并制作「漫画专题」。过去报导作品曾荣获金轮奖,2019年亦获得金鼎奖杂志类「最佳主编」殊荣肯定。

  个人粉丝页:www.facebook.com/pg/magonthespot/

摄影者简介

61Chi(刘宜其)


  台湾高雄人,漫画、插画、平面设计三栖的自由接案者,擅长并关注城市题材。

  至今自费出版同人志漫画十余本,作品《房间》于2014年1月正式出版,获2015年日本外务省第八回国际漫画「优秀赏」、2015年台北国际书展大奖非小说类入围作品。《南方小镇时光》获2017年金漫奖跨域应用奖、《台北小日子》获2018年金漫奖最佳单元漫画奖。2012、2014年法国安古兰国际漫画节台湾馆参展漫画家、2018年台湾文博会Talent 100 年度新秀。2016至2017年间,分别前往捷克(库伦洛夫的席勒艺术中心)与法国(安古兰国际漫画暨影像城)艺术驻村各3个月。

  2019年出版最新创作《城市里,有时候》。

  网站:61chi.weebly.com
  FB/IG:61Chi Art(@61Chi)

图书目录

前言Foreword
七本漫画,爱上法国  文|黄健和

巴黎印象Paris Image
巴黎╳BD
追寻漫画发展的足迹

漫画焦点Focus
法布里斯Fabrice Douar & 赛巴斯汀Sébastien Gnaedig──我们都是看漫画长大的一代,再用漫画把文化传承下去
德魁西Nicolas de Crécy──法国漫画最难能可贵的,是它鼓吹自由创作的精神
工艺博物馆vs.剧作家彼特Peeters & 漫画家史奇顿Schuiten
百年工艺机械与现代科幻漫画结合

书店风景Book Store
现代观点Un Regard Moderne──漫画书虫异次元天堂
Librairie Super Héros──支持法漫新浪潮重要地标
Millepages Librairie Jeunesse, BD──法国佬的书店日常
圣图安跳蚤市Marché aux Puces de Saint-Ouen,场多芬市场Marché Dauphine──挖到二手漫画的好去处

与漫画相遇Exhibition / Gallery
葛西尼街Rue René Goscinny──法国漫画编剧的重要性
庞毕度中心公共资讯图书馆Bibliothèque Publique d'Information──了解法国漫画的公共窗口
Les Drapeaux de France–boutique NOXA──漫画玩具迷的天堂

他眼中的欧漫BD in His Eyes
台湾漫画家小庄眼中的大师──墨必斯Moebius
敖幼祥── 2015巴黎漫画沙龙

安古兰印象Angoulême Image
安古兰╳BD
闪闪发光的漫画之城

漫画焦点Focus
法国安古兰国际漫画节,一场从成年人读漫画出发的嘉年华
斯特凡.波强Stéphane Beaujean,一个漫画节,把一座山城变成漫画重镇
安古兰大奖得主──向漫画家致敬

台湾漫画Taiwan Comic
台湾漫画在安古兰

安古兰现场Witness
将新秀推向世界的舞台,驻村计画、24小时漫画马拉松、漫画新秀奖

漫画家眼中的安古兰Angoulême in Their Eyes
常胜 我在安古兰四天之一
61Chi 安古兰随笔
米奇鳗 安古兰驻村日志
陈沛珛 安古兰日常
林祥焜 急行安古兰2017
王烁 安村记

安古兰漫步Stroll
安古兰露天美术馆,漫画与古蹟一样是重要文化资产
巴黎╳安古兰伴手礼

到法国学漫画Study
法国漫画人才养成计画:四校巡礼 文|Zoe

后记Afterword
打开另一扇通往漫画世界的窗

图书序言

前言Foreword

七本漫画,爱上法国
Sept raisons d’aimer la France

黄健和(大辣出版总编辑)


  看漫画,是件有趣的事。
  有些人,从小到大,没看过漫画,甚至不知道漫画的阅读顺序;
  有些人,从小看到大,越看越觉得世界如此宽濶,可以尽情遨游。

  有时,你会因为漫画,喜欢上一个人,或是去学习一种语文;
  然后,你去到异乡,在漫画中理解生活模样,聊漫画成了最快的沟通方式。
  你不小心去了巴黎,这城巿除了电影文学绘画,漫画亦有鲜明色彩;
  你走访了法国漫画之都:安古兰,原来漫画可以让一个小镇充满活力与想像。

  于是,法国/巴黎/安古兰,成了种执念,每隔一两年,你总得重返走访。
  在巴黎散步,丁丁会从街头走过,巴黎铁塔亦会成三十六景不时跳出;
  在安古兰散步,漫画成了官方语言,车站邮局教堂,壁画涂鸦街角,无处不漫画。
  欢迎一块前往法国散步,以下七本漫画,是自己在这条路上遇上的好风景:

  1.    
  《猫之眼》
  Les yeux du Chat
  墨必斯Mœbius/佐杜洛夫斯基Jodorowsky(1978)


  遇见墨必斯,总是在奇特的地方。
  第一次看到《猫之眼》,其实不是一本书,是一叠影印稿。

  那是1985年,解严前的台湾,资讯不流通,但对新奇之物充满阅读的渴望;从小剧场友人手中(可能是金士杰或江宝德)慎重地接过影印稿。没什么文字对白,画面变化亦不大,你时而如鹰,在天际遨翔,时而如塔上男人,迎接着能开启光明的猫之眼……

  那该是第一本看到的法国漫画,像是什么都没说,又像是说了一切。

  后来,自己进入时报出版,成了漫画编辑。
  1995,《猫之眼》中文版上巿。

  1996,前往美国圣地牙哥漫画节途中,在加州Santa Monica小歇两晚,入住旅馆时发现一位长相神似墨必斯的老兄,竟然就是本尊,第二天一块喝了咖啡。

  2.
  《诸神混乱》
  La Foire aux immortels
  恩奇.毕拉Enki Bilal(1980)


  1989,工作急转弯,从电影业跳接到出版业。两者的关连可能只有我还继续热爱看漫画,假日在漫画书堆中度过,是自己最喜欢的休闲方式。

  那年进入时报出版公司,除了书籍编整,还负责一本漫画週刊《星期漫画》的编辑收稿工作,一开始主要负责三位作者:郑问《阿鼻剑》、曾正忠《迟来的决战》及麦仁杰《天才超人顽皮鬼》;工作基本上就是快递,负责到作者家取件。

  曾正忠才华洋溢,但稿子不好催,到他家时,他会拿出书柜里收藏的欧美漫画:「你慢慢看漫画啊!这次,应是吃三碗维力杂酱面就可以交稿了!」

  毕拉的「诸神三部曲」是在曾正忠家看的,画技惊人,神话科幻交错,看的是法文原版,剧情基本上是用猜的。曾班长中场休息时,跟我解说故事,听的人如痴如醉。

  「好厉害啊!你连法文都看的懂!」自己佩服的五体投地。

  「我那懂法文!英文歌词都只能用猜!但漫画没问题,你看他这画面连贯,这故事一定就是这样。」曾班长扎着马尾,拿着香烟认真地说着。

  2003年,大辣出版成立,第一批出版的欧洲漫画就有这本《诸神混乱》。
  故事跟曾正忠说的出入颇大,但必需说曾班长的版本较迷人。

  3.
  《激情香水》
  Le Parfum de l’invisible
  马那哈Milo Manara (1985)


  义大利漫画作者马那哈的作品,在台湾漫画作者家中,几乎都有收藏。精装平装,法文英文,各式版本都迷人:对情欲的大胆描绘,对女体的挑逗勾勒,对道德禁忌的轻抚碰触,基本上教人无法抗拒。

  《激情香水》故事其实简单,是个男性色欲的科学幻想:
  如果有一天你能隐形,你想做什么?
  马那哈的女体线条,细腰丰唇,再加上无羁的情色想像,全球漫画迷都为之倾倒。

  2004年中文版,邀约台湾漫画名家陈弘耀上色,成了全世界最迷人的版本。
  2019年安古兰,这个中文版本与义大利作者马那哈,在法国安古兰终于相遇。

  4.
  《My Troubles with Women》
  罗勃.克朗伯Robert Crumb(1990)


  把这位美国地下漫画名家克朗伯Crumb列入欧漫╱法国体系,说来有些怪异,但似乎从1990年代开始,关于他的讯息╱新闻大都来自法国,他从1991年起就移居法国南部,在法国漫画的知名度,说不定比美国本土来的高。

  忘了何时开始看他的作品,他的作品有种黑色魔力,画的人不美/图压抑。女人多是巨乳肥臀,男人瘦小猥琐,但我们也随着作者的恐惧幻想,一步步走入克朗伯的故事之中。

  克朗伯是蓝调爵士迷,曾画过数本音乐人绘本,亦为许多乐团画过封面,最有名的可能是珍妮丝.贾普(Janis Joplin)的早期组团专辑:Cheap Thrill。

  1995时在时报出版,编辑成人漫画月刊《HIGH》。跟麦仁杰聊过克朗伯的几本书,麦先生表示,如果画自己的麻烦也能够算作品,那他可以一路画到地老天荒。1997年《麦先生的麻烦》出版,算是台湾最早的几部图像小说(Graphic Novel)。

  5.
  《消逝边境》
  La Frontiere Invisible
  史奇顿Schuiten╱彼特Peeters(2004)


  认识这组创作者,是在新世纪,这两人于2002年获安古兰大奖,2003年走访安古兰时,他俩将安古兰剧院重新包装,建立起他们「朦胧城巿 Les Cites Obsucures」系列的氛围。原来有着另一个世界,与我们生存的世界并存;另一个世界,有着相似但不一样的城巿/历史/科技……

  在《消逝边境》里,一位年轻的地图绘图员,发现地图原来是历史的呈现,寻找到消逝边境,或许你就找到了历史的真相。

  2018年,大辣出版了他俩的新作《再见巴黎》(Revoir Paris)。

  如果你走访巴黎,记得在庞毕度中心往北走300公尺,那个工艺美术馆与地铁站(Arts et Mertiers),根据他俩的漫画来设计,连结着现实与幻想世界。

  6.
  《蓝色是最温暖的颜色》
  Le Bleu est une couleur chaude
  茱莉.马侯 Julie Maroh(2010)


  为什么会喜欢一本漫画?当你漫画看的越多,这问题越难回答。

  蓝色这本书,在2011年即已翻过,当时只觉用颜色来呈现情欲,实在是很特别的想法。一个女孩的成长过程中,喜欢男生或女生,究竟是天性?或是会随情欲而变幻?这问题,举世皆困惑。

  2013,根据这漫画改拍的电影《蓝色是最温暖的颜色 La Vie d’Adele》获当年的坎城金棕榈奖。

  7.
  《冲出冰河纪Periode glaciaire》
  尼古拉.德魁西 Nicolas de Crecy (2004


  这本书是巴黎罗浮宫与第九艺术相遇的第一本创作结晶。一开始只是因为罗浮宫新任馆长登场,希望用不同艺术与这座古老宫殿,产生不同撞击。但每年一回的创作撞击,竟也在十多年后在亚洲遍地开花。

  德魁西担任这个「当罗浮宫遇上漫画」系列的先发选手,他构思了一个未来的冰河纪,所有人类历史╱建筑,都在这冰河纪中所淹没。新世代的探险队伍,寻找着传说中的城巿:欧洲╱法国╱巴黎,罗浮宫竟然在这个冰河纪中完美的冰封……

  2014,《冲出冰河纪》中文版出版。

  2015年,「打开罗浮九号」漫画展在台北巿北师美术馆展出;同时登场的还有台湾七位作者:常胜/61Chi/小庄/简嘉诚/TK章世炘/阿推/麦人杰,与她(他)们的作品《罗浮七梦》。

  欢迎走入欧漫的世界,让我们翻开漫画,一块儿在巴黎、安古兰散步。

后记Afterword

打开另一扇通往漫画世界的窗


  2018年中,写完本书初稿的同时,我正在键盘上敲定下一趟飞往安古兰的行程。

  这是头一次专属于自己的漫画之行,只有先生、好友,以及悠哉看展的行程。是为了想念很久的安古兰,也是为了日本漫画家松本大洋及他那200件原画作品而去。

  耳闻行程的朋友曾问,「若是想看松本大洋的原画,飞日本不是比较近,为何要横跨时区、千辛万苦来到数万公里外的安古兰呢?  」记得我不加思索地回他,「在安古兰看漫画展的体验,可是在任何一座城市都比不上的。」

  漫步在百年石子路的山城,每踩一个点、每看一档展,都得排上一个队,就像是进贡仪式般地神圣,且满载了雀跃不已的心情。遑论还附带街头巷尾、规模不一的各式漫画展,及从漫画延伸的音乐会、电影放映、及专题讲座等多达百场以上的活动。我常觉得那规模、尺度是非常巨大的,即使有三、四天观赏都难以消化。

  除了向资深漫画大将致敬,细腻打造的作品回顾大展外,新秀们也卯足全力、磨剑擦掌,为的是能在此挤上一年曝光一次的机会,也是寻找伯乐最好时机。东、西方漫画界武林高手齐聚,风格迥异的漫画作品,及不同产业逻辑诞生下的作品⋯⋯我也是第一次在此领悟,原稿上漫画家笔触的温度,以及看到漫画家草稿、完稿错落痕迹的感动,就像是亲自追随漫画家创作的足迹,这体验,真的就像是打开了另一扇通往漫画世界的窗。

  也因此,就算不是为了工作,我还是很乐意为了漫画,一次次踏上安古兰这座山城。

  下笔写这本书的很多时候,脑海总是会浮现起2012年的第一趟安古兰行,或许是许多漫画家前辈同行,超过30多人的阵仗声势浩大,后来意外地历经了史无前例的「长途」飞行,又或者是,第一次打开了对漫画的认知,那份雀跃及惊喜,现在想来仍一直滚烫着,即使日日徒步走在天气寒冷严峻的山城,都难以浇熄激动看展的热情。也是在那之后,台湾漫画家前往安古兰驻村及踩点看展,似乎已成了日常。特此,也感谢书中的漫画家们,不吝以创作分享他们对安古兰及法国漫画的美好记忆。

  书出版的同时,我早已经离开报社,成了「前漫画线记者」,对欧漫的认识也与日俱增,因而写书过程里头,总觉得这里缺少什么,那里还有不足。感谢出版社让我有机会以「前漫画记者」的身分来分享,当初是如何从欧漫的局外人,借由数次造访这个国度,逐渐成了略懂欧漫皮毛的圈内人。而这本书原来就定调为欧漫入门书籍,希冀读者也能在完全陌生的状况下,跟着我逐步地认识法国漫画,不至于被其横越半世纪、盘根错节的历史,及海量的漫画作品及漫画大家,因噎废食乃至惊吓止步。

  因此,除了以文章爬梳我对安古兰的认识之外,还有以旅游景点专书的方式,来介绍每回行程必路过的巴黎行。根据了解,巴黎漫画从业人员,在这几十年间陆续搬迁至安古兰,让安古兰也成了巴黎之外的出版重镇。即使如此,巴黎仍是另一个与漫画息息相关必定造访之处,在许多历史悠久的艺术空间及书店,也都能探得漫画留下的蛛丝马迹。借由探访,更能贴近了解漫画之于法国人,不仅仅只是一年一度的嘉年华盛会,更是存在于他们生活中、日常里,如同空气般的存在。

  最后,本书虽然写得是远在万里之外的漫画嘉年华,但也写得是我对台湾漫画产业期许的心情。在数万里之外,法国漫画也曾经历过「被父母禁止」,在出版市场上消声匿迹好一阵子,后又经喜爱漫画的下一世代的努力,转型成为书架上必备的经典阅读,甚至被公推为网路世代,最多人愿意花时间在上面的阅读。在台湾多数读者仍对漫画怀抱着「这是属于青少年的阅读」的心情的同时,期许此书出版,也能促使更多读者理解漫画,更让漫画一跃成为成年读者书架上的常备书单。
 

图书试读

巴黎印象Paris Image
巴黎╳BD
追寻漫画发展的足迹

 
「如果你够幸运,在年轻时待过巴黎,那么巴黎将永远跟着你,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飨宴。」作家海明威的这段话,勾起了后世无数人对巴黎的向往。精致艺术、丰富文化,巴黎确实也是这样迷人的一座城市,古典绘画艺术让这座城市散发出与众不同的气质,鲜少人知道这座城市也与漫画有点渊源及典故。

现代观点Un Regard Moderne书店,从1960年代便以另类漫画闻名至今,同时也见证了巴黎「垮掉的一代」;保存着法国「漫画新浪潮」精神的Librairie Super Héros书店;来自画家后代的狂热漫画迷,后来开了间横跨半世纪的公仔店⋯⋯这些地标都成了法国漫画在这座城市曾经的足迹,也陪伴了读漫画长大的孩子,后来怎么一步步地守护漫画,并借由上下游串联的力量,翻转了漫画的地位。

方才知道,这个被称为「第9艺术」的漫画,要能在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屹立不摇,绝非偶然,也是经历过近40多年漫长岁月的努力不懈,才能理解到为何欧陆漫画在法国发扬光大,却不是在漫画的发源地瑞士与比利时。

就像1970年代,在这座城市被盖出来的庞毕度中心一样,于周围旧市集突然拔起,就像机器怪兽般突兀,让人着迷,却也让人惶恐不安,40多年过去,它在当代艺术取得的成绩让人惊艳。工业时代诞生的新美学,竟与曾为次文化的漫画命运相似,论谁都料想不到,两者竟都成了法国人在新世代在艺术领域上最大的骄傲。

巴黎啊巴黎,总能让人喜出望外。
 
安古兰印象Angoulême Image
安古兰╳BD
闪闪发光的漫画之城

 
相较邻近的酒乡干邑,安古兰的旅游资讯像是被刻意地删除抹去,少之又少。
 
漫画节确实替安古兰增加些许色彩,平日,这里根本与南法其他城市差异不大,颠簸起伏的石板路上,超过百年历史的教堂、饭店、工厂,市中心的两侧则是提供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超级市场、百货公司、面包店、小酒馆等,偶尔夏日天气好时,人们会在河上滑着划着独木舟或小船,一月显然难以见到这样的光景。

用户评价

评分

翻开《法国漫画散步:从巴黎到安古兰》,我立刻被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所吸引。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介绍性读物,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文化之旅。作者仿佛是一位资深的向导,用他细腻的笔触,带领读者穿梭于巴黎的石板小巷和安古兰的漫画殿堂。我一直对法国的漫画发展历程感到好奇,这本书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其奥秘的窗户。从书中的文字中,我能够感受到作者对法国漫画的深厚感情,以及他对每一个细节的考究。我尤其感兴趣的是,作者是如何将那些抽象的漫画元素,与具体的城市景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比如,在巴黎,是否会有某个街区,某栋建筑,因为一部漫画而声名鹊起?在安古兰,那些漫画节的盛况又是如何展现的?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感的共鸣。作者的文字充满画面感,读起来仿佛置身其中,能够想象到那些漫画角色的身影在城市中穿梭,或者在咖啡馆里低语。这是一种将阅读、视觉、想象力完美结合的奇妙体验。

评分

手握《法国漫画散步:从巴黎到安古兰》这本书,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法国。我对法国的了解,一直停留在那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和电影场景中,但这本书,却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法国的漫画世界。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诗意与探索的意味,从巴黎的浪漫都市到安古兰的漫画圣地,这趟旅程仿佛一场心灵的漫步。我一直认为,漫画是连接现实与想象的桥梁,它以独特的视觉语言,承载着故事、情感与思想。而法国,作为漫画的沃土,孕育了无数令人惊叹的作品。这本书,让我有机会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感受那些隐藏在街头巷尾、画廊展馆中的漫画气息。我期待在书中能够看到那些生动的人物形象,那些充满想象力的故事情节,以及它们是如何与法国的城市风情融为一体的。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次关于漫画的介绍,更是一次关于法国文化、艺术与生活方式的深度体验,它让我对法国的认知,变得更加立体和丰满。

评分

当我拿到《法国漫画散步:从巴黎到安古兰》这本书时,一种对未知的好奇心油然而生。我对法国的印象,除了埃菲尔铁塔、卢浮宫这些标志性建筑,更多的是一种浪漫、自由的生活气息。而将这种气息与漫画相结合,更是让我觉得新颖。我一直认为,漫画不仅仅是给孩子看的图画书,它更是一种独特的叙事方式,能够以最直接、最富想象力的方式表达思想和情感。法国,作为漫画产业的重要国度,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创作土壤。从我有限的了解中,法国漫画的风格多样,既有充满哲思的深刻作品,也有轻松幽默的日常描绘。书名中“从巴黎到安古兰”的路线,本身就充满了故事性。巴黎,作为时尚与艺术的中心,无疑承载着许多与漫画相关的回忆和灵感;而安古兰,作为法国重要的漫画节举办地,更是漫画爱好者的圣地。这本书,或许能让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这两座城市在漫画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了解到那些孕育出伟大作品的文化氛围。我非常期待在书中能够看到一些关于著名漫画家、漫画作品的介绍,以及它们是如何与法国的城市景观、人文风情融为一体的。

评分

这次偶然的机会,我翻开了一本名为《法国漫画散步:从巴黎到安古兰》的书,书名就带着一种悠闲的探索意味。我一直对法国的艺术和文化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能够带人穿越时空的创作,而漫画,在我看来,就是一种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想象一下,手捧着这样一本书,就像拥有了一张通往法国心脏地带的邀请函,从繁华的巴黎开始,一路向南,踏上寻找漫画踪迹的旅程。书名中的“散步”二字,更是点明了这趟旅程的主题——不是赶鸭子上架式的游览,而是随性而发的漫步,用眼睛去感受,用心去体会。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法国漫画地图,让我跟随作者的脚步,去发现那些隐藏在街角巷尾、博物馆里、甚至是咖啡馆里的漫画故事。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也让我觉得很有格调,简洁又不失艺术感,似乎预示着里面会充满惊喜。总而言之,我对这本书充满了好奇,它承诺了一次融合艺术、文化与旅行的奇妙体验,这正是作为一个热爱生活、追求精神食粮的读者所渴望的。

评分

《法国漫画散步:从巴黎到安古兰》这本书,让我第一次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法国。我一直以为,对法国的了解仅限于那些浪漫的爱情故事、精致的美食和宏伟的建筑,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法国文化中另一面——生动、幽默、充满想象力的漫画世界。书名中的“散步”二字,恰如其分地描绘了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它没有那种枯燥乏味的学术论调,而是以一种轻松、随和的方式,引导我去发现法国漫画的魅力。从繁华的巴黎到以漫画闻名的安古兰,这条线路本身就充满了探索的乐趣。我仿佛能看到,在某个不起眼的街角,一位漫画家正在为他的下一个故事寻找灵感;在某个古老的书店里,珍藏着无数法国漫画的经典之作。这本书就像是一份珍贵的旅行指南,不仅指引了路线,更传递了这座城市背后的文化故事。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法国漫画的独特之处,了解那些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法国漫画家,以及他们是如何用画笔描绘出属于法国的精彩世界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