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漫畫散步 從巴黎到安古蘭:LA PROMENADE BD, DE PARIS A ANGOULEME

法國漫畫散步 從巴黎到安古蘭:LA PROMENADE BD, DE PARIS A ANGOULEME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法國漫畫
  • 漫畫散步
  • 巴黎
  • 安古蘭
  • LA PROMENADE BD
  • 漫畫之旅
  • 法國文化
  • 藝術之旅
  • 旅行
  • 漫畫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跟著法國BD去旅行
遊走巴黎╱安古蘭

  「安古蘭漫畫節證明瞭:漫畫作為一項藝術,價值是普世的!」
  ──斯特凡.波強Stéphane Beaujean(安古蘭漫畫節藝術總監)

  「攤開法國年輕人『經典漫畫名單』,除瞭傳統的《丁丁曆險記》及《幸運的盧剋》、《高盧英雄傳》,日本漫畫《海賊王》、《七龍珠》緊追在後。」──賽巴斯汀Sébastien Gnaedig(獨立漫畫齣版社Futuropolis總編輯)

  「漫畫,是繪畫藝術的極緻代錶。」──法布裏斯Fabrice Douar(羅浮宮圖書齣版分處副主任)

  「法國漫畫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是自由的。」──德魁西Nicolas de Crécy(法國漫畫傢)

  曾經走訪多次的媒體人江傢華,以採訪現場模式,從巴黎街頭到安古蘭漫畫節,麵對一個個策展人/創作者/編輯人,為大傢勾勒齣一趟旅遊的可能性,及歐洲漫畫的閱讀趣味。

  巴黎街頭散步

  從巴黎(Paris)開始,BD的魅力即以浮現。法國航空喜歡用《丁丁曆險記》串連旅行;Christine Dior 喜歡用《七海遊俠》象徵其流浪不拘的性格;羅浮宮推齣瞭BD Louvre 漫畫係列;龐畢度中心亦常舉辦漫畫展;工藝美術博物館的地鐵站更是由漫畫作者彼特(Peeters)和史奇頓(Schuiten)所設計,成瞭其漫畫與現實世界的接口。

  漫畫早已走入法國人的生活之中。

  漫遊在安古蘭

  法國人引以為傲的「第9藝術:漫畫BD(Bande Dessinée)」在安古蘭(Angoulême)這古老小鎮鼕季的四天裏,散發齣迷人的魅力。為何一個小鎮的漫畫節吸引到從從法國到歐洲各地的漫畫迷參與,甚至蔓延到亞洲,從日本韓國到香港及颱灣的漫畫創作者每年如候鳥般的迴訪,擴展至全球各大漫畫齣版社到各地獨立創作單位的列席。

  安古蘭,平日隻有5 萬人口的山城,每年在嚴寒的1月,數十萬人潮會湧入此地,隻因為一連舉辦四天的安古蘭國際漫畫節,大街小巷都將陷入漫畫嘉年華的愉悅氛圍。號稱全世界三大國際漫畫盛會的安古蘭國際漫畫節,已有近45年曆史,活動包含瞭畫展、藝術展、講座、漫畫音樂會(Concert de dessins)、銷售書籍、作者簽名、版權交易等等,是將漫畫視為一種正式藝術來推廣的活動。唯有如此,也纔能讓對漫畫著迷的讀者在爛透瞭的天氣、嚴寒的低溫下,耗上好幾個小時排隊,隻為瞭同自己心儀的漫畫作者見上一麵、寒暄幾句。

  在颱灣,仍將漫畫視為「孩童青少年讀物」,或許很難想像地球另一端會有如此盛大的漫畫盛會,是單純地為瞭鼓勵獨立漫畫的創作及藝術性而存在,也催生瞭歐陸重要的中、新生代漫畫傢,更讓隔海相望的亞洲(包括颱灣)漫畫傢及漫畫迷深深著迷。2012年颱灣首次以官方名義齣席「法國安古蘭漫畫節」,「颱灣館」加入瞭法國漫畫盛宴,理解歐洲漫畫的創作觀/敍事方法,讓「第9藝術」逐漸引起漫畫創作者及讀者的注目。

  嚮法國漫畫緻敬

  本書特彆邀請颱灣(敖幼祥、常勝、61Chi、米奇鰻、陳沛珛)、香港(林祥焜)、中國(王爍)共7位漫畫傢,創作「他眼中的歐漫BD in His Eyes」、「漫畫傢眼中的安古蘭Angoulême in Their Eyes」為主題,自由揮灑他們在法國吸收到的養分與靈感,幻畫在每一張圖像裏。

  從巴黎街頭到安古蘭漫畫節
  漫畫迷的天堂樂園


  作者江傢華過去為報社文化綫記者,她將分享過去造訪安古蘭的經驗。本書也分為巴黎、安古蘭兩個篇章,從兩地分彆採訪瞭關鍵人物,帶領讀者深入淺齣瞭解法國漫畫,瞭解為何漫畫在法國能成為第9藝術,也帶領大傢從巴黎到安古蘭,從博物館、漫畫書店、公仔店、展覽現場等……遊逛任何一個可能齣現在法國的漫畫場域。

 
好的,以下是一份關於一本假想的法國漫畫散步路綫指南的圖書簡介,它不包含您提供的具體書名和內容,並且力求詳實、自然: --- 漫步法蘭西的筆觸之下:一本另類的漫畫之旅 書名(假想): 《圖像之徑:從布列塔尼的海岸到普羅旺斯的陽光——探尋法蘭西的隱秘敘事》 作者: [此處留空,或用一個虛構的筆名] 導言:地圖上的留白,藝術中的呼吸 法國,一個被譽為“藝術的國度”,其文化版圖上,除瞭盧浮宮的雕塑和塞納河畔的咖啡館,還隱藏著一片由墨水和想象力構築的廣袤天地——漫畫(Bande Dessinée,簡稱BD)。這本指南並非旨在提供一條標準的旅遊路綫,也不是對經典連環畫大師的學術梳理。相反,它邀請讀者進行一場“非綫性”的文化漫步,深入那些在漫畫敘事中被反復描繪、塑造,甚至是被作者“創造”齣來的法國地域。 我們聚焦的不是漫畫産業的中心地帶,而是那些地圖上看似尋常,卻在法國漫畫傢的筆下獲得瞭獨特生命力的角落。這是一次對“圖像地理學”的探索,旨在揭示環境如何孕育故事,故事又如何反哺現實景觀的奇妙過程。 第一部分:北方海岸的潮濕與神秘——布列塔尼與諾曼底的陰影 法國的西北部,氣候多變,海風凜冽,這片土地為黑色幽默、曆史懸疑和奇幻冒險提供瞭沃土。 1. 聖馬洛:海盜、堡壘與時間的迷宮 在聖馬洛(Saint-Malo)這座被城牆環繞的古老港口城市,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石砌的防禦工事,更是無數關於海戰、寶藏和失落文明的圖景的物質載體。許多以中世紀或大航海時代為背景的漫畫,都藉用瞭聖馬洛獨特的幾何結構來營造壓抑或史詩般的氛圍。 散步焦點: 潮汐的韻律與敘事節奏: 探尋在漲潮時被海水淹沒的古老巷道,這些空間如何被用來象徵記憶的不可觸及性或命運的不可逆轉。 燈塔的寓言: 在當地的燈塔下,我們追溯那些關於孤獨的守護者和海上幽靈的漫畫故事綫。這些燈塔在不同的作品中扮演瞭“預兆”和“終結”的角色。 隱秘的書店: 在城內尋找那些專注於海洋題材或早期奇幻漫畫的古舊書店,它們是連接曆史檔案與現代想象力的節點。 2. 諾曼底的田野與記憶的重量 諾曼底的綠色田野和古老的農捨,是戰爭創傷敘事和現實主義漫畫經常光顧的背景。這裏的寜靜之下,潛藏著對曆史錯誤的深刻反思。 散步焦點: 卡昂(Caen)的斷層綫: 考察城市重建後的麵貌與漫畫傢對“廢墟美學”的運用。在紀念碑前,思考圖像如何處理集體的創傷記憶,以及它們如何成為超越文字的見證。 阿弗爾(Le Havre)的現代主義輪廓: 勒·柯布西耶設計的建築群,以其冷峻的綫條和重復的體塊,為一些反烏托邦或社會批判類漫畫提供瞭完美的未來主義/後工業背景。我們在此觀察綫條與結構如何構建情緒。 第二部分:中部的文化心髒——盧瓦爾河榖與曆史的重影 法國中部地區,是曆史悠久的城堡群所在地,也是法國古典文學和曆史漫畫的靈感源泉。這裏的散步,更像是一場與“過去”的對話。 1. 圖爾(Tours)周邊:文藝復興的優雅與陰謀 盧瓦爾河榖的城堡,如香波堡(Chambord)或捨農索(Chenonceau),不僅是旅遊景點,更是權謀、愛情與背叛故事的永恒舞颱。 散步焦點: 建築的透視實驗: 漫畫傢如何利用這些宏大而復雜的建築結構,進行透視法的誇張,以錶現人物的渺小或權力的壓迫感。我們將在特定角度下,重現漫畫中標誌性的場景構圖。 園林與迷宮的象徵意義: 在精心修剪的法式園林中,探討路徑、邊界和隱藏的真相在敘事中如何體現。許多法國懸疑漫畫都將“迷失於園林”作為情節的關鍵轉摺點。 2. 奧爾良(Orléans):聖女的肖像與都市的現代性交鋒 奧爾良,一座被曆史英雄深深烙印的城市。現代漫畫傢如何重新解讀這些古老符號,是本段旅程的重點。 散步焦點: 雕塑的“多重曝光”: 觀察城市中關於貞德的公共藝術品。對比不同年代漫畫傢對同一曆史人物的麵部錶情和肢體語言的解構與重塑。 河流的邊緣: 沿著盧瓦爾河的岸邊行走,尋找那些被用來錶現“界限”或“過渡期”的場景——河流既是生命綫,也是不可逾越的障礙。 第三部分:南方的光影與自由精神——羅納河榖與地中海邊緣 法國南部,以其強烈的陽光、古羅馬遺跡和濃鬱的地域色彩,吸引瞭那些探索身份認同、流亡主題和視覺衝擊力的創作者。 1. 裏昂(Lyon):絲綢之路的秘密與地下世界 作為法國的第二大都會區,裏昂擁有復雜的城市肌理和悠久的手工業曆史,這使其成為探討社會階層、秘密社團和都市迷宮的理想場所。 散步焦點: “孔西耶”(Traboules): 裏昂特有的、連接街道和庭院的隱秘通道。這些通道是許多法國“黑色漫畫”(Néo-polar)中情節發生的絕佳場所,我們將在其中體驗“迷失在內部世界”的感覺。 壁畫的敘事力量: 裏昂以其巨幅的城市壁畫聞名。我們將分析這些公共藝術如何融入或挑戰傳統的漫畫敘事結構,以及它們如何成為一種“公共連環畫”。 2. 馬賽(Marseille):港口的喧囂與邊緣文化的熔爐 馬賽,一個充滿活力、混亂與多元文化的港口城市。它在近二十年的犯罪題材漫畫中占據瞭核心地位。 散步焦點: 老港(Vieux-Port)的動態捕捉: 觀察不同光綫和時間點下,港口活動的復雜性。分析漫畫傢如何運用高對比度的陰影來錶現碼頭上的人際關係和衝突。 地中海的藍: 在卡朗格峽灣(Calanques)的極端自然光下,探討“藍色”在漫畫中的象徵意義——它代錶瞭自由、絕望,還是某種無法觸及的理想?我們模仿漫畫傢的取景角度,捕捉那些轉瞬即逝的色彩瞬間。 結語:圖像的地圖,心靈的指引 這本書最終的目的,是讓你在實際走過這些法國的土地時,能夠“看到”那些潛藏在現實錶象之下的圖像痕跡。它不是告訴你“去哪裏找漫畫”,而是教你“如何用漫畫的眼睛去看待這個世界”。每一條小徑、每一麵老牆,都可能在某個不知名的角落,成為某部偉大故事的開篇。 ---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江傢華


  前漫畫綫記者,過去曾為《中國時報》藝文綫、調查採訪室記者,曾為2012年、2013年、2017年法國安古蘭漫畫節颱灣團隨行記者,後亦造訪安古蘭多次。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立誌推廣漫畫,並於其主編過的《颱南美術》、《新活水》雜誌與漫畫傢進行跨界閤作,並製作「漫畫專題」。過去報導作品曾榮獲金輪奬,2019年亦獲得金鼎奬雜誌類「最佳主編」殊榮肯定。

  個人粉絲頁:www.facebook.com/pg/magonthespot/

攝影者簡介

61Chi(劉宜其)


  颱灣高雄人,漫畫、插畫、平麵設計三棲的自由接案者,擅長並關注城市題材。

  至今自費齣版同人誌漫畫十餘本,作品《房間》於2014年1月正式齣版,獲2015年日本外務省第八迴國際漫畫「優秀賞」、2015年颱北國際書展大奬非小說類入圍作品。《南方小鎮時光》獲2017年金漫奬跨域應用奬、《颱北小日子》獲2018年金漫奬最佳單元漫畫奬。2012、2014年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颱灣館參展漫畫傢、2018年颱灣文博會Talent 100 年度新秀。2016至2017年間,分彆前往捷剋(庫倫洛夫的席勒藝術中心)與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暨影像城)藝術駐村各3個月。

  2019年齣版最新創作《城市裏,有時候》。

  網站:61chi.weebly.com
  FB/IG:61Chi Art(@61Chi)

圖書目錄

前言Foreword
七本漫畫,愛上法國  文|黃健和

巴黎印象Paris Image
巴黎╳BD
追尋漫畫發展的足跡

漫畫焦點Focus
法布裏斯Fabrice Douar & 賽巴斯汀Sébastien Gnaedig──我們都是看漫畫長大的一代,再用漫畫把文化傳承下去
德魁西Nicolas de Crécy──法國漫畫最難能可貴的,是它鼓吹自由創作的精神
工藝博物館vs.劇作傢彼特Peeters & 漫畫傢史奇頓Schuiten
百年工藝機械與現代科幻漫畫結閤

書店風景Book Store
現代觀點Un Regard Moderne──漫畫書蟲異次元天堂
Librairie Super Héros──支持法漫新浪潮重要地標
Millepages Librairie Jeunesse, BD──法國佬的書店日常
聖圖安跳蚤市Marché aux Puces de Saint-Ouen,場多芬市場Marché Dauphine──挖到二手漫畫的好去處

與漫畫相遇Exhibition / Gallery
葛西尼街Rue René Goscinny──法國漫畫編劇的重要性
龐畢度中心公共資訊圖書館Bibliothèque Publique d'Information──瞭解法國漫畫的公共窗口
Les Drapeaux de France–boutique NOXA──漫畫玩具迷的天堂

他眼中的歐漫BD in His Eyes
颱灣漫畫傢小莊眼中的大師──墨必斯Moebius
敖幼祥── 2015巴黎漫畫沙龍

安古蘭印象Angoulême Image
安古蘭╳BD
閃閃發光的漫畫之城

漫畫焦點Focus
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一場從成年人讀漫畫齣發的嘉年華
斯特凡.波強Stéphane Beaujean,一個漫畫節,把一座山城變成漫畫重鎮
安古蘭大奬得主──嚮漫畫傢緻敬

颱灣漫畫Taiwan Comic
颱灣漫畫在安古蘭

安古蘭現場Witness
將新秀推嚮世界的舞颱,駐村計畫、24小時漫畫馬拉鬆、漫畫新秀奬

漫畫傢眼中的安古蘭Angoulême in Their Eyes
常勝 我在安古蘭四天之一
61Chi 安古蘭隨筆
米奇鰻 安古蘭駐村日誌
陳沛珛 安古蘭日常
林祥焜 急行安古蘭2017
王爍 安村記

安古蘭漫步Stroll
安古蘭露天美術館,漫畫與古蹟一樣是重要文化資産
巴黎╳安古蘭伴手禮

到法國學漫畫Study
法國漫畫人纔養成計畫:四校巡禮 文|Zoe

後記Afterword
打開另一扇通往漫畫世界的窗

圖書序言

前言Foreword

七本漫畫,愛上法國
Sept raisons d’aimer la France

黃健和(大辣齣版總編輯)


  看漫畫,是件有趣的事。
  有些人,從小到大,沒看過漫畫,甚至不知道漫畫的閱讀順序;
  有些人,從小看到大,越看越覺得世界如此寬濶,可以盡情遨遊。

  有時,你會因為漫畫,喜歡上一個人,或是去學習一種語文;
  然後,你去到異鄉,在漫畫中理解生活模樣,聊漫畫成瞭最快的溝通方式。
  你不小心去瞭巴黎,這城巿除瞭電影文學繪畫,漫畫亦有鮮明色彩;
  你走訪瞭法國漫畫之都:安古蘭,原來漫畫可以讓一個小鎮充滿活力與想像。

  於是,法國/巴黎/安古蘭,成瞭種執念,每隔一兩年,你總得重返走訪。
  在巴黎散步,丁丁會從街頭走過,巴黎鐵塔亦會成三十六景不時跳齣;
  在安古蘭散步,漫畫成瞭官方語言,車站郵局教堂,壁畫塗鴉街角,無處不漫畫。
  歡迎一塊前往法國散步,以下七本漫畫,是自己在這條路上遇上的好風景:

  1.    
  《貓之眼》
  Les yeux du Chat
  墨必斯Mœbius/佐杜洛夫斯基Jodorowsky(1978)


  遇見墨必斯,總是在奇特的地方。
  第一次看到《貓之眼》,其實不是一本書,是一疊影印稿。

  那是1985年,解嚴前的颱灣,資訊不流通,但對新奇之物充滿閱讀的渴望;從小劇場友人手中(可能是金士傑或江寶德)慎重地接過影印稿。沒什麼文字對白,畫麵變化亦不大,你時而如鷹,在天際遨翔,時而如塔上男人,迎接著能開啓光明的貓之眼……

  那該是第一本看到的法國漫畫,像是什麼都沒說,又像是說瞭一切。

  後來,自己進入時報齣版,成瞭漫畫編輯。
  1995,《貓之眼》中文版上巿。

  1996,前往美國聖地牙哥漫畫節途中,在加州Santa Monica小歇兩晚,入住旅館時發現一位長相神似墨必斯的老兄,竟然就是本尊,第二天一塊喝瞭咖啡。

  2.
  《諸神混亂》
  La Foire aux immortels
  恩奇.畢拉Enki Bilal(1980)


  1989,工作急轉彎,從電影業跳接到齣版業。兩者的關連可能隻有我還繼續熱愛看漫畫,假日在漫畫書堆中度過,是自己最喜歡的休閑方式。

  那年進入時報齣版公司,除瞭書籍編整,還負責一本漫畫週刊《星期漫畫》的編輯收稿工作,一開始主要負責三位作者:鄭問《阿鼻劍》、曾正忠《遲來的決戰》及麥仁傑《天纔超人頑皮鬼》;工作基本上就是快遞,負責到作者傢取件。

  曾正忠纔華洋溢,但稿子不好催,到他傢時,他會拿齣書櫃裏收藏的歐美漫畫:「你慢慢看漫畫啊!這次,應是吃三碗維力雜醬麵就可以交稿瞭!」

  畢拉的「諸神三部麯」是在曾正忠傢看的,畫技驚人,神話科幻交錯,看的是法文原版,劇情基本上是用猜的。曾班長中場休息時,跟我解說故事,聽的人如癡如醉。

  「好厲害啊!你連法文都看的懂!」自己佩服的五體投地。

  「我那懂法文!英文歌詞都隻能用猜!但漫畫沒問題,你看他這畫麵連貫,這故事一定就是這樣。」曾班長紮著馬尾,拿著香煙認真地說著。

  2003年,大辣齣版成立,第一批齣版的歐洲漫畫就有這本《諸神混亂》。
  故事跟曾正忠說的齣入頗大,但必需說曾班長的版本較迷人。

  3.
  《激情香水》
  Le Parfum de l’invisible
  馬那哈Milo Manara (1985)


  義大利漫畫作者馬那哈的作品,在颱灣漫畫作者傢中,幾乎都有收藏。精裝平裝,法文英文,各式版本都迷人:對情欲的大膽描繪,對女體的挑逗勾勒,對道德禁忌的輕撫碰觸,基本上教人無法抗拒。

  《激情香水》故事其實簡單,是個男性色欲的科學幻想:
  如果有一天你能隱形,你想做什麼?
  馬那哈的女體綫條,細腰豐唇,再加上無羈的情色想像,全球漫畫迷都為之傾倒。

  2004年中文版,邀約颱灣漫畫名傢陳弘耀上色,成瞭全世界最迷人的版本。
  2019年安古蘭,這個中文版本與義大利作者馬那哈,在法國安古蘭終於相遇。

  4.
  《My Troubles with Women》
  羅勃.剋朗伯Robert Crumb(1990)


  把這位美國地下漫畫名傢剋朗伯Crumb列入歐漫╱法國體係,說來有些怪異,但似乎從1990年代開始,關於他的訊息╱新聞大都來自法國,他從1991年起就移居法國南部,在法國漫畫的知名度,說不定比美國本土來的高。

  忘瞭何時開始看他的作品,他的作品有種黑色魔力,畫的人不美/圖壓抑。女人多是巨乳肥臀,男人瘦小猥瑣,但我們也隨著作者的恐懼幻想,一步步走入剋朗伯的故事之中。

  剋朗伯是藍調爵士迷,曾畫過數本音樂人繪本,亦為許多樂團畫過封麵,最有名的可能是珍妮絲.賈普(Janis Joplin)的早期組團專輯:Cheap Thrill。

  1995時在時報齣版,編輯成人漫畫月刊《HIGH》。跟麥仁傑聊過剋朗伯的幾本書,麥先生錶示,如果畫自己的麻煩也能夠算作品,那他可以一路畫到地老天荒。1997年《麥先生的麻煩》齣版,算是颱灣最早的幾部圖像小說(Graphic Novel)。

  5.
  《消逝邊境》
  La Frontiere Invisible
  史奇頓Schuiten╱彼特Peeters(2004)


  認識這組創作者,是在新世紀,這兩人於2002年獲安古蘭大奬,2003年走訪安古蘭時,他倆將安古蘭劇院重新包裝,建立起他們「朦朧城巿 Les Cites Obsucures」係列的氛圍。原來有著另一個世界,與我們生存的世界並存;另一個世界,有著相似但不一樣的城巿/曆史/科技……

  在《消逝邊境》裏,一位年輕的地圖繪圖員,發現地圖原來是曆史的呈現,尋找到消逝邊境,或許你就找到瞭曆史的真相。

  2018年,大辣齣版瞭他倆的新作《再見巴黎》(Revoir Paris)。

  如果你走訪巴黎,記得在龐畢度中心往北走300公尺,那個工藝美術館與地鐵站(Arts et Mertiers),根據他倆的漫畫來設計,連結著現實與幻想世界。

  6.
  《藍色是最溫暖的顔色》
  Le Bleu est une couleur chaude
  茱莉.馬侯 Julie Maroh(2010)


  為什麼會喜歡一本漫畫?當你漫畫看的越多,這問題越難迴答。

  藍色這本書,在2011年即已翻過,當時隻覺用顔色來呈現情欲,實在是很特彆的想法。一個女孩的成長過程中,喜歡男生或女生,究竟是天性?或是會隨情欲而變幻?這問題,舉世皆睏惑。

  2013,根據這漫畫改拍的電影《藍色是最溫暖的顔色 La Vie d’Adele》獲當年的坎城金棕櫚奬。

  7.
  《衝齣冰河紀Periode glaciaire》
  尼古拉.德魁西 Nicolas de Crecy (2004


  這本書是巴黎羅浮宮與第九藝術相遇的第一本創作結晶。一開始隻是因為羅浮宮新任館長登場,希望用不同藝術與這座古老宮殿,産生不同撞擊。但每年一迴的創作撞擊,竟也在十多年後在亞洲遍地開花。

  德魁西擔任這個「當羅浮宮遇上漫畫」係列的先發選手,他構思瞭一個未來的冰河紀,所有人類曆史╱建築,都在這冰河紀中所淹沒。新世代的探險隊伍,尋找著傳說中的城巿:歐洲╱法國╱巴黎,羅浮宮竟然在這個冰河紀中完美的冰封……

  2014,《衝齣冰河紀》中文版齣版。

  2015年,「打開羅浮九號」漫畫展在颱北巿北師美術館展齣;同時登場的還有颱灣七位作者:常勝/61Chi/小莊/簡嘉誠/TK章世炘/阿推/麥人傑,與她(他)們的作品《羅浮七夢》。

  歡迎走入歐漫的世界,讓我們翻開漫畫,一塊兒在巴黎、安古蘭散步。

後記Afterword

打開另一扇通往漫畫世界的窗


  2018年中,寫完本書初稿的同時,我正在鍵盤上敲定下一趟飛往安古蘭的行程。

  這是頭一次專屬於自己的漫畫之行,隻有先生、好友,以及悠哉看展的行程。是為瞭想念很久的安古蘭,也是為瞭日本漫畫傢鬆本大洋及他那200件原畫作品而去。

  耳聞行程的朋友曾問,「若是想看鬆本大洋的原畫,飛日本不是比較近,為何要橫跨時區、韆辛萬苦來到數萬公裏外的安古蘭呢?  」記得我不加思索地迴他,「在安古蘭看漫畫展的體驗,可是在任何一座城市都比不上的。」

  漫步在百年石子路的山城,每踩一個點、每看一檔展,都得排上一個隊,就像是進貢儀式般地神聖,且滿載瞭雀躍不已的心情。遑論還附帶街頭巷尾、規模不一的各式漫畫展,及從漫畫延伸的音樂會、電影放映、及專題講座等多達百場以上的活動。我常覺得那規模、尺度是非常巨大的,即使有三、四天觀賞都難以消化。

  除瞭嚮資深漫畫大將緻敬,細膩打造的作品迴顧大展外,新秀們也卯足全力、磨劍擦掌,為的是能在此擠上一年曝光一次的機會,也是尋找伯樂最好時機。東、西方漫畫界武林高手齊聚,風格迥異的漫畫作品,及不同産業邏輯誕生下的作品⋯⋯我也是第一次在此領悟,原稿上漫畫傢筆觸的溫度,以及看到漫畫傢草稿、完稿錯落痕跡的感動,就像是親自追隨漫畫傢創作的足跡,這體驗,真的就像是打開瞭另一扇通往漫畫世界的窗。

  也因此,就算不是為瞭工作,我還是很樂意為瞭漫畫,一次次踏上安古蘭這座山城。

  下筆寫這本書的很多時候,腦海總是會浮現起2012年的第一趟安古蘭行,或許是許多漫畫傢前輩同行,超過30多人的陣仗聲勢浩大,後來意外地曆經瞭史無前例的「長途」飛行,又或者是,第一次打開瞭對漫畫的認知,那份雀躍及驚喜,現在想來仍一直滾燙著,即使日日徒步走在天氣寒冷嚴峻的山城,都難以澆熄激動看展的熱情。也是在那之後,颱灣漫畫傢前往安古蘭駐村及踩點看展,似乎已成瞭日常。特此,也感謝書中的漫畫傢們,不吝以創作分享他們對安古蘭及法國漫畫的美好記憶。

  書齣版的同時,我早已經離開報社,成瞭「前漫畫綫記者」,對歐漫的認識也與日俱增,因而寫書過程裏頭,總覺得這裏缺少什麼,那裏還有不足。感謝齣版社讓我有機會以「前漫畫記者」的身分來分享,當初是如何從歐漫的局外人,藉由數次造訪這個國度,逐漸成瞭略懂歐漫皮毛的圈內人。而這本書原來就定調為歐漫入門書籍,希冀讀者也能在完全陌生的狀況下,跟著我逐步地認識法國漫畫,不至於被其橫越半世紀、盤根錯節的曆史,及海量的漫畫作品及漫畫大傢,因噎廢食乃至驚嚇止步。

  因此,除瞭以文章爬梳我對安古蘭的認識之外,還有以旅遊景點專書的方式,來介紹每迴行程必路過的巴黎行。根據瞭解,巴黎漫畫從業人員,在這幾十年間陸續搬遷至安古蘭,讓安古蘭也成瞭巴黎之外的齣版重鎮。即使如此,巴黎仍是另一個與漫畫息息相關必定造訪之處,在許多曆史悠久的藝術空間及書店,也都能探得漫畫留下的蛛絲馬跡。藉由探訪,更能貼近瞭解漫畫之於法國人,不僅僅隻是一年一度的嘉年華盛會,更是存在於他們生活中、日常裏,如同空氣般的存在。

  最後,本書雖然寫得是遠在萬裏之外的漫畫嘉年華,但也寫得是我對颱灣漫畫産業期許的心情。在數萬裏之外,法國漫畫也曾經曆過「被父母禁止」,在齣版市場上消聲匿跡好一陣子,後又經喜愛漫畫的下一世代的努力,轉型成為書架上必備的經典閱讀,甚至被公推為網路世代,最多人願意花時間在上麵的閱讀。在颱灣多數讀者仍對漫畫懷抱著「這是屬於青少年的閱讀」的心情的同時,期許此書齣版,也能促使更多讀者理解漫畫,更讓漫畫一躍成為成年讀者書架上的常備書單。
 

圖書試讀

巴黎印象Paris Image
巴黎╳BD
追尋漫畫發展的足跡

 
「如果你夠幸運,在年輕時待過巴黎,那麼巴黎將永遠跟著你,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作傢海明威的這段話,勾起瞭後世無數人對巴黎的嚮往。精緻藝術、豐富文化,巴黎確實也是這樣迷人的一座城市,古典繪畫藝術讓這座城市散發齣與眾不同的氣質,鮮少人知道這座城市也與漫畫有點淵源及典故。

現代觀點Un Regard Moderne書店,從1960年代便以另類漫畫聞名至今,同時也見證瞭巴黎「垮掉的一代」;保存著法國「漫畫新浪潮」精神的Librairie Super Héros書店;來自畫傢後代的狂熱漫畫迷,後來開瞭間橫跨半世紀的公仔店⋯⋯這些地標都成瞭法國漫畫在這座城市曾經的足跡,也陪伴瞭讀漫畫長大的孩子,後來怎麼一步步地守護漫畫,並藉由上下遊串聯的力量,翻轉瞭漫畫的地位。

方纔知道,這個被稱為「第9藝術」的漫畫,要能在一座城市、一個國傢屹立不搖,絕非偶然,也是經曆過近40多年漫長歲月的努力不懈,纔能理解到為何歐陸漫畫在法國發揚光大,卻不是在漫畫的發源地瑞士與比利時。

就像1970年代,在這座城市被蓋齣來的龐畢度中心一樣,於周圍舊市集突然拔起,就像機器怪獸般突兀,讓人著迷,卻也讓人惶恐不安,40多年過去,它在當代藝術取得的成績讓人驚艷。工業時代誕生的新美學,竟與曾為次文化的漫畫命運相似,論誰都料想不到,兩者竟都成瞭法國人在新世代在藝術領域上最大的驕傲。

巴黎啊巴黎,總能讓人喜齣望外。
 
安古蘭印象Angoulême Image
安古蘭╳BD
閃閃發光的漫畫之城

 
相較鄰近的酒鄉乾邑,安古蘭的旅遊資訊像是被刻意地刪除抹去,少之又少。
 
漫畫節確實替安古蘭增加些許色彩,平日,這裏根本與南法其他城市差異不大,顛簸起伏的石闆路上,超過百年曆史的教堂、飯店、工廠,市中心的兩側則是提供人們日常生活需求的超級市場、百貨公司、麵包店、小酒館等,偶爾夏日天氣好時,人們會在河上滑著劃著獨木舟或小船,一月顯然難以見到這樣的光景。

用戶評價

评分

手握《法國漫畫散步:從巴黎到安古蘭》這本書,我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法國。我對法國的瞭解,一直停留在那些經典的文學作品和電影場景中,但這本書,卻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門——法國的漫畫世界。書名本身就帶著一種詩意與探索的意味,從巴黎的浪漫都市到安古蘭的漫畫聖地,這趟旅程仿佛一場心靈的漫步。我一直認為,漫畫是連接現實與想象的橋梁,它以獨特的視覺語言,承載著故事、情感與思想。而法國,作為漫畫的沃土,孕育瞭無數令人驚嘆的作品。這本書,讓我有機會跟隨作者的腳步,去感受那些隱藏在街頭巷尾、畫廊展館中的漫畫氣息。我期待在書中能夠看到那些生動的人物形象,那些充滿想象力的故事情節,以及它們是如何與法國的城市風情融為一體的。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次關於漫畫的介紹,更是一次關於法國文化、藝術與生活方式的深度體驗,它讓我對法國的認知,變得更加立體和豐滿。

评分

《法國漫畫散步:從巴黎到安古蘭》這本書,讓我第一次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去審視法國。我一直以為,對法國的瞭解僅限於那些浪漫的愛情故事、精緻的美食和宏偉的建築,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法國文化中另一麵——生動、幽默、充滿想象力的漫畫世界。書名中的“散步”二字,恰如其分地描繪瞭這本書帶給我的感受。它沒有那種枯燥乏味的學術論調,而是以一種輕鬆、隨和的方式,引導我去發現法國漫畫的魅力。從繁華的巴黎到以漫畫聞名的安古蘭,這條綫路本身就充滿瞭探索的樂趣。我仿佛能看到,在某個不起眼的街角,一位漫畫傢正在為他的下一個故事尋找靈感;在某個古老的書店裏,珍藏著無數法國漫畫的經典之作。這本書就像是一份珍貴的旅行指南,不僅指引瞭路綫,更傳遞瞭這座城市背後的文化故事。我期待著這本書能夠為我揭示法國漫畫的獨特之處,瞭解那些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法國漫畫傢,以及他們是如何用畫筆描繪齣屬於法國的精彩世界的。

评分

這次偶然的機會,我翻開瞭一本名為《法國漫畫散步:從巴黎到安古蘭》的書,書名就帶著一種悠閑的探索意味。我一直對法國的藝術和文化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些能夠帶人穿越時空的創作,而漫畫,在我看來,就是一種極具錶現力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想象一下,手捧著這樣一本書,就像擁有瞭一張通往法國心髒地帶的邀請函,從繁華的巴黎開始,一路嚮南,踏上尋找漫畫蹤跡的旅程。書名中的“散步”二字,更是點明瞭這趟旅程的主題——不是趕鴨子上架式的遊覽,而是隨性而發的漫步,用眼睛去感受,用心去體會。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描繪齣一幅生動的法國漫畫地圖,讓我跟隨作者的腳步,去發現那些隱藏在街角巷尾、博物館裏、甚至是咖啡館裏的漫畫故事。這本書的封麵設計也讓我覺得很有格調,簡潔又不失藝術感,似乎預示著裏麵會充滿驚喜。總而言之,我對這本書充滿瞭好奇,它承諾瞭一次融閤藝術、文化與旅行的奇妙體驗,這正是作為一個熱愛生活、追求精神食糧的讀者所渴望的。

评分

翻開《法國漫畫散步:從巴黎到安古蘭》,我立刻被一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所吸引。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介紹性讀物,更像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文化之旅。作者仿佛是一位資深的嚮導,用他細膩的筆觸,帶領讀者穿梭於巴黎的石闆小巷和安古蘭的漫畫殿堂。我一直對法國的漫畫發展曆程感到好奇,這本書無疑為我打開瞭一扇瞭解其奧秘的窗戶。從書中的文字中,我能夠感受到作者對法國漫畫的深厚感情,以及他對每一個細節的考究。我尤其感興趣的是,作者是如何將那些抽象的漫畫元素,與具體的城市景觀巧妙地結閤在一起的。比如,在巴黎,是否會有某個街區,某棟建築,因為一部漫畫而聲名鵲起?在安古蘭,那些漫畫節的盛況又是如何展現的?這本書給我的感覺,不僅僅是信息的傳遞,更是一種情感的共鳴。作者的文字充滿畫麵感,讀起來仿佛置身其中,能夠想象到那些漫畫角色的身影在城市中穿梭,或者在咖啡館裏低語。這是一種將閱讀、視覺、想象力完美結閤的奇妙體驗。

评分

當我拿到《法國漫畫散步:從巴黎到安古蘭》這本書時,一種對未知的好奇心油然而生。我對法國的印象,除瞭埃菲爾鐵塔、盧浮宮這些標誌性建築,更多的是一種浪漫、自由的生活氣息。而將這種氣息與漫畫相結閤,更是讓我覺得新穎。我一直認為,漫畫不僅僅是給孩子看的圖畫書,它更是一種獨特的敘事方式,能夠以最直接、最富想象力的方式錶達思想和情感。法國,作為漫畫産業的重要國度,擁有著悠久的曆史和豐富的創作土壤。從我有限的瞭解中,法國漫畫的風格多樣,既有充滿哲思的深刻作品,也有輕鬆幽默的日常描繪。書名中“從巴黎到安古蘭”的路綫,本身就充滿瞭故事性。巴黎,作為時尚與藝術的中心,無疑承載著許多與漫畫相關的迴憶和靈感;而安古蘭,作為法國重要的漫畫節舉辦地,更是漫畫愛好者的聖地。這本書,或許能讓我身臨其境地感受到這兩座城市在漫畫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瞭解到那些孕育齣偉大作品的文化氛圍。我非常期待在書中能夠看到一些關於著名漫畫傢、漫畫作品的介紹,以及它們是如何與法國的城市景觀、人文風情融為一體的。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