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440个世界文化面面观

大千世界:440个世界文化面面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世界文化
  • 文化史
  • 人文地理
  • 历史
  • 旅行
  • 社会学
  • 民族学
  • 文化遗产
  • 百科全书
  • 知识读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你知道谁只当了一天的美国总统吗?
「V」字型手势是怎么来的?
飞行员的飞行服为什么没有钮釦?
理发店三色标志代表的含义是什么?

  这是一本浓缩中外文化知识精粹的储备书!
  本书将趣味的常识编辑成册,
  寻根探源,集纳中外灿烂文化,
  谈古论今,猎获古今丰富知识,
  让你轻松阅读古今中外万事万物,开阔视野。

  OK的由来?
  $这个符号的由来
  发酵面包的起源是哪里?
  我们常吃的「三明治」竟然是一位侯爵的封号!
  ……
  这些都是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很少有人去关注
  因为这些知识都是零散的,平时又是难以查寻到的。
  但无论其影响大小,有趣的永远是背后的历史和故事。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1你必须知道的世界语言、文字常识
 
世界文字之最
 
1.世界最古老的诗是古希腊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早在1500多年的巴比伦史诗《吉斯拉密斯》就有记载。
2.世界最早的传记文学是中国西汉司马迁编着的《史记》。
3.最早的寓言《伊索寓言》。
4.世界最早的长篇小说是日本《源氏物源》,作者紫式部(女,西元978∼1016)成书时间约在十一世纪。
5.世界上最早的科幻小说是西元一世纪希腊作家卢西恩的月球旅行记《真实的历史》。
6.世界最早的推理小说是中国四百多年前产生的《包公案》。
7.世界最长的史诗是藏族的长篇叙事诗《格萨尔王传》,这部史诗除散文不算,单史诗部分就有100万到150万行。
8.世界写得最久的一部书是德国作家歌德的《浮士德》从24岁写到84岁,整整60年。
 
世界九大语系
 
目前人们一般把世界的语言划分为九大语系:
1.汉藏语系。
2.印欧语系。
3.阿尔泰语系。
4.闪--含语系。
5.乌拉尔语系。
6.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
7.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8.南亚语系。
9.达罗毗荼语系。
此外,还有非洲和美洲的一些语言和一些系属不明的语言。
 
世界十大语言
 
英语、汉语、德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日语、阿拉伯语、韩语(朝鲜语)、葡萄牙语
 
文字列表
 
在当今大的语种里,文字主要分为:
意音文字
汉字(中文)
日文汉字
韩文汉字
西夏文
女真文
契丹文
埃及文
楔形文字
音节文字
日文假名
彝文
元音附标文字(用上加字,或下加字,或左加字,或右加字来标注元音)
天城文
泰文
缅甸文
老挝文
高棉文
藏文
印地文
梵文
悉昙文字
辅音音素文字
阿拉伯文
希伯来文
全音素文字
拉丁字母
西里尔字母
希腊文
亚美尼亚文
格鲁吉亚文
蒙古文
朝鲜文
它拿字母(马尔地夫文)
 
世界语
 
世界语是波兰医生柴门霍夫博士于1887年创制的一种语言,至今已121年。他希望人类借助这种语言,达到民族间相互了解,消除仇恨和战争,建立平等、博爱的人类大家庭。
 
柴门霍夫在公佈这种语言方案时用的笔名是「Goktoro Esperanto」(意为「希望者博士」),后来人们就把这种语言称作Esperanto。

本世纪初,当世界语刚传入中国时,有人曾把它音译为「爱斯不难读」语,也有叫「万国新语」的。后来,有人借用日本人的意译名称「世界语」,一直沿用至今。

用户评价

评分

“大千世界”这四个字,本身就自带一种辽阔感和神秘感,再加上“440个世界文化面面观”这个具体数字,立刻就勾起了我内心深处对未知的好奇。我一直相信,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而文化,正是人类最迷人的创造。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打破我固有的认知框架,让我看到那些我从未设想过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比如,我特别想知道,在那些极端的自然环境下,人类是如何生存和繁衍的?他们的宗教信仰又是如何形成的?有没有一些文化,是至今仍然保持着非常原始的状态,几乎没有受到外界的干扰?这些问题,都是我内心深处最想从这本书中找到答案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将这些复杂的文化现象呈现在我面前,让我能够清晰地理解它们,并且从中获得启迪。我渴望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让我能够以更加包容和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理解这个多元的世界。

评分

光看书名《大千世界:440个世界文化面面观》,就觉得这是一本想让人“一口吃成胖子”的书!440个,这数字也太有野心了吧?不过,这正是我需要的!我这个人,平时就喜欢到处看看,听听,了解各种新鲜事物,尤其对那种“跟我们不一样”的文化特别着迷。想象一下,翻开这本书,下一秒可能就在非洲草原上,下一秒又漂洋过海到了南美洲的丛林,又或者置身于东方古国的市井街头。我最怕那种写得干巴巴、全是学术名词的介绍,读起来像在啃教科书,毫无生气。我希望这本书能用一种更生动、更有趣的方式来呈现,哪怕是讲一些当地人的生活琐事,或者某个节日里的小故事,都能让我感受到那份鲜活的生命力。我想要的是那种“哇,原来是这样!”的惊叹,而不是“哦,我知道了”的死记硬背。所以,我超级期待这本书能带给我不一样的视角,让我看到那些真正属于世界的、多元的、鲜活的色彩。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上,那几个大字「大千世界」就足以让人心生向往。440个世界文化面面观,这个数字光是想想就觉得内容极其丰富,仿佛能在一本书里就能环游世界,触碰到不同肤色、不同信仰、不同习俗的人们的生活。我一直对各种文化都抱有浓厚的好奇心,尤其喜欢那些能够展现不同民族独特魅力的故事和描绘。读这本书,我期待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累积,更是一种情感的共鸣,能够从文字中感受到那些遥远国度的温度,理解他们之所以成为他们的原因。像是对于一些我只在新闻里或者电影里见过的风俗习惯,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更深入的解释,比如为什么有些民族会有独特的祭祀仪式,为什么他们的建筑风格如此鲜明,或者在饮食文化上,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奥秘。我希望能在这440个“面”中,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那些可能被主流媒体忽略的、属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细节,因为我觉得,真正的文化,往往就藏在这些细微之处,最能触动人心。

评分

对于《大千世界:440个世界文化面面观》这本书,我抱持着一种既兴奋又有些挑剔的心情。440个文化,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意味着这本书的内容必定是包罗万象,触及的广度会非常惊人。我尤其期待它能突破一些我们平常接触到的、比较表面的文化介绍,比如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西方节日或者亚洲主要国家的特色。我更希望它能挖掘一些更小众、更独特,甚至可能被遗忘的文化片段。比如,那些曾经辉煌但如今已日渐式微的部落文明,或者是在特定地理环境下形成的、鲜为人知的生存智慧。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看到那些关于人类适应环境、创造出各种奇特习俗的生动案例,能够从中感受到人类文明的韧性和多样性。当然,对于内容呈现的方式,我也有自己的期待:希望它不仅仅是罗列事实,而是能够通过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或者是一些生动的图像(如果书中配有的话),来帮助我理解这些文化背后的逻辑和情感,让我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不同文明的独特魅力,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

评分

这《大千世界:440个世界文化面面观》光听名字,就觉得这绝对是本“硬货”!440个,这数字绝对不是闹着玩的,感觉像是一个一本浓缩的世界文化博物馆。我一直觉得,了解世界文化,就像是给自己的大脑扩充不同的“操作系统”,每一次学习一种新的文化,都像是给自己安装了一个新的认知模块,能够用更丰富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我尤其好奇那些我们台湾人可能比较少接触到的地区,比如非洲内陆的一些原住民文化,或者南美洲亚马逊流域的神奇部落,他们的生活方式、信仰体系,一定充满了我们难以想象的神秘和智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博学的导游,带领我去探索这些未知领域,用最直观、最生动的方式,把那些遥远国度的风土人情展现在我眼前。我不希望它只是枯燥的数据和名词堆砌,而是能够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例子,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让我真正“走进”那些文化,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去理解他们之所以是他们的根源。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