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所有人對抗所有人的戰爭。憎恨、幻滅、失去方嚮!
寫給此刻身陷衝突、生活在暴亂邊緣的每一個人。
現代文明的根基並非理性、平等、自由,而是暴力與憤怒、屠殺與騷亂。
川普白人民族主義狂潮、英國脫歐、伊斯蘭激進派當道,並非偶然,而是「現代性」失落的宿命。
「曆史的發展看起來既不理性,也不進步。理性並不統治世界;現實明擺著就是不理性。」
《憤怒年代》將現代社會發展至今的脈絡,上推迴喜迎個人主義、現代性,投身資本市場不遺餘力的伏爾泰,與識破現代性落空、虛僞、淺薄且並無根基的盧梭二人,並深且廣地論析近代法國、德國、義大利、印度、波蘭、英國、中國的關鍵問題,指齣憤怒是小及個人、大至世界、上溯過去且注定擺布未來,這年代的關鍵宿命難題。
18世紀,西方啓濛運動中知識階級興起,新的商業社會逐漸成形。由少數人發起的改革計畫挑戰教會傳統,講求理性、自由、個人主義,突破階級的個人欲望纍積成對社會不平等的猛烈抨擊,造成瞭真正的革命,破壞瞭君主獨裁製,讓世界往民主的方嚮疾奔,影響瞭全世界。
世界歐洲化瞭,人人彷彿真的生而平等,但由上而下運作的現代化並未如眾人所想的造就平等新世界,反而讓先來者占盡瞭便宜,後到者則花費大量時間精力追求不可能達到的美夢。人們頹敗在物質至上造就的巨大不平等之前,各地的傳統文化也受西化衝擊,喪失瞭權威,外在物質與內在心靈、文化上的落空世代積纍,種下燎原之火。「模仿」西方「現代化」成瞭後起之秀東方國傢的有利工具,但在由上而下暴力式西化、現代化的過程中,人們在物質與文化上皆産生瞭被排除、傷害的感受,讓小至個人大至文明都深受其苦。一個不屬於西方、不屬於東方、沒有傳統,情感、知識、環境皆衝突的世代就這樣誕生,數十億人找不到在這世界上安身立命的所在,被現代化過程擊垮而喪誌,這些「被剝奪者」、「多餘者」成瞭憤怒年代狂暴的源頭。
這是一個憤怨穿越曆史、怒意跨越國界、仇恨如烽火颱連綿點燃的世界,是現在的世界、我們的世界。
潘卡吉‧米什拉提醒我們:追求西化的現代社會帶來的,除瞭人人有機會擺脫階級與齣身的光明麵,更重要的也許是看似公平榮景之外那些被拋在後頭的人事,導緻瞭人們失根、自我憎恨、燃起報復的怒火,它們不隻禍延今日,還會延燒未來的每一個世代。
各界一緻推薦 尹子軒(香港《The Glocal全球政經評論》副總編輯)
呂鴻誌(清大社會所/呱吉頻道成員)
房慧真(作傢)
阿潑(作傢)
許恩恩(清大社會所碩士/公民審議工作者)
陳永峰(東海大學日本區域研究中心主任)
陳建守(「說書 Speaking of Books」創辦人)
顔擇雅(作傢)
國際媒體佳評如潮 米什拉是診斷我們所處當下境況的最佳著述者……在《憤怒年代》一書中,他對那些自覺被遺忘與被剝奪者作瞭迫切的分析,挑戰瞭我們認知的關於世界現況的一切。──《洛杉磯書評》
極度重要、廣納海川……──《紐約時報書評》
米什拉試圖釐清這個讓我們睏惑的世界,提齣瞭具說服力、豐富的案例,指齣全球化以及收入不平等現象是如何無可避免地迎來反作用力。──NPR
米什拉在本書的錶現像個極度齣色的自學者,讓許多覺得自己盡責讀瞭指定讀本,卻錯過其中熾熱烈焰和敏銳洞見的乖乖牌學生濛羞。──《新共和雜誌》
在精簡的篇幅中海納瞭知識的曆史……幾乎每一頁都在說明當下的政治趨勢。──Slate
在尋找今日憤怒狂潮源頭時,米什拉觸及瞭真相。他將我們現在的憤怒情緒往迴追溯到18世紀法國的啓濛運動……《憤怒年代》除瞭伏爾泰、盧梭和其他我們熟悉的曆史人物,還包括來自伊朗、中國、印度、日本與其他國傢思想傢者的觀察;他們的觀點補足瞭米什拉對緊綳的國際情勢的理解。──《彭博商業週刊》
博學……《憤怒年代》成書於英國脫歐和川普上颱之前,這位印度非虛構書籍和小說作傢潘卡吉‧米什拉,認為我們目前麵對的憤怒狂潮有其深刻的曆史淵源。──《時代雜誌》(Time)
令人獲益良多且具立即見效的顛覆性。──英國政治哲學傢,約翰‧格雷(John Gray)
這本書是一記打中要害的重擊……米什拉的視野非比尋常地寬廣,有足夠的包容力和反抗力量去釐清一切。《憤怒年代》是這世界現正需要的書……和我們正目睹的全球不滿情緒密切相關。──《金融時報》
米什拉同時擁有對西方與非西方的深入知識與曆史的瞭解,不同於之前的所有人,他掌握瞭這些危險時代的關鍵材料。這是我這幾年來讀到最令人驚訝、最具說服力,也最令人不安的書。──戰地漫畫傢,喬‧薩科(Joe Sacco)
在這個迫切、深刻而切閤現況的時代研究中,米什拉跟隨像以撒‧柏林、約翰‧格雷、馬剋‧裏拉(Mark Lilla)等人的腳步,揭示我們當代的睏境,當這世界上被忽視和被剝奪的人們帶著尼采的怨憤之情中突然崛起,會改變我們所知的世界。──諾貝爾文學奬呼聲最高的愛爾蘭作傢,約翰‧班維爾(John Banville)
《憤怒年代》提供瞭民粹主義風潮在世界各地的宏觀研究和在背後支撐這股力量的脈絡。本書如醍醐灌頂、精闢且充滿挑釁,可能是至今診斷我們社會現狀的最野心勃勃的嘗試瞭。憑藉淵博的知識和洞察力,本書解釋瞭為什麼由下往上的運動會在期待獲得上層奬勵的情況下,把未來託付給權威型煽動群眾者。──《國傢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