隽艺风华:艺术拓荒者林智信回忆录

隽艺风华:艺术拓荒者林智信回忆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回忆录
  • 艺术
  • 林智信
  • 文化
  • 艺术史
  • 拓荒者
  • 台湾艺术
  • 传记
  • 艺术教育
  • 艺术发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个好的艺术家,除了能在其创作中,表现具有某种时代性及个人性的意义外,更应该赋予作品具有净化精神生命内涵及提升人类文化层次的理念,在作品中除了艺术性之外,还可感受它的智慧、潜能和生命力。」--第六届台南文化奖得主 林智信

  「艺术家除了以作品完成了创作的目的,同时也记录了当时生活的面貌。林智信的版画作品,深刻地描绘刻划出台湾当代的风俗民情、生活况味,宛如保留了一页忠实的台湾农村变迁史,并把台湾民俗文化的特色,留下真摰地见证。」--黄光男 国立历史博物馆前馆长

  「林智信老师以富赡丰沛的情感,挥洒灵动的画笔和雕刀,驰骋线条与形象、色彩与明暗,绘刻出宝岛土地与人民,显影出台湾四季与晨昏,他所创作的巨幅作品《迎妈祖》、和《芬芳宝岛》以及许多台湾乡土木刻版画,是呕心沥血之作,也是展现时代特色的代表作,其艺术成就无可取代。」--叶泽山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局长

  艺术家林智信先生为「第六届台南文化奖」得奖人,他以美学型态保存台湾文化,并透过长期海外展览,将台湾文化内涵推展至国际,是台湾重要的艺术家。

  本书记录他的人生经历、艺术理念以及〈迎妈祖〉、〈芬芳宝岛〉等重要艺术作品的创作历程,于此同时也保存与推广了台南艺术文化。

  ◆两大艺术巨作
  ․20年完成124公尺(408台尺)「迎妈祖」木刻版画连作
  ․25年完成248公尺(826台尺)「芬芳宝岛」油画连作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林智信


  ‧1936 民国二十五年生于台南县归仁乡红瓦厝仔(归仁村)
  ‧台南师范艺师科、师专毕业
  ‧担任 34、37-39、41-43、45、46、49、50、57、58 届台湾省全省美展及全国版画展评审委员
  ‧1978 师事嘉义交趾陶泰斗林添木大师(叶王嫡传弟子)习作国宝交趾陶
  ‧1987 台湾第一位被邀请在中国举行巡回个展艺术家(首展在北京天安门劳动人民文化宫展出)
  ‧1989-1995 担任台北市立美术馆第 3、4、5 届审议委员
  ‧1988-2005 担任国立台湾美术馆第 1、2、3、9 届典藏委员
  ‧1998-2004 担任高雄市立美术馆第 2、3、5 届典藏委员
  ‧1999-2002 担任台南市美术研究会(南美会)会长

 

图书目录

自序 盪漾人生,趋于淡然

第一章、故乡红瓦厝
第二章、战火岁月
第三章、台湾光复
第四章、忧伤年少
第五章、南师扎根,开启儿童美育之窗
第六章、木刻版画彩绘人生
第七章、教学兼副业,吃苦当吃补
第八章、回归专业,艺术创作多元发展
第九章、〈迎妈祖〉 四百零八台尺版画
第十章、〈芬芳宝岛〉一百零二幅连作
第十一章、我的母亲,我的妻子
第十二章、人生感悟,皈依佛教

后记
致谢


 

图书序言

自序

盪漾人生,趋于淡然


  我小时候家境不佳,又是在穷乡僻壤的乡下长大,自觉有点自卑却又胸怀大志,为了改善家里的经济,不畏劳苦的从事各种农业工作。身为长子的我,须扛起代替已逝父亲扶植兄弟姊妹的责任,孝养母亲、为母亲分忧解劳。台南师范毕业后分发到国小教书,我尽职于教育工作,1965 年(民国五十四年)获得教育厅第一届优良教师的殊荣表扬;在艺术领域,我像个拓荒者,不断地耕耘艺术园地里的沃土,期盼能种出千年大树。

  孟子曾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或许自觉身负使命,我在青少年时代的生活非常的辛苦,几乎已达过劳的程度,加上又患有气喘,堪称身心俱疲,但我不怨天尤人,把吃苦当作吃补,将一切折磨都看待成是为了打造有希望的明天。

  于今,回想几十年来从事最爱的艺术工作,即使有时会碰到瓶颈或不如意的地方,我仍然继续坚持、不退却,精益求精的开拓我的创作领域。

  曾几何时,我从美育教学工作,转而全心全力投入艺术创作,版画、雕塑乃至如今的油画创作,总是艺术人生里的一场场剧目,无论从事什么创作,我竭力的扮演好我的角色。

  2014 年8 月,我的妻子金桂过世后,我们全家皈依佛门,此后常有机会亲近学佛,更是人间福报的忠实读者。在佛教的薰陶下,过去有如波涛盪漾的心绪逐渐趋于平淡,也更能体会淡然人生的美好滋味。每个人都是时间的过客,当生命走到终点,最后全是一场空,唯有行善,做利益众生的事,才能受到永恆的怀念。

  已逾八旬高龄之际,回想自己的一生所作所为,不敢说有何大贡献,但我内心深知,有生之年该做什么来让生命更有意义。我创作艺术希望能为宝岛台湾及美好的事物留下永恆;我亲自撰笔写回忆录,希望能将这一生的点滴集结成册,给我的家人、后进参考阅读,当然,更希望各方贤达长辈继续给予我鞭策指教。

林智信 2018 年


 

图书试读

传承民间信仰,四十岁发愿刻绘〈迎妈祖〉
 
自我四十岁发愿制作〈迎妈祖〉巨幅版画那一刻起,我就下决定效法苦行僧的精神,竭力恭敬地绘制这巨幅作品。
 
〈迎妈祖〉是我呕心沥血之作,二十年的黄金岁月终于如愿以偿,皇天不负苦心人。每每见到这巨幅长卷版画完整地展示了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庶民文化,我的内心就澎湃不已!
 
忆昔,府城迎妈祖热闹庙会
 
我从小就喜爱传统文化,对于妈祖庆典活动特别感兴趣;对威风凛凛的众神爷、高人一等的踩高跷、风趣的民俗表演、乡韵情浓的民间古乐曲调等等,随着隆隆的鞭炮声以及五彩缤纷的烟火助阵逐一登场,真是热闹非凡,每每令我忘情伫足。自幼,妈祖庆典的记忆已深印于我的脑海里⋯⋯
 
回顾民国五〇、六〇年代,古都府城「迎妈祖」堪称台湾最负盛名的民俗活动之一。固然早期物质条件缺乏,民生贫苦,又受制于日据时期种种限制,庙会不若现代那般铺张,但毕竟是地方上难得的盛会,往往能吸引各地民众蜂拥而来看热闹 。
 
我非常怀念小时候的〈迎妈祖〉那般朴实而热闹的民俗庙会。每当府城迎妈祖,城外人潮蜂拥而至,赶牛车、驾马车,或是骑脚踏车、步行赶热闹的络绎于途。我的祖父也曾几次带我到府城挤人潮看热闹;当时年幼,眼前威风凛凛、庄严高大的众佛爷神像常让我胆颤心惊;但对于流露浓浓乡韵的古音及扭腰摆臀的民俗艺团表演,特别是带点儿风骚韵味的牛犁歌、车鼓阵、桃花过渡等阵头,表演者幽默的姿态与不拘小节的滑稽互动让人感到新奇又欢喜。
 
年纪渐长之后,对于当时迎神赛会上各式各样的表演以及传统神器、服饰,除了依旧感到怀念,还多了对传统礼俗传承的敬仰之心。
 
犹记得府城〈迎妈祖〉的某个夜晚,街上各行各业大方摆设流水席宴客,商家骑楼都在办桌,五柳枝、卤猪脚⋯⋯,好料的应有尽有,摆场称不上奢华,主人家却盛情招待远方来的亲友与随香遶境的民众,可说是人神同乐,宾主尽欢,热闹与愉悦的气氛像过年一样。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到《隽艺风华:艺术拓荒者林智信回忆录》这本书的书名,脑海中立即浮现出一幅画面:一位年长却精神矍铄的艺术家,在静谧的画室里,沐浴着午后的阳光,缓缓回忆着他波澜壮阔的艺术人生。我猜测,这本书会是一位艺术家对过往的梳理与沉淀,或许其中会有一部分篇幅,详细介绍他创作生涯中的几个重要转折点,比如某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的诞生过程,亦或是他艺术理念发生重大转变的契机。我很好奇,作为一位“拓荒者”,他当年是如何在当时相对保守的艺术环境中,勇于尝试新的风格、新的技法,甚至挑战传统的审美观念的?这本书会不会揭示一些鲜为人知的艺术史事件,或者通过林智信先生的视角,展现那个时代艺术发展的某些侧面?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探讨艺术与时代的关联,以及艺术家如何在社会变迁中寻找自己的定位,并用艺术作品回应时代。我想象着,林智信先生的回忆录,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故事,更是一部浓缩的艺术发展史,里面蕴含着对艺术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未来艺术发展方向的思考。我希望从这本书中,能够获得一种超越个体生命的艺术感悟,体会到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以及艺术家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评分

我拿到《隽艺风华:艺术拓荒者林智信回忆录》这本书,第一感觉是名字很霸气,很能勾起人的兴趣。我脑海里构思着,这本书很可能会以林智信先生人生中的几个关键节点为线索,串联起他漫长的艺术生涯。或许,其中会详细描绘他早期是如何接触艺术,又是如何被艺术深深吸引,最终走上艺术道路的。我很好奇,作为一位“拓荒者”,他所面对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当时的艺术界又是怎样的景象?他如何在这种环境中,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并最终在艺术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这本书会不会涉及他对于不同艺术媒介的探索,或者他对材料、技法的独特见解?我想象着,林智信先生的回忆录,会像一部精心剪辑的电影,每一个章节都讲述着一个精彩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他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感悟。我希望从这本书中,能够窥见一个伟大艺术家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感受他创作的热情,领略他艺术的魅力,并从中获得一些关于人生和艺术的启示。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扇窗,让我能够窥探到一个伟大的灵魂。

评分

当翻开《隽艺风华:艺术拓荒者林智信回忆录》这本书的时候,我并不知道里面究竟写了什么,只隐约觉得“隽艺风华”四个字带着一种岁月的沉淀感,而“艺术拓荒者”的称号则充满了一种开拓进取的精神。我带着好奇心,想知道这位林智信先生,究竟是怎样在艺术的领域里“拓荒”的,他的足迹又会留下怎样的“隽艺风华”。这本书会不会讲述他早年艰辛的艺术学习经历,如何在时代洪流中坚持自己的艺术理念?亦或是他如何面对创作中的瓶颈与质疑,又如何一步步突破,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我更期待书中能够展现他与其他艺术家的交往,那些发生在画室、展览现场,甚至是茶余饭后的对话,或许正是这些不经意的交流,点亮了艺术创作的灵感火花。林智信先生作为一位“拓荒者”,他的回忆录,定然不会是一条平坦的道路,其中一定充满了挑战、探索、甚至是妥协与坚持。我希望从字里行间,能够感受到他作为一个艺术家的 passion,他对美的执着追求,以及他对艺术社会责任的思考。这本书,我想象中,应该是一本关于梦想、关于坚持、关于生命力的书,它会带领我走进一个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去感受那份对艺术的纯粹热爱,以及那份敢于在未知领域中探索的勇气。

评分

《隽艺风华:艺术拓荒者林智信回忆录》这个书名,自带一种大气和历史感。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这本回忆录里,林智信先生会如何描绘他的艺术探索之路。我想象中,这本书可能会聚焦于他某个创作时期的重要作品,详细解读作品背后的创作理念、灵感来源以及艺术手法。作为一位“拓荒者”,他一定经历了许多前人未曾涉足的领域,我期待书中能够分享他在这些领域中的尝试、突破和发现。这本书会不会涉及到他对艺术史的看法,或者他对未来艺术发展的预测?林智信先生身处艺术潮流的前沿,他的观点和见解,一定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我希望能够从他的文字中,感受到他那种对艺术的敬畏之心,以及他对创作的严谨态度。这本书,我想象中,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个人艺术生涯的回顾,更是一部关于艺术精神的宣言,它会让我更加理解艺术的价值,以及艺术家在社会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我渴望通过这本书,与林智信先生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他艺术生命的力量。

评分

《隽艺风华:艺术拓荒者林智信回忆录》这个名字,让我觉得,这一定是一本充满智慧和力量的书。我忍不住想象,书里会讲述林智信先生如何一步步建立起自己的艺术王国,他的创作灵感是如何源源不断,又如何能够坚持不懈地进行艺术探索。作为一个“拓荒者”,他的道路一定充满荆棘,我猜测书中会坦诚地讲述他所经历的困难,比如资金的匮乏、技术的瓶颈、或是市场的不认可。但我想,更重要的是,他如何在这些困难面前,保持坚韧不拔的毅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最终让他的艺术得以绽放。这本书会不会触及到他对艺术教育的看法,或者他对培养年轻艺术家的期望?林智信先生作为一位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艺术家,他的经验和见解,对于后来的艺术从业者和爱好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我希望从这本书中,能够学习到他那种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他对艺术的纯粹热爱和执着追求。这本书,我想象中,不仅仅是回忆,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它会激励着我,在自己的领域里,也敢于成为一名“拓荒者”,去开创属于自己的“隽艺风华”。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