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州窑即景德镇窑,因宋时景德镇属饶州府管辖,故名。
饶州窑在宋代就已经是景德镇窑的正式称谓。朱琰《陶说》载:"饶州府浮梁县西兴乡景德镇,水土宜窑,镇设自宋景德中,因名。置监镇,奉御董造,饶州窑自此始"。
然而,今天人们习惯将景德镇窑称为湖田窑,饶州窑却淡忘了。究其原因,缘于景德镇早期的宋代窑址考古发掘是从湖田窑开始的。1972年刘新园、白焜首先对景德镇湖田窑址进行考察和小规模试掘。之后,景德镇对湖田窑址又重点进行了多次发掘,人们关于湖田窑的信息和认知显然比其他景德镇青白瓷窑址多,所以论及景德镇窑习惯以湖田窑来统称。随着近些年窑址考古的深入,大量的宋代青白瓷窑址被发现,证明景德窑在宋代不仅仅湖田窑一个窑址烧造青白瓷。"景德陶,昔三百余座"。南宋蒋祈笔下景德镇宋时烧窑的盛况绝非一个湖田窑能代表,用湖田窑来统称景德镇窑显然不全面。
人们也习惯将景德镇窑青白瓷称为影青。影青的称谓始于清代,起初是特指明代精细精细的薄胎和脱胎瓷。随着对宋代青白瓷认知度的提高,人们发现用影青来形容宋代青白瓷迎光透影的特点更为贴切,影青渐成为宋青白瓷的泛指。但用一个形象称谓来概括一个窑系和窑口显然也不科学。
因此,恢复及沿用宋时既定的饶州窑称谓应该更具传承性、全面性和科学性。
宋饶州窑青白瓷虽然数量多、分布广,但由于其精品早期传世甚少,各大博物馆馆藏有限,长期以来人们对其认识是雾里看花、未有定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其重要历史地位的认识。中国陶瓷界泰斗级人物耿宝昌老先生也有同样的感慨:"中国陶瓷史于商周,致宋大盛。对中国陶瓷演进的研究,自古以来着述甚多成绩斐然。但对五代、宋、元的青白瓷却因史料缺乏,致使今人看其如管中窥豹,难及全貌"。
干隆皇帝一生阅尽无数宋代官窑瓷器,曾经为许多清官所藏宋代官窑瓷器作御题诗,其中也包括惟一一件宋饶州窑青白瓷枕。干隆虽然对此枕评价颇高,类比哥窑,但显然对其出处和窑口也不甚清楚。由于传世宝物甚少,皇帝本人当时能看到的宋饶州窑青白瓷也仅是凤毛麟角,这件现在看起来普通的青白瓷枕在干隆眼里已属稀罕之物。
民国刘子芬《竹园陶说》记载:"近来出土之器甚多,有一种碗碟质薄而色白,微似定,市肆人唿为映青,以其色微带青色也。据言出自江西,为宋时所制"。又如《景德镇陶录》券八引清雍正内务府员外郎督陶官唐英《陶成示论稿》曰:"从(景德)镇去二十余里,地处湘湖,有故宋窑址。尝觅得瓷砺旧器不完者,质颇薄,却是米色粉青二式"。以上记载不难看出,由于历史的尘封,在清代甚至民国时期人们对饶州窑的认识也只是个大概,还没有个完整清晰的概念。
近年来,随着对饶州窑认识和研究的深入,历史长河中出现了可能一窥宋代饶州窑青白瓷全貌的千载难逢的机会。本书旨在撷取最具饶州窑特点的宋代青白瓷珍品飨以读者,以期褪去饶州窑这块美育的朦胧面纱,将其大美呈现在世人面前,使人们能够重新认识饶州窑的重要历史地位。
注释:
刘新园˙白焜《景德镇湖田窑考察纪要》
南宋˙蒋祈《陶记》
陈定荣《影青瓷说》
江西省历史学会古陶瓷专业委员会《青白瓷精品鑑赏》耿宝昌作序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馆《得佳趣》干隆皇帝的陶瓷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