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數:不知不覺中,我們都用到了對數!  少年伽利略4

對數:不知不覺中,我們都用到了對數! 少年伽利略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本Newton Press
图书标签:
  • 对数
  • 数学史
  • 伽利略
  • 科学普及
  • 青少年读物
  • STEM教育
  • 数学概念
  • 物理学
  • 历史故事
  • 趣味数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日本牛頓獨家授權全新系列!
  ★彩色印刷,圖解豐富,但只有80頁,內容輕量化,價格門檻更低。
  ★內容提綱挈領,方便讀者快速掌握重點,由點、線、面搭建國高中的學習橋梁,鍛鍊理科思維。
 
  數學的發展,都是因應實際需求的結果,指數與對數也不例外。在航海、商業、天文等計算,往往涉及龐大的數字,如果像44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這樣的數字,光是用看的就已經眼花撩亂,更別說要計算了。但若運用指數的概念,寫成 4.4×1026就方便多了。至於對數,跟指數息息相關。舉個例子,對數關心的是「2自乘4次(也就是24)會等於多少?」而對數要問的是「16是2自乘多少次所得到的結果?」表示酸鹼性之指標的pH值,或表示聲音大小的60dB(分貝)等也都會使用「對數」。其實,我們在不知不覺中都用到了指數與對數。
 
  指數與對數的應用十分廣泛,但是概念本身有些抽象難懂的地方,「少年伽利略」系列的《對數》從最基本的概念開始建構,慢慢釐清重點,讓讀者不再霧煞煞!
 
系列特色
 
  1. 日本牛頓出版社獨家授權。
  2. 以更輕量的方式整理脈絡,建立學習觀念。
  3. 一書一主題,範圍明確,知識更有系統,學習也更有效率。
群星闪耀的宇宙航程:少年伽利略的奇妙探索 图书名称: 群星闪耀的宇宙航程 图书简介: 在宁静的十六世纪末,当夜空中的星辰依然是神话与迷信的温床时,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少年,伽利略·伽利莱,正以超乎同龄人的敏锐目光,凝视着头顶那片深邃的黑暗。这不是一个关于普通学徒成长的故事,而是一场关于质疑、观测与发现的史诗。 《群星闪耀的宇宙航程》将带领读者回到那个科学思想的黎明前夕,跟随年轻的伽利略,一同踏上他那充满荆棘却又无比辉煌的求知之路。全书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佛罗伦萨城郊一座略显简陋的房间内,少年如何被亚里士多德的宇宙观所束缚,又如何挣脱这束缚的内心挣扎。 第一部:地平线下的低语 故事伊始,伽利略并非一位声名显赫的学者,而是一个沉迷于机械装置和数学逻辑的顽皮少年。他的父亲,一位技艺高超但经济拮据的音乐家,教导他倾听和谐的韵律,但这和谐并未能完全满足伽利略对“世界如何运作”的终极追问。 他初次接触到的是那些被奉为圭臬的古代经典——托勒密的地心说,被严密地编织成一套完美的宇宙结构。在书中,我们将深入探究伽利略在比萨大学初期,是如何在那些固执的教授口中,一次次听到关于“完美圆形天体”和“以太”的论述。他的困惑并非源于不服从,而是源于他对逻辑一致性的苛求。为什么物体下落的速度,似乎与它们的重量成正比?为什么那些看似规律运行的行星,偶尔会表现出“逆行”的怪异行为? 本部分着重刻画了伽利略早年对力学基础的探索。我们不会看到他后来的大型实验,而是聚焦于他早期在比萨斜塔下的那些私密、近乎于自言自语的思维实验。他用石块、木头、甚至水流的阻力来模拟理想状态,笔录着那些不被学院派承认的早期结论。书中细致描述了他在研习欧几里得几何时,如何突然意识到,几何的严谨性可以被用来描述物理的真实性——这是一种革命性的观念转变。 第二部:望远镜的秘密与光明的裂痕 时间推进,欧洲大陆的航海活动日益频繁,对精确导航的需求催生了光学技术的进步。书中详尽描绘了伽利略如何偶然得知荷兰出现了一种能放大远方物体的“玻璃管”——望远镜。这部分的叙事充满了紧张感和悬念。 伽利略没有选择等待,而是像一位急切的炼金术士,投入到对透镜组合的研究中。我们将跟随他,在昏暗的作坊里,反复打磨、研磨玻璃,计算焦距,试图超越荷兰人那粗糙的成品。当他第一次成功地将远处的物体放大数倍时,那种超越肉眼限制的震撼,被文字赋予了生命力。 然而,真正的革命发生在夜晚。当他将这“千里眼”对准天空时,世界的图景彻底颠覆了。 月亮的粗糙表面: 过去被认为是光滑完美球体的月亮,在伽利略的目镜中,显露出崎岖的山脉、深陷的陨石坑和阴影。这直接挑战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天体永恒不变的教条。 木星的伴侣: 发现了围绕木星运行的四颗卫星——“伽利略卫星”。这一发现是致命的一击。如果天体不是围绕地球旋转,那么地球就不是宇宙的中心。书中详细记录了伽利略在连续数周的观测中,如何精确记录这些卫星的相对位置,绘制出它们运行的轨道图,从而提供了哥白尼日心说的最直接的视觉证据。 第三部:辩论与坚持 发现的喜悦很快被现实的阻力所取代。当伽利略将他的观测成果整理成册,比如《星际信使》,在欧洲学界引发的震动是巨大的。本书的后半部分聚焦于知识分子圈层内部的激烈辩论。 我们看到,面对压倒性的观测数据,当时的权威学者们是如何采取行动的:有人拒绝观看望远镜,声称这是魔鬼的把戏;有人接受了数据,却拒绝接受其结论,试图在理论框架内为“月亮的凹凸”和“行星的轨道”寻找复杂的、但依然以地心说为基础的解释。 伽利略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观测记录。他开始设计更复杂的物理实验,试图证明运动的普遍法则,为日心说构建坚实的数学和力学基础。书中描绘了他与那些来自罗马、帕多瓦的保守派学者的书信往来,那些言辞交锋,充满了对真理的执着与对既得利益的抗争。 第四部:未来之光 最终,伽利略意识到,仅仅证明地球在运动是不够的,他必须让世人“看见”运动的规律。故事的结尾,虽然并未详述他晚年的悲剧,但着重于他留下的思想遗产——那套基于实验和数学的科学方法论。 《群星闪耀的宇宙航程》不仅仅是一部人物传记,它是一次关于“如何看待世界”的哲学引导。它探讨了:当传统智慧与确凿的证据相悖时,我们应如何选择?它颂扬了人类永不满足的好奇心,以及少数人敢于挑战主流的勇气。通过伽利略的眼睛,读者将重新审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真理”,并被激励去用自己的双手和心智,去触摸和丈量宇宙的真实面貌。这是一部关于科学精神如何点燃黑暗时代的恢弘史诗。 全书语言典雅又不失科普的清晰性,将历史背景、人物内心活动与复杂的科学发现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旨在让所有年龄段的读者,都能感受到十六世纪那场震撼人心的思想革命的脉搏。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一、熟悉數的操作吧!
利用大概的數字迅速掌握全體 2
只要將大數「分配」&「代換」 4
Coffee Break 
在不知不覺中,我們使用了大數……6

二、開始對數前的準備運動
非常龐大的數,若使用「指數」會比較方便 8
極端小的數,若使用「指數」也會比較方便 10
每天所得的米量是前一天的2倍,從第一天的1粒米開始 12
吉他刻度所依循的規律 14
「放射性物質」的衰變也有重複相乘法則! 16
Coffee Break
實際體會「指數函數型增加」 18

三、與生活十分貼近的對數
恆星的亮度等級也是一種「對數」概念 20
地震的M也是一種「對數」概念 22
表示酸鹼度指標的pH值也是對數 24
量度噪音的單位也使用對數 26

四、對數是「魔術般的計算工具」
何謂利用對數的「計算尺」? 28
以計算尺計算出「2×3」的答案! 30
以計算尺計算出「36×42」的答案! 32
「對數」是如何誕生的? 34
「對數」與「指數」有何差別? 36

五、詳解使用對數的計算
「指數」定律① 同底數冪相乘為指數相加 38
「指數」定律② 括弧的指數是指數相乘 40
「指數」定律③ 括弧的指數是各數的指數相乘 42
「對數」定律① 將乘法轉換為加法! 44
「對數」定律② 將除法轉換為減法! 46
「對數」定律③ 將「乘冪」轉換為簡單的乘法! 48
計算尺的刻度是「對數」刻度! 50
為什麼計算尺可以計算出「2×3」的答案呢? 52
為什麼計算尺可以計算出「36×42」的答案呢? 54
Coffee Break
被帶到太空船中的計算尺 56

六、使用對數計算看看
利用「常用對數表」進行運算 58
如何計算131×219×563×608呢? 60
如何計算「2的29次方」呢? 62
如何計算「2的12次方根」呢? 64
歷盡艱辛完成的對數表 66

七、從計算工具發展至自然對數
特別的數「納皮爾數e」是什麼? 68
歐拉將對數發展至e 70
何謂以e為底的「自然對數」? 72

八、超方便的對數
就連長期性變化也能一目瞭然 74
對數闡明宇宙定律 76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4612420
  • 叢書系列:少年伽利略科學叢書
  • 規格:平裝 / 80頁 / 19 x 24.8 x 0.7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作為一個長期關注科普出版的讀者,我對這本《對數:不知不覺中,我們都用到了對數! 少年伽利略4》抱持著一種既期待又審慎的態度。期待的是,畢竟「對數」這個主題的潛力巨大,如果能處理得當,絕對能激發新一代讀者的數學潛能。審慎的是,如何避免陷入「為了有趣而有趣」的陷阱,讓科普變得過於淺薄,最終淪為一堆無關痛癢的冷知識彙編。我更關注的是,作者如何呈現數學的「美感」。對數和指數之間的優雅對應關係,那種相互轉化的對稱性,本身就是一種數學上的詩意。我希望書中能透過精緻的圖表設計,或者巧妙的視覺化呈現,讓讀者能「看見」對數函數的曲線是如何隨著底數的變化而產生微妙的差異。如果能搭配一些歷史上偉大數學家們在研究對數時的心路歷程,也許能讓讀者體會到,數學家面對這些抽象概念時,所經歷的掙扎、頓悟與最終的喜悅。這本書若能成功地將「嚴謹的邏輯」與「感性的探索」完美結合,那麼它無疑會成為我書架上,值得一再重讀的珍藏。

评分

收到這本《對數:不知不覺中,我們都用到了對數! 少年伽利略4》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是:哇,這個系列居然還在出!我記得以前國中時,為了應付那些繁瑣的數學題目,差點把《少年伽利略》系列翻爛,那時候的教材真的太死板了,整本書就是黑白印刷,公式堆砌,完全沒有什麼「趣味性」可言。但這個「對數」的主題,說實在話,確實是個難啃的骨頭,它不像加減乘除那樣直觀,總是要繞個彎才能理解它存在的必要性。如果作者能像講述一個精彩的歷史故事一樣,從巴比倫人計算時間的軌跡,一路講到牛頓時代的科學革命,把對數的發展史融入其中,那閱讀體驗一定會很不一樣。我特別想知道,書裡面會不會提到早期科學家在沒有計算機的年代,是如何仰賴對數表來進行複雜運算,那種憑藉著紙筆和智慧來征服數字的感覺,光是想像就讓人熱血沸騰。這不僅僅是學習數學,更是學習一種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一種人類面對未知時展現的韌性。這種深度和廣度,才是真正好的科普書該有的樣子,而不是只停留在「這個公式怎麼用」的表面功夫。

评分

這本《對數:不知不覺中,我們都用到了對數! 少年伽利略4》的書名光是看起來就很有意思。「不知不覺中,我們都用到了對數!」這句話實在太貼切了,想當年學對數的時候,總覺得那不過是課本裡一堆奇怪的數字和公式,跟生活根本沾不上邊,搞得人昏昏欲睡。每次老師在台上講得眉飛色舞,什麼以10為底、以e為底,指數跟對數的轉換,我都在下面偷偷畫我的超級英雄草稿。現在回想起來,才發現原來我們每天在用的東西,從手機的音量調整,到地震的芮氏規模,甚至是網路流量的計算,背後都有對數的影子在撐腰。這本書如果能用少年伽利略這種輕鬆活潑的敘事方式,把那些抽象的概念,透過生活化的例子串起來,那簡直是功德一件。我希望它不只是把定義搬過來解釋,而是能像偵探小說一樣,帶領讀者一步步揭開對數在科學、工程、乃至金融領域裡的「犯罪現場」。如果能讓我這個對數學有輕微PTSD的成年人,重新燃起一點對數字的好奇心,那這本書的價值就遠遠超過它的定價了。特別期待看到作者如何巧妙地將這些看似高深的數學工具,化為日常可見的風景線,打破大家對數學的恐懼感。

评分

這幾年下來,台灣的教育體系越來越強調跨學科整合,而《對數:不知不覺中,我們都用到了對數! 少年伽利略4》這個主題,簡直是為這個趨勢量身打造的。我希望能看到作者不只是停留在純數學的範疇,而是能實際將對數的應用場景擴展到社會科學領域。舉例來說,經濟學上的「報酬遞減法則」,或者心理學上描述刺激強度與知覺反應之間關係的「韋伯-費希納定律」,這些都與對數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如果書中能透過幾個引人入勝的小故事,展示出數學如何「悄悄地」影響了我們的決策與感知,那對我這樣對文科比較有興趣的讀者來說,吸引力會大增。我非常欣賞那種「原來如此」的瞬間,當你意識到一個你覺得遙不可及的數學概念,竟然在影響著你對新聞的判斷,或是你對投資風險的評估時,那種震撼感是無可取代的。這本書如果能成功做到這一點,讓讀者感受到數學的「生活化」與「不可或缺性」,它就不只是一本工具書,而是一扇通往更理性世界的大門。

评分

老實說,我對「少年伽利略」這個系列的期待值一向很高,因為他們總是有辦法把那些看起來冷冰冰的科學概念,注入一股活潑的生命力。特別是《對數》這個主題,很多補習班老師在教的時候,常常就直接丟出「換底公式」,然後學生就死記硬背,完全搞不清楚為什麼要換底。我希望這本書能深入探討「底數」選擇背後的哲學意涵,為什麼我們偏偏要選10,又為什麼在自然科學領域裡,自然對數(底數為e)會扮演如此關鍵的角色?是不是有某種宇宙的規律,讓這些數字如此自然而然地在我們的世界中顯現?如果能從更宏觀的角度去切入,探討對數在資訊熵、訊號處理,甚至是生物種群增長模型中的應用,那就太棒了。畢竟,對數的本質是處理「倍數級的變化」,這在描述快速變動的現象時,是任何其他工具都無法取代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引導讀者思考,當我們在處理指數級的成長或衰退時,對數提供了一個讓我們得以「喘口氣」來看清全貌的視角。這種思辨的深度,遠比計算出一個正確答案要來得有價值得多。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