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結構與藝術構成(革新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介绍


人體結構與藝術構成(革新版)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著者 魏道慧
出版者 北星
翻译者
出版日期 出版日期:2021/05/04
语言 語言:繁體中文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16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描述

  本書從人體「整體的建立」開始,以最低限度的解剖知識解析「整體」造形的趨勢;接著在「骨骼與外在形象」、「肌肉與體表變化」中,一步步地連結自然人體的體表表現與解剖結構,並逐一與名作對照,以鞏固理論與實作用之關係。其間以大量的作品與人體照片、解剖圖標示說明,呼應每個單元之剖析。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魏道慧


  一、學經歷
  國立藝專雕塑科畢業
  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市芳邦學院美研所碩士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退休雕塑系專任副教授(授課科目:藝用解剖學、基礎塑造、人體素描、基礎素描)

  二、獎項及出版著作
  1973年第三十六屆臺陽美展雕塑類第一名(作品“九重鬱”)
  1974年第二十八屆全省美展雕塑類第二名(作品“雁”)
  1984年出版《藝用解剖學》 
  1992年出版《人體結構與藝術構成》
  2017年出版《頭部造形規律之解析》、《頭部造形規律之立體形塑應用》
  2021年出版《人體結構與藝術構成 革新版》
 
人體結構與藝術構成(革新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图书目录

序 002

壹、頭部
一、頭部的整體建立 012
1. 從蛋型的頭部開始
2. 以臉中軸與對稱點連接線輔助頭部動態
3. 頭部的基本動態
4. 頭、頸、肩的相互聯繫
5. 比例
6. 不同視角中的五官位置
7. 以「面角」輔助側面輪廓建立
二、頭部的骨骼與外在形象 025
Ⅰ. 頭部的大凹凸面 027
1. 眼窩:為瞼眉溝、眼袋溝所圍繞
2. 鼻窩:鼻軟骨、鼻頭的基底
3. 顎突:口唇依附其弧面
4. 頰凹:齒列外側的凹陷
5. 顴骨弓:額側與頰側的分面處
6. 顳窩:太陽穴的基底
Ⅱ. 頭骨的分解構造與外在形象 034
1. 前額骨:鼻骨、眼窩之上的骨骼
2. 顱頂骨:頭部最高、最寬點在其上
3. 枕骨:於耳垂同等高處與頸會合
4. 顳骨:太陽穴的基底
5. 鼻骨:與鼻軟骨共同形成鼻部
6. 上顎骨:口上部的骨骼
7. 顴骨:臉部最重要的隆起
8. 下顎骨:臉下部的基底
三、頭部的肌肉與體表變化 048
Ⅰ. 眼眉及周圍肌肉 050
1. 眼輪匝肌:圍繞眼球及眼眶的肌肉
2. 額肌:上拉眉毛、眼皮的肌肉
3. 降眉間肌:下拉眉頭、眼皮的肌肉
4. 皺眉肌:由眉峰上方拉向眉間的肌肉
Ⅱ. 鼻部肌肉 057
1. 壓鼻肌:沿著鼻側向上的肌肉
2. 鼻擴大肌:鼻翼外側的橫走肌
Ⅲ. 口及周圍肌肉 058
1. 口輪匝肌:閉鎖口唇的肌肉 5. 下唇方肌:下拉下唇側的肌肉
2. 大顴骨肌:拉口角向外上的肌肉 6. 舉頦肌:上推下唇中央的肌肉
3. 笑肌:橫拉口唇的肌肉 7. 上唇方肌與犬齒肌:提上唇的肌肉
4. 下唇角肌:下拉口角的肌肉
Ⅳ. 咀嚼肌 065
1. 顳肌:覆蓋太陽穴的肌肉
2. 咬肌:頰側斜向後下的肌肉
3. 頰肌:深層的橫走肌
Ⅴ. 肌肉與五官的互動 068
A 「眼眉」的外形變化
B 「鼻部」的外形變化
C 「口唇」的外形變化
D 「耳朵」的形狀與視角
Ⅵ. 臉部肌肉的起止點及作用 082

貳、軀幹
一、軀幹的整體建立 088
1. 重心線是穩定造形的基準線
2. 體中軸反應出身體的動態
3. 以對稱點連接線加強動態表現
4. 支撐腳側的骨盆被撐高、肩下落,游離腳側骨盆下落、肩上移
5. 支撐腳的大轉子隆起、腹股溝上斜,游離腳的大轉子後陷、腹股溝較平
6. 坐姿與立姿的體中軸差異
7. 比例
二、頸部 098
Ⅰ. 頸部的骨骼與外在形象 098
1. 頸椎是脊柱中最靈活的部位
2. 「S」形的鎖骨左右會合成「弓」形,狹窄的胸廓上口因而擴展成寬聳的肩膀
3. 頸部外觀是前長後短、前低後高
4. 鎖骨與肩胛岡連結成大「V」字
Ⅱ. 頸部的肌肉與體表變化 103
A 頸前部:頸顎交界與左右胸鎖乳突肌之間 103
1. 胸鎖乳突肌的 V 型、M 型,與小鎖骨上窩
2. 頸前三角與胸骨上窩
3. 喉結
B 頸側部:鎖骨之上、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之間 105
1. 頸側三角
2. 鎖骨上窩
3. 鎖骨下窩
4. 頸部的三個三角、七個窩
5. 頸闊肌
C 頸前深層 108
1. 肩胛舌骨肌
2. 二腹肌
3. 肩胛舌骨肌
4. 頸側斜角肌
D 頸後較平整,上下成曲面 110
1. 頸斜方肌外緣是側面與背面的分界
2. 頸後溝與三角窩、菱形腱膜
三、軀幹 112
Ⅰ. 軀幹的骨骼與外在形象 112
1. 胸椎、肋骨、胸骨會合上窄下寬的胸廓
2. 胸廓狹窄的上口經鎖骨、肩胛岡連結成寬聳的肩膀
a. 「S」形的鎖骨左右會合成「弓」形
b. 肩胛骨的脊緣、下角、內角、肩胛岡、肩峰
c. 上臂帶動肩胛骨、鎖骨的移動
3. 背面的腰背溝終止於第三腰椎
4. 人體上半身的重量與壓力經脊柱、骨盆再傳遞至下肢與地面
5. 骨盆的腸骨嵴、腸骨前上棘、腸骨後上棘、薦骨三角
Ⅱ. 軀幹的肌肉與體表變化 122
1. 軀幹前面的骨骼、肌肉較背面單純,體表的凹凸起伏明顯
2. 厚實的大胸肌、三角肌共同連結軀幹與上臂,並形成腋窩的前壁
a. 大胸肌分成上、下兩部
b. 鎖骨、胸中溝、胸窩、乳下弧線、胸側溝的表現
c. 胸側的鋸齒狀溝
3. 腹直肌與腹外斜肌共同連結著胸廓與骨盆,它與背面的薦棘肌共同主使軀幹的屈、伸與迴轉
a. 腹直肌與腹橫溝、正中溝
b. 腹外斜肌與腹側溝、腹股溝
c. 肋骨拱弧、腹側溝、下腹膚紋合成腹部的小提琴形
4. 活動上肢與下肢的肌肉大部分在背面,因此背面的起伏複雜細膩
5. 斜方肌連結頭、頸、肩、背,是活動肩部的大肌肉
a. 斜方肌收縮隆起的四種表現 c. 移動肩胛骨的深層肌肉
b. 後拉肱骨頭的深層肌肉
6. 斜方肌、三角肌與鎖骨、肩峰、肩胛岡會合成大「V」形
7. 連結骨盆、軀幹、上臂的背闊肌,與大圓肌共形成腋窩後壁
a. 背闊肌的腰背筋膜 c. 體表的背部肌肉
b. 骨盆後面的薦骨三角 d. 背部肌肉的體表圖象
8. 大臀肌、中臀肌合成臀後之蝶形
a. 大臀肌是蝶形下翼 c. 股骨闊張肌將大腿向前上提
b. 中臀肌是蝶形上翼
9. 人體側面的動勢前後反覆,是分散撞擊力的機制
10. 軀幹肌群的互動與範圍
(1) 肌群的互動關係
(2) 肌肉的位置與起止點及作用

參、下肢
一、下肢的整體建立 156
1. 重心線是穩定造形的基準線
2. 下肢藉骨盆左右連成一體
3. 輔助線基本畫法
4. 基本動勢
5. 比例
6. 足部帶動膝關節、髖關節的整體轉動,因此髕骨與足部方向一致
7. 腳趾的造形規律
二、下肢的骨骼結構與外在形象 166
1. 重力腳的大轉子特別突出
2. 膝關節內低外高、前窄後寬,髕骨暗示著足部方向
3. 腳踝關節內踝高而大、圓而前,外髁低而小、尖面後
4. 足部是行走與支撐工具,因此下方的跗骨比腕骨強壯,趾骨比指骨粗短
5. 下肢與上肢骨骼的比較
三、下肢的肌肉與體表變化 178
1. 下肢正面隆起處幾乎在中央帶,在股直肌、髕骨、脛骨前肌、?趾上緣
2. 股直肌是大腿前面的隆起,股內側肌較股外側肌飽滿
3. 縫匠肌是伸肌群與內收肌群的界標,膝外移時股三角凹陷
4. 大腿、膝、小腿、足之動勢是反覆的向內與向外
5. 脛骨內側直接裸露皮下,因此小腿內側削減、外側隆起
6. 腳踝橫斷面略呈菱形:兩側為內踝、外踝,後為跟腱、前為伸?長肌腱隆起
7. 下肢背面的肌肉向兩側分佈,大腿肌腱經膝關節向下如同夾子般牢牢的附著在脛骨、腓骨上
8. 膝後兩側肌腱與橫褶紋交會成「H」紋,屈膝時轉為菱形凹窩
9. 腳跟上提比腳尖上伸頻繁,因此小腿背面屈肌比前面伸肌發達,腿肚形成前窄後寬的圓三角橫斷面
10. 從側面觀看,下肢整體斜向後下以與前突的軀幹取得平衡
11. 大臀肌外下角伸入股外側肌、股二頭肌間,中臀肌下面是大轉子;腓骨小頭上面是股二頭肌下面是腓骨長肌,腓骨長肌向下經外踝後面轉入足底
12. 下肢肌群的互動關係與範圍
(1) 肌群的互動關係
(2) 肌群的分界
(3) 肌肉的位置與起止點及作用

肆、上肢
一、上肢的整體建立 212
1. 肢藉鎖骨、肩胛骨與軀幹連成一體 4. 腕部轉動時,上肢的動勢
2. 輔助畫法 與肘窩、鷹嘴突方向
3. 比例 5. 運動中手部的動勢
二、上肢的骨骼結構與外在形象 219
1. 肩關節的球窩關節將上肢帶向廣闊的空間
2. 肘關節內低外高、前平後突,肘窩與鷹嘴後突隨著手部的翻轉而移位
3. 腕關節內高外低,是將手掌帶向內部空間的機制
4. 掌骨下端呈半球形關節面,因此手指得以屈曲與側張
5. 指節下端是鉸鍊關節,因此指節間只能屈曲
6. 上肢與下肢骨骼的比較
三、上肢的肌肉與體表變化 228
1. 上臂肌肉主導前臂的屈與伸,前屈用的力量較後伸多,因此屈肌群渾圓、伸肌群寬扁
2. 前臂的旋橈溝是內側屈肌群與外側旋肌群的分界
3. 前臂屈肌群旨在屈腕,肌肉偏內側,旋肌群偏外側,因此前臂正面形較平
4. 拇指球肌、小指球肌形成手掌的主要突隆,肌肉的收縮在掌心留下「M」形溝紋
5. 上臂背面寬扁的肱三頭肌直指鷹嘴後突
6. 前臂背面中央帶是伸肌群、外側是旋外肌群,伸肌群隔著尺骨溝與內側屈肌群相鄰
7. 介於伸肌群與旋外肌群間的外展拇長肌、伸拇短肌、伸拇長肌,收縮時在腕側形成曲面隆起
8. 正面、背面視點外側輪廓是連續的大波浪,內側輪廓主要是肱骨內上髁與掌側的隆起
9. 鎖骨、肩胛岡連結成大「V」形,斜方肌止點在「V」之上、三角肌起點在
下,三角肌終止處在體表成小「V」形
10. 肘外側的旋外肌群由上臂的屈肌群、伸肌群間伸出,前臂背面中央的伸肌群起自肱骨外上髁,屈肌群起自肱骨內上髁
11. 側面視點前方輪廓是連續的大波浪,後方輪廓主要是鷹嘴後突的隆起
12. 上肢肌群的互動關係與範圍
(1) 肌群的互動關係
(2) 肌群的分界與範圍
(3) 肌群的起止點及作用

結語 259

 

图书序言



  經過藝用解剖學與塑造、素描三十餘載的教學,多年來一心想重寫三十年前出版的《人體結構與藝術構成》,然而始終縈繞我心的是:「人體之繁複與內容之龐大,該從哪個角度切入?」秉持著學術崇高,兢兢業業,終於因此延伸出以下三個研究方向,亦將陸續出版三本書:

  1.《人體結構與藝術構成》革新版

  本書從人體「整體的建立」開始,以最低限度的解剖知識解析「整體」造形的趨勢;接著在「骨骼與外在形象」、「肌肉與體表變化」中,一步步地連結自然人體的體表表現與解剖結構,並逐一與名作對照,以鞏固理論與實作用之關係。其間以大量的作品與人體照片、解剖圖標示說明,呼應每個單元之剖析。

  2.《人體造形規律與解剖結構》

  此書是為已具備《人體結構與藝術構成》知識的讀者而寫,是統合整體外觀來做分析的一本書。以光、「斷面線」、透視將立體視覺化,以建立三度空間的觀念、培養對人體整體的造形意識、提高對人體的空間認知、強化動態與各別體塊的形狀與方向感。

  在書中展現教學實踐概念的創新,例如用「最大範圍經過深度空間的位置」增進人體空間深度的觀念,以大面與大面的「分面處」提升對整體觀察能力、減低形體細節上的干擾;這兩種分析目的在促進從空間的角度進行人體的綜合思考。此外,筆者在解說的肢體貼上「橫斷面線」,再藉著不同視角、不同動態的「斷面線」表現出該處的圓隆或低平,同時「斷面線」形成的「排線」更可清晰呈現肢體方位與動向。

  《人體造形規律與解剖結構》預計於 2021 出版。

  3.《藝用解剖學的最後一堂課-揭開名作中多重動態.多重視點的祕密》此書是透過「藝用解剖學」角度來解析名作,但是,重點不在闡明名作中展現的解剖結構,而是以更大的格局來探索作品的人物造形、畫面構圖,進而揭開名作如何將「情境的流程」納入單一圖象中。

  所謂的情境即是一段時間內各種情況的結合,其中不同時點的納入有助於動態的延續、不同視點的納入則張力增進。書中依照作品的主角搭配真人模特兒對照,以推測圖像中不同時點與視點的體塊造形,結果發現:名作往往採取多重動態及多重視點來形構圖象,這種藝術家主觀意識的表現使作品更具張力與更加耐人尋味。以藝用解剖學的眼光看到結構的不尋常,進而揭露作品造形以外的幽微秘密。

  《藝用解剖學的最後一堂課》預計於 2022 年出版。

  沒有人能說一件藝術品要包含多少構成因素,也沒有人可以指出它需要作多少人體結構的考慮。然而藝術的過程並非單純、毫無控制的自由發揮,它是經由歷史的暸解與時代的感應,而構成一個自由意識表白與清新的判論。隱藏在這裡面的是預備、精選、過濾、探查、造形、苦幹等各種藝術基礎訓練的工作,才達到成熟的階段。事實上,成熟並非最後的階段,它表示構形階段的結束、新的創造期的開始。期盼本書能充實藝術教育,帶給藝術界的朋友實質幫助。
 
魏道慧 謹誌
二○二一年三月於臺北

图书试读


人體結構與藝術構成(革新版)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人體結構與藝術構成(革新版)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人體結構與藝術構成(革新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人體結構與藝術構成(革新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