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會計學(第六版) 

初級會計學(第六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余奕旻
图书标签:
  • 会计学
  • 初级会计
  • 财务会计
  • 会计基础
  • 教材
  • 第六版
  • 大学教材
  • 经管类
  • 会计入门
  • 财务管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透過會計所編製的各式財務報表傳達企業經營績效與財務狀況資訊,協助管理者檢討過去經營決策,以改善營運效率及管理效能,為企業創造最大利潤。此外,並提供投資人及債權人相關會計資訊,使其能加以判斷企業體質強弱,作為投資決策之參考。因此,會計實為欲經營管理企業或從事企業投資者,不可或缺之學科。

本書特色

  1.完整理論:觀念敘述對應範例解說,內容簡明利於教學與閱讀。
  2.圖表清晰:重要觀念搭配淺顯易懂的圖示解說,簡單明瞭。
  3.重點分明:專有名詞加註套色,清楚掌握重點。
  4.重要考題:收錄歷年重要考試題目,並於書末提供習題解答,引導讀者複習重點。
  5.資訊最新:採用最新之IFRS撰寫,以鞏固讀者所學新知。
 
现代财务管理基础 (第十版) 内容提要 《现代财务管理基础 (第十版)》旨在为商科学生和初入职场的财务专业人士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与时俱进的财务管理知识体系。本书不仅涵盖了财务管理的核心理论和概念,更紧密结合了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的实际操作和前沿趋势。 本教材以价值最大化为核心目标,系统地阐述了企业财务决策的各个方面,包括筹资、投资、营运资本管理和风险控制。第十版在继承以往版本扎实理论基础的同时,全面更新了案例研究、数据分析方法和监管环境的介绍,特别加强了对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ESG)对财务决策影响的探讨。 本书的结构设计清晰,逻辑严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跨国公司的分析以及详细的财务模型演示,帮助读者将抽象的财务原理转化为解决实际商业问题的能力。 --- 核心章节详解 第一部分:财务管理概论与价值基础 第一章:财务管理概述 本章首先定义了财务管理的范畴、目标和主要职能,明确了财务经理在现代企业中的核心地位。重点讨论了企业形式(如独资、合伙、股份制)对财务结构的影响,并详细分析了财务目标的选择——为什么股东财富最大化是优于利润最大化的最优目标。同时,深入探讨了代理问题及其解决机制,包括激励合同设计和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性。 第二章:金融市场与机构 本章构建了理解公司财务决策的宏观环境。详细介绍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运作机制、主要参与者及其功能。新增内容包括对金融科技(FinTech)如何颠覆传统金融中介作用的分析,以及全球化背景下跨国资本流动对企业融资的影响。债券和股票的定价机制被详尽阐述,为后续的资本成本计算奠定基础。 第三章:时间价值与风险度量 时间价值是财务学的基石。本章详述了复利、现值、终值、年金和永续年金的计算方法。在风险分析方面,本版引入了更现代的风险度量工具,如条件风险价值(CVaR)。重点阐述了期望收益率和风险之间的权衡关系,并首次引入了行为金融学中对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初步讨论,解释其如何影响市场定价。 第二部分:证券估值与资本成本 第四章:债券估值与利率风险 本章深入探讨了各类债券(如零息债、附息债、可转换债券)的定价模型,并分析了债券收益率曲线的结构和影响因素。特别关注了利率敏感性分析,教授如何量化利率变动对债券价值的影响,这是固定收益投资组合管理的关键。 第五章:股票估值模型 本章提供了从零股利增长模型到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的全套股票估值工具。对戈登增长模型(DDM)的适用性进行了严格界定。新增内容详细解析了比较公司分析(Comparable Company Analysis, CCA)和可比交易分析(Precedent Transaction Analysis, PTA)的应用,强调了估值倍数(P/E, EV/EBITDA)的选择和调整技巧。 第六章: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与套利定价理论(APT) 本章是系统风险与期望收益率关系的理论核心。CAPM 的推导、系统风险(Beta)的估计及其在投资组合构建中的应用被全面覆盖。此外,APT 作为 CAPM 的拓展,引入了多重宏观经济因素对风险溢价的解释。本章的实践部分着重于如何准确估计无风险利率和市场风险溢价,以应用于企业资本成本的计算。 第七章:企业资本成本(WACC) WACC 是投资决策的基准折现率。本章细致分解了计算 WACC 所需的各个组成部分:股权成本(通常使用 CAPM 结果)、债务成本(税盾效应的纳入)以及优先股成本。针对混合资本结构的企业,提供了复杂的 WACC 调整策略,并讨论了在特定融资决策中,使用边际资本成本而非平均资本成本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投资决策与资本预算 第八章:资本预算基础与净现值法则 本章确立了投资决策的核心原则——净现值(NPV)为王。详细阐述了现金流的识别、估计和折现过程,区分了增量现金流、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本章强调了 NPV 法相对于会计收益率法和回收期法的优越性。 第九章:投资决策的进阶分析 除了基础的 NPV 和 IRR(内部收益率),本章引入了更具实践意义的决策工具,如修正内部收益率(MIRR)、盈利指数(PI),并讨论了 IRR 法在互斥项目和非常规现金流中的局限性。新增内容关注期权定价思想在资本预算中的应用,例如对“放弃期权”和“扩张期权”的分析。 第十章:项目风险分析与实物期权 将第三章的风险概念应用于项目投资。本章教授如何进行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和蒙特卡洛模拟,以评估投资项目的风险分布。特别强调实物期权分析,它使管理者能够在项目生命周期中灵活调整决策,避免了传统 NPV 法对决策僵化的假设。 第四部分:融资决策与资本结构 第十一章:资本结构理论 本章探讨了企业如何确定最优的债务与股权比例。从莫迪利亚尼-米勒(MM)定理的无税和有税环境下的推导开始,过渡到权衡理论(Trade-Off Theory)和信号理论(Signaling Theory)。详细分析了破产成本、代理成本对资本结构决策的塑造作用。 第十二章:筹资策略与股利政策 本章关注具体的融资工具选择。债务融资(短期、长期)的特点和成本分析;股权融资(普通股、优先股)的发行流程与稀释效应。在股利政策方面,分析了股利支付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讨论了稳定股利政策、可接受股利政策的优缺点,以及股票回购作为替代性现金分配方式的财务影响。 第五部分:营运资本管理与风险控制 第十三章:营运资本管理概述 本章聚焦于短期财务决策,即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管理,目标是平衡盈利能力和流动性。核心内容包括现金转换周期(CCC)的计算和优化。 第十四章:现金管理与短期融资 详细介绍了公司进行现金预测的方法(如盈余资金预算法)。探讨了如何通过提高收款效率、优化付款时间来管理浮动资金。短期融资工具如商业票据、银行借款、保理和应收账款质押的适用性分析。 第十五章:存货与应收账款管理 对存货管理,引入了经济订货量(EOQ)模型的拓展应用,并考虑了安全库存和再订货点。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本章提供了信用政策的制定框架,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的成本效益分析,确保在吸引销售和降低坏账风险之间取得平衡。 第十六章:企业风险管理与衍生品应用 本版新增的综合章节,旨在应对日益增加的金融风险。系统介绍了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的性质。重点讲解了远期合约、期货、互换和期权等衍生工具如何被用于对冲特定风险敞口,并强调了对衍生品使用的审慎原则和监管要求。 --- 教材特色与目标读者 实践导向的案例驱动: 每一个核心理论都配有来自跨国公司或新兴市场的深度案例分析,确保概念的实际落地性。 量化技能强化: 包含大量需要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完成的练习题和模拟项目,培养读者的财务建模能力。 前沿视野拓展: 增加了关于可持续金融、绿色债券、企业数字化估值挑战等新兴话题的讨论。 目标读者: 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工商管理(MBA)学生,以及希望系统性地提升财务决策能力的非财务背景管理者。本书适合作为大学两年级或三年级的核心教材使用。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潘昭儀(第1、11章)


  ‧學歷
  交通大管理科學研究所 博士

  ‧現職
  明新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 講師

王麗幸(第2、3章)

  ‧學歷
  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博士

  ‧現職
  中華大學觀光與會展學系 助理教授

李欣怡(第4章)

  ‧學歷
  交通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博士

  ‧現職
  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 教授
  中華大學工業管理學系 教授
  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博士學位學程 教授

林鳳儀(第7章)

  ‧學歷
  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 博士

  ‧現職
  臺北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系 教授

陳佳煇(第10、13章)

  ‧學歷
  美國諾瓦大學 博士

  ‧現職
  靜宜大學會計系 副教授

余奕旻(第12章)

  ‧學歷
  中央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 博士

  ‧現職
  聖約翰科技大學企管系 助理教授

王偉權(第14章)

  ‧學歷
  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會計組 博士

  ‧現職
  文化大學校本部財金系所 專任副教授

高孟君(第14章)

  ‧學歷
  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會計組 博士

  ‧現職
  元培醫事科技大學企管系 助理教授

主編者簡介

謝永明(第5、6、9章)


  ‧學歷
  臺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 博士

  ‧現職
  東吳大學會計學系 教授

图书目录

Ch1 會計之基本概念
1.1 會計學意義
1.2 會計的功能
1.3 會計權威團體
1.4 會計基本理論
1.5 企業之組織型態
1.6 會計範圍與職業
1.7 會計基本術語

Ch2 會計循環一:會計紀錄過程
2.1 帳戶與借貸法則
2.2 會計循環
2.3 日記分錄、過帳釋例
2.4 試算
2.5 如何追查錯誤

Ch3 會計循環二:期末調整與財報編制
3.1 調整
3.2 財務報表
3.3 報表的時間與金額

Ch4 會計循環三:會計期末結帳程序
4.1 會計結帳程序
4.2 結帳程序釋例
4.3 分類資產負債表
4.4 更正分錄
4.5 工作底稿之運用

Ch5 買賣業會計
5.1 買賣業會計之基本概念
5.2 購進商品之會計處理
5.3 銷售商品之會計處理
5.4 買賣業之期末結帳與財務報表

Ch6 存貨
6.1 存貨成本之決定
6.2 存貨成本流程
6.3 存貨之期末衡量
6.4 存貨衡量錯誤的影響
6.5 存貨估計方法

Ch7 現金
7.1 現金的意義
7.2 現金管理與內部控制
7.3 銀行調節表
7.4 零用金制度

Ch8 應收帳款
8.1 應收款項之意義及種類
8.2 應收帳款之會計處理
8.3 備抵法預期信用減損損失之估計
8.4 應收帳款減損評估
8.5 應收票據之會計處理

Ch9 長期資產
9.1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之性質與取得成本
9.2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之成本分攤
9.3 後續支出與資產減損之認列
9.4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之除列
9.5 礦產資源與無形資產

Ch10 公司會計
10.1 公司之定義與種類
10.2 公司之特質
10.3 公司與獨資企業、合夥企業之差異
10.4 公司權益之表達與權益變動表
10.5 投入資本之概念與會計處理
10.6 保留盈餘之觀念與會計處理
10.7 庫藏股票之概念與會計處理
10.8 常見與權益有關之財務比率

Ch11 負債
11.1 負債概述
11.2 流動負債
11.3 確定負債
11.4 或有負債
11.5 非流動負債

Ch12 投資
12.1 投資的基本概念
12.2 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金融資產
12.3 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
12.4 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
12.5 以採用權益法之投資

Ch13 現金流量表
13.1 現金流量表之報導目的與用途
13.2 現金流量表之內容
13.3 現金流量表之編製方法與格式
13.4 現金流量表之編製-直接法
13.5 現金流量表之編製-間接法
13.6 常見與現金流量有關之財務比率

Ch14 財務報表分析
14.1 財務報表分析意義與目的
14.2 水平分析與垂直分析
14.3 比率分析之運用
14.4 財務報表分析之限制

附錄
附錄一 IFRS的觀念性架構
附錄二 IFRS 9的金融資產分類

索引表
習題解答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5037116
  • 叢書系列:大專商管
  • 規格:平裝 / 536頁 / 19 x 26 x 2.68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六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相較於我以前在高中時期接觸的那些偏向「速成」的會計讀物,這本《初級會計學(第六版)》在「理論深度」上的要求,可說是高出好幾個層次。它迫使你必須去理解背後的經濟實質,而不僅僅是死記硬背那些分錄格式。尤其在處理到資產重估和折舊的調整部分時,書中對於「折舊」不只是視為費用的攤提,而是資產使用效益的系統性分配,這種觀點的建立,對於建立正確的財務思維至關重要。我發現,當我開始嘗試用書中的觀點去解讀公司年報時,很多原本看不懂的數字突然間就串連起來了。當然,這麼厚的書,閱讀起來確實需要相當的專注度和時間投入,它不適合那種想要快速瀏覽一遍就上戰場的讀者。它更像是一份長期的投資,需要你耐心耕耘。總體來說,如果目標是打下堅不可摧的初級會計基礎,並且具備未來繼續鑽研的潛力,這本書絕對是值得書架上收藏的一本經典教材。

评分

這本《初級會計學(第六版)》的教材,說真的,拿到書的時候,那種厚重感就讓人對內容的紮實程度有所期待。對於我們這些剛踏入會計領域的新鮮人來說,建立正確的基礎觀念絕對是重中之重。我得說,這本書在基本原則的闡述上,確實下了不少功夫,每一個會計循環的步驟,從原始憑證的取得到財務報表的編製,幾乎都是鉅細靡遺地帶你走過。特別是對於分錄的處理,它提供非常多樣化的實例,讓抽象的數字變得具體可感。我記得第一次接觸到那些借貸方的規則時,腦袋簡直是一團漿糊,但透過書中那些清晰的圖表和步驟解析,慢慢地,那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才逐漸浮現。而且,它不像有些翻譯教材那樣,用語氣過於學術化,這本第六版在用詞上顯得比較貼近本地的教學習慣,至少在準備期中考的時候,那種熟悉的感覺能讓人安心不少。不過,雖然基礎打得很穩,對於一些進階概念的探討,或許就顯得比較保守了些,但畢竟是「初級」,能把這些核心概念講透,已經算是功德一件了。

评分

翻閱這本教材的體驗,跟以往接觸的幾本坊間參考書簡直是天壤之別,這本《初級會計學》的邏輯推導能力實在是太強悍了。它不是那種單純羅列公式和例題的堆疊,而是非常著重於「為什麼」要這樣做。舉例來說,在談到存貨計價方法時,它不只是告訴你先進先出法(FIFO)和後進先出法(LIFO)的計算步驟,更深入地探討了在不同物價波動情況下,選擇不同方法對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的實質影響。這種思維層次的引導,對於未來想要從事報表分析的同學來說,簡直是無價之寶。我個人最欣賞的是它的章節編排,銜接得非常自然流暢,從基礎概念到比較複雜的會計科目處理,幾乎沒有任何突兀感。唯一的缺憾可能在於,對於一些最新的國際會計準則(IFRS)的即時更新速度,雖然第六版已經盡力趕上,但畢竟學術著作的出版時程有其限制,有時候需要額外查閱最新的規定才能確保知識的全面性。總體來說,它像一位嚴謹的師傅,手把手地教你砌磚打底,確保你的結構萬無一失。

评分

老實講,我對這本《初級會計學(第六版)》的評價,會帶有一點對「考試攻略」的實用性角度來看待。坦白說,在台灣的會計考試文化中,能夠精準命中命題方向的教材,才是王道。這本書的習題設計非常符合國內大學會計學課程的標準,從選擇題的細膩陷阱到計算題的完整步驟要求,都涵蓋得很到位。我尤其推薦給那些在補習班上課,但想找一本更系統化、更有條理的參考書來輔助的同學。它的課後習題,特別是那些標註為「進階挑戰」的部分,難度拿捏得恰到好處,既不會讓你感到挫折到想放棄,又能確實地檢驗你對該單元概念的掌握程度。我記得有一次為了搞懂應收帳款備抵損失的計算,我光是針對書中那三個情境的習題就重複算了四遍,每一次都有新的體會。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或許是為了保持書本的輕薄(雖然它還是很厚),對於一些極端特殊或少見的交易類型,著墨較少,但初級階段,這樣的取捨或許是可以理解的權衡吧。

评分

這本教材的編寫風格,給人一種沉穩、老派的信賴感,不像一些新興的教材試圖用太多花俏的設計來吸引眼球。它走的路線是紮實的學理鋪陳,彷彿能聞到油墨和紙張混合的學院氣息。我對其中關於「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的對比分析印象深刻,作者用了很長一段篇幅,用生活化的例子,像是租金的預付或應付,來解釋這兩者的時間點差異,這對於初期概念混淆的讀者來說,簡直是及時雨。此外,書中大量的表格和圖示,雖然設計上不算前衛,但其功能性極強,能夠一目了然地呈現複雜的會計流程。我個人在準備期末報告時,經常會翻閱書中的流程圖來梳理整個會計年度的業務邏輯。或許有人會抱怨它翻譯腔調略重,但我反而覺得,在學術領域,保持一定的學術語言的嚴謹性,比過度口語化來得更為重要。它像一本工具書,你需要時,它就在那裡,提供最可靠的依據。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