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孫子兵法》是由至今約兩千五百年前,出生在中國春秋時代的齊國、輔佐吳王的兵法家孫武所著,是最古老且最傑出的兵法書。
本書是將《孫子兵法》應用在現代的工作及事業上,對我們有所幫助的入門書。
請不要認為這些寫於兩千五百年前的、中國的、關於戰爭的內容,太過陳腐,即使看了也無法應用於現代生活。其實,這本經典古籍超越了時代的變化,經過長年累月下來,不論東方或西方都給予高度評價,其中有許多實質內容,匯聚了能夠應用在不同時代的智慧。
《孫子兵法》是一本只有六千字左右的簡短文獻。本書從中選取對現代人的工作或事業有助益的部分,加以簡單明瞭地解說,因此,若你在讀了本書後,對《孫子兵法》感興趣,再去對照原著,也是不錯的作法。但是,對於「閱讀古書不太擅長」的人也很多吧! 其實我也是。不對,應該說我曾經也是(沒有用過去式表示的話,似乎會喪失信用),本書正是為了讓這樣的人也容易閱讀而寫成的。
但是,我避免「超譯」,以免變得不知道原本的《孫子兵法》在說什麼。因為我本身對於古書被「超譯」後,「到底真正在說什麼」這件事很在意。我會懷疑作者的翻譯是不是只為了便宜行事而扭曲了原文的意思?
因此,我先介紹《孫子兵法》原本的內容,並附上白話文翻譯,再用解說的方式說明如何將其應用在工作及事業上。在解說的部分,加入了我擔任經營顧問三十年左右的經驗中,所看到、聽到、接觸到的商場實例,讓各位可以很容易地將《孫子兵法》應用在二十一世紀的工作上。
雖然《孫子兵法》包含著珍貴的智慧,但因為所寫的是兩千五百年前的戰爭方法,因此若只是將其直接翻譯閱讀的話,就變成是古籍的研究與學習,無法對現代的工作有所助益。在精讀孫子話語的同時,我們要變成其心、其腦,試著去想想看,如果現在孫武就在眼前,會對自己的工作提出什麼樣的建議呢? 而我正是擅長將這本《孫子兵法》應用在現代的「孫子兵法家」。
不是「軍事家」而是「兵法家」這件事,是很重要的。有關其間的差異,我引用海音寺潮五郎的小說《孫子》中的章節來說明。
「所謂的軍事家,是研讀自古以來的兵法,熟知古今的戰史,研究兵制變遷者。但也只是這樣的人。而兵法家,會臨機應變,若能想出最適當的戰術,即使不知道古人的兵法,也沒關係。當然,知悉古人的兵法也可,精通古今的戰史也無妨。只是,在將其實際應用的當下,必須要靠個人的機智自在地運用。這才是兵法家。」(《孫子》,每日新聞社刊)
我並不是中文學者,也不是兵法研究家,而是每天在商場上實戰的企業經營者,也是一名經營顧問,因此,在讀了這本小說《孫子》後,為了要讓自己與詳知中文或古代歷史的學者老師有所區別,因而自稱是「孫子兵法家」。
請試著在網路搜尋引擎上輸入「孫子兵法家」。在第一頁出現的都是我的名字。因為這是我自己獨特的領域,是尚未開拓的藍海市場。而這件事本身,就是《孫子兵法》的實踐應用──「不戰而勝」。在網路的世界裡,並沒有解說《孫子兵法》的「軍事家」老師。雖然有老師寫的「孫子兵法」相關書籍比我還多,但是在網路上,我是絕對領先的,而且「孫子兵法家」這個詞是我的原創。也許有人會說不要隨便這樣自稱,但是沒有任何人會為我擔保這個獨特的名稱和專業,我只是自己決定了自己獨特的東西而已。這是「致人而不致於人」。我運用兩千五百年前的《孫子兵法》在網路上作戰。這就是實戰技巧。很有意思吧?藉由應用《孫子兵法》,就能夠在網路這樣的最新戰場裡,創造出致勝的領域。
我想要讓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的年輕人都來讀《孫子兵法》。
像《孫子兵法》這類的古書,很容易讓人以為是給有年紀的、人生經驗豐富的人閱讀的。的確,年長者中有很多古書迷,不過,我認為就是因為年紀輕,更應該從古籍和歷史中學習,來彌補自身經驗的缺乏和知識的不足。
我自己從二十多歲就開始從事經營顧問的工作,為了要給五十歲、六十歲、七十歲的經營者提供意見,而開始學習《孫子兵法》。因為一個年輕小伙子講一些好像很了不起的話,也沒有人會聽,我便以「這不是我說的,而是《孫子兵法》說的」,這種方法來提供意見。想不到真的效果立現!別人不願意聽我所說的話,但若是《孫子兵法》所說的話,就能夠接受。這本書就是匯集了這些將《孫子兵法》應用在事業上的智慧集大成之作。當然,我希望超過五十歲以上的人也來閱讀,也希望年輕人在閱讀之後,對《孫子兵法》能夠產生興趣。
《孫子兵法》是由始計篇、作戰篇、謀攻篇、軍形篇、兵勢篇、虛實篇、軍爭篇、九變篇、行軍篇、地形篇、九地篇、用間篇、火攻篇,這十三篇所構成。
在許多《孫子兵法》的解說書中,都將〈火攻篇〉置於第十二篇,而將〈用間篇〉置於最終的第十三篇,但是,在現今所發現的最古老殘存資料的竹簡本中,〈用間篇〉在第十二篇、〈火攻篇〉在第十三篇,依照淺野裕一的說法(《孫子》,講談社學術文庫),「因為〈火攻篇〉具有將《孫子兵法》整體作結的最適當內容,因此被認為這才是原本的篇序」,我對此深有同感,因此將〈用間篇〉排在第十二篇、〈火攻篇〉排在第十三篇。
本書依照這十三篇而寫成十三章。本來的原文,雖然各篇是以不同的主題來區分,不過內容有些重複,也有一部分讓人覺得好像適合放在其他篇章。但這也是古書特有之處。因此,本書在各主題上不做順序的變更,依照原本出現在這十三篇中的順序整理出論題。
被認為是在西元前五百年左右時所寫成的《孫子兵法》,在司馬遷(西元前一四五至前八六)所寫的《史記》中,曾提到它是一本被廣泛閱讀的兵法書,在《三國志》中知名的魏國曹操也對《孫子兵法》做注解,因此可以證明這是一本持續兩千年以上都一直獲得高度評價的書。
在日本,一般認為《孫子兵法》是在八世紀時由吉備真備自唐朝帶回國,最知名的是在日本戰國時代,甲斐的武田信玄使用了引自《孫子兵法》的「風林火山」旗幟。在幕府末期,山鹿流派兵學的教師,也就是長州的吉田松陰著有《孫子評註》來解說《孫子兵法》。在現代,大家熟知的是軟銀(Soft Bank)的孫社長應用《孫子兵法》創造出經營法則,另外還有許多的企業經營者都將《孫子兵法》應用在經營上。
將目光轉到西方,據說拿破崙很愛閱讀《孫子兵法》,傳聞美國五角大廈也在進行《孫子兵法》的研究。聽說微軟公司的創辦人比爾.蓋茲也喜歡讀《孫子兵法》,與軍事相關的人就更不用說了,企業經營者將其應用在事業上的例子也不少。
即使是不同的國家及時代,在戰爭這種要爭你死我活的終極場合裡,《孫子兵法》對於徹底看穿人員要如何行動、應該要有何種組織、要如何才能存活下來等,這些人類本質及本性的強大洞察力,有非常多值得參考之處。
我自己身為一個企業經營者,這四分之一個世紀以來,在人事及組織的問題上,以及經營戰略和管理等方面,曾碰到許多障礙和難題,其中有很多次都是靠著《孫子兵法》來克服,而達到逆轉勝。
就算說:「工作上重要的事,《孫子兵法》全部都教給我們了。」也不為過。
現代的社會,與《孫子兵法》寫作當時的春秋時代一樣,都正邁入激烈動盪的亂世中。因為人口減少及其所伴隨的高齡化而被迫產生龐大負債的日本自不必說,全世界也是陷入停滯不前的混沌狀態。因此,我想加以活用跨越時代的《孫子兵法》的智慧,不過,這並非「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麼簡單的勝利方程式。
因此,本書嘗試將「不要輸」當作關鍵字。即使無法戰勝,只要不要輸的話,仍然可以報仇雪恥。這不只是平常每日的勝負而已,以人的一生來看,是一場八、九十年的長期戰。即使只以身為社會人士的職涯來思考,也有五十年。
因此,如果說最後能夠笑著存活下來的人是勝者的話,那麼沒有輸的人就獲勝了。而關鍵就要看你是否能熬過五十年的商場世界,即使到了七十歲時還能精神奕奕地積極向前看。雖然七十歲之後不知道還會有十年或二十年,但也仍舊希望在退休後不給家人及社會造成困擾,能夠從容地愉快生活。
要是這麼思考的話,就不會只想著要擊敗眼前的敵人獲得勝利。不要輸,讓自己在最後的最後,都持續保持以勝利為目標的狀態,才是最重要的吧?
事實上,《孫子兵法》本身是重視「不要輸」更甚於「獲勝」的兵法。因為書中面對的是真正的戰爭,若是拙劣作戰,打了敗仗的話,會造成國破家亡、人員死傷。若只一味地想著要打勝戰,人命再多也不夠用,因此,孫子教我們:首先是不要輸,應該做好不要輸的準備。
在看不見未來的動盪亂世中,並沒有「這樣做的話就能夠獲勝」如此簡單的成功法則。讓我們穩健踏實地來實踐跨越了漫長的兩千五百年,一直被拿來學習、閱讀的《孫子兵法》,並且不要輸地堅決存活到最後吧!《孫子兵法》就是為此在教導我們重要的事。希望本書能夠成為各位實踐《孫子兵法》的開端和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