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斷念,其實就是「轉念」
作傢、臨床心理師/遊乾桂
有些念想,現在做不到,不代錶未來不會做到,重點是有無早一刻撒下那粒美好的種子,這是我的習佛心得,也是日本最會說故事的齣傢人名取芳彥,在他的作品《斷念の練習》中給齣的貼心叮囑。
大是文化邀我為這本好書為文作序,我點頭答應後多日晃悠拜讀,被它深深吸引,順道爬梳瞭自己的習佛往事。
那是年少的記憶瞭,大姐與老傢附近的明光寺住持相熟,大學聯考前兩年,我便住進寺中,青燈古佛相伴,意外埋下一粒「佛種子」。我是心理係學生,但卻齣入哲學係,修習佛學概論、中觀哲學、佛教經論等課程,在「懷疑論」的哲學裡,窺探「實踐論」的佛學。這樣美好的經驗,在《斷念の練習》一書裡處處可見,止息痛苦與離苦得樂因而有瞭火花。
人生本質究竟是「無壞不顯好」,壞事可能占瞭十之八九,離苦得樂的方式是「修行」,一直以為自己走噩運、被陷害,起嗔恨心,如果未有轉念,好事便遙遙無期。反之,懂得無壞不顯好,理悟:沒有壞人,就看不齣好人的好;沒有苦難,就很難看見菩提,明白轉身可能會有陽光。
《斷念の練習》一書是我對佛學理解的美好印證,它不是齣世的哲學,而是入世的實踐,看破、放下、隨緣與自在是人生四大功課。
看破的意思並非看空,而是「知道」、「瞭然」一切,明白生老病死、成住壞空都是歷程,金錢就不會隻是錢,而是一種通往美好日子的媒介而已,財富便不會是枷鎖,投資大師巴菲特是這樣想的:工作賺錢是成就,用錢助人是慈悲。「看破」在此應該解讀成「看懂」或「看清」,理解金錢的本質,得到的會是真正的快樂。
「放下」,難呀!是啊,全放下當然難,但若轉念隻放一下就不難瞭。放下其實無所不在,杯子裝滿想再裝水,必須先喝光,這就是放下。不安的執念「放」生瞭,纔可能安頓內心。
「隨緣」最好,它的對應是勉強。人生有太多自設的勉強,比收入、比排名、比成就、比容貌、比房車……彷彿造瞭一粒自己搬不動的石頭。凡事太過強求,就會起煩惱心,那便是攀緣瞭。與其煩惱明天,不如隨順因緣的活好當下。
人生,最終求一個「自在」,但自在不是一開始就凡事通達,而是做齣該年紀的安心法,一如孔子所言: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
人生長路最好慢行,保持規律的速率,無求便是安心法。即使三韆繁華,亦不過彈指一刹那,百年雲煙過後,都是一抔黃沙。
不爭就是慈悲,不辨就是智慧,不貪就是布施,斷惡就是行善,改過就是懺悔,謙卑就是禮佛,守禮就是持戒,原諒就是解脫,知足便是放下,利人就是利己。懂得一加一隻等於二,就是自在。
這本《斷念の練習》給我很多心靈活泉,我猜同樣也能惠賜給你,樂以為文推薦。
推薦序二
想斷煩惱,先學「斷念」
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兼所長/林建德
在佛教的修行中,「心念」無疑是最重要的。有什麼樣的心念,即會產生什麼樣的行為,行為成為習慣,久而久之形成業力習氣,形塑一個人的人格特質,甚至有一說「起心動念無非是業、無非是罪」。因此,佛法修學所重,即是心意識的覺知與觀照。
修行佛法有三種道路:「人天道」重視福德因緣的纍積,從利他、助人中增長善業,因此「善念」是重要的;「解脫道」則強調四念住(按:指身體、感受、心理、思想四麵嚮)的止觀修行,近來風行的「正念」法門,即是透過對四念住的覺察,深化身心的智慧洞察,進而遠離貪、瞋、癡等煩惱;「菩薩道」邁嚮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的圓滿成佛,善念與正念更往上、往前開展,故大乘佛法裡便有「無念」之說。無念是「於念而無念」,隨任何念頭的升起與消失,既不執著、也不強求,即便是善念和正念亦然,再無二元的對立分別。
善念、正念與無念,大緻相應與人天、聲聞(按:即「解脫道」)與菩薩的修行心法;然而,於此三者之外,本書所說的「斷念」亦是一絕,實可謂「斷念即解脫」,猶似禪宗所言的「歇即菩提」(按:放下心中的煩惱,就可察覺自己的真實麵目)。
人之所以有煩惱,乃因心有牽繫,看不破、放不下、捨不得等,如此「懸念」,使人一步一步走嚮痛苦的深淵;如何臨崖勒馬、迴頭是岸,就要在病痛起處勇猛奮躍,不生起此等心、不復作此等人。簡言之,要「斷煩惱」必須先「斷念」,本書的要旨即在告訴人如何斷念;其實斷念亦是「轉念」,轉嚮善念、正念,乃至於無念。
斷念的人生修練是重要的。佛教「十二因緣」從無明為始,一個牽引著一個,不斷接續生命的苦痛;相對的,隻要從中截斷,生死苦痛的流轉就此結束,即可能終結無止境的輪迴。
此外,從斷念而至斷煩惱,象徵一種決絕的勇氣與信心,斷然且毅然決然,在生命旅途上做一個堅強的勇者。
「放下」需要勇猛無畏,在人生諸多時刻,倘若執著太深,煩惱勢必粗重!斷念象徵一種「離執力」──遠離「執念」的能力,此亦為一種心靈的力量,邇來逐漸盛行的「斷捨離」,可謂是斷念的實踐,值得吾人深思和推廣。
很欣悅大是文化齣版一本關於斷念練習的書。本書指齣「放棄」其實是看清真相,「斷念」就是心靈的大掃除;相對的,執著是不安、焦慮、憤怒等負麵情緒的源頭,想太多、愛比較,著實讓人日子難過。綜括言之,活在當下──不懊悔過去、不煩憂未來,纔是人生的幸福之道。
全書雖諄諄教誨卻平易近人,隨手拾取、咀嚼其中片言隻字,隨即得以獲益啟發、心開意解。值此繁忙世道,本書當可為現今睏頓、正在渡越生命重大關卡之人,帶來一帖及時的清涼藥方,故樂為推薦之。
前言
斷念,不是放棄,是理解自己的無能為力
事情沒有做到最後,半途而廢,叫做「放棄」,日文寫做「諦める」。這個語詞,給人遺憾、痛苦、鬱悶和空虛的感受,大傢都不是很喜歡用。
不過,翻開字典查詢「諦」這個字,卻都是很棒的解釋,完全沒有負麵的意思。看來,「諦める」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不好呢!
「諦」這個字的右邊是帝,原本的象形文字,是三條垂墜的線,束在一起的樣子。意思衍生為:
一、把事情弄清楚。多方觀照,辨明真相。
二、真實。綜觀整體,洞察真相。
簡單來說,就是「看清」(明らかにする)的意思。好像東西被光線照得很清楚,真相大白。這裡的「看清」,錶示毫無疑問、明明白白。這個字在梵語中唸做「satyá」,意思是:
三、真理(佛教用語)。還有覺悟。
也就是說,在日語中,「放棄」與「看清」其實是同一個意思。以前的人,是在「看清」事情的真相後,得以「放棄」。即使希望長生不老,但還是明白「人隻要生下來,就會變老」,隻得放棄、斷絕長生不老的念頭,並接受「人終究會老」的事實。
不過,到瞭近世,「諦める」這個字,已經失去「看清事情本質」的前提,單純變成放棄的意思。時代的變遷,多少會使語言產生變化。不過,明明隻要經過「看清」的過程,就可以乾脆的「放棄」啊!後人卻都忽略瞭看清的環節,真是可惜!
認清事實,纔不會討厭自己
佛教的釋迦牟尼,闡明四諦為基本教義,也把「放棄」和「看清」視為相同意思。
為瞭乾脆俐落的放棄,應該要看清什麼呢?
首先,要仔細觀照事物和自己內心的狀態。
例如,原本預定好的戶外活動,因為下雨去不成。這時,要放棄很想去的戶外活動,首先得明白「天氣不可能改變」的事實。如果沒有看清這項事實,就會懊惱不已,一直抱怨「為什麼偏偏下起雨瞭」、「虧我還特地做準備」。
再以我的經驗作為例子。放棄減重時,必須先明白「我生而為吃,現在想吃的欲望勝過一切。」、「大傢常說『男人因為不想死而瘦身,女人為瞭瘦身可以豁齣性命。』現在的我,比起減輕身體的負擔,更重視減輕心靈的負擔。」隻要明白這些道理,就不會陷入自我嫌惡,覺得「我減不瞭肥很沒用」,即使被別人罵「沒有毅力」,也很心安理得。
有些人,即使仔細觀察事情的狀況,還是無法放棄。這樣的人,也隻能讓他持續嘗試,直到他看清事實為止。他必須不斷嘗試,直到遭遇挫摺、纍得筋疲力盡,纔可能放棄。
要對喜歡的人死心斷念,除非愛到徹底。直到明白就算自己愛到粉身碎骨,對方也不屑一顧,纔有放棄、死心的可能。如果不明白「感情勉強不來」的道理,人就無法斷念。
想要放棄不如意的工作,隻能盡力一搏,做到徹底。拚盡全力後遭遇失敗,纔有可能明白失敗的原因。「原來那個環節不能那樣處理,難怪會失敗。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於是得以斷念,轉嚮新的目標。
「沒辦法,這件事就是這樣」,別再糾結
如果覺得「看清」一詞很難理解,想成是「理所當然、沒辦法」也可以。
被別人說瞭壞話,隻要想成「那個人要講別人的壞話,纔會有優越感,所以理所當然會講我的壞話」,就不會放在心上。
自己說瞭正確的事,卻不被理解,不妨想成「對方的理解能力有問題,所以不懂也沒辦法」(但是,我不是建議你們把對方當傻瓜喔)。「對方似乎覺得還有其他正確的觀點,所以當下自然不會採用我的意見。」如果可以意識到這點,就不會覺得焦慮煩躁。
被強大的挫摺打垮,導緻不得不放棄,不可能輕易振作起來。想要重新振作,必須明白自己為什麼遭遇挫摺。明白「自己真的無計可施」,然後徹底斷念。每次重新振作,就會明白「原來這件事就是這樣」,學到寶貴的經驗。
本書想告訴大傢,我們平常遇到的問題,它們的本質是什麼,要如何「看清」進而「斷念」。本書所談的「斷念」,有「看清」和「放下」兩種意思。
我舉的事例,多數都是我親身經歷的放棄過程,或許不全然符閤你的情況,但是希望你可以從這麼多的事例當中,體悟到放棄的方法。
希望能幫助大傢把糾結於心的事情徹底斷念,踏齣新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