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塱壹古道,或許應該稱為「琅嶠-卑南古道」之阿塱壹段。琅嶠,是恆春的舊名,是原住民語,意思是颱灣蝴蝶蘭或鯊魚,也有說是指銀閤歡,已不可考,之所以會改名為恆春,乃清同治13年(1874年),清朝指派欽差大臣瀋葆楨來颱處理牡丹社事件,結束後,見瑯嶠四麵環山,地勢雄偉,攻守皆宜, 故奏請同治,準予築城。而卑南是颱東的舊稱,牡丹社事件後,清廷積極治臺,修築多條通往宜花東後山的道路,琅嶠卑南道就是其中之一。
本書以導遊帶團般,介紹阿塱壹古道的生態與景觀,並以解說與互動的方式,將全程分十五段來帶領大傢去深入體驗,每一段都具有它獨特的生態與景觀。為加強效果,在敘述上,會把實際發生以及自己虛構的故事,適時加入解說中,增添趣味性,讓讀者加深印象,進而激發讀者對古道的愛護與保護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