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
於三十五年前開始撰寫本書時,從未想過其完成至齣版,竟然經歷這麼多的風雨與轉摺。初稿早於上世紀九零年代已打好,但是迴首一顧,即使延至今天方麵世,也是還覺值得!其中一個主因是:此中進一步開發瞭上田唯識的影響部分,特別是指齣「量論」研究必須有一「範式轉移」這項重要成果,這都是近年新的收穫。
著名的英國 AI 哲學傢 Margaret Boden 區分瞭三類型的創造:(1)「組閤型」(combinational) 創造;(2)「探索型」(explorational) 創造;(3)「變革型」(transformational) 創造。簡要而言:首先,「組閤型」創造:將既有的觀念重新組閤而產生新的觀念。其次,「探索型」創造:於某種既有的風格內部,即已存的概念空間中,產生全新的途徑。最後,「變革型」創造:能夠改變風格,特別地「產生先前不可能生成的新結構」。換言之,可帶來「研究範式變換」。準此而觀,本書於開展上田對「唯識傳統解釋」的批判之現象學涵義上,可說是一種「組閤型創造」錶現。而在為著名的上田與長尾的論爭作齣現象學式仲裁,則是屬於「探索型創造」活動。當論證「量論」研究範式之轉換,則已是進至「變革型創造」之層次。職是之故,有些學友乃認為本書為當代漢語佛學界自牟宗三先生之《佛性與般若》以來最重要的論著。此外,由於對Stcherbatsky 以降的範式之顛覆,更有視之為國際唯識與量論領域研究之新裏程碑。對於此等評價,個人則認為最好由讀者自行判斷。
相當可惜的是:「上田唯識」這一寶藏於今天的日本佛學界竟然全遭漠視。最近的一項明證,就是2012 年由京都大學所齣版的《真諦三藏研究論集》一書完全不提上田義文之名及其任何著作。這除瞭基於日本學界傳統以來門戶之見的陋習外,最大問題還是在於當今的日本佛教研究學者稀見具有哲學之頭腦,大多數都隻能埋首於考據與翻譯而已。不過,若缺乏真正的理解,則所齣的翻譯品質便難離錯劣瞭!個人於佛學研習過程中,雖然不曾於東瀛本土入學,但卻受益其成果良多。因此衷心希望將來其能大有改進!事實上日本學界不妨以一批判性立場來閱讀本書開始。的確,於本書中,對於上田唯識較持同情態度,即使其中亦有作齣批評之處。但是,這一切主要乃植根於純學術立場的探索結果。特別地,作為華人,在根本上我與日本學界可以保持客觀的距離。
本書初稿乃是於加拿大卡加利大學 (University of Calgary) 寫成的。此乃從1993 至1996 年在臺灣的「國際佛學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of BuddhistStudies) 之贊助下,得到河村澄雄(Leslie Kawamura) 故教授之盛意邀請而成事。其間還習得梵、藏二語。這都是要特別緻謝的!
尤值得一提的是:1986 年個人嘗赴名古屋親自拜訪上田教授,除瞭受到其熱情招待外,在後來之多年通訊中,一直多加指導與贈書。此外,還特別為我所編譯之《色即空‧ 空即色:上田義文唯識學論文集》寫瞭一篇長代序。而另一方麵,當長尾教授於1995 年訪問卡加利大學時,亦都是能夠持開放態度和我討論其與上田唯識的論爭,這使得我能夠深入瞭解其存在主義色彩的進路。個人真是萬幸能夠有親炙兩位當世佛學大傢的機緣!
無疑,事實上本書之能夠齣版還也是得到其他許多人之幫助與支持,儘管在此未能將其名字一一列舉而緻以衷心的感謝,但是其中有些必須指齣者包括:冉雲華故教授、吳汝鈞學長、鈴木仁子 (Hitoko Susuki) 女士與楊曉捷教授。最後,本書初稿是由內子少萍打字的。她在經過長期與癌魔博鬥之後不幸於前年離世,未能及見本書之齣版,茲將之獻給她的靈右。此際撫手書稿唯感嘆:倚劍天涯常作客,清明節令更懷君。
2021 年4 月1 日
寫於南港中央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