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這本「秘笈」的厚度讓我有點嚇到,想說哇,內容肯定很豐富吧!實際翻閱後,發現內容的篇幅其實是建立在非常細膩的「拆解」上。它並沒有太多「秘訣」式的快速捷徑,更多的是一步一步地將複雜的流行鋼琴技巧分解成最基礎的元素來解釋。這種教學方式對於那些追求完美主義,想弄清楚每一個細節的人來說,是個福音。我個人很欣賞它在「音階與調式」的應用上,有將流行樂中較常出現的特殊音階(例如藍調音階、流行樂中的某些調式音階)拉出來單獨討論,這比很多只談大調小調的書要進階一點。然而,台灣的流行音樂市場變化非常快,新的和聲語法層出不窮,這本書的內容給我的感覺,比較像是一本「經典教材」,它奠定了非常穩固的基礎,但對於近五年來興起的某些節奏型或和弦運用趨勢,更新的速度似乎跟不上市場。例如,對於如何用鋼琴模擬合成器或貝斯的線條,書中幾乎沒有著墨。這本書更側重於「人聲伴奏」的傳統角色,而不是「樂團編制」中鋼琴多樣化的可能性。它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參考書,用來回顧和鞏固基礎知識非常棒,但若要說它是能讓你立刻跟上時代潮流的「自學秘笈」,可能還需要讀者自行補強許多當代音樂的聽力和實戰經驗。
评分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第一個印象是,這根本就是一本給「鋼琴老師」準備的講義,而不是給「自學者」的秘笈啊!內容的編排邏輯非常嚴謹,每一個章節都像是大學樂理課的課綱,鉅細靡遺地拆解了和弦的結構、轉位、以及各種功能性的解釋。對於我這種自學多年,對樂理有一定基礎,只是想系統化整理一下知識點的人來說,這本書的「詳盡度」簡直是爆表。它會花費大量的篇幅去解釋為什麼這個和弦要這樣按,這個音階的組成是什麼,而不是直接丟給你一個和弦圖你就自己摸索。這對於習慣看YouTube影片或零散網路資源學習的人來說,可能會覺得有點枯燥,因為它要求你必須「讀懂」每一個理論背後的邏輯。但反過來說,如果你真的想把基礎打到鋼筋水泥一樣穩固,這本書絕對是個寶庫。只是,美中不足的是,雖然理論講解得透徹,但在「實戰應用」的範例上,個人覺得有點保守。它教你如何分解和弦,但很少直接展示在一個現代感強烈的歌曲中,這些分解如何轉化成流暢的伴奏型態。我總覺得,書本上的示範曲,聽起來就是少了那麼一點點「靈魂」,比較像是教科書範例,而不是實際在舞台上會聽到的聲音。如果能多一些編曲示範的錄音檔或影片連結(雖然是實體書,但這是一個理想),或許能讓理論和實務的接軌更順暢一些。
评分說實話,我對這本書的評價是愛恨交織。愛它的是它的「廣度」。它試圖涵蓋從最基礎的鋼琴鍵盤指法,一直到基本的即興編配,中間還穿插了一些不同曲風的節奏型態。這讓它成為一本很「全方位」的參考書,你不用東奔西跑找好幾本不同的書來補足知識缺口。我特別欣賞它在「視譜能力」的訓練上所下的功夫,它強迫你不能只依賴和弦名稱,而是要真正去看五線譜上的音符組合,這對於未來想深入研究配器或學習其他樂器是很有幫助的基礎。然而,恨它的地方就在於它的「深度不足」與「風格單一」。當你真正想挑戰一首比較複雜的歌曲時,比如需要複雜的左右手織體配合,或者需要用到七和弦、九和弦的延伸音時,這本書的教學就會顯得有點力不從心。它的節奏型態教學,大多停留在比較基礎的四四拍流行歌架構,對於三拍子的圓舞曲風格、或者更複雜的複合拍子,著墨非常少。而且,對於台灣聽眾比較常接觸的日韓系流行音樂或華語抒情歌的「味道」,書中的示範曲目似乎捕捉得不夠精準。它給的是一個標準答案,但流行音樂的精髓往往就在於「非標準答案」的那個小小的變化裡頭。這本書更像是給你一把萬能鑰匙的「基本輪廓」,但要解鎖更精緻的門鎖,還是得靠自己的摸索和經驗累積。
评分這本《流行鋼琴自學秘笈(六版)》給我的整體感受,就是「非常保守」且「極度依賴讀者的主動性」。對於自學者來說,這本書最大的優勢或許就是它提供了一個結構清晰的學習路徑,讓你不會迷失在海量的資訊中。它像是給你一張地圖,標示了重要的路標:音階在這裡、和弦在這裡、基礎節奏在這裡。對於初學者來說,這張地圖是無價的。但是,地圖的缺點就是,它無法讓你體驗路上的風景。書裡面的「練習題」很多,但很多練習題的設計,感覺是為了示範理論點而設計的,而不是為了讓彈奏聽起來更悅耳。我發現自己常常必須把書上寫的和弦進行,自己重新編排一下,才能達到我想要的「流行感」。舉例來說,書上教了很多基礎的分解和弦,但當我嘗試用書上的方法去伴奏一首比較快的歌時,聽起來就會很生硬,節奏感不夠「律動」。這本書比較偏向「古典鋼琴思維套用在流行樂上」的教學模式,而我更需要的是一種「爵士/流行鋼琴思維」,那種更注重律動感和和聲色彩的碰撞。總之,如果你的目標只是想學會彈奏基本和弦並彈熟幾首簡單的歌,這本絕對夠用。但如果你想成為一個能自己改編、即興,甚至寫歌的伴奏高手,那麼這本書只能算是你工具箱裡的一個基礎工具,你還需要很多專門針對「律動感」和「和聲色彩」的進階教材來補充。
评分這本鋼琴書,說實在的,剛開始抱著蠻高的期待去買的,畢竟市面上這麼多教材,能出到第六版想必有它的獨到之處。我學琴的時間不算短,從古典鋼琴起家,後來因為興趣轉戰流行樂,對和弦進行和即興伴奏比較有感。這本書的排版風格還算清爽,看得出來編輯上有用心,不像有些老舊的教材,一翻開就覺得眼睛很累。不過,實際翻閱之後,我的感覺就比較複雜了。它給初學者的指引是蠻紮實的,從基礎的樂理概念、音階琶音的練習,到最基礎的流行歌曲和弦配置,都有循序漸進的帶領。對於那些完全沒有基礎,想靠自學摸索出門的人來說,這本書像是一個初步的領航員。但是,當你彈到中階,想要追求更細緻的伴奏變化,或者更貼近現代編曲風格時,就會發現它在「深度」上稍微欠缺了一點。很多地方的示範曲目,風格比較偏向比較老派一點的流行歌,我個人比較喜歡爵士或R&B的和聲色彩,這本書在這方面的著墨就比較少,感覺比較像是在教你「彈會」一首歌,而不是「彈好聽」一首歌。整體來說,它是一個很稱職的「入門磚」,但如果你想成為高手,可能還需要再添購其他更進階的書籍來做輔助,或者需要自己花很多時間去「翻譯」書上的基礎概念成自己想要的風格。我期待第六版能再加入更多關於編曲和風格模仿的實戰技巧,而不是停留在基礎的穩固上,畢竟學流行樂,最重要的就是「變化」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