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學(第八版) 

測量學(第八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黃桂生
图书标签:
  • 测量学
  • 测量
  • 工程测量
  • 大地测量
  • 地图学
  • 地理信息系统
  • GIS
  • 工程
  • 科学
  • 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書作者任教二十餘年,對測量學有極豐富的教學經驗與心得,主要針對科大學生撰著此書,希望提供授課老師更多的教學幫助。內容包括如何綜合運用各種理論及儀器,從事三角、導線、平板及地形等各種測量工程;還有測量學的理論基礎與計算原理,及測量的基本儀器與作業方法…等等。

本書特色

  1.詳細解說各種測量原理及技術,讓您對測量有正確的認識。
  2.闡述各種測量儀器及作業方法,讓您在使用上更加得心應手,不僅可學會基本操作,更能養成完整的測量作業技能。
  3.本書地籍測量、衛星定位測量、地理資訊系統與遙感探測概要、路線測量等課程,幫助學生瞭解測量學之趨勢。
《地籍测量与空间信息工程实践指南》 本书旨在为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专业人士及学生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实用的地籍测量与空间信息工程技术指南。 面对日益复杂的土地利用需求和快速发展的地理信息技术,传统的测量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社会对高精度、一体化空间信息管理的要求。本书紧密结合当前行业前沿,从基础理论到高级应用,系统阐述了如何运用现代测量技术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高精度空间数据,以支持高效的土地资源管理和可持续的城市发展。 第一部分:地籍测量的基础理论与现代方法 本部分重点梳理了地籍测量的基本原理、法律法规框架及最新的技术路线。 第一章:地籍测量的基石与法规环境 深入探讨地籍测量的核心概念,包括界址点的确定原则、地块的法律效力以及不同类型土地(如农村宅基地、国有土地、集体土地)的权属调查规范。详细解析我国现行的《土地管理法》、《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地籍测量的具体要求,强调测量成果的法律效力与证据标准。讨论了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原则,以及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如何保证测量成果的“原始性”和“权威性”。 第二章:高精度大地测量控制网的构建与维护 强调地籍测量成果的可靠性源于精确的控制基准。本章详细介绍了现代大地测量技术,包括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系统的优化部署与数据处理。重点讲解了GNSS在小区域、复杂地形地物环境下的作业策略,例如如何有效克服多路径效应、电离层延迟影响等。同时,涵盖了传统高精度几何大地测量(如精密水准、三角高程测量)在特殊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建立和维持符合国家标准的国家(或省级)二维/三维大地控制网。特别对“局部坐标系转换”的精度控制进行了深入分析。 第三章:地籍调查与地物要素的采集技术 本章聚焦于地块边界的精确定位和地物要素的准确采集。详细介绍了全站仪、电子平板仪在界址点复现和放样中的操作规程与精度检验方法。针对城市复杂环境,着重阐述了激光扫描技术(LiDAR)在快速、密集采集建筑立面、地下管线、植被冠层等三维地物信息方面的应用,以及如何将点云数据转化为符合地籍规范的二维要素或三维模型。讨论了无人机(UAV)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快速外业调查中的优势与局限,包括影像获取的几何精度控制和地面控制点的布设要求。 第二部分:空间数据处理、管理与质量控制 本部分着重于如何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转化为可用于决策支持的高质量空间信息资产。 第四章:地籍测量数据的预处理与规范化 涵盖了从外业数据采集到内业数据入库的全流程数据处理流程。详细介绍了GNSS原始数据、全站仪测量数据(如极坐标数据、数据链传输数据)的平差计算、精度评定方法,确保数据满足规范要求。重点阐述了数据拓扑结构的构建与检查,如何利用拓扑规则消除图形错误(如悬挂点、重叠线、弓形线等),保证地籍图件的几何一致性。引入了空间数据质量评估体系,包括位置精度、属性精度和完整性评价标准。 第五章:不动产登记与地籍信息系统(LIS)集成 本章探讨如何将经过检验和规范化的空间数据与不动产登记的属性信息有效集成。深入剖析了现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管理海量地籍数据方面的能力。讲解了空间数据库的设计原理(如PostGIS, Oracle Spatial),包括如何构建高效的索引、如何实现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详细描述了如何将地籍成果文件(如DLG、Shapefile、GML)导入登记系统,实现“图簿合一”的无缝衔接,并探讨了地理编码与反地理编码技术在提升不动产服务效率中的作用。 第六章:三维地籍与多维空间信息管理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和地上多层建筑的开发,二维地籍已无法满足需求。本章前瞻性地介绍了三维地籍(3D Cadastre)的国际发展趋势和国内试点经验。详细讲解了BIM(建筑信息模型)数据与测量空间数据的集成技术,如何利用倾斜摄影或地面激光扫描数据生成高精度的城市三维模型,并将其与地籍信息进行关联。探讨了“多层级地籍表示”的技术实现,例如如何精确划分同一地块上空或地下不同权属单元的空间范围。 第三部分:地籍测量在工程与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本部分将前述技术应用于具体的工程实践和管理场景,展示其价值。 第七章:工程测量与地籍基准的协调 针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如轨道交通、跨江大桥、高层建筑)对测量精度的严苛要求,本章讲解了如何将国家大地坐标系与工程局部坐标系进行精确转换和保持一致。重点介绍了沉降、位移监测技术在工程结构稳定评估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形变监测数据反演地质信息,服务于地籍边界的动态维护。探讨了如何利用测量技术对施工过程中临时界限和永久界址线进行精确放样和验收。 第八章: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土地利用现状监测与更新 阐述了如何利用遥感技术(RS)与GIS相结合,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周期性、大范围的监测。重点介绍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无人机影像的定期对比分析,识别和提取土地用途变化(如农用地转用、建设用地扩张)。讨论了如何建立不动产动态更新机制,通过定期或事件驱动的测量作业,及时将新增、变更的地块信息纳入空间数据库,保证地籍数据的“时效性”。 第九章:地理信息服务的构建与应用推广 本章指导读者如何将最终的地籍成果转化为面向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的实用服务。讲解了基于WebGIS的在线查询平台的搭建要点,包括数据发布标准(如OGC规范)、地图切片技术和用户权限管理。探讨了移动测量与采集技术(如利用移动GIS终端进行现场核查和快速更新),极大地提高了基层土地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最后,分析了地理信息在自然资源资产清查、灾害风险评估和城乡规划审批等领域的深度应用案例。 本书特点: 实践导向性强: 结合大量工程案例和实际操作流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技术前沿性: 涵盖了GNSS、LiDAR、UAV、BIM/GIS集成等最新的空间信息技术。 规范严谨性: 严格对标国家及行业标准,确保所介绍的方法和成果具备法律效力。 目标读者: 土地资源管理干部、城市规划设计人员、测绘工程师、地理信息系统开发者、相关高等院校土地资源管理、测绘工程专业的师生。 ---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1章 緒論
1-1 測量與測量學
1-2 測量之分類
1-3 測量之基準
1-4 測量之基本原理
1-5 測量工作程序
1-6 測量上應用之單位
1-7 測量之誤差與精度
1-8 測量在工程上之應用
1-9 比例尺

第2章 距離測量
2-1 概述
2-2 直接量距器材
2-3 平坦地之直接量距
2-4 斜坡地之直接量距
2-5 遇障礙物之量距
2-6 垂距(支距)及平行線定法
2-7 測尺之量距誤差及改正
2-8 量距精度
2-9 電子測距儀測距

第3章 高程測量
3-1 概述
3-2 名詞定義
3-3 水準儀之構造
3-4 水準儀之種類與舉例
3-5 水準標尺
3-6 水準儀之檢點改正
3-7 水準儀之使用法
3-8 逐差高程測量
3-9 水準測量在工程上之應用
3-10 渡河(對向)高程測量
3-11 高程測量誤差及其防範
3-12 高程測量誤差限制與簡易平差法
3-13 氣壓計高程測量

第4章 角度測量
4-1 概述
4-2 經緯儀之構造
4-3 經緯儀結構上之要求條件
4-4 各類型經緯儀簡介
4-5 經緯儀之安置法
4-6 水平角觀測法
4-7 垂直角觀測法與間接高程之計算
4-8 經緯儀之其他應用
4-9 經緯儀之儀器誤差及消除法
4-10 經緯儀之檢點與校正
4-11 全測站測量儀

第5章 三角(邊)測量與控制點與測算
5-1 概述
5-2 三角測量之圖形與強度
5-3 三角測量作業程序
5-4 選點
5-5 造標與埋石
5-6 基線測量
5-7 三角點點位的檢查
5-8 三角測量水平角之觀測法
5-9 歸心計算
5-10 控制點之測算
5-11 三角網之一次平差及座標計算
5-12 四邊形之二次平差及座標計算
5-13 測角前方交會計算
5-14 後方交會點計算(即三點法)
5-15 二點法
5-16 單三角型之計算

第6章 導線測量
6-1 概述
6-2 導線測量的分類
6-3 導線點之選擇及標誌與埋設
6-4 導線點與三角點之聯繫
6-5 導線邊長之測量
6-6 導線測量角度觀測法
6-7 導線測距與測角精度之配合
6-8 導線測量之方位角觀測
6-9 導線測量之計算程序
6-10 閉合導線之計算
6-11 展開導線之計算
6-12 導線點之展繪

第7章 平板測量
7-1 概述
7-2 平板儀之種類與構造
7-3 平板儀測量原理
7-4 平板儀支整置
7-5 平板儀之測定控制點之作業法
7-6 平板儀測量作業
7-7 平板儀測量應注意事項
7-8 平板儀測量誤差之來源

第8章 地形測量
8-1 概述
8-2 地形圖之表現方式
8-3 等高線之種類及其特性
8-4 等高距
8-5 等高線之測法與地貌測繪要領
8-6 地形測量之作業程序
8-7 施測地形圖使用儀器、方法與比例尺之配合
8-8 地形圖之精度與檢查
8-9 圖幅之接合、清繪、整飾與縮製
8-10 地形圖之用途
8-11 數值地形測量

第9章 地籍測量
9-1 概述
9-2 橫梅氏投影座標系統及TM2度座標分帶
9-3 面積測量
9-4 極式求積儀求積原理
9-5 數值地籍測量
9-6 數值法面積計算
9-7 土地分割
9-8 數值法戶地測量與直線截點法座標計算
9-9 境界線之調整
9-10 自由測站法界址測量

第10章 衛星定位測量
10-1 概述
10-2 GPS的系統架構
10-3 與GPS有關之名詞與定義
10-4 GPS定位測量中誤差之來源與處理模式
10-5 GPS衛星定位測量的種類
10-6 外業 - 野外觀測與作業程序
10-7 內業 - 後續資料處理
10-8 其他衛星導航系統

第11章 地理資訊系統與遙感探測概要
11-1 地球空間資訊學簡介
11-2 地理資訊系統概述
11-3 空間資料與屬性資料
11-4 GIS的基本功能
11-5 遙感探測
11-6 GPS、GIS與RS的結合應用

第12章 路線測量
12-1 概述
12-2 路線測量作業程序
12-3 單曲線
12-4 複曲線
12-5 緩和曲線
12-6 克羅梭曲線
12-7 豎曲線
12-8 土方計算

附表1 地球折光差與球面差改正表
附表2 圖形強度係數表

參考書目

索引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3281929
  • 叢書系列:大專土木
  • 規格:平裝 / 560頁 / 15.9 x 17.8 x 2.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八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從教學者的角度來看,這本第八版的編排結構簡直是教科書的典範。它顯然經過了多次的修訂和打磨,邏輯脈絡非常清晰流暢。每一章節的開頭都會先設定好學習目標,章末則提供豐富的習題,從基礎計算到需要綜合運用的申論題都有。我記得我準備期末考時,光是把書後面的計算題全部扎實地算一遍,就對觀念的釐清有極大的幫助。書中的範例題解答過程詳盡,連中間的單位換算和符號定義都解釋得清清楚楚,對於自學能力較弱的學生來說,這本書的「自解釋性」非常高。而且,它沒有過度使用複雜艱澀的術語,即使是面對從其他工科背景轉過來修課的學生,也能提供一個相對平易近人的入門路徑,這份用心在教材編寫中是相當難得的。

评分

說真的,要找一本能真正涵蓋現代測量技術的教科書並不容易,但這本《測量學(第八版)》在這一塊的更新做得相當到位。以前的測量課本總是著重在傳統的三角測量和導線測量,但現在的工程界早就離不開GPS、全站儀這些高科技設備了。這本書很及時地將全球定位系統(GNSS)的基礎原理、資料處理流程,還有現代化測量成果的空間資料庫管理納入其中。我特別欣賞它對數值地圖學和地理資訊系統(GIS)的介紹,雖然不求像專業的GIS書籍那樣深入,但它點出了測量資料如何成為GIS的底層骨幹,這對於我們未來銜接 BIM (建築資訊模型) 專案時,絕對是關鍵的知識點。它不是死板板地介紹儀器規格,而是著重在數據的採集、轉換與應用,讓讀者能建立起「資料鏈」的概念,這在數位轉型的時代非常重要。

评分

坦白說,市面上的測量教科書常常給人一種過時的感覺,內容停留在幾十年前的技術水平。但這本第八版在這方面做得相當出色,它成功地在傳統測量學的嚴謹性與現代工程的需求之間找到了平衡點。我特別喜歡它在「誤差分析」和「精度評估」這兩塊的處理。它不僅僅是告訴你標準差怎麼算,而是將測量精度與最終工程成果的可靠性掛鉤。舉例來說,它會模擬在橋樑或高樓基礎施工階段,儀器精度不夠可能導致的結構偏差風險,將冰冷的數學模型與實際的結構安全連結起來。這種教育方式讓人更有警惕性,也更懂得在不同階段投入多少資源去確保測量品質。總體而言,這本書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工程倫理的培養,讓人深刻體會到測量工作在現代建設中的關鍵地位。

评分

我最近剛好在整理一些早期的工程圖檔,翻開這本《測量學(第八版)》才赫然發現,很多過去我們習以為常的工程準則和規範,在這本書裡都有依循的理論基礎。尤其是涉及到國家大地測量基準、大地水準面與高程系統的轉換章節,寫得非常嚴謹。這不是一本只教你怎麼操作儀器的手冊,它更像是引導你理解「為什麼要這樣做」的學術論著。例如,當我們在做大區域的控制測量時,如何選擇合適的投影系統(如橫軸墨卡托或高斯-克呂格),書裡詳細比較了不同投影法的優缺點以及在台灣特定區域的適用性,這背後牽涉到大地測量學的深厚功底。對於想走專業測量技師路線的朋友來說,這些基礎且嚴謹的知識點,才是區分業餘和專業的關鍵所在,絕對值得反覆研讀。

评分

這本《測量學(第八版)》的內容紮實,真的是土木或測量相關科系學生的必備良書。我記得大一時第一次接觸到測量這門課,那時候看教科書總覺得理論很抽象,公式推導也讓人頭昏腦脹,但這本書的編排方式就很有系統性。它從最基本的測量儀器原理講起,像是水準儀、經緯儀的操作,圖文並茂的插圖和詳細的步驟說明,讓初學者也能很快上手。特別是關於誤差處理的部分,書中深入淺出地解釋了隨機誤差和系統誤差的區別,以及如何運用統計方法去評估測量精度,這對後續的工程實務非常重要。我個人覺得,相較於坊間其他版本,這本第八版在數值計算和實務案例的結合上做得特別好,很多例子都是從實際工地狀況出發,讓讀者能體會到學術理論如何落地應用。讀完這本書,不僅對平面測量有全面的認識,連三角高程、曲線測設這些比較複雜的單元,也能掌握得更透徹,是本可以當工具書傳家之寶的好書。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