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化學

新編化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黃秉炘
图书标签:
  • 化学
  • 无机化学
  • 有机化学
  • 物理化学
  • 分析化学
  • 化学史
  • 化学教育
  • 教材
  • 高等学校教材
  • 理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書依據教育部最新頒布專技院校之『化學』課程標準編輯而成,全書共十六章,內容涵蓋:基礎化學、有機化學、生物化學及環境化學等部分,適合上、下學期各2~4學分課程使用。
  
  作者編寫時力求深入淺出,引導讀者瞭解化學的原理與概念,並特別注重將化學原理應用於日常生活的實例介紹,提高讀者學習化學之興趣。各章開頭列出學習目標,引導讀者掌握學習重點;章末設計練習題,可讓學生演練,加深印象並檢視學習效果。
  
  書中提到的化合物之名詞術語,均依據教育部公布之『化學名原則』命名,藥物名稱以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公布之『中華藥典』為準,其餘則參考國家教育研究院的化學名詞。
  
  本書章末習題不提供解答,自學讀者選購前請知悉,銷售單位與出版公司都無法提供解答。
好的,这是一份针对一本名为《新編化學》的图书,旨在描述其内容之外的其他相关主题的图书简介。这份简介将深入探讨化学领域相关但并非直接涵盖于《新編化學》中的特定分支、历史背景、应用领域以及哲学思考,力求内容详实、专业且具有人文深度。 --- 跨越边界的化学图景:从古老炼金术到未来材料科学的叙事 导言:在既定框架之外的探索 本书并非对《新編化學》——那部被广泛认为是基础无机、有机、物化核心理论的权威著作——的补充或重述。相反,我们试图构建一个围绕化学核心概念的广阔星图,将目光投向那些在标准教科书叙事中往往被简化、边缘化或尚未完全成型的领域。我们关注的是化学的“边缘地带”:那些横跨多学科的灰色地带、历史的回响,以及对未来科技蓝图的描绘。 如果说《新編化學》提供了坚实的分子结构和反应动力学基石,那么本书则着眼于化学如何塑造人类文明、如何与生命科学交织,以及它在解决当代全球性挑战中的独特潜力。我们将深入探究化学的哲学根源,考察那些塑造了我们今日理解的实验方法论的演变,并展望那些尚未被现有理论框架完全捕获的前沿阵地。 --- 第一部分:化学的历史回响与哲学基石 1. 炼金术的遗产:从神秘到科学的漫长蜕变 本书将回顾化学学科从其神秘主义的摇篮——炼金术——中解放出来的过程。这并非简单地叙述从“点金石”到“元素周期表”的线性进步,而是探讨炼金术士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蒸馏、结晶、煅烧等基本操作的起源。我们将分析帕拉塞尔苏斯(Paracelsus)的“化学医药学”如何挑战了盖伦的体液学说,以及罗伯特·波义耳(Robert Boyle)在《怀疑的化学家》中如何为现代化学奠定实证主义基础。这种历史的追溯,旨在揭示现代化学理论的构建并非真空产生,而是建立在数千年人类对物质世界的好奇心和试错基础之上。 2. 物质的本体论与化学哲学 在理论化学的层面,《新編化學》可能详细阐述了量子力学在分子轨道理论中的应用。然而,本书将转向更深层次的哲学探讨:原子和分子的“实在性”问题。我们考察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恩斯特·马赫(Ernst Mach)等对原子论的质疑,以及爱因斯坦和布朗运动实验如何最终确立了原子的客观存在。更进一步,我们将讨论化学还原论的边界——化学现象是否可以完全被物理学定律所解释?化学的自主性在哪里?这种探讨有助于读者理解,化学不仅仅是一套描述性的规则,更是一种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 --- 第二部分:跨学科的交汇点:化学的拓扑延展 3. 生物化学的宏大叙事:生命过程中的化学信息学 本书将避开对基础代谢路径的详细描述(这通常是生物化学教材的重点),转而关注化学如何成为生命信息传递和自我复制机制的核心。我们将聚焦于化学演化(Chemical Evolution)——从原始地球的非生命物质到第一个自我复制系统的过渡——的最新模型。探讨基于核酸化学的分子记忆系统,以及蛋白质折叠问题的化学动力学挑战。这里的重点在于化学键、构象变化和分子识别如何在复杂生命系统中实现功能性。 4. 地球化学与行星科学的深度联结 现代化学的应用远超实验室的烧瓶。本书将深入研究地球化学在理解地球深层结构、板块构造驱动力以及矿物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我们特别关注同位素地球化学如何被用作“时间胶囊”,追溯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的演变历史。此外,我们将探讨空间化学的前沿——彗星和小行星上复杂有机分子的发现,以及这些发现如何影响我们对宇宙中生命起源化学条件的理解。 5. 材料科学中的化学设计哲学 《新編化學》可能涵盖了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关系。但本书将着重探讨“逆向工程”的材料设计哲学:如何从期望的宏观功能(如高强度、自修复、特定电学性质)出发,反推所需的分子结构和合成路径。我们将审视超分子化学(Supramolecular Chemistry)中“自组装”的概念如何模仿生物系统,创造出具有逻辑结构的纳米机器,以及这些设计如何挑战传统共价键化学的局限性。 --- 第三部分:化学前沿的伦理与展望 6.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性的系统性挑战 当我们进入二十一世纪,化学家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持续创新。《新編化學》侧重于反应机理,而本书将探讨绿色化学的十二项原则在工业规模上的实施难度与必要性。我们将分析原子经济性(Atom Economy)的理论与实际生产中的经济权衡,并考察催化剂设计如何从传统的贵金属依赖转向更丰富的、环境友好的过渡金属或有机催化体系。这涉及对整个化学供应链的系统性重构。 7. 不确定性与化学的未来边界 最后,本书将探讨那些尚未被完全“量化”的化学领域。例如,复杂多相催化界面上的反应热点如何精确建模?在接近绝对零度或极端高压下,物质的化学反应性会发生哪些颠覆性的变化?我们还将简要触及化学信息学(Cheminformatics)的兴起,即如何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来预测未知的分子性质和反应产物,从而辅助甚至加速传统实验化学的探索过程。 --- 结语:化学的无限可能 本书旨在拓宽读者对化学学科边界的认知。它提醒我们,即使是最严谨的科学体系,也存在着历史的偶然性、哲学的深度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对《新編化學》的深入理解是基础,而对这些延伸领域的探索,则是将化学知识转化为塑造人类未来的强大力量的关键步骤。它描绘的,是化学家们正在或即将进入的,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广袤疆域。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基本概念
1-1 認識化學
1-2 科學方法
1-3 測量的單位
1-4 測量上的不準度和有效數字
1-5 有效數字的取捨及運算
1-6 科學記號-指數記法
1-7 質量的測量
1-8 體積的測量
1-9 密度的測量
1-10 溫度的測量
 
第二章 原子結構與電子組態
2-1 原子模型的建立
2-2 原子序與質量數
2-3 同位素
2-4 氫原子的電子模型
2-5 電子軌域
2-6 電子組態
 
第三章 週期表與物質的命名
3-1 週期表的簡介
3-2 電子組態與週期表
3-3 元素的週期性
3-4 化合物的命名
 
第四章 化學鍵、固體與液體
4-1 化學鍵
4-2 離子鍵的形成
4-3 共價鍵的形成
4-4 路易士結構
4-5 分子的幾何形狀
4-6 鍵的偶極矩與分子的極性
4-7 金屬鍵
4-8 分子間的作用力
4-9 固體、液體和氣體的模型
4-10 固體的種類與性質
4-11 液體的性質
4-12 相圖
 
第五章 化學計量
5-1 原子與分子
5-2 亞佛加厥數
5-3 原子量、分子量、莫耳數與莫耳濃度
5-4 重量百分組成
5-5 化學式的種類
5-6 化學反應方程式
5-7 化學計量
5-8 限量試劑
5-9 熱化學
5-10 反應熱的重要定律
 
第六章 氣體
6-1 氣體的性質
6-2 氣體的壓力
6-3 氣體的基本定律
6-4 理想氣體方程式
6-5 氣體的密度和分子量
6-6 道耳吞分壓定律
6-7 氣體分子動力論
6-8 大氣化學及空氣污染
 
第七章 水溶液
7-1 水的性質
7-2 溶液的濃度
7-3 溶液的稀釋
7-4 滲透壓
7-5 溶液的蒸氣壓
7-6 溶液的沸點
7-7 溶液的凝固點
7-8 膠態溶液
 
第八章 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
8-1 反應發生的條件
8-2 反應速率
8-3 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
8-4 可逆反應和化學平衡
8-5 平衡常數
8-6 溶度積常數
8-7 平衡常數的意義
8-8 勒沙特列原理
 
第九章 酸、鹼與鹽類
9-1 酸與鹼的性質
9-2 布忍斯特-羅瑞的酸鹼學說
9-3 路易士酸鹼學說
9-4 酸和鹼的強度
9-5 酸鹼中和與鹽類
9-6 ﹝离巠﹞標值(pH值)
9-7 酸鹼滴定
9-8 指示劑
9-9 鹽的水解
9-10 緩衝溶液
 
第十章 氧化還原反應
10-1 氧化數
10-2 氧化還原反應的平衡
10-3 半反應法平衡方程式
10-4 氧化還原滴定
10-5 電化電池
10-6 常用的電化電池
10-7 電解與電鍍
10-8 腐蝕
 
第十一章 無機化合物
11-1 非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
11-2 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
11-3 過渡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十二章 有機化學概論
12-1 有機化合物的來源
12-2 碳與化學鍵結
12-3 結構式與同分異構現象
12-4 官能基
12-5 命名
 
第十三章 有機化學(一)-烴
13-1 烴的分類
13-2 飽和烴(烷系)
13-3 不飽和烴(烯系與炔系)
13-4 脂環烴
13-5 芳香烴
 
第十四章 有機化學(二)-烴之衍生物
14-1 醇、酚、醚
14-2 醛與酮
14-3 酸與酯
14-4 胺與醯胺
14-5 費洛蒙與生物鹼
 
第十五章 生物化學
15-1 醣
15-2 脂肪
15-3 蛋白質
15-4 酵素(酶)
15-5 核酸
15-6 營養
15-7 食品添加物
15-8 藥物
 
第十六章 環境化學
16-1 空氣污染
16-2 水污染
16-3 土壤污染
16-4 輻射污染
16-5 生態法則
 
附錄
附錄一 國際原子量表
附錄二 基本單位
附錄三 誘導單位
附錄四 基本常數
附錄五 酸類之游離常數
附錄六 鹼類之游離常數
附錄七 溶度積常數
附錄八 半反應之標準還原電位
附錄九 錯離子之解離常數
 
參考書目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4308637
  • 規格:平裝 / 461頁 / 19 x 26 x 2.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本書編寫目的,係作為相關科系學生之化學教科書,並根據教育部最新頒布專技院校之『化學』課程標準編輯而成。全書共十六章,涵蓋基礎化學、有機化學、生物化學及環境化學等,每章皆設有例題和練習題,幫助讀者把握學習重點,加深印象。內容除注重化學原理在日常生活之應用實例,以提高學習效果外,亦可作為對化學有興趣人士及化學初學者之參考。
  
  本書化合物之名詞術語,均依據教育部公布之『化學名原則』命名,而藥物名稱則以衛生福利部公布之『中華藥典』為準,如有未經翻譯之名詞,則由編著者討論後共同翻譯,並附原文,以利對照。
  
  雖校稿嚴謹,力求完善,但疏漏仍在所難免,懇祈學界先進及讀者不吝賜教指正,以臻完善。
 
編著者 謹識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