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簡單藥物動力學

世界第一簡單藥物動力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大榖壽一
圖書標籤:
  • 藥代動力學
  • 藥物代謝
  • 藥物作用
  • 藥物分析
  • 生物利用度
  • 藥物研發
  • 臨床藥理
  • 藥物劑量
  • 藥物吸收
  • 藥物排泄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臺灣大學藥學係教授 林君榮審訂
 
  你知道為什麼有些藥需要飯後纔能服用,有些卻要在餐前空腹時服用嗎?
  藥物進入體內後究竟是怎麼運作的呢?
  忘記吃藥該怎麼辦?可以在下次吃藥時一次補吃迴來嗎?
  為什麼有些藥不能一起吃?
  要如何避免藥物的交互作用?
  可以用牛奶或是果汁、茶飲來配藥嗎?
  抽煙會影響藥效嗎?
  如果不想服用口服藥,還可以使用哪類藥物?效果一樣好嗎?
  治療精神疾病的用藥可以和一般治療生理疾病的用藥一起吃嗎?
 
  學習藥物動力學就能讓上述問題都獲得解答,你對藥物在體內的運作原理有興趣嗎?用簡單而有趣的漫畫讓你輕鬆學習有關藥物動力學的知識。
 
  藥物動力學是一門分析及預測投藥後,藥物會在「何時」「何地」抵達體內「何處」的學問。藥學係的學生們需花費許多時間學習藥物動力學,但因課程中常會用到數學式,讓不少藥學係學生及藥劑師們相當苦惱。
 
  為瞭拯救那些苦惱於藥物動力學的藥學係學生或藥劑師,並讓更多醫療從業人員、醫藥界相關人士及對要學有興趣的民眾能對藥物動力學的基礎有些認識,作者用各種方式來比喻,以平易近人的方式解說相關概念,讓大傢能更容易理解藥物動力學的知識。
《藥物動力學原理與應用》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為醫藥學、藥學、生物醫學工程以及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臨床藥師和高級學生提供一本全麵、深入且具有高度實踐指導意義的藥物動力學(Pharmacokinetics, PK)教材與參考書。不同於僅側重於基本公式推導的傳統著作,本書將藥物在體內的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謝(Metabolism)和排泄(Excretion)(ADME)過程置於現代藥物研發、個體化治療和臨床實踐的宏大背景下進行係統闡述。 全書結構嚴謹,邏輯清晰,內容涵蓋瞭從基礎理論到尖端技術的全貌。 第一部分:基礎理論與定量模型 本部分奠定瞭理解藥物動力學的數學和生理學基礎。 藥物動力學基礎概念迴顧: 詳細闡述瞭速率常數、半衰期、清除率(Clearance)、錶觀分布容積($V_d$)等核心參數的物理化學意義及其臨床重要性。 房室模型(Compartmental Models): 深入剖析瞭一室、二室及多室模型的建立依據、數學推導及其對穩態濃度、峰值時間等參數的預測能力。特彆關注瞭非綫性動力學,如米氏常數(Michaelis-Menten)在藥物代謝中的應用及其對劑量方案設計的影響。 生理藥代動力學(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 PBPK)模型: 詳細介紹瞭PBPK模型的結構、參數來源(如器官血流、組織/血液分配係數)以及其在預測跨物種外推、藥物-藥物相互作用(DDI)和特殊人群(如肝腎功能不全者)中的關鍵作用。 第二部分:ADME過程的生理與分子機製 此部分聚焦於藥物在體內各個環節所涉及的生物學過程,將藥代動力學與藥理學、生理學緊密結閤。 吸收(A): 詳盡討論瞭口服給藥的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影響因素,包括胃腸道pH、轉運體介導的吸收(如P-gp的作用)、首過效應(First-pass Metabolism)的定量分析。對注射劑、透皮製劑等非腸道給藥的吸收動力學進行瞭專題討論。 分布(D): 深入探討瞭血漿蛋白結閤、組織結閤的動態平衡。重點講解瞭血腦屏障(BBB)和胎盤屏障的結構特性、轉運機製及其對藥物在特定組織中濃度的影響。組織分區係數的測定方法和意義被詳盡闡述。 代謝(M): 全麵概述瞭I相(氧化、還原、水解)和II相(結閤)生物轉化反應。重點分析瞭細胞色素P450(CYP)酶係在藥物代謝中的核心地位,包括誘導(Induction)和抑製(Inhibition)的分子機製及其在預測DDI中的臨床意義。同時,涵蓋瞭藥物代謝酶的遺傳多態性(Pharmacogenetics)對手性藥物和高變異性藥物代謝的影響。 排泄(E): 詳細分析瞭腎髒排泄的三個基本過程——腎小球濾過、腎小管主動分泌和腎小管被動重吸收的定量關係。腎清除率的計算與臨床意義,特彆是肌酐清除率與內源性肌酐清除率的差異分析。同時,討論瞭膽汁排泄和肺部排泄的特點。 第三部分:藥物動力學在臨床與研發中的應用 本部分是本書的實踐核心,旨在將理論知識轉化為臨床決策和藥物開發策略。 臨床個體化給藥方案設計: 詳細闡述瞭如何利用負荷劑量(Loading Dose)和維持劑量(Maintenance Dose)的計算,實現快速達到治療血藥濃度(TDM)。針對腎功能不全和肝功能不全患者的劑量調整原則,提供瞭基於清除率修正的實用指導。 治療藥物監測(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TDM): 深入探討瞭TDM的適用範圍、取樣策略(榖濃度與峰濃度)、目標濃度範圍的設定,以及如何根據實測血藥濃度數據反推患者的個體化藥動學參數。 特殊人群的藥物動力學: 專門章節探討瞭兒科、老年人、妊娠期和哺乳期婦女的生理變化如何顯著影響藥物的ADME過程,提供安全用藥的劑量修正依據。 藥物相互作用的動力學評估: 不僅停留在定性描述,而是深入到如何使用DDI的定量參數(如CYP抑製的Ki值)結閤PBPK模型,預測聯閤用藥下藥物暴露量的變化範圍和臨床風險。 藥物開發中的PK研究(Non-clinical to Clinical Transition): 涵蓋瞭從體外數據(如人血漿蛋白結閤率、微粒體製劑體外代謝數據)到首次人體試驗(FIH)劑量設定的轉化策略,以及I期到III期臨床試驗中PK評價指標的演變。 特色與優勢: 本書集閤瞭最新的研究進展,特彆是對係統生物學方法在藥物動力學研究中的應用進行瞭前瞻性介紹。文字錶述嚴謹而不失清晰,大量配有真實的臨床數據案例和圖錶,幫助讀者直觀理解復雜的數學關係。本書不僅是理論學習的基石,更是藥物研發人員和臨床藥師進行復雜劑量優化和風險評估的必備工具書。它力求實現藥代動力學知識的係統化、量化和臨床實用化。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大榖壽一(Ootani Isakazu)
 
  1967年 於東京都齣生
  1990年 東京大學 藥學部 畢業
  1994年 東京大學 大學院藥學係研究科 博士課程中退
  同年 東京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 藥劑部 助手
 
  之後歷經九州大學藥學部副教授、東京大學藥學部特任副教授等職,2009年起於慶應義塾大學藥學部擔任教授(現職)。
  藥劑師、博士(藥學)、預備自衛官(藥劑官)
 
  曾任厚生勞動省藥劑師試驗委員、厚生勞動省藥事食品衛生審議會臨時委員(醫藥品第一部會)、醫藥品醫療機器總閤機構專門委員、社團法人日本藥學會 醫療藥科學部會長
 
繪者簡介
 
カネダ工房
 
  以漫畫傢、插畫傢的身分獨立後,在實體齣版物、網頁上連載漫畫,並為廣告、實用書繪製漫畫。漫畫活動時,會依作品用途而改變畫風,故筆名加上「工房」一詞。近年來多參與教學書、醫療係漫畫的製作。
 
製作者簡介
 
株式會社ビーコムプラス
 
  醫學、理工類書籍的專業編輯團隊,於2012年成立的株式會社ビーコム的分公司。
  製作許多使用漫畫與插圖錶現的書籍、雜誌,包辦從企劃、編輯到製作的所有流程。
  www.becom.jp/
 
  劇本/崎山尊教、広岡歩
  封麵設計、DTP、編輯/株式會社ビーコムプラス
 
審訂者簡介
 
林君豪
 
  臺灣大學藥學係教授
 
譯者簡介
 
陳朕疆
 
  自由譯者。清大生命科學係學士、政大財務管理係碩士、京都大學農學部交換一年。現為專職譯者,譯有多本科普、商管書籍。
 
  YouTube頻道「譯人豆奶」
  Facebook粉絲專頁「譯人豆奶」@TranslatorDodomilk

圖書目錄

前言 ∼久希救救∼∼ 
第 1 章 藥物的體內分布 ∼藥物去瞭哪裡?∼ 
1-1 分布體積(巨觀角度)
1-2 藥物性質與組織分布 

第 2 章 藥物的排除 ∼誰來排除藥物?∼ 
2-1 臟器清除率與全身清除率 
2-2 臟器清除率與臟器抽提率 
2-3 臟器清除率與臟器固有清除率
2-4 全身清除率與藥物排除臟器的貢獻
2-5 各個臟器的藥物排除機製 
2-6 肝臟的藥物排除機製

第 3 章 藥物動力學模型 ∼由數理模型學習藥物動力學∼ 
3-1 決定藥物排除半衰期的因素 
3-2 決定藥物暴露(Css、AUC)的因素
3-3 單隔室模型
3-4 藥物動力學模型在藥物治療上的應用
(TDM 與Sawchuk-Zaske 法) 
3-5 二隔室模型
3-6 非線性藥物動力 

第 4 章 消化道吸收藥物並送至全身 ∼瞭解內服藥物語注射藥物的差異∼ 
4-1 首渡效應 
 4-2 生物藥劑學分類係統(BCS)與進食的影響 
4-3 與消化道吸收作用有關的功能蛋白質 

第 5 章 藥物的交互作用 ∼為什麼有些藥不能一起吃∼ 
5-1 藥物的交互作用 
5-2 抑製肝臟之外的代謝酵素 
5-3 誘增代謝酵素 
5-4 抑製代謝酵素 
5-5 消化道內的藥物交互作用 
5-6 與載體蛋白有關的藥物交互作用 
5-7 因尿液pH 變化而產生的藥物交互作用 

第 6 章 個人化醫療 ∼讓每個病患服下適閤他們的藥物∼ 
6-1 腎功能的評估與投藥設計 
6-2 體質與基因
6-3 藥物排除臟器失能時的藥物動力學、投藥設計
6-4 年齡與藥物動力學 
6-5 體質與基因(深入探討)

第 7 章 藥物治療的最佳化與藥物動力學 ∼藥物動力學的活用∼ 
7-1 忘記吃藥該怎麼辦 153
7-2 用藥史的確認與藥物交互作用的迴避 .157
7-3 口服以外的投藥途徑與藥物動力學160
7-4 對病患說明服藥注意事項時會用到的藥物動力學 167
7-5 用藥史的確認與藥物交互作用的迴避(深入探討) 169
7-6 口服以外的投藥途徑與藥物動力學(深入探討) 170

尾聲 ∼為瞭所有病患 
索 引 
藥物動力學的主要參數、符號與單位 
重要公式與解說 

專 欄
嗜睡與不嗜睡的藥物 
以體外(in vitro)試驗方式評估藥物代謝 
非線性最小平方法是什麼? 
果汁會降低這些藥物的藥效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5408985
  • 叢書係列:科學視界
  • 規格:平裝 / 192頁 / 14.8 x 21 x 1.2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服藥後,藥物成分要如何抵達目的地呢?各位有想過這個問題嗎?藥物進入體內後,需要有一定的量,且要在一定時間內抵達目的地,纔能發揮預期藥效。相反的,如果藥物抵達的位置不對、抵達時間不對,或是抵達藥物量不對,就會產生副作用,也可能無法發揮預期療效。因此,要瞭解並控製藥物在體內的運行(藥物動力),纔能發揮齣最大藥效,並降低副作用,由此可見,藥物動力學是相當重要的學問。
 
  本書主題是藥物動力學,這是一門分析及預測投藥後,藥物會在「何時」「何量」抵達體內「何處」的學問。藥學係的學生們須花費許多時間來學習藥物動力學,但課程中常會用到數學式,讓不少藥學係學生、藥劑師相當苦惱。而且遺憾的是,醫學係、護理係等其他醫學相關學係,幾乎都不會學到藥物動力學。為瞭拯救那些苦惱於藥物動力學的藥學係學生或藥劑師,並讓其他醫療從業人員與醫藥界相關人士對藥物動力學的基礎有些認識,我執筆寫下瞭這本書。藥物動力學是一門分析與預測的學問,要在沒有任何數學模型、函數、符號的情況下說明這門學問的內容,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但為瞭寫一本入門書籍,我盡可能地減少瞭這些,並改用各種方式來比喻,以平易近人的方式解說相關概念。如果有醫療從業人員或醫藥界相關人士在讀過這本書後,能幫助更多病患獲得更好的藥物治療,就會讓我覺得這些努力十分值得。
 
  另外,在我執筆時,負責製作本書的崎山尊教先生協助我將艱澀的內容整理得簡單易懂,幫瞭我許多忙。負責插圖的カネダ工房也用他豐富的錶現力,畫齣瞭角色最吸引人的魅力。即使是複雜的概念,也能用插圖描繪齣「我想像中的樣子」,是本書不可或缺的要素。在COVID-19 疫情持續擴大的睏難環境中,感謝兩位能全力協助製作本書,在此緻上最深的謝意。此外,我也十分感謝Ohm 社給瞭我這個機會,讓這個長年埋在我心中的企劃得以實現。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