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綠之外,地方派系、候選人出身與宗親對立委選舉的影響

藍綠之外,地方派系、候選人出身與宗親對立委選舉的影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季節
图书标签:
  • 地方政治
  • 派系政治
  • 選舉研究
  • 立委選舉
  • 宗親政治
  • 台灣政治
  • 政治學
  • 選舉行為
  • 政治人物
  • 地方治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2005至2020年選舉
  ☆國內選舉科普知識
  ☆各選區藍綠基本盤
  ☆候選人的出身背景
  ☆宗親成員履歷加分
  ☆地方派系角度分析
  ☆政黨大順風大逆風
  ☆政黨、派系、跨黨派影響力
  ☆外省客家庄原民鄉投票傾向
 
  本書對於學術界、選舉與政治圈人士乃至於一般民眾三者均有一定作用,對於學術界,過往政治理論相關書籍和論文眾多,也不乏探討地方派系的書籍,介紹一兩次選舉的專書也可以找到。但是沒有書籍從地方派系的角度同時針對全國所有73個立委選區16年下來的四次縣市長、四次總統和四次立委一共12次選舉,每次候選人得票數、得票率變化予以分析,而且縱使選舉過了,由於我國近二十多年來少子化現象顯著,研究中呈現的各選區藍綠基本盤不會瞬間失準,在未來十年內仍有參考價值。
 
全力推薦
 
  張亞中  前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孫文學校總校長
  王業立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書名:府院之爭:近代台灣政治權力轉移的隱形脈絡 作者: [請自行填寫] 出版社: [請自行填寫] 出版日期: [請自行填寫] --- 內容簡介 本書深入剖析自戰後以來,台灣政治權力結構的核心——府院之間的動態關係,特別著重於探討在威權體制解嚴、民主轉型以及政黨輪替的關鍵歷史節點上,總統府與行政院之間的權力角力、功能界定與實質影響。我們摒棄傳統上僅側重於選舉結果或政黨意識形態的分析框架,轉而聚焦於決策權力的分配、官僚體系的忠誠度,以及政治菁英在不同權力中心間的流動與協調機制。 本書認為,近代台灣政治的穩定性與變革效率,往往繫於府院之間「合意性治理」(Consensual Governance)的程度。當府院之間權力光譜一致時,政策推動得以迅速;而當權力出現分歧或總統的政治資本不足以完全駕馭行政院時,權力鬥爭的表象便會外化為政策僵局、人事掣肘乃至於體制危機。 第一部:威權體制的權力基石(1949-1987) 此部分回溯國民黨長期執政時期,府院關係的權力基礎與運作邏輯。在威權體制下,總統的權力是絕對核心,行政院(院長)的角色主要被定位為最高行政執行者與總統意志的傳聲筒。然而,即使在絕對權力結構中,我們仍觀察到微妙的權力制衡與內部競爭。 第一章:訓政體制的體系建構 探討《中華民國憲法》在戰後初期如何被「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所架空,以及行政院的實質地位如何被降格至總統的「幕僚機關」層級。我們透過對歷任行政院長的任命標準進行量化分析,發現其標準從早期側重於「軍事或財經專業背景」逐漸轉向「對總統的個人效忠程度」,尤其在蔣經國執政後期,這種趨勢益發明顯。 第二章:黨國體制下的政策分配 深入研究在特定歷史時期,重大的經濟發展計畫(如獎勵投資條例、出口導向策略)是如何在總統府的戰略指示下,由行政院與其下屬部會進行細節的鋪陳與執行。此章節特別關注「經建會」(今國發會前身)等跨部會協調機構在府院權力傳遞鏈中的關鍵性作用,及其如何成為總統意志的延伸觸手,繞過部分傳統行政體系的慣性與阻力。 第三章:體制內的隱形鬥爭 雖然表面上和諧,但此階段府院間仍存在因派系利益或資源分配產生的摩擦。本書挖掘了特定歷史時期,行政院內部高層人事任命與預算分配上的細微變化,這些變化往往是府院高層政治角力的「晴雨表」。例如,特定院長在任時,其派系人馬能否成功安插於關鍵經濟部或財政部,成為衡量其政治影響力的重要指標。 第二部:民主轉型中的權力協商(1987-2000) 隨著解嚴與政治改革的推進,總統權力逐漸受到憲政體制與新興反對勢力的制約。府院關係從單向的「執行」模式,逐漸轉變為需要「協商與制衡」的複雜網絡。 第四章:憲政改革與權力界限的模糊 探討《憲法增修條文》的頒布,如何試圖界定總統權責,但實務上卻因權力與責任的「不對等性」而導致府院關係的持續緊張。總統的決策權(尤其在外交、國防上)與行政院的執行權(經濟、民生上)之間的疊合地帶,成為權力尋租與政策推諉的溫床。 第五章:李登輝時代的「雙軌政治」 分析李登輝總統如何運用其深厚的國民黨黨機器資源,以及對舊有官僚體系的掌握,來平衡行政院長的實權。此時期,行政院長的角色不再僅是執行者,而是扮演了「政治穩定器」的角色,負責處理來自立法院和地方派系的複雜政治壓力,以確保總統的施政空間。我們透過分析多位行政院長在位期間的關鍵人事布局,展現了總統如何運用「拔擢」與「撤換」的藝術來維持府院間的動態平衡。 第六章:政黨競爭下,行政院的角色轉變 隨著國民黨內部對總統權力制衡的意圖增強,行政院長開始承擔更多政治問責的壓力。在野黨力量的興起,迫使總統必須選擇一位具備「政治協商能力」而非僅是「行政效率」的院長,來面對日趨複雜的國會生態。 第三部:政黨輪替後的權力再定位(2000年至今) 2000年首次政黨輪替標誌著府院關係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朝小野大」或「完全執政」的憲政實驗。本書聚焦於此階段府院關係如何應對多數決與少數制衡的兩難。 第七章:首次政黨輪替的「權力真空」 分析陳水扁政府初期,總統府與行政院在面對缺乏行政實務經驗的執政團隊時,如何迅速建立新的決策流程。這一時期,總統府內幕僚系統的擴張,體現了對行政院傳統權威的間接挑戰。同時,行政院必須在野黨控制的立法院壓力下,尋求創造性的立法合作,其對總統的依賴程度反而有增無減。 第八章:完全執政下的「權力內化」 在民進黨執政期間,當總統掌握府院兩權時,府院的界線趨於模糊。本書探討總統的個人風格與核心幕僚團隊如何「內化」行政院的決策權,使得行政院長在面對重大爭議時,往往扮演「危機緩衝器」的角色,而非獨立的政策制定者。我們比較了不同總統任內,行政院長在面對立法院質詢時的論述重心變化,以衡量其決策自主性高低。 第九章:藍綠陣營的府院互動模式比較 本章節透過比較國民黨與民進黨執政下的府院互動模式,試圖歸納出「政黨文化」對體制運作的影響。例如,國民黨傳統上對官僚體系的掌握較深,可能導致行政院的技術官僚色彩較重;而民進黨則可能傾向於透過總統府下的政策平台,直接指揮部會,對行政院長的人事影響力較為敏感。 結論:尋求穩定的制度性規範 本書最終總結,台灣府院關係的演變,是從極權下的「絕對服從」,過渡到民主化後的「不確定性協商」。權力的核心始終在總統,但其行使的「有效性」則取決於總統的政治資本、立法院的制衡力量,以及行政院長是否能成為一位有效的政治轉譯者。要確保未來政治的穩定與效率,關鍵在於能否建立一套超越個人恩怨與短期選舉考量的,更具制度性約束力的府院權力劃分與溝通機制。本書提供豐富的案例和檔案分析,為讀者理解台灣近代政治運作的深層邏輯提供了全新的視角。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季節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
  新黨輿情中心主任
 
  臺大政治系國際關係組學士,臺大政治所碩士,曾任臺北市議員助理、《中國時報》政治組記者,也曾待過總統競選總部協助選戰,現任新黨輿情中心主任。生於1990年,現年32歲,從國中起對政治產生興趣,國中開始撰寫政治評論文章投給《聯合報》民意論壇並順利刊出。之後持續投稿,累計在《聯合報》、《中國時報》與《自由時報》民意論壇刊登67篇政論文章。後來因為前往《中國時報》擔任政治記者而暫停對外投稿,但工作之餘仍持續關心國家大事,2019年先後創立個人Facebook臉書粉絲專頁和YouTube頻道,每日持續產出政治評論文章或影片。此外還與朋友合作出版《臺青遊玩陸:閒走華東誌》一書,為生平首次出書。
  
  《藍綠之外,地方派系、候選人出身與宗親對立委選舉的影響》則是作者過去四、五年來針對國內選舉研究的彙整,希望能夠用深入淺出的方式,幫助讀者看完後,對於全國各縣市各級選區的政治局勢,都能快速地有一定程度的基本掌握與了解。

图书目录

自序
 
壹、臺北市
【臺北市第1選舉區】說好陪跳海卻反悔 
北投區、士林區天母里等13里(蘭雅、天母,士林偏藍的區域)
【臺北市第2選舉區】選舉選到跳海
大同區、士林區仁勇里等38里(社子、後港、街上、芝山、陽明山)
【臺北市第3選舉區】王子復仇記 
中山區、松山區精忠里等20里(東社、三民、本鎮3里,北松山,比南松山藍)
【臺北市第4選舉區】黃珊珊被民進黨禮讓,都撼動不了南港李家 
內湖區、南港區
【臺北市第5選舉區】國民黨難得可以罵民進黨候選人假本土
萬華區、中正區南門里等21里(城內、東門、南門、崁頂)
【臺北市第6選舉區】不會打選戰的棒球國手
大安區
【臺北市第7選舉區】難得藍綠兩黨都派外省人參選 
信義區、松山區慈祐里等13里(中崙、本鎮4里,南松山)
【臺北市第8選舉區】全臺北最藍 
文山區、中正區南邊的古亭、公館次分區,南中正比北中正還藍
 
貳、臺北縣/新北市
【臺北縣第1選舉區】淡水蔡依林還是讀稿機?
【新北市第1選舉區】2010年更改
石門區、三芝區、淡水區、八里區、林口區、泰山區
【臺北縣第2選舉區】狂嗆陳水扁反而拖垮國民黨選情 
【新北市第2選舉區】2010年更改
五股鄉、蘆洲市、三重市富貴里等16里(東區北部16里)
【臺北縣第3選舉區】空降高手余天 
【新北市第3選舉區】2010年更改
三重市西區、南區、北區、中區、東區的南部10里
【臺北縣第4選舉區】「可以不投民進黨」竟是綠委說的 
【新北市第4選舉區】2010年更改
新莊區中平里等75里(興直、頭前、中港、福營、後西11里)
【臺北縣第5選舉區】蘇貞昌的女兒選贏奧運銀牌國手 
【新北市第5選舉區】2010年更改
樹林區、鶯歌區、新莊區民安里等9里(後西東南部的9里)
【臺北縣第6選舉區】吃紙張立委選不贏前市長 
【新北市第6選舉區】2010年更改
板橋區中正里等65里(社後、湳仔、新埔、江翠)
【臺北縣第7選舉區】被貼上「馬英九全力推薦」竟讓藍委不滿 
【新北市第7選舉區】2010年更改
板橋區九如里等61里(埔墘、後埔、浮洲、溪崑)
【臺北縣第8選舉區】林江派裡的內戰 
【新北市第8選舉區】2010年更改
中和區76里,漳和、員山、南勢次分區
【臺北縣第9選舉區】參選登記日,記得帶蝸牛殼卻忘了要先領表 
【新北市第9選舉區】2010年更改
永和區、中和區17里(秀安次分區,中和最東邊)
【臺北縣第10選舉區】請大家支持盧嘉辰和盧嘉辰的對手? 
【新北市第10選舉區】2010年更改
土城區、三峽區
【臺北縣第11選舉區】選個立委需要帶保鑣、穿防彈衣嗎?
【新北市第11選舉區】2010年更改
新店區、深坑區、石碇區、坪林區、烏來區
【臺北縣第12選舉區】選前爆出曾有師生戀,無礙勝選
【新北市第12選舉區】2010年更改
金山區、萬里區、汐止區、平溪區、瑞芳區、雙溪區、貢寮區
 
參、基隆市
【基隆市選舉區】偏藍選民市長選舉時特別不愛投票
 
肆、宜蘭縣
【宜蘭縣選舉區】這次不選我,我下次還會來嗎? 
 
伍、桃園縣/桃園市
【桃園市第1選舉區】支持年輕人,但請支持43歲的而不是34歲的
蘆竹鄉、龜山鄉、桃園市汴洲里等11里(大會稽11里)
2014年桃園縣升格為桃園市,蘆竹、龜山、桃園均改為區,2018年桃園區新增福元里與大業里兩個里
【桃園市第2選舉區】投票日選情又五五波,卻沒心情關心選情好壞
大園區、觀音區、新屋區、楊梅區
【桃園市第3選舉區】選舉需要把臉塗黑嗎? 
中壢市石頭里等69里(過嶺、大崙、青埔、龍崗、內壢8里)
【桃園市第4選舉區】收到勝選祝賀後才發現自己其實落選了
桃園市中路里等65里(大樹林、市中、中路、埔子、大會稽4里),2018年新增大樹里
【桃園市第5選舉區】輸給自己人,「朱八屆」夢碎 
平鎮區、龍潭區
【桃園市第6選舉區】加入民進黨團的立委被說挺民進黨是抹黑? 
八德市、大溪鎮、復興鄉、中壢市興仁里等12里(內壢12里)
 
陸、新竹縣
【新竹縣選舉區】臺積電和聯電因為選舉而結盟? 
最新的【新竹縣第1選舉區】
最新的【新竹縣第2選舉區】
 
柒、新竹市
【新竹市選舉區】綠營分裂反而才選得贏國民黨
 
捌、苗栗縣
【苗栗縣第1選舉區】對神明的決定照樣不認帳
竹南鎮、造橋鄉、後龍鎮、西湖鄉、通霄鎮、銅鑼鄉、苑裡鎮、三義鄉
【苗栗縣第2選舉區】選她苗栗就會少一席立委 
頭份鎮、三灣鄉、南庄鄉、苗栗市、頭屋鄉、獅潭鄉、公館鄉、大湖鄉、泰安鄉、卓蘭鎮
 
玖、臺中市
【臺中市第1選舉區】蔡英文被選擇性運用
【臺中市第4選舉區】2010年更改
西屯區、南屯區
【臺中市第2選舉區】親民黨員參選掛的卻是與柯文哲、而非宋楚瑜的合照
【臺中市第5選舉區】2010年更改
北區、北屯區
【臺中市第3選舉區】藍綠兩大黨竟同時採用同一個選舉口號
【臺中市第6選舉區】2010年更改
西區、中區、東區、南區
 
壹拾、臺中縣/臺中市
【臺中縣第1選舉區】穿破三雙鞋終於重返立法院
【臺中市第1選舉區】2010年更改
大甲區、大安區、外埔區、清水區、梧棲區
【臺中縣第2選舉區】消波塊是批評還是好話?
【臺中市第2選舉區】2010年更改
沙鹿區、龍井區、大肚區、烏日區、霧峰區、大里區東湖里等兩里
【臺中縣第3選舉區】才當一年立委就開車撞死人而離職
【臺中市第7選舉區】2010年更改
太平市、大里市大里里等25里
【臺中縣第4選舉區】五五波選區藍營一分為三,民進黨竟然還輸
【臺中市第8選舉區】2010年更改
豐原區、石岡區、新社區、東勢區、和平區
【臺中縣第5選舉區】洪仲丘案造就一位立委
【臺中市第3選舉區】2010年更改
后里區、神岡區、大雅區、潭子區 
 
壹拾壹、彰化縣
【彰化縣第1選舉區】當六年立委就成為縣長
伸港鄉、線西鄉、和美鎮、鹿港鎮、福興鄉、秀水鄉
【彰化縣第2選舉區】金城武樹倒了,彰化金城武跟著落選了
彰化市、花壇、芬園
【彰化縣第3選舉區】勝選因素竟是周子瑜
芳苑鄉、二林鎮、埔鹽鄉、溪湖鎮、埔心鄉、大城鄉、竹塘鄉、埤頭鄉、北斗鎮、溪州鄉
【彰化縣第4選舉區】前後任妻子都為「他」向選民下跪拉票 
大村鄉、員林鎮、永靖鄉、社頭鄉、田尾鄉、田中鎮、二水鄉
 
壹拾貳、雲林縣
【雲林縣第1選舉區】張派誰出馬都比國民黨強 
麥寮鄉、臺西鄉、東勢鄉、褒忠鄉、土庫鎮、虎尾鎮、四湖鄉、元長鄉、口湖鄉、水林鄉、北港鎮
【雲林縣第2選舉區】從選舉戰場打到情場的死對頭
崙背鄉、二崙鄉、西螺鎮、莿桐鄉、林內鄉、斗六市、大埤鄉、斗南鎮、古坑鄉
 
壹拾參、南投縣
【南投縣第1選舉區】補選投票率居然高於正常選舉
草屯鎮、國姓鄉、埔里鎮、仁愛鄉、中寮鄉、魚池鄉
【南投縣第2選舉區】聖火傳火聖,結果都傳送失敗 
南投市、名間鄉、集集鎮、竹山鎮、鹿谷鄉、水里鄉、信義鄉
 
壹拾肆、嘉義市
【嘉義市選舉區】男人很難當市長
 
壹拾伍、嘉義縣
【嘉義縣第1選舉區】選前就跑去跳海,是不想當選了嗎?
六腳鄉、東石鄉、朴子市、太保市、布袋鎮、義竹鄉、鹿草鄉、水上鄉
【嘉義縣第2選舉區】「明文規定」難以被打破
溪口鄉、大林鎮、梅山鄉、新港鄉、民雄鄉、竹崎鄉、中埔鄉、番路鄉、阿里山鄉、大埔鄉
 
壹拾陸、臺南市
【臺南市第1選舉區】昔日幫妳宣傳,如今跟妳對打
【臺南市第3選舉區】2010年更改
安南區、北區、中區、西區
【臺南市第2選舉區】國民黨在臺南選立委比登月還難
【臺南市第4選舉區】2010年更改
安平區、南區、東區
最新的【臺南市第5選舉區】
 
壹拾柒、臺南縣/臺南市
【臺南縣第1選舉區】學甲人賣魚不賣身
【臺南市第1選舉區】2010年更改
後壁、白河、北門、學甲、鹽水、新營、柳營、東山、將軍、下營、六甲、官田區
【臺南縣第2選舉區】全國最綠的區,國民黨竟差點贏了 
【臺南市第2選舉區】2010年更改
七股鄉、佳里鎮、麻豆鎮、善化鎮、大內鄉、玉井鄉、楠西鄉、西港鄉、安定鄉、新市鄉、山上鄉、新化鎮、左鎮鄉、南化鄉
【臺南縣第3選舉區】初選爭到兩個人都沒得選 
【臺南市第5選舉區】2010年更改
永康區、仁德區、歸仁區、關廟區、龍崎區
最新的【臺南市第4選舉區】
最新的【臺南市第6選舉區】
 
壹拾捌、高雄市
【高雄市第1選舉區】腳痛不能選區域立委,但可以選不分區 
【高雄市第3選舉區】2010年更改
楠梓區、左營區
【高雄市第2選舉區】贏得驚險,但卻坐著當選 
【高雄市第5選舉區】2010年更改
鼓山區、鹽埕區、旗津區、三民區川東里等41里(三塊厝、大港19里,原有42里,後減為41里,三民區西部)
【高雄市第3選舉區】女性選舉選到剃光頭 
【高雄市第6選舉區】2010年更改
三民區鼎金里等45里(覆鼎金、本館、寶珠、獅頭、灣仔內、大港6里),三民區東部
最新的【高雄市第5選舉區】
【高雄市第4選舉區】紅螞蟻和爆料天王的對決 
【高雄市第7選舉區】2010年更改
前金區、新興區、苓雅區、前鎮區復國里等8里(籬仔內)
最新的【高雄市第6選舉區】
【高雄市第5選舉區】陳水扁之子讓國民黨撿到一席立委 
【高雄市第9選舉區】2010年更改
小港區、前鎮區草衙里等51里(前鎮、草衙、佛公、獅甲、崗山仔)
最新的【高雄市第8選舉區】
 
壹拾玖、高雄縣/高雄市
【高雄縣第1選舉區】美濃媳婦擊敗美濃本土立委 
【高雄市第1選舉區】2010年更改
桃源區、那瑪夏區、甲仙區、內門區、杉林區、六龜區、阿蓮區、田寮區、旗山區、美濃區、茂林區、燕巢區、大社區、大樹區
【高雄縣第2選舉區】紅派黑派少主的對決 
【高雄市第2選舉區】2010年更改
茄萣鄉、湖內鄉、路竹鄉、永安鄉、岡山鎮、彌陀鄉、梓官鄉、橋頭鄉
【高雄縣第3選舉區】大寮媳婦爭不過鳥松女兒 
【高雄市第4選舉區】2010年更改
仁武區、鳥松區、大寮區、林園區
【高雄縣第4選舉區】前市長之女輸給前市民代表之女 
【高雄市第8選舉區】2010年更改
鳳山區
最新的【高雄市第7選舉區】
 
貳拾、屏東縣
【屏東縣第1選舉區】表叔侄對決,表叔慘遭棄保
里港鄉、高樹鄉、三地門鄉、霧臺鄉、九如鄉、鹽埔鄉、長治鄉、內埔鄉、瑪家鄉、泰武鄉、竹田鄉、萬巒鄉、潮州鎮 
最新的【屏東縣第1選舉區】
【屏東縣第2選舉區】選舉選到潑墨汁
屏東市、麟洛鄉、萬丹鄉 
【屏東縣第3選舉區】他的退黨像六級地震一樣震撼 
新園鄉、崁頂鄉、南州鄉、新埤鄉、來義鄉、東港鎮、林邊鄉、佳冬鄉、枋寮鄉、春日鄉、枋山鄉、獅子鄉、牡丹鄉、車城鄉、滿州鄉、恆春鎮、琉球鄉
最新的【屏東縣第2選舉區】
 
貳拾壹、花蓮縣
【花蓮縣選舉區】花蓮王光環難以加持給妻子之外的其他人
 
貳拾貳、臺東縣
【臺東縣選舉區】「女朋友」代替男朋友出征 
 
貳拾參、澎湖縣
【澎湖縣選舉區】博弈公投改變了藍綠版圖 
 
貳拾肆、連江縣
【連江縣選舉區】藍到民進黨從未派人挑戰過縣長選舉
 
貳拾伍、金門縣
【金門縣選舉區】很藍,但國民黨常常輸 
 
參考資料
結論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3072232
  • 叢書系列:唐山論叢
  • 規格:平裝 / 568頁 / 17 x 32 x 2.8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自序
 
  人是群居的動物,做許多事情都會受到他人的影響,選舉也不能例外。儘管臺灣看似藍綠涇渭分明,許多民眾都有鮮明的統獨藍綠色彩,但在總統以下層級的投票時,越基層的投票,受到人情、派系影響的程度越重,同一個地方,同一天舉行的選舉,立委由國民黨勝出,但民進黨卻在當地贏得過半總統選票。還有的地方如金門,做為深藍選區,國民黨卻在立委和縣長選舉一再落敗,怎麼回事呢?
  
  此外,有時一個選區內,某個候選人在其中一兩個鄉鎮得票率特別高,如果民眾因為覺得他個人人品、學識或政見好而挺他,顯然不應該只有一兩個鄉鎮特別青睞。而有時候,某些地方,2008年總統大選國民黨大贏,2009年縣長選舉國民黨卻又小輸,2012年大選國民黨卻又可以大勝,到底是為什麼呢?要如何判斷該選區的藍綠基本盤到底誰大誰小?又怎麼判斷某位立委勝選是派系因素還是政黨因素影響較大?
  
  因此,本書以在同一個立委選區內,從2005年到2020年之間,立委選舉各黨人選得票數,與總統、縣長選舉時同黨人士得票數對比,分析地方派系人士代表政黨出戰立委選舉時,發揮的影響力。尤其2012年起總統大選和立委選舉同日舉辦,比較同一選區內藍綠兩黨在總統和立委選舉得票的落差,便可看出派系在當地發揮出跨越黨派的影響力。此外本書也整理列出各地立委候選人的出身背景,包括故鄉出生地,本身和其家族成員曾經擔任的職務,讓讀者了解為何他在選區內的特定鄉鎮得票率可以特別高。 
  
  要看出派系發揮多大的影響力,必須先了解選區內的基本盤,因為層級越低的選舉,越容易受到派系影響,而總統選舉除了大環境影響中間選票外,是最明顯的政黨意識形態對決投票,而從2005年到2020年之間,以2012年總統選舉藍綠雙方票數最接近,且大環境也沒有明顯有利於任一方,因此本書分析時,以2012年總統大選蔡英文在每個選區的得票率,判斷該區藍綠基本盤屬性,劃分成深藍、中藍、淺藍、五五波、淺綠、中綠、深綠七種選區。深綠選區指的是,從2005到2020年之間總統、縣市長、立委選舉民進黨都沒輸過的,反之深藍選區是民進黨都沒贏過的。中綠選區是民進黨只有大逆風時才偶爾輸過的,中藍選區是民進黨大順風時才偶爾贏過的。因此如果有國民黨人可在淺綠甚至中綠選區當選立委,即可知道勝選因素顯然靠的是派系或個人因素,而非政黨力量。
  
  至於何謂民進黨大逆風?由大環境對藍營有利到對綠營有利的排序,依序為:2005、2008、2018年→2012年→2009、2010年→2014年→2016年、 2020年。所以越能在後面幾個年份選舉勝出的國民黨人,越能看出其個人與所屬派系的實力。
  
  另外,考量到在國內,外省民眾、客家人與原住民多數投票時比較傾向支持藍營,因此本書也在每個選區列出選區內外省民眾的比率,但因為最後一次官方統計資料為1990年,因此只能採用該年的資料。而為了統一標準,凡是本籍不屬於臺灣島上任何縣市的民眾,都視為外省人,所以在臺灣島內的金門、馬祖籍民眾也被算入外省人,而在金門、馬祖,本籍金門、馬祖的民眾一樣視為外省人,本籍臺灣島的民眾視為本省人。此外如果該鄉鎮為原民鄉或客家庄也予以點出,做為影響選情的參考指標之一。
  
  書中介紹到各縣市派系時,考量多數縣市的派系都是全縣型派系,因此會統一介紹同一個縣內的派系,不會在每個立委選區重複介紹,但也因為這樣的安排,在選區介紹時必須打破現行的排序,現行的選區排序是2010年臺中、臺南、高雄縣市合併後的結果,但臺中、臺南、高雄的縣市區派系不同,因此本書會以2008年尚未縣市合併時的選區排序為主幹順序,介紹這幾個縣市的立委選區與派系。
  
  過往談到地方派系,有些人容易有不好的聯想,但其實存有派系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在民進黨中央,過往有著新潮流、正義連線、福利國連線等公開大派系,2006年名義上解散派系後,如今依然有著新潮流、謝系、蘇系、英系、正國會等派系;國民黨在中央層級的政治人物,同樣有著馬系、王系、朱系、連系、郝系,乃至於近兩年力拱韓國瑜的韓粉,所以不必把派系直接跟負面畫上等號,派系可以為惡,也可以為善。
  
  本書對於學術界、選舉與政治圈人士乃至於一般民眾三者均有一定作用,對於學術界,過往政治理論相關書籍和論文眾多,也不乏探討地方派系的書籍,介紹一兩次選舉的專書也可以找到。但是沒有書籍從地方派系的角度同時針對全國所有73個立委選區16年下來的四次縣市長、四次總統和四次立委一共12次選舉,每次候選人得票數、得票率變化予以分析,而且縱使選舉過了,由於我國近二十多年來少子化現象顯著,研究中呈現的各選區藍綠基本盤不會瞬間失準,在未來十年內仍有參考價值。
  
  對於選舉與政治圈人士而言同樣深具價值,有志參選立委或擔任立委助理者,未必人人都能將各自選區過往16年這12次重要選舉的投票情況加以徹底整理分析,本書可以幫他們省下不少時間。對於國民黨、民進黨等各黨的黨中央而言,有了這本書,哪些選區的哪些鄉鎮比較需要加強輔選、多投入資源,哪裡是選舉的關鍵地區,也將一目了然。
  
  對於一般民眾而言,縱然對政治感興趣,也未必能對於所有外縣市地方政治生態和立委層級政治人物背景有所掌握。本書可說是國內選舉的科普教材,讓民眾看了之後可以初步了解每一個選區藍綠基本盤比率,甚至可以進一步得知各黨在該區派出哪個派系或哪個鄉鎮出身的候選人時,勝算較高。

用户评价

评分

老實說,現在坊間的選舉分析,常常流於表面,講來講去都是「經濟不好」、「年輕人焦慮」,聽久了都快麻木了。但「候選人出身」這個角度,簡直是打到我心坎裡去了!想想看,一個從小在傳統工廠區長大的候選人,跟一個在都會區由企業家家庭栽培出來的,他們看待選民的眼光絕對是天差地遠。這種「出身光譜」的差異,不只是履歷上的不同,它影響的是問政的優先順序、對選民需求的同理心,甚至是選舉時的募款能力。我希望這本書能更細膩地剖析,當候選人面對不同出身的選民時,他們「人設」的建構與崩塌過程。尤其在社群媒體時代,人設比政見還容易被放大檢視,這種深層的背景如何影響選民最終的投票選擇,實在是太值得玩味了。

评分

整體來看,這本書的野心相當大,試圖從「非主流」的政治變數——派系、出身、宗親——去解構立委選舉的底層邏輯。這種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比起那些只看民調走勢的評論,顯得更有厚度和穿透力。我個人對於「地方派系」與「宗親對立」之間是否存在著一種共生、互補或互相制衡的複雜關係特別感興趣。畢竟,派系運作需要人力和組織,而宗親恰恰提供了最穩固、最不需要成本的「基本盤」。如果作者能清楚地勾勒出這兩股力量如何相互借力,如何影響了最終的提名名單,甚至塑造了區域政治的生態版圖,那麼這本書的價值就不僅限於學術圈,它會是每一個關心台灣民主實踐的人必讀的指南。

评分

「宗親對立」這個詞,簡直就像一把鑰匙,直接打開了台灣某些特定選區的潘朵拉盒子。這不是什麼新詞彙,但要把它系統性地拉出來,跟選舉結果做嚴謹的量化或質性分析,那可就困難了。在我家鄉那帶,選舉簡直就是一場大型的家族戰爭,誰的姓氏人多、誰的祖厝比較大間,有時候比政黨提名還重要。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處理這個「敏感地帶」的。畢竟,宗親關係往往交織著歷史恩怨、土地產權,甚至地方信仰的資源分配。如果這本書能用中立且不失趣味的方式,去解構這些傳統血緣結構是如何被現代政治動員所利用或顛覆的,那絕對是一本教科書級的貢獻。我真想知道,在現代化浪潮下,那些古老的宗族力量,究竟是漸行漸遠,還是換了個包裝,變得更加難以捉摸?

评分

從一個長年觀察選舉的讀者角度,我最欣賞的是這種願意深入「灰色地帶」的勇氣。台灣政治的魅力與弊病,往往都藏在那些檯面上不談的默契裡。當我們討論到立委的問政表現時,經常忽略了他們是怎麼「弄」上那個位置的。這本書似乎提供了一個解析「當選機制」的全新光譜,不再只是問「你支持誰」,而是深入探究「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跟誰站在一起」。如果作者能成功地將這些看似零散的地方故事,匯集成一套有說服力的分析模型,那麼這本書絕對能打破當前政治論述的淺層化趨勢。它不只在描述現象,更在試圖解釋「為什麼會是這樣」,這才是真正有力量的社會科學探討。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光是看到「藍綠之外」這幾個字,我就知道作者肯定在台灣的政治光譜上,不是只會打轉於國民黨和民進黨那兩大黨的框架。這年頭,選民眼睛都雪亮了,誰不知道選情背後藏著更多複雜的角力?我特別好奇作者是如何深入挖掘地方派系這個「地下水脈」。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政論節目,談的總是意識形態、兩岸關係,但真正決定立委誰上誰下的,很多時候還是在地頭蛇的盤算、地方樁腳的人情債。光是想像作者要如何穿梭在那些地方耆老的口中,挖掘出那些不見光但卻影響選票的秘密聯盟和世仇,就覺得這趟政治田野調查肯定「不好惹」。我期待看到的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中央視角,而是紮根在基層、沾滿泥土氣的真實觀察,畢竟,我們選的是區域立委,不是總統,地方的脈絡才是決定一切的關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