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好的建議:職場中最重要的112個啟示

極好的建議:職場中最重要的112個啟示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黃福良
圖書標籤:
  • 職場技能
  • 職業發展
  • 職場建議
  • 領導力
  • 溝通技巧
  • 人際關係
  • 工作效率
  • 自我提升
  • 職場智慧
  • 成功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雇用員工,是藝術多過科學
  內嚮者學習社交之路
  你是個阻礙者嗎?
  六月之癢
  為什麼到處都有不稱職的上司?
  以己之欲施予人:為什麼並非總是有效!
  你會為一個傑齣的混蛋工作嗎?
  從退休生活中得到的啟示
  更好的一半
  ……
 
  黃福良(David Wee)是經驗豐富的人力資源從業者,曾任通用電氣學習董事會創始成員、強生公司全球首席學習官,也是LinkedIn上備受歡迎的作者。
 
  許漢迪(Handi Kurniawan)先後於通用電氣、渣打銀行、Sinar Mas和怡和集團擔任人力資源主管,擁有豐富的全球經驗。
 
  兩位作者攜手閤作這本關於職場的有趣讀物,以親身故事和經驗,分享職業生涯的每個階段。
  他們站在不同的立場上—員工、具有潛力者、討人嫌的上司、或者善於鼓舞人心的管理者,分享不同的觀點。
  雇員生涯的7個部分,職場人生的112條建議。
  兩位作者關於職業人生的精彩分享。
 
推廣重點
 
  ●職場建議
  7個部分,112條建議
 
  ●兩代對話
  LinkedIn人氣作者+年輕菁英
 
  ●名人推薦
  通用電氣首位首席知識官Steve Kerr推薦
 
編輯推薦
 
  1. 關於職場的有趣讀物,以親身故事和經驗,分享職業生涯的每個階段;
  2. 在不同的立場上—員工、具有潛力者、討人嫌的上司、或者善於鼓舞人心的管理者,分享不同的觀點。
 
名人推薦
 
  我讀過、評論過許多包含有用資訊但不大有趣的書;其他一些書的確是很有趣,但對我已經瞭解的事並沒有太多增益。相比之下,我可以說,本書確實提供瞭很好的建議,以一種創造性的有趣方式,為讀者提供瞭極好的建議,讓這本書讀起來很愉快。David和Handi顯然是根據他們的知識和經驗來寫作,他們提供的指導相信對幾乎所有讀者都有益。我嚮你強烈推薦這本書。——Steve Kerr,世界首位首席學習官,通用電氣前首席學習官、高盛前首席學習官
 
  當我閱讀David和Handi的書時,我腦海中不斷閃現的想法是,建立職業生涯充滿瞭當你需要時,有一位「自選教練」在耳邊給齣建議、分享智慧的時刻。雖然書中的所有建議都屬於常識範疇,但不幸的是在今天的許多組織中,我們看到人們和領導層的行為並沒有通過這個簡單的測試—幾乎就像常識變得罕見一樣!正如作者在結論中指齣的那樣,沒有人能壟斷好的建議—但這本書是一個很好的起點!——Peter Attfield,怡和集團首席人纔與學習官
 
 
這本書有很多精彩的小插麯,既為讀者提供瞭洞見,也提齣瞭發人深思的問題。我喜歡這種對話風格,並發現各種想法的瑰寶散見書中各處。本書值得一讀。——Ann Ann Low,LinkedIn學習與發展高級總監
 
  我們不是生活在一個完美的世界裡,但我們可以互相幫助,追求在我們自身周圍創造完美的島嶼。David和Handi的那些建議—「不斷冒險」、「信任但要驗證」和「感謝朋友和傢人」—一直陪伴著我。正是這樣的智慧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Anil Sood,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 in Complex Choices,教授及聯閤創始人
 
  非常發人深省;促使我認真思考和反思我的領導生涯。David和Handi成功地將他們的全球領導經驗付諸於這本實用、務實、通俗易懂的書。——Danu Wicaksana,Good Doctor Technology Indonesia董事總經理
 
  我與Handi先後在金光集團(Sinar Mas)和怡和集團共事過,是一份意外的奇緣。他在人力資源發展方麵的經驗之談,收錄在這本與另一位經驗豐富的人力資源從業者黃福良(David Wee)閤著的必讀書中。——Dino Tan,新加坡經濟發展局,傢族企業,傢族資本和影響力部資深副總裁,總管
 
  我在LinkedIn上關注瞭David和Handi,因為他們的那些好建議。很高興現在這些建議可以在本書中讀到。——Eric Sim, CFA, PRM,Small Actions: Leading Your Career to Big Success作者
 
  作者們慷慨地提煉瞭他們多年的經驗,錘煉齣他們的一係列LinkedIn貼文—現在有瞭這本書—我強烈推薦,並希望在我職業生涯的早期階段就擁有這本書。在整本書中,你會發現實用及坦率的建議,它們建基於毋庸爭辯的原則和價值觀;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所有這些都是重要的保障。雖然這本書讀起來輕鬆,但我鼓勵讀者不妨反思書中給齣的建議,並在工作的環境中相應地加以應用。——Eleanor Tan,The China Navigation Co. Pte. Ltd企業傳播全球總管
 
  我很少遇到一個充滿熱情、熱衷於學習並真誠樂於助人的人。從我畢業之後的第一份工作以來,Handi一直是我的良師益友。他有一種真誠實在的性格,既贏得瞭管理團隊的信任,也贏得瞭後輩的尊重。我們不再一起工作,但Handi仍然是我尋求建議時的首選對象,很高興他決定透過這本書分享豐富的專業經驗。——John Rasjid,Sociolla.com聯閤創辦人,首席執行官
Forbes’ Disruptor Award 2019獲獎者
 
  生命太短暫,你無法經歷所有的事!
  閱讀這本書,從其他人的經驗中學習—尤其是David的智慧和Handi的國際經驗。運用這些有用又實際的建議,去應對領導和管理方麵的日常挑戰,並幫助你建立成功的職業生涯,過上有意義的生活。——Kevin P. Tan,SUN Education Group聯閤創辦人,首席市場官
 
  憑藉豐富的全球經驗,Handi和David在本書中分享瞭非常有見地的建議,本書對於任何職業的人來說都是很需要的。如果你立下遠大目標,要取得事業上的成功,這是一本必讀書,它會像職業聖經一般在職業生涯中指導你。極好的建議和實用的訣竅,就藏在本書中!——Laura Cho Yee Swe Myint,Prudential Myanmar Life Insurance人力資源總管
 
  《極好的建議》為你的職業道路提供瞭有力而實用的提示。David的智慧和Handi的經驗相結閤,使這本書引人入勝,發人深省。 他們希望幫助人們擁有充實的職業生涯,這個願望浸透到書中每一頁。 這不是一本你讀過一次就完的書, 這是一本你可以一次又一次拿起來的書,每次都能從中得到新啟發。——Matt Hutson,Book Hacker @Bookmattic
 
  David和Handi在本書中的建議看似簡單,但非常有效。他們把許許多多智慧,融入一係列易於閱讀和反思的短小「貼文」中。無論讀者多麼有經驗,每個人都會從這本結集中受益。——Rajeev Peshawaria,Leadership Energy Consulting Company總裁,Iclif Leadership & Governance Center前首席執行官,摩根士丹利前首席學習官,可口可樂前首席學習官
 
  我真的很喜歡《極好的建議》—讀起來輕鬆,且非常有趣。我發現Handi和David 的書非常實用,其中包含一些很棒的現實生活實例和要訣,非常有用。我強烈嚮任何在當前工作環境中麵臨日常挑戰的專業人士推薦這本書。期待很快看到他們的下一本書,並從這些生活的專傢那裡學到更多!——Ricky Mui,Robert Walters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
 
  David和Handi為職場提供瞭一份現實世界的智慧寶藏。曾經與David和Handi在不同崗位中有過親身閤作,在建立偉大的團隊和組織文化、應對工作挑戰方麵,他們所纍積的經驗和智慧,對於任何一位想要在這個瞬息萬變、充滿活力的世界中取得成功的人都大有裨益。這是本適閤所有人的必讀書。——Roshan Thiran,Leaderonomics創辦人
 
  Handi和David是經驗豐富的人力資源從業者,很高興他們現在攜手閤作,將這些實用且易於實踐的建議匯集在一起。我相信這些建議對於正在企業叢林中尋路的人—無論任何人,無論身處職業生涯的什麼階段—絕對都是有著巨大幫助的珍寶。
  個人過去曾與Handi閤作過,我一直很喜歡他的積極和樂觀進取的態度,這從來都是公司的資產。現實或許是孤獨的,但有瞭David和Handi的書以及其中包含的思想,你會得到妥帖的關照。——Sandeep Mookharjea,AIG亞太區人力資源總管
 
  《極好的建議》是尋找人纔解決方案的實用且齣色的方法。David和Handi都在他們的職業生涯中成功地指導過領導者。這本書讓我們從他們那裡學到如何領導自己和他人。這是一本必讀書!——Setiawani Sukri,AIA Indonesia首席人力資源官
 
  在強生與David共事真的是令人耳目一新的經歷。他將他的所學和個人經驗,以及對於人纔發展的深刻認識付諸實踐,轉變瞭公司的學習發展機製和程序。他的戰略能力總是與一切有關於學習發展的實際解決方案相結閤,這是獨一無二的。這本書把David和Handi的學識與智慧變得很鮮活,在現實生活中也能輕鬆採納和運用。他們為所有從業者和領導力學習者編寫瞭一本最有趣、最實用、最易讀的書籍。 絕對必讀。——Supratim Bose,ConvaTec全球新興市場總裁及首席運營官
 
  《極好的建議》就像是你職業生涯的備忘紙,寫滿瞭智慧和實用要訣。無論你在職業生涯的哪個階段,這本書都以非常簡單而有力的方式為你提供瞭極好的解決方案和提醒。一本所有人的必讀書!——Tyo Guritno,INSPIGO首席執行官及聯閤創辦人
啓航:職場新人與資深人士的生存之道 序言:時代的浪潮與個體的航嚮 我們正處於一個變革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快的時代。技術、市場、乃至組織架構都在經曆劇烈的重塑。對於身處職場中的每一個人而言,無論是剛剛踏入校門,對未來充滿憧憬與不安的職場新人,還是已經在行業中摸爬滾打瞭多年,正麵臨瓶頸或轉型的資深人士,如何精準導航,穿越不確定的迷霧,是擺在麵前的首要課題。本書並非提供一套僵硬的教條,而是旨在構建一個多維度的思維框架,幫助讀者理解職場運行的深層邏輯,並在此基礎上,形成具有個人特色的適應與成長策略。 第一部分:基石的奠定——認清職場的本質與自我定位 成功的職業生涯始於清晰的認知。在浮躁的“成功學”語境下,我們首先需要迴歸職場的核心本質。 第一章:理解組織的全景圖 組織不是一個單一的、靜止的實體,而是一個由權力、資源、信息和關係構成的動態生態係統。 1. 權力的流嚮與製衡: 瞭解組織中的正式權力(職位、層級)與非正式權力(影響力、專業聲譽)是如何互動的。權力並非總是自上而下流動,有時它依附於稀缺資源或關鍵信息節點。識彆誰在真正做決策,比關注誰在名義上領導更重要。 2. 價值交換的契約: 你的薪水和晉升機會,本質上是你為組織提供的可量化價值與組織付齣的成本之間的交換結果。學會將自己的工作成果“翻譯”成組織易於理解的語言——即利潤、效率提升、風險規避。 3. 信息的密度與壁壘: 職場信息是分層的。核心決策信息、部門間協作信息、以及個人績效反饋信息,它們流動的速度和保真度各不相同。掌握如何高效獲取、過濾和保護信息,是保持競爭力的關鍵。 第二章:深度挖掘你的“不可替代性” 在強調團隊閤作的今天,“不可替代性”聽起來似乎有些自負,但它指嚮的是你職業的護城河。 1. 技能的“T”型結構重塑: 傳統的T型人纔需要深化。橫嚮的廣度決定瞭你的適應性,而縱嚮的深度決定瞭你的價值上限。如何選擇那條“垂直綫”?它必須是市場稀缺、且與你的個人興趣或天賦有強交叉點的領域。 2. 軟技能的硬化處理: 溝通、領導力、抗壓能力這些常被泛化的概念,需要被具體化、可衡量化。例如,“齣色的溝通能力”應被定義為“能夠將復雜的技術方案,在十分鍾內清晰傳達給非技術高管,並獲得明確的資源支持”。 3. 職業身份的清晰錨定: 你希望在你的領域內被冠以何種標簽?這個標簽不應是職位名稱,而應是你解決問題的獨特方式的代名詞。長期聚焦於強化這個標簽,能有效避免職業路徑的漂移。 第二部分:效率的精進——駕馭工作流與時間管理 效率不是做更多事情,而是做對的事情,並且以最優路徑完成。本部分聚焦於如何將精力投入到迴報率最高的活動中。 第三章:目標設定的科學與藝術 有效的目標設定是連接戰略與執行的橋梁。 1. 目標的分層與嵌套: 區分年度目標、季度目標與周目標。確保周目標是對季度目標的最小可行性分解,而季度目標是對年度戰略的有效支撐。避免將日程錶填滿,卻對核心産齣沒有實質性貢獻。 2. 關鍵結果(KR)的實效檢驗: 運用OKR(目標與關鍵成果)框架時,重點在於“關鍵成果”的衡量標準。確保KR是麵嚮産齣而非活動的。例如,將“花大量時間與客戶交流”改為“通過至少五次深度訪談,提煉齣市場對新功能A的接受度達到80%”。 3. “重要-緊急”矩陣的深度應用: 大多數人被“緊急”事件牽著走。真正的效率高手,是將80%的精力投入到“重要但不緊急”的領域——規劃、學習、關係維護。學會堅決地推遲或授權那些“重要性低且緊急”的事務。 第四章:專注力與心流的捕獲 在信息爆炸的環境中,專注力已成為最稀缺的資源。 1. 批量處理與情境切換成本: 明確區分需要高度沉浸的“深度工作”和可以批量處理的“淺層工作”。例如,將所有迴復郵件、處理報銷等事務集中在一天中的特定時間段完成,以最小化大腦在不同任務間切換所消耗的認知資源。 2. 環境工程學: 物理環境對專注力的影響巨大。設計你的工作空間,減少視覺乾擾,利用工具阻斷即時通訊的誘惑。更重要的是,培養一種“工作神聖化”的儀式感,讓身體和大腦在進入該區域時,自動切換到高頻工作模式。 3. 疲勞周期的科學管理: 認識到人類注意力的自然周期性(如90分鍾一次的波峰波榖)。主動在精力高峰期處理最復雜的難題,並在低榖期進行休息或機械性任務,而非強行對抗生理節律。 第三部分:人際的智慧——構建職業網絡與影響力 職場中的“做成事”往往依賴於“被幫助”。高效的人際網絡是加速器,而非負擔。 第五章:關係構建的戰略視角 職場人脈並非是名片交換,而是長期互惠的投資組閤。 1. 識彆關鍵利益相關者(Stakeholders): 繪製你的“人脈地圖”。哪些人對你的項目有決策權?哪些人掌握著關鍵資源?哪些人是潛在的導師或閤作夥伴?確定你的投資優先級。 2. 給予先行原則(Give First): 關係投資的基石是價值輸齣。在請求幫助之前,思考你能為對方解決什麼問題,或提供什麼信息、連接。這種無目的的初步付齣,能建立起信任的儲備金。 3. 維護的頻率與質量: 區分“泛泛之交”與“核心圈子”。對於核心圈子,保持定期的、高質量的聯係(例如,分享一篇對對方有啓發性的文章,而非簡單的問候)。避免“用時纔想起”的功利性接觸。 第六章:高效反饋的藝術與衝突的化解 建設性的對話是消除誤解、促進成長的必要手段。 1. 結構化反饋模型: 學習使用“情境-行為-影響”(SBI)模型來提供反饋,使之客觀、聚焦於行為而非人格。同樣,在接受反饋時,先理解背後的意圖,保持開放而非防禦的心態。 2. 跨部門協作中的利益平衡: 部門目標往往存在天然的衝突。成功的協作不是一方屈服,而是找到更高層級的共同目標。將討論焦點從“我的部門需要什麼”轉移到“為瞭公司整體利益,我們如何取捨”,是化解僵局的關鍵。 3. 建設性異議的錶達: 避免成為“傳聲筒”。當需要錶達反對意見時,確保你的反對是基於數據和邏輯,並同時提供至少一個替代性方案。這錶明你不僅看到瞭問題,更在積極參與解決方案的構建。 第四部分:長期主義的視野——持續迭代與職業韌性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中,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保持學習和適應的能力,是職業生涯的“操作係統”。 第七章:個人知識管理(PKM)的實踐 知識的價值在於被應用。如何高效地記錄、檢索和串聯你的學習成果? 1. 第二大腦的搭建: 建立一個個人知識庫,用於捕捉碎片化的信息、會議記錄和閱讀摘要。工具隻是載體,核心是建立一套統一的標簽和鏈接係統,讓知識點之間能夠相互印證和激發新的想法。 2. 實踐檢驗與反饋閉環: 知識如果不經過實踐的檢驗,很容易變成僵化的教條。每次學習新概念後,立即在工作中嘗試應用,並記錄這次應用的效果。這個“學-用-測-調”的閉環,能真正內化知識。 第八章:職業生涯的“微調”而非“巨變” 職業發展不應是綫性的攀升,而應是螺鏇式的迭代。 1. 預見性技能的培養: 關注行業報告中提及的未來五年內的顛覆性技術或趨勢。即使目前的工作不需要這些技能,也應開始投入時間進行“超前學習”,確保在行業轉型來臨時,你處於賽道上,而非觀望區。 2. 打造“職業防火牆”: 保持財務的穩健性和技能的多樣性,讓你有底氣去拒絕不閤適的機會,並從容地麵對潛在的裁員風險。這種內在的安全感,能讓你在工作中做齣更符閤長期利益的決策。 3. 工作的意義重塑: 職業倦怠往往源於工作失去瞭意義感。定期迴顧你的職業初衷,並將你的日常任務與你的個人價值觀或社會價值聯係起來。理解你“為什麼做”,能讓你在睏難時期保持韌性。 結語:從被動適應到主動創造 職場是一個巨大的舞颱,每個人都是主角。本書提供的框架旨在幫助你從一個被動的應答者,轉變為一個主動的設計者——設計你的工作流程、設計你的人際網絡、最終設計你所期待的職業軌跡。理解遊戲的規則,洞察人性的復雜,持續迭代自我,方能行穩緻遠,在波濤洶湧的職場中,穩健地駛嚮你設定的燈塔。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黃福良(David Wee)
 
  曾任通用電氣學習董事會(General Electric’s Learning Board)的創始成員、強生公司全球首席學習官(Global Chief Learning Officer)、Sinar Mas集團首席人纔官(Group Chief Talent Officer)。黃福良現任總部設於印度孟買的非牟利機構Complex Choices高等研究院董事會顧問,並擔任設於新加坡的人纔週期管理公司Avvanz的理事會顧問。
 
許漢迪(Handi Kurniawan)
 
  先後於通用電氣、渣打銀行、Sinar Mas和怡和集團擔任人力資源主管,擁有豐富的全球經驗,曾在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北京、颱北和美國工作。他所著的職場書籍《走嚮全球—成功的國際職業指南》(Go Global—Guide to a successful international career)是印尼的暢銷書,他也是另外兩本書《全球職業》(Global Career)和《頭腦大師》(The Brain Master)的作者,這些書由印尼領先業界的齣版商Kompas Gramedia Group齣版。許漢迪還為報紙和商業雜誌撰寫瞭大量文章,他是一位在亞洲廣受歡迎的演講者。
 
譯者簡介
 
李永學
 
  學士(物理),博士(物理化學),1989年前往英國做博士後研究工作,生活工作至今。2016年退休,成為自由譯者,迄今齣版譯作四十餘部。

圖書目錄

序...018
前言...020
 
吸引
01「我們需要你的幫助」...024
02如何讓應聘者驚歎...026
03為什麼通用電氣在費爾菲爾德大學進行校園招募...028
04錶現和品牌...029
05雇用員工,是藝術多過科學...030
06審視履歷背後的應聘者...031
07我曾想說「你被雇用瞭」……...033
08「我們中很多人的工作做得很棒……」...034
09應聘者遲到...036
10證實還是信任?...037
11退齣一份工作錄取...038
12我有史以來的最佳職業決定...040
13改變職業...041
14你可以自己選擇老闆!...042
15點擊!...044
16管他呢,試試看...046
 
啟動
17超越年齡的智慧?...050
18態度決定一切...051
19內嚮者與外嚮者...052
20親愛的內嚮者...057
21內嚮者學習社交之路...058
22如何早日在職場取得成功...060
23看懂字裡行間的意思...062
24因勢利導求最佳...064
25你改變環境,還是環境改變你?...065
26新人的頭號優先項...066
27打造信任關係...067
28同舟共濟...068
29萬事開頭難...069
30「我想在12個月後取代我上司的職位」...070
31人事經理希望你知道...071
 
發展
32找到正確的領導者...076
33把寶押在人身上...077
34幫助你的人起飛!...079
35成為見習管理層人員...080
36人纔囤積者還是人纔管理大師?...082
37人纔管理者類似於老爺車的照管者...083
38你是個阻礙者嗎?...084
39六月之癢...086
40大膽說話!讓人聽到!...087
41走到聚光燈下...089
42建立人脈...091
43事關信任...092
44伸齣援手...094
45我們喜愛的書籍...095
 
管理錶現
46光有天分還不夠...102
47能做這份工作的人...104
48光有業績還不夠...105
49唯一的機會...106
50說齣來,但方式要正確...107
51超越辦公室政治...109
52有些人擅長「露臉」...111
53微觀管理(Micromanagement)可行嗎?...112
54我進行微觀管理,而且沒問題...114
55如果一位微觀管理者首先給人信任,那會怎麼樣?...116
56有關專注...118
57為瞭成功而做齣反饋...119
58做齣反饋...121
59控製不良錶現...123
60為什麼到處都有不稱職的上司?...125
61在有些公司裡—...126
62不再隻想著你的成功,開始想到其他人的成功...128
63圓滿結局...129
64「當人犯瞭錯,最不想要的就是處分。」—傑剋•韋爾奇...130
 
參與與激勵
65「你願意幫忙嗎?」...134
66我想要一個朋友,我需要一個領袖!...136
67公司可以心胸寬厚...138
68以己之欲施予人:為什麼並非總是有效!...139
69安靜的場所...140
70一旦我信任瞭你,能否繼續全在於你...142
71我無法信任不能說「對不起」的人...143
72因為「你能行」...144
73獎勵不是那條魚...146
74我錯過瞭多少次機會……...147
75我不會自願去做額外的工作...149
76那人太忙,沒時間抱怨...150
77為你的工作而感恩...151
78不要隻專注於參與;要專注於提高業務...152
 
讚賞
79高價...158
80讚賞工作...159
81「我為你驕傲」...160
82我們想要給他大幅升職,而且……...161
83「傑夫,你能頂替艾琳一陣子嗎?」...162
84現在是週五下午5點,老闆打來電話,召集會議!...164
85這是許多員工不會告訴老闆、但卻想讓他知道的事情...165
86不要被杏仁核劫持...167
87有些人一直希望我坦誠相待,但當我真的這樣做瞭之後……...169
88工作的尊嚴...170
89你不會雇用某人加入你的傢庭...172
90我做過的傻事...174
 
道別
91這是我最恨的那部分工作,但又必須做好...178
92我想起瞭一次裁員...181
93如果你被裁員瞭,振作起來...182
94你會為一個傑齣的混蛋工作嗎?...184
95閃光之星...185
96退休年齡是65歲,為什麼要在56歲退休?...186
97什麼代價下的忠誠?...188
98什麼是領袖?...189
 
傢庭與朋友
99綠寶橙汁...194
100職場善意...195
101幫助別人,自己得到的更多...197
102寸金難買寸光陰...198
103你會為什麼傾情投入?...200
104追求比你自己更大的目標...201
105定義成功...203
106從退休生活中得到的啟示...205
10740煙齡的老煙槍如何戒煙?...207
108再做嘗試...208
109我母親年過80,仍然獨立生活...210
110金錢和記憶...211
111我迄今學到的10項最重要的啟示...212
112更好的一半...214
 
結束語...219

圖書序言

  • ISBN:9789887584773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4 x 21 x 1.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香港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說實話,我本來對「職場啟示錄」這類型的書抱持著七分懷疑三分期待的心情,畢竟市麵上這類型的產品多如牛毛,內容很容易流於錶麵、缺乏深度。但《極好的建議》厲害的地方就在於,它沒有試圖給你一個萬靈丹,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學長姐,坐在你旁邊,用一種非常真誠的語氣跟你分享他走過的心路歷程跟踩過的那些坑。它不隻是告訴你「該做什麼」,更重要的是它解釋瞭「為什麼要這麼做」,背後的邏輯和脈絡非常清晰。例如,在談到如何建立個人品牌時,它沒有叫你硬去經營社群媒體,而是從你日常工作中的「細節處理」和「承諾兌現」去著手,這種由內而外的紮根論述,顯得格外實在。我發現,很多我過去覺得是「個性使然」的職場毛病,在這本書的剖析下,其實是可以透過係統性的調整來改善的。它讓我重新審視自己過去在職場上的決策過程,很多當下的「直覺反應」,其實都潛藏著更深層的思維盲點。讀完這本書,感覺不隻是知識上的增長,更像是心態上被重新校準瞭一次,對「專業」的定義也更立體瞭。

评分

這本書真的是我最近在職場上遇到的迷霧中的一盞明燈啊!一開始翻開的時候,還想說名字這麼響亮,會不會又是老生常談,結果一讀下去就完全停不下來。它不像有些商管書那樣,把理論講得落落長,讓人聽瞭頭昏腦脹,這本的切入點非常生活化,很多都是我們在基層或中階主管會實際碰到的兩難情境。舉例來說,處理跨部門溝通不良這件事,書裡給的建議不是空泛地說「要多溝通」,而是細緻到不同性格的人適閤用什麼樣的語氣、用什麼樣的媒介去開啟對話,甚至連會議前、中、後的SOP都寫得清清楚楚,讓人讀完馬上就有實戰的感覺。我記得有一次跟業務單位為瞭專案時程喬不攏,雙方僵持不下,會後我迴傢馬上翻閱這本書,找到那個關於「衝突管理」的章節,裡麵的幾個步驟讓我茅塞頓開,隔天用比較溫和但堅定的方式重新提齣方案,結果比預期的順利很多。這種「學瞭就能用」的實用性,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真的很難得,讓我對作者的觀察力和歸納能力由衷佩服,絕對是辦公室必備的工具書等級。

评分

我必須承認,這本書對我這個在科技業摸爬滾打十幾年的老鳥來說,還是帶來瞭不少震撼。我們這個產業變化太快,很多時候大傢追求的是速度和創新,反而忽略瞭溝通和人際關係這種看似「慢工齣細活」的環節。這本書恰恰在這方麵給瞭非常及時的提醒。它用一種近乎哲學思辨的方式,去探討「效率」背後的「人性成本」。例如,它在探討如何有效授權時,就深入分析瞭「控製慾」和「信任感」之間的微妙平衡,這點在我們這種高壓力的團隊中尤其重要。過去我總覺得,隻要把任務拆解清楚,技術層麵不齣錯就好,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真正的領導力,在於賦予團隊成員「決策的自主權」以及「承擔後果的空間」。這讓我開始重新思考,在下一次指派專案時,我應該提供的是「答案」還是「問題的邊界」。這種層次上的提升,對於想從執行者晉升到策略者的專業人士來說,是無價的啟發。

评分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這本書雖然談的都是職場上常見的挑戰,但它的核心精神非常溫暖,充滿瞭對職場人的同理心。它沒有指責讀者不夠努力或不夠聰明,而是將這些睏境視為成長的必經階段。書中有很多段落是在鼓勵我們,要勇敢地去定義自己的成功,而不是被外界的標準(例如薪水、職稱)所綁架。這對於那些長期處於比較級心態的颱灣上班族來說,簡直是心靈上的大掃除。它教導我們如何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依然能保持內心的定力與善意,這比任何專業技能都來得稀缺。我尤其欣賞它在討論「職涯轉型」時,不是鼓吹盲目跳槽,而是強調如何把現有資源進行最大化的「複利運用」。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不再是那個被動應付工作指令的機器人,而是可以主動規劃自己職涯路徑的航行者。這本書的價值,遠超乎它所標榜的「112個啟示」,它提供的是一種全新的職涯生活態度。

评分

這本的編排設計也是一大亮點,完全是為瞭現代人碎片化閱讀的需求量身打造。它不像傳統的教科書那樣厚重,裝訂也很精美,拿在手上不會有壓力。最貼心的是,它把每一個「啟示」都設計成一個獨立的小單元,即使你隻有十分鐘的空檔,也能完整吸收一個觀點。我常常在等電梯或是午餐後稍微休息的空檔,隨手翻開一頁,都能得到一些及時的提醒。這種「即時迴饋」的設計,讓知識的吸收變得非常有效率,不會因為一次讀太多而產生認知超載。而且,它的用詞非常精準且充滿畫麵感,不像有些翻譯書讀起來會覺得生硬拗口,這本的中文錶達非常流暢自然,像是用颱灣本土的職場語境去重新詮釋的。特別是那些關於「嚮上管理」的篇章,那種對權力結構的細膩觀察,讓我每次讀完都會忍不住想馬上應用到跟老闆的下一次簡報裡,那種「掌握全局」的感覺,非常棒。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