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地佛:姚瑞中攝影勸世圖錄

魔地佛:姚瑞中攝影勸世圖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姚瑞中
图书标签:
  • 佛教
  • 摄影
  • 劝世
  • 民俗
  • 文化
  • 历史
  • 姚瑞中
  • 魔地佛
  • 图录
  • 宗教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繼2020臺灣美術雙年展「禽獸不如」、2021年《地獄空》,2022年藝術家姚瑞中將為宇宙流轉做註解,重磅推出攝影勸世文本──《魔地佛》

  穿越銀河 經歷多重宇宙
  流轉為人為獸 墜入地獄苦難
  六道輪迴難解
  魔地如何見真佛

  繼2020臺灣美術雙年展「禽獸不如」、2021年《地獄空》
  2022年藝術家姚瑞中將為宇宙流轉做註解
  重磅推出攝影勸世文本──《魔地佛》

  「佛」是天竺(古印度)傳入唐朝的翻譯名詞,來自「菩提」之音譯,用當年官話(河洛語)發音似用閩南語唸「佛」,也就是「覺悟者」之意,但在世間享盡榮華富貴的悉達多太子究竟要覺悟些什麼呢?六道輪迴永無休止,真有平等一切眾生這天嗎?

  「佛陀」也就是修苦行而覺悟之人,釋迦摩尼佛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於菩提樹下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之前,魔王曾派出代表貪、嗔、痴的三位女兒迷惑世尊,見其不為所動再派出千軍萬馬威脅,然而千萬箭雨落下變成漫天花朵飄散,此時若生慢心易入魔道,即所謂「走火入魔」被巨大妄想蒙蔽,迷於魔境而不自知,非但「我執」未破,還執迷於「法執」與「外相」,不但無法入般若空性,甚至執「空」、「有」二邊,而落入「常見」(生生世世皆可為人)與「斷見」(無有來世因果業力),因此無所謂惡行或善舉,皆可投胎轉世為人,若生而為人立足世上無慚、無愧、無羞、無恥、無信乃至於薄情寡義、放浪形骸、邪淫奸佞,與禽獸比之又有何異也?

  君不見許多宗教團體假慈善事業行斂財之實,附佛外道橫行寶島洗腦者眾,自稱活佛者更不乏其人,入「魔地(泥濘)」(Muddy)如流沙而無法自拔,假「佛」(覺者)(Buddha)之義名聞利養,蒙蔽「五蘊」(色、受、想、行、識)墮入無盡權力、慾望、外相之追求,離根本解脫、無有罣礙百億光年之遙尚不足比擬,起心一剎塵、一念三千年,極樂世界與無間地獄懸一念之間,天堂來自地獄,若所有活人終將成為鬼魅幻影,那何謂死亡?又如何出脫呢?

  本攝影集乃姚瑞中近年來繼《人外人》、《巨神連線》、《地獄空》後,在此疫情爆發、戰火彌漫之際五濁惡世中,面對宇宙意識、人生去來、因果輪迴、相皆虛妄之反思,與其稱此書為「勸世文本」,也許人們更需要的是「破魔大全」矣!

一致好評

  王俊傑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林志明  北教大特聘教授當代策展全英碩士學程主任
  徐文瑞  獨立策展人兼藝評家
  張美陵  台灣攝影文化資產協會理事長
  龔卓軍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副教授
  (依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尘光集:都市边缘的生命絮语》 一卷关于现代都市生活中被忽略的风景与人性的深刻注视。 内容提要: 《尘光集》是一部深度聚焦于当代都市边缘群体的摄影作品集,辅以作家、社会学家的细腻文字解读。本书并非描绘宏大叙事下的城市奇观,而是将镜头缓缓移向那些在城市的高速运转中被边缘化、被遗忘的角落与生命个体。从霓虹灯无法触及的城中村深处,到午夜收工后疲惫的面孔;从被废弃工业区的锈迹斑斑的机械残骸,到街头艺人日复一日的坚持与挣扎。《尘光集》以其克制的、近乎纪录片式的冷静视角,捕捉了现代人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所付出的情感代价与存在的韧性。 全书分为“钢筋丛林的呼吸”、“霓虹灯下的影子”、“时间的碎片”和“非正式的家园”四个章节,试图构建一个多维度的城市生态图景。它挑战了主流媒体对“成功都市”的单一想象,揭示了在光鲜亮丽的背后,支撑城市运转的无数沉默劳动者和他们所承载的生活重量。 第一章:钢筋丛林的呼吸 (The Breath of Concrete Jungles) 本章聚焦于城市的基础设施及其维护者。我们看到了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高楼间的狭窄缝隙,洒在环卫工人弯曲的背影上。照片以强烈的明暗对比,凸显了他们与周围巨型建筑的尺寸差异,营造出一种史诗般的孤独感。这里没有戏剧性的冲突,只有日复一日,与灰尘、噪音和时间赛跑的真实状态。文字部分深入探讨了“隐形劳动”的社会学意义,分析了城市对清洁度和秩序的强迫性需求,以及这种需求是如何塑造了特定群体的日常轨迹。我们审视了那些被隐藏起来的地下管网、高架桥下的临时居所,以及在这些“非景观”区域中孕育出的独特的生存哲学。 第二章:霓虹灯下的影子 (Shadows Beneath the Neon Glow) 本章将视线投向夜晚的商业活动与娱乐场所。不同于通常展现的狂欢场景,《尘光集》选择了观察者、服务者和那些在光怪陆离中寻求片刻安宁的人。摄影师巧妙地利用反射光和高饱和度的色彩,营造出一种迷幻而疏离的氛围。疲惫的出租车司机在等客时打盹的瞬间,被霓虹灯拉长的孤独倒影,以及酒吧外,那些在酒精中寻求慰藉的笑声与泪水,都被精确地捕捉下来。文本部分则侧重于“夜间经济”下的人际交往模式,探讨了在虚拟连接日益紧密的时代,面对面的真实接触反而变得更具表演性或更易破碎的现象。 第三章:时间的碎片 (Fragments of Time) 这一章是关于“等待”与“停滞”的视觉沉思。它记录了城市中那些暂停运作的空间:被遗弃的游乐场、关停的工厂车间、等待拆迁的旧式里弄。这些空间不再是生产或消费的场所,而是时间本身凝固的纪念碑。照片的色调趋于冷峻,大量的几何构图强调了空间中的空旷和秩序感。通过对锈蚀的金属、剥落的油漆和风化的木材的特写,作者引导读者思考物质文明的短暂性。随附的散文探讨了记忆与遗忘在城市更新中的角色,质疑了“进步”的定义,并对那些被快速迭代的城市系统所淘汰的旧有生活方式表达了深沉的敬意。 第四章:非正式的家园 (Informal Homesteads) 本书的终章,聚焦于那些在城市夹缝中建立起来的、非正式的社区和生活方式。这包括流动商贩在街角搭建的简易摊位,他们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的家庭氛围;城市边缘地带的菜农和花卉种植者,他们用微小的力量对抗着水泥的压迫;以及那些跨越代际、在狭小公寓中互相依靠的老年群体。摄影师使用了更柔和的自然光,试图捕捉到在极限环境下依然能够开出的温情之花。文字部分转向了对“社区”定义的重构,强调了在原子化的现代社会中,这些非正式的联系如何成为个体抵御焦虑和疏离感的最后堡垒。 艺术特色与价值: 《尘光集》的影像风格冷静而富有诗意,避免了过度煽情或猎奇的视角。它通过对光线、质感和空间关系的精准把握,赋予了日常场景以深刻的哲学意味。本书不仅是一部视觉作品集,更是一份对现代文明代价的细致盘点,它邀请读者放慢脚步,重新审视我们每天匆忙走过的那些街道、那些面孔,以及那些在喧嚣之下,依然顽强呼吸着的生命。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每一个身处都市中的“局外人”的剪影。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姚瑞中(YAO Jui-Chung)


  1969年生於台灣台北,1994年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畢業。曾受邀參加威尼斯雙年展、橫濱三年展、布里斯班亞太三年展、上海雙年展、首爾媒體城市雙年展、曼徹斯特亞洲藝術三年展、深圳雕塑雙年展、亞洲雙年展、雪梨雙年展、台北雙年展等。1992年獲台北攝影新人獎,2013年獲香港集群藝術獎,2014年獲新加坡亞太藝術獎,北藝大傑出校友,2018年獲台新獎。著有《台灣裝置藝術》、《台灣當代攝影新潮流》、《台灣廢墟迷走》、《台灣行為藝術檔案》、《流浪在前衛的國度》、《廢島》、《姚瑞中》、《人外人》、《幽暗微光》、《逛前衛》(合著)、《恨纏綿》、《萬歲山水》、《萬萬歲》、《小幻影》、《海市蜃樓一至七輯暨英文版》(編著)、《攝影訪談輯一至五輯》(主編)、《巨神連線》、《地獄空:姚瑞中拍立得地獄寫景》等書,2020年台灣雙年展策展人。目前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兼任副教授,幻影堂堂主。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7206096
  • 叢書系列:Catch
  • 規格:精裝 / 176頁 / 15 x 21 x 2.4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