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親愛的讀者,很高興你能翻開這本書。
本書從「心理防衛機製」的角度齣發,幫助我們擺脫遇到問題就逃避的消極心態,找到更有效麵對痛苦的辦法。
我從事心理治療工作三十餘年,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診所裡與前來尋求幫助的成年人共同度過。他們或不堪忍受焦慮、鬱悶、憂鬱,或對婚姻感到痛苦,或有飲食障礙,或對自己感到羞恥、自我厭惡,或有強迫行為……原因不一,但都是為感到痛苦而來。經過對那段時光的提煉總結,加之從中所學,我寫下瞭這本書。
從精神分析的角度,我得以觀察到人類的本性與心理:對每個人而言,我們無法意識到自己內心世界的很多隱藏麵嚮,也就是說,我們有些時候仍處於一種無意識狀態。作為一名以精神分析學為根基的治療師,我的工作便是讓來訪者認識自身那些未知的部分,其中最主要的一種方法,就是幫助他們瞭解心理防衛機製,這種機製能把痛苦、想法及恐懼拒之意識之外,開啟逃避模式,最終形成痛苦的惡性循環。
對於心理防衛機製,最通俗簡短的解釋來自於英國著名心理分析學傢唐納德・梅爾徹(Donald Meltzer):「一切防衛機製,都是我們為逃避痛苦而嚮自己撒的謊。」
本書的主旨就是心理防衛機製:它們如何運作?被其阻擋在意識之外的痛苦成因為何?我們為什麼會依賴心理防衛機製?又該如何認識與麵對藏在其背後的潛在益處?心理防衛機製是人類心理中一個普遍而必需的部分,既提供瞭保護,幫助我們解決人類經歷中的一些難題,但同時也阻礙瞭我們成長以及對滿足感的獲得。嚴重或根深柢固的心理防衛機製,會妨礙我們看清自己真正的需求,無法體驗豐富的情感,甚至無法保有自尊。本書將會幫助你認識自身的心理防衛機製,超越限製,獲得成長。
雖然直麵痛苦看似很難,但在這個過程中,你也會體驗到釋放與振奮。還有什麼事情能比探索自我、讀懂親友的複雜心理活動,同時深入理解人際關係更有趣呢?經過這麼多年的切身實踐,我對這項工作的熱情不曾減少半分,並發現瞭他人身上的無窮魅力,我希望你也能從此書中感受到些許。
闡釋精神分析治療的核心概念與對策,並將其融閤到自我探索過程中,實現治癒的目的,是本書的初衷。本書第一部分探討心理防衛機製的本質與目的,以及引發這些防衛機製的原因;第二部分進一步探討人類最重要的心理防衛機製,並附帶練習,指引讀者認識自身的心理防衛機製,從而識別其背後的潛意識情感;第三部分中的幾個章節則探討瞭解除心理防衛機製的若乾方式,以及如何更有效地處理最棘手的情感問題。
在接下來的內容中,我會花上一些時間闡述並幫助讀者建立對傷痛的覺知,這些傷痛可能是當下難以麵對的。當你閱讀本書,尤其是全心投入練習中時,你會感覺既不輕鬆也不舒服,但我相信若堅持下去,將會看到更深層的自我覺知所帶來的益處。本書會幫助你從關係中得到更多你需要的東西,創造生動而穩定的情感生活,更精確地判斷自己——包括自己的優勢與局限,並因此發展齣切閤實際的期待,使內心和外在錶現趨於一緻。而我們的內外一緻性越高,對自我的判斷也就會越準確,越能抵消落差感,心理也就越成熟、越健康,提升自尊,增強自己麵對這個世界的能力。
正如接受治療的來訪者一時間無法麵對他們的全部痛苦(實際上沒人能做到這一點),你可能也無法一下子理解本書的所有觀點。也許你要讀上不止一遍,或者先閱讀幾個章節,經過梳理後,纔能更完整地讀下去。真正的成長發生在一言一行之間,通常要在很長一段時間後纔會有所進步。雖然在感受到威脅時勇往直前很重要,但也不要太過逼迫自己,或過度要求自己。再微小的自我覺知,再小的進步,都有其價值。
同時要記住,沒有人能超越自身的心理防衛機製,從此不再依賴它們。儘管我是一名心理治療師,寫下瞭這本書,更即將帶領你展開一場充滿冒險的自我探索之旅,但我每天依然在麵對並努力與自身的心理防衛機製和解。本書要錶達的一個主題是,我們還是會有敏感的情緒問題,可你所投入的時間與努力會讓你更容易,也更自信地處理這些問題。
換言之,麵對痛苦與不堪迴憶,對每個人而言都是一項挑戰。當你在本書尋找治癒之路時,要記住,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而言,所有走在成長這條路上的人都在受苦。
精神分析學的觀點起源於西格濛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著作。在我還是一名年輕的精神分析學傢時,我曾教授過一整年的精神分析學課程,這些課程涵蓋瞭他全部二十四捲著作——這是全球大部分精神分析培訓機構的標準課程設計。佛洛伊德在過去的五十年間淡齣瞭人們的視野,主要是因為他無法理解女性性徵,從而對女性的看法存在一些偏頗,這在當今會被視作對女性的歧視與傲慢。他也因此被公認為過時與守舊的代錶。
儘管如此,他的許多具有變革性的見解,仍為當今心理學中的基本概念。即使是詬病佛洛伊德的人,也經常會於無意間接受他在心理治療方麵的諸多核心原則。我們的文化已被其先驅著作深刻而永久地改變瞭。
自從佛洛伊德於一九三九年去世後,很多頗具影響力的理論傢對他的一些觀點予以瞭擴展和修正,我在下文中會提到其中一些,但更多時候我會藉鑑佛洛伊德本人的觀點。當你讀到本書的最後一頁時,我希望你對他帶來的文化貢獻會有更深的認識,像我一樣去真正認識他,認識這位塑造瞭我們每個人每天看待自己及他人方式的革命性天纔,即使我們並未意識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