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架蔣經國?!情治首長的背叛與奪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介绍


綁架蔣經國?!情治首長的背叛與奪權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著者 張友驊
出版者 暖暖書屋
翻译者
出版日期 出版日期:2022/11/17
语言 語言:繁體中文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2-02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描述

蔣經國接班之路,非外界所想那般順遂。
二十一條人命的「杜長城案」,血腥內幕為何?
CIA暗助蔣經國培植的「野馬小組」,秘辛首度公開。
 
  ◆杜長城綁架蔣經國,真有其事?!
  ◆蔣經國、毛人鳳的情治奪權,何以鬥死方休?
  ◆CIA如何從敵視蔣經國,到為蔣建構情治班底「野馬小組」?
  ◆天子門生「野馬小組」又為何因CIA成為棄兒?
 
  在台灣,誰敢監控、監視蔣經國?答案是情報局長毛人鳳下屬技術總隊總隊長杜長城。杜奉命監控、監視蔣經國時間長達八個多月,經蔣派員調查屬實,杜於一九五一年十一月十九日遭判決「死刑」,二十二日伏法。杜長城案是國府遷台史上,第一樁政治案件,殺戮之慘竟有二十一人陪葬,無奈年代久遠,幾乎無人知曉,都是道聽塗說、真假難分。
 
  杜長城是何人?他是技術總隊長,專長爆破,負責斷後,由於撤退需要爆破隊執行,所以三十四歲就因功升任少將,養成不可一世的作風。來台前夕在沿海地區劫掠八艘船隻從事走私兼爆破船隻,將船隻掛在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名下,靠走私養活六百多人。情治單位來台後,編餘人員全部送往技術總隊,員額快速膨脹至二千多人,敵後布建的船與金錢都由技術總隊挹注,成為情報局「糧倉」、毛人鳳「小金庫」,遂養成杜囂張個性。
 
  遷台初期,外界都認為蔣經國是情報頭子,殊不知他情報龍頭地位,係在一九五六年後才建立,完成情治系統一元化指揮是在一九六二年。他接班之路,不如外界想像的那麼順遂。毛人鳳與蔣經國來台之初還稱兄道弟、相處融洽,迨杜長城案發生後,毛蔣之間的鬥爭,為何惡化至刀刀見骨的地步?這段情治奪權之爭,還牽涉到與CIA的合作計畫,雙方更是殺得更是刀光劍影處處不留情面。
 
  蔣經國歷經六年苦鬥拿下情治龍頭寶座,原本對蔣不屑一顧的CIA回過頭來爭取合作,蔣不計前嫌決意與CIA攜手,這段歷史幾乎無人提及。爾後蔣三度進出塞班島,目的不是參訪,而是在荒島與CIA談第一個合作計畫,為蔣量身打造一支神秘部隊「野馬小組」,使台灣成為CIA僱傭兵,影響爾後政局發展,時間長達二十年。但這些天子門生,為何最後竟成為棄子,永埋歷史塵埃,透不得光?
 
  ◎封面照片:蔣經國,時任國防部總政治部主任,1951年。(圖片來源:國史館)
 
名人推薦
 
  黃克武(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專文導讀

  ◆張友驊的這一本書是有關一九五○─七○年代台灣情治史的重要著作,清晰地揭示了半個多世紀之前台灣所經歷的一段曲折經歷。……由於情治系統風格具有很高的隱密性、情治人員行事守口如瓶、兼以內部鬥爭激烈出乎外界想像,許多事件只看文書檔案,根本搞不清楚內部運作。張友驊先生基於特殊的機遇,加上抽絲剝繭的功夫才能完成此一艱難的工作,提供了大致上輪廓清晰的歷史圖景。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黃克武(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張友驊
 
  文化歷史系。曾任《民進周刊》副總編輯、《自立報系》記者、《首都早報》軍事版主編、國策中心研究員、《洛杉磯時報》特約撰述、報社主筆。著有《李登輝兵法》、《李登輝霸權危機》、《郝柏村強權興衰》、《花錢不花腦袋台灣三軍》、《尹清楓:陳水扁敢破尹案?》、《台灣三軍人物》、《刀鋒戰將胡璉:金門王與蔣介石恩怨》、《余英時寧為黑名單,不幹間諜臥底》等十九部著作,發表論文一百多篇。
綁架蔣經國?!情治首長的背叛與奪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图书目录

黃克武導讀:從杜案追溯蔣經國「情報頭子」的角色
自 序 消失的國格:CIA與蔣經國二十年糾葛

台灣第一案殺二十一人
CIA對蔣經國惡感
神秘的野馬小組
馬康衛大使的軍事素養
台灣情蒐技術來自CIA
克萊恩終止武漢計畫
 
第一章 血染政工:蔣經國怒殺杜長城二十一人祭旗
杜長城案是來台第一案
杜長城靠劫掠養活部隊
毛人鳳授意監控蔣經國
技術總隊是情報局金庫
劉仲榮顛覆技術總隊
杜長城吃空缺惹禍
眾議綁架蔣經國?
貪污辱職應罪不致死
蔣經國破除戴笠傳統
杜長城保護傘是蔣介石
蔣經國與毛人鳳第一次交手
蔣經國拔除技術總隊
毛人鳳援救杜長城
任守澄說出真相
杜長城案的因果關係
附記:口述與檔案史料的鑑別
 
第二章 奪權之爭:毛人鳳蔣經國鬥到至死方休
蔣經國削弱情報局權勢
杜長城案影響情治整合
為蔣介石賣命下場是槍決
情治系統是幫派式領導
蔣介石槍下不留人
反對政工制度是軍系共識
杜長城死因是蔣經國設局
毛人鳳攔胡蔣經國憤怒
宋美齡是CIA在台代表
蔣經國收編情治系統的起步
杜長城走私黃金成破口
蔣經國與毛人鳳的心結
 
第三章 情治背叛:孔宋家族宋美齡鎮服蔣經國
情報合作看實力
CIA不信任蔣經國
毛人鳳拒絕內外割裂的侵權之爭
蔣介石支持毛人鳳截胡
蔣經國被驅離事件
蔣經國與胡偉克的衝突
浙江三毛一致反對蔣經國
孔宋家族壓制蔣經國
CIA玩兩面手法
蔣介石藉CIA軍援反攻
情報局與孫立人事件
CIA掌握台灣政情
CIA罵政工是「政治蟑螂」
CIA與蔣經國的和解
刀口舔血、槍下求生的游擊隊
 
第四章 野馬小組:CIA暗助蔣經國培植特務班底
蔣經國、毛人鳳奪權之爭落幕
CIA主動選擇與蔣經國合作
CIA與蔣經國三進塞班島
CIA為蔣經國培植情治班底
野馬小組是蔣經國近衛軍
劉自然事件差點毀掉蔣經國
CIA與武漢小組
游擊隊司令王盛傳被刺疑案
CIA與蔣經國錙銖必較
野馬小組對情治系統的影響
野馬小組首戰介入越戰
台灣介入東南亞隱秘行動
誰敢與CIA接觸下場是拔官
衣復恩坐牢就是密會CIA
野馬小組終成棄兒
 
第五章 邪惡特務:蔣經國與CIA交手一敗塗地
蔣經國用公帑為毛人鳳治病
CIA看透台灣軍政高層
CIA密詢蔣經國
克萊恩與蔣經國的衝突
CIA在台布建
馬康衛掌握兩蔣病歷
天子門生因CIA成棄兒
蔣經國掌握CIA布建內情
CIA制止兩蔣反攻計畫
野馬小組成員是CIA臥底
CIA改隸在台政治風暴
蔣經國輕估馬康衛政治實力
馬康衛離台蔣經國傭兵角色結束
 
第六章 掌控特務:蔣經國指斥葉翔之為「敗類」
蔣經國情治困局
蔣經國情治系統人事布局
季源溥收押蔣經國贛南班底
CC派中統對蔣經國的反制
台灣情治單位之多世所罕見
毛人鳳將蔣經國人馬送管訓
蔣經國培植葉翔之入主情報局
葉翔之搞情報從海關下手
美國不滿台灣在港澳從事恐怖活動
葉翔之頂撞蔣經國
鄭介民協同蔣經國收編情治系統
沈之岳以軍統入主中統
沈之岳完成AB檔案建構
魏大銘是蔣經國最後一塊拼圖
魏大銘坐監五年是樁奇案
蔣經國罵葉翔之、陶一珊為敗類?
 
結 論 兩個祖國:台灣是冷戰孤兒與棄兒
陳誠的窮兵政策
為情治整合蔣經國患失眠症
歷史不存在的部隊野馬小組
蔣經國與CIA恩怨糾葛
CIA在台政治地位下降
CIA與蔣經國關係是台灣歷史縮影
馬康衛特務本色
情治收編與台灣歷史宿命
 
附錄:

表一:一九四九年八月政治行動委員會情治系統協調表
表二:一九五○年代資料組指揮系統表
外文人名對照表

图书序言

導讀

從杜案追溯蔣經國「情報頭子」的角色
黃克武(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張友驊先生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位朋友。他早年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後來長期投身於媒體界,是一位資深記者、報社主筆與網紅名人。因為有歷史學的訓練與媒體界的工作經驗,他對於歷史與現實交光互影的人物及事件有高度的敏感性,在「知人論世」上是一個好手。

  他的創作力十分豐富,近年來佳作疊出,例如《刀鋒戰將胡璉:金門王與蔣介石的恩怨》(2021.10)與《余英時寧為黑名單,不幹間諜臥底》(2021.12)等書都讓人讀起來暢快淋漓、手不釋卷,甚至拍案叫奇。最讓我感到驚訝的是,他雖然不是一位專業的歷史學者,然而他的作品卻以流暢的文筆,結合生活經驗中所結識的關鍵人物(「局中人」)口述與文獻史料,而有專業學者所不知道的歷史細節,以及寫不出來的洞察性與生命力。

  這一本書是他在疫情期間閱讀了我的好友,也是牛津大學的學弟林孝庭博士的大作《蔣經國的台灣時代:中華民國與冷戰下的台灣》而觸發的。林孝庭的書利用剛剛公布的「蔣經國日記」與相關檔案,介紹一九四九至一九八八年之間蔣經國的從政經歷與權力之路,呈現了二戰後中華民國在台灣各方面的發展。我曾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之中評介此書,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看。蔣經國與當代台灣政治、經濟的發展有十分密切的關係,他毫無疑問地扮演了一個從「威權統治」到「解嚴」、「民主化」過程之中的關鍵角色。今日台灣民眾能享受自由民主的生活,蔣經國居功厥偉。

  在大多數台灣人的心目中,蔣經國是一位生活儉樸、體察民瘼、同情弱勢、毅然以天下為己任的好總統。二○一九年《遠見》雜誌所做的民調,在「哪位總統對台灣貢獻最大」問題中,蔣經國以38.7%領先其他總統,拔得頭籌,超過李登輝(13.6%)、蔡英文(7.9%)、馬英九(6.1%)、陳水扁(3.2%),也遠遠超過他的父親蔣介石(2.4%)。在我所主持的《蔣經國先生侍從與僚屬訪問紀錄》(上下冊,中研院近史所出版,2016)也可以看出蔣經國雖貴為總統,卻瞭解權力的節制,而時時克制自己。他反覆強調:蔣家人不繼任,要終結「家天下」。風燭殘年時,蔣經國能夠認清大勢,明知國民黨可能丟失執政權的情況下,依然決定解除戒嚴、開放黨禁,著手終結威權統治與強人政治,並開啟民主化進程。不過有些人可能也聽說,在蔣經國掌握大權之前(以一九六九年六月出任行政院副院長,從幕後走向台前為分水嶺),他在父親的栽培下,曾長期負責國內外的情治工作,許多白色恐怖的案件與他有關(如柏楊的「大力水手」案),甚至有人指控他是「白色恐怖的元凶」。

  我們要怎麼看蔣經國的轉變?林孝庭的大著藉著「蔣經國日記」來看蔣經國如何從一位「情報頭子」轉變為「民主先驅」。從日記之中林孝庭刻畫了他「內心世界」的兩面性格。作為情報頭子,他對敵人與「叛徒」十分兇狠,而這是出於對本身「愛國」之舉深具信心,而在外表上,他又有親民愛民之慈悲,他最關心的是人民的福祉。在外交上,他痛恨美國人的強硬作風,又不得不與之周旋。在政治措施方面,他在「開明」與「保守」之間擺盪。他肯定民主化、本土化是必走之路(如安排李登輝接班),但「又缺乏民主的DNA」(他在日記中說「難道選舉才是民主嗎?」、「選舉勞民傷財」),時時惦記著維繫國民黨統治。此一兩面性頗耐人尋味。我認為蔣經國內心的兩面性,以及他對時代大勢的敏感認知,是他能轉型為「民主先驅」的重要原因。無論如何,要了解蔣經國就必須深入認識他在這兩個階段的所作所為。

  張友驊的這一本書關注的是蔣經國作為「情報頭子」的角色,此時他所累積的政治實力是他後來得以順利接班的重要資產,也改變了他的思維,使他在「後天險惡環境中鍛鍊出來」一種「沉穩」的性格。有關這一個問題,過去學界也有一些研究,例如孫家麒有《蔣經國建立台灣特務系統秘辛》(台北:全能出版社,1988,原名《蔣經國竊國內幕》,1961)、台灣大學的李福鐘教授曾寫過〈蔣經國在情治系統的角色〉一文(刊於國史館在網路上的「蔣經國總統資料庫」),對情治系統組織之分合,與蔣經國如何經由蔣介石之任命而接管全國情治系統有詳細的說明。我的同事蘇聖雄教授在從事「劉少康辦公室」的口述訪問。筆者則在進行「蔣經國與胡適:從民本與民主的激盪看台灣政治轉型」的研究計畫。我相信等到「蔣經國日記」在台灣公布之後,會有更多的研究。

  本書與上述利用日記、檔案、口述歷史等材料進行的研究不同。作者以林孝庭書中「杜長城綁架蔣經國」案(頁46-47)為線索,清理出情治機構內部的權力鬥爭,以及蔣經國如何藉著杜案與毛人鳳爭奪情報敵後工作的主導權,並在毛死後透過與CIA合作成功掌握情治系統。本書除前言與結論之外共有六章,內容可以分為三大部分:第一,蔣經國以杜長城案清理情治系統的反對力量,打擊毛人鳳。第二,毛人鳳與蔣經國以爭取CIA的合作所展開的「纏鬥」,初期毛因得到宋美齡的協助而「攔胡」,後來則因毛的過世而落幕。此後小蔣在情治界掃除了障礙,得以嶄露頭角。第三,蔣經國情治王國的崛起。他透過與CIA的合作,來培訓子弟兵,並參與以東南亞為主的國際冷戰。整體來說,這一本書是一九五○─七○年代台灣情治單位的奪權史,對我們認識蔣經國在走出台前之前,作為「情報頭子」的經歷,以及此時美國與台灣在情治工作上的合作、對抗,有非常重要的貢獻。

  張友驊的書以林孝庭所敘述的故事為背景,因此讀者如要掌握更大的歷史圖景,可以先閱讀林書。不過我想指出:在細節描寫與分析、解釋上,作者在本書中精彩的觀點層見疊出,有不少超越林書之處。首先,在林孝庭書中對於「杜長城綁架蔣經國」一事只有很簡短的描述。事情如下:

  一九五一年春天,毛人鳳手下一名叫杜長城的「軍統」要員,暗中組織人馬準備綁架蔣經國,其本意並非真的要索取小蔣之命,而是想自導自演一齣驚魂戲碼,由毛人鳳從這一群假綁匪手中把小蔣救出,如此不但可以向老蔣邀功,還可嚇唬小蔣,同時向情治圈傳遞「小蔣不適合擔任領導」的訊息。不料杜長城謀劃此案時不慎洩密,又因涉嫌走私黃金,遭小蔣人馬查獲逮捕。蔣介石雖感驚訝,然忌憚一旦查辦杜長城,恐引來毛人鳳反彈,而動搖「軍統」士氣。老蔣最後下令槍決杜長城與其同夥,但未繼續深究下去,毛人鳳因此逃過一劫。林孝庭書中引用一九五一年三月十日蔣經國日記:他抱怨「父親又因辦杜長城而恐毛人鳳之不滿,這許多人事問題實在太煩苦了。」

  林孝庭書中只有這一小段記載。這個故事引起了作者的興趣,他嘗試追蹤此事的前因後果,扯出杜案不但主謀被槍決,從屬二十人也「因『貪汙辱職』罪同杜長城,亦一律槍決。」作者斷言「杜案曲折複雜,與綁架蔣經國並無密切關聯,內鬥才是關鍵」,這一觀察是直指核心的關鍵論斷。不過杜案之後,蔣經國並未能立即掌控大局,一九五○─五六年間他與毛人鳳「進行長達五年的競逐,從國內鬥到國外,再從國外鬥回局內」。

  有關杜案的原委,誠如作者所說「文獻難徵、史料缺乏」,幾乎找不到太多的直接證據(國家檔案管理局有一個「杜長城等貪污案」的檔案,典藏號A305000000C/0038/1572.31/44917143,內含五千多頁的史料,包括名冊、帳簿、訊問紀錄等。此外國史館資料庫還有幾筆檔案。然而這些官方檔案線索繁雜、毫無頭緒)。張友驊卻能透過在記者生涯中所認識的人,如任守澄(與杜長城同在技術總隊任職,後轉至聯勤兵工署)的口述,逐漸完成一幅歷史的拼圖。作者的貢獻是:第一,確認此案有「同夥」共二十一人被槍斃,堪稱一九四九年後「第一樁大案」。此案使反對小蔣的勢力被拔除,有「殺雞儆猴」之效。第二,杜長城背後的靠山是陳誠(東南軍政長官公署主管)與毛人鳳。由於小蔣政治操作上縝密無暇,使蔣介石、陳誠「無話可說」,也使毛拯救之舉無效而讓杜束手就擒。杜案之後毛與小蔣徹底決裂。第三,所謂杜長城的貪污與用公務船走私黃金等事為灰色地帶(當時金防部司令胡璉也走私)。「杜擁有的船隻,係撤退時劫掠而來,為規避查緝以便有利走私,杜將船隻掛在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名下,供杜個人走私之用,以此養活情報局與技術總隊。」杜的解釋則是「政府不支付經費,他靠個人努力仍然維持技術總隊一定的局面,以為反攻鋪路」。簡單地說走私所得是他用來維繫超編、經費不足的「封建」勢力,並非中飽私囊。此一作法乃是「便宜行事」,「若依此論罪,史實也無真相可言」。第四,綁架蔣經國一事未付諸實行,這一想法也受到毛的斥責,杜真正觸怒小蔣的原因是他公然反對小蔣所推行的政工制度,「將蔣派任的政治部主任劉仲榮趕出營區,自行在外租屋從事公務」,並非綁架。從這四點可以確認杜案的性質是總政治部與情報局之間的「內鬥」,而「貪污」只是小蔣整肅情治機關的藉口。

  比較可惜的是作者對杜長城的生平敘述較簡略,根據維基百科,「杜長城(1914-?),綏遠包頭人,畢業於警校二期,陸軍大學,曾任保密局技術總隊總隊長。四平街保衛戰杜長城得了首功,少校隊長破格晉升三級成為國防部技術總隊少將總隊長。國軍撤離大陸之後,技術總隊設計出遇敵自動爆炸的多種海上詭雷,獲得參謀總長周至柔的賞識,進一步重用杜長城。」筆者參考國史館藏「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檔案」中有關杜長城的資料(典藏號:129-110000-1283),或許可以幫助大家更為認識此一「苦主」。在此一資料中收有一九五○年八月杜長城參加革命實踐研究院第七期所留下的結業成績登記表。上面註明當年三十三歲,以此推測杜可能是民國六年(1917)出生,而於一九五一年十一月被槍決,生卒應該是一九一七─一九五一,享年三十四歲。成績登記表對於杜長城分項的評語是:思想「忠黨愛國」、學識「學術基礎雖差,但富研究精神」、品行「有冒險犯難的精神」、個性「豪放不羈,敢做敢為」、專長「富敵後工作及爆破工作經驗」。總評則為:「身體強壯,短小精幹,才志自雄,知人善任。敢做敢為,有冒險犯難精神。惟年青得志,需善為領導」。由此可以想像杜長城的個性與形象。

  杜案之後毛人鳳幸運地未被牽連,然他對蔣經國勢力的進逼深感威脅,而有下一場的鬥爭。在第二、三章中,作者將全書焦點轉移到毛人鳳、蔣經國與CIA的關係,來凸顯情治機關如何依賴外援來內鬥。毛引進CIA來與蔣經國鬥爭而擴大勢力。這一部份在林孝庭書中也有簡略的描寫。一九五○年底美國中央情報局成立「西方公司」統籌大陸東南沿海發動突襲行動的相關業務。此合作案最初由蔣經國與鄭介民攜手爭得主導權,然毛人鳳為首的保密局人馬,不願蔣、鄭兩人掌控此案,而拱手讓出美方龐大資源;毛為了反擊,私下說服宋美齡透過孔令侃向美方積極遊說,最後把蔣、鄭兩人排除在「西方公司」決策核心之外。一九五一年春,毛的親信阮清源(浙江嵊縣人,一九二九年在浙江警官學校畢業,為戴笠嫡系)接掌淡水訓練班後,要求小蔣於半日內撤出其在訓練班內的辦公室。小蔣為之氣結,「不發一語轉身離去,心中忿恨不平,難以自抑」(林孝庭,頁51)。

  作者透過毛人鳳的親信阮清源(及另外兩位宣、朱先生)的口述,因而了解此事的來龍去脈。在這一回合的毛蔣鬥爭中,小蔣「縱有杜案加持,毛未必會屈居下風,毛除有宋美齡支持,真正關鍵是CIA不信任蔣經國」,因為小蔣與情治機關並無淵源,此時他有將無兵,且無實戰經驗,又有留學蘇俄的背景,自然得不到CIA的信任。另一方面毛與戴笠有深厚的淵源,掌握了當年敵後布建工作,以及情報分送、過濾的大權,因而能夠「攔胡」,重奪情治龍頭寶座。此一鬥爭時間長達五年,小蔣屈居下風,此乃蔣內心最深沉的隱痛。

  張友驊透過阮清源的口述澄清了上述驅逐蔣經國的事情。此事其實不是阮自認獲得美國的支持,仗勢欺人而驅逐小蔣,而實際上是來自CIA顧問的指示,為了阻止蔣的政工勢力深入游擊隊。當時小蔣常常獨自開吉普車來視察,聽取黨組組長做簡報,並交辦事項,完全不把阮清源等放在眼裡。有一次小蔣來視察時被顧問發現,顧問對此大為不滿,下達通告:1. 即日起撤消蔣經國入營證件。2. 撤除蔣專屬辦公室。3. 非業務主官來營區應事先通知。4. 營區內不得召開黨組會議。5. 律定組織編制減少政工員額。阮得到指示之後上報毛人鳳,經毛核可,才驅逐小蔣。這樣看來,阮清源事件背後還是毛(及CIA)蔣對於情治單位掌控之爭。毛反對小蔣所主導的「政工制度」(包括政治教育),並企圖運用CIA力量將政工制度踢出游擊隊。

  書中寫到一九五六年「迨毛人鳳去世,情報局勢力消退,CIA為找代理人,選擇與蔣經國合作,為蔣量身打造『野馬小組』[按:此為台美合作在塞班島培訓人才,收集大陸情報]培訓基幹班底,至此台灣情報交流與合作,邁向台灣少有的黃金時代。在CIA支持下,蔣經國成為情治龍頭,跨出穩健接班第一步」。一九六○年代初期,蔣經國在CIA協助下,派了自己人馬進駐國安局、情報局、調查局、總政治部、技術研究室等職位,完成情治王國的一統大業。

  在本書的第三部分作者描寫蔣經國與CIA一方面合作,一面對抗的關係。CIA無疑願意協助蔣經國建立自己的情治班底,改造台灣情治系統;也願意大方地援助中華民國軍事物資,然而CIA「驕傲自大、氣焰囂張」,為掌握台北政情,蒐集國府高層互動情報,甚至公然從事情報蒐集的活動,如密詢證人、布線高層官員、掌握總統病歷等。例如他們對孫立人兵變疑案,劉自然五二四事件時的處理方式都是如此。這些機密情報甚至對小蔣十分不利。然而小蔣為了得到美方支持只得隱忍。這種狀況到一九五八─一九六二年克萊恩來台出任CIA台北站長才逐漸改觀。在林孝庭的書中已經提到克萊恩與蔣經國為「摯友」。林孝庭說:克氏駐台四年期間與小蔣在公私領域都過從甚密,交情甚篤,兩人經常一起喝酒猜拳行令,結伴上山下海,走遍台灣各個角落,兩家也成為通家之好,克萊恩夫人甚至當起蔣經國的英文家教,可見彼此關係之密切。張友驊書則指出克萊恩對蔣經國「情報專業」學養有開啟之功。此時台美雙方從事陸海空各類型計畫,以及海外合作共計十六項,「令蔣經國眼界大開,終於理解情報專業的重要性」。克萊恩也多次告訴蔣,台灣對中國戰略情蒐只有兩個項目:一是徹底掌握中國戰略意圖以避險,一是觀察中國戰略能力以避戰。這些觀點對小蔣都很重要。

  本書有關CIA與台灣的故事一直講到一九七○年代中期,「一九七四年四月四日馬康衛離台返美……所有情報合作計畫,隨馬康衛離去,畫下休止符」,「爾後美台之間,除少許情報交流外,美國已不需台灣情報供應。」作者的深刻感嘆是台灣安定地位需要美國支持才得以維繫。在此過程之中雙方的情報交換十分重要,然而如果台灣的情治單位無法獲得關鍵情資,最後必然成為「孤兒」與「棄兒」。

  張友驊的這一本書是有關一九五○─七○年代台灣情治史的重要著作,清晰地揭示了半個多世紀之前台灣所經歷的一段曲折經歷。書中許多有趣的故事、秘辛不是我這一篇短文所能含括,必須要讀者自行細品。這一段歷史補足了一段非常關鍵的「失落的歷史環節」。

  最後我想談談研究情治史的困難。由於情治系統風格具有很高的隱密性、情治人員行事守口如瓶、兼以內部鬥爭激烈出乎外界想像,許多事件只看文書檔案,根本搞不清楚內部運作。張友驊先生基於特殊的機遇,加上抽絲剝繭的功夫才能完成此一艱難的工作,提供了大致上輪廓清晰的歷史圖景。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這使我想起一段個人的經歷。家父早年投身軍旅,參與對日抗戰。一九五○年四月隨薛岳的部隊自海南島撤退來台,不久被調到大陳島工作。一九五五年才返台。一九六○年代初期他因為會講廣東話,被派至香港從事大陸情報蒐集的工作,六年之後才返台。這六年間我不曾見過父親一面,唯一的記憶是他從香港寄回家的安家費。我對他這一段經歷很感興趣,常常問他,他從不回答。他過世之前有好幾個月住在榮總養病,我幾乎每天去陪他。我又問他四十多年前在香港從事情報工作的事情,他只是淡淡地回答我,我們這一行的行規就是「守口如瓶」、「滴水不漏」。這是我對父親情報工作僅有的印象。父親過世也快二十年了。近年來隨著檔案的開放,我們終於比較了解這些情報員「刀口舔血、槍下求生」的日子。回顧那一個國共內鬥與國際冷戰的時代,我們一方面對於像杜長城等同夥在內鬥之中被犧牲感到惋惜,另一方面對許多守口如瓶、身繫牢獄甚至捐軀報國來保護台灣的無名英雄也應致上最高的敬意。

图书试读

第一章 血染政工:蔣經國怒殺杜長城二十一人祭旗
 
在台灣,誰敢監控、監視蔣經國?答案是情報局長毛人鳳下屬技術總隊總隊長杜長城。杜奉命監控、監視蔣經國時間長達八個多月,經蔣派員調查屬實,杜於一九五一年十一月十九日遭判決「死刑」,二十二日伏法。
 
在軍系,誰是第一位公然抗拒蔣經國派任,將政治部主任劉仲榮暨政工人員趕出營區外辦公?答案是情報局長毛人鳳下屬技術總隊總隊長杜長城。杜、劉鬥法的結局是,杜遭「貪污辱職罪」被移送軍法懲辦,經過堂問審罪證明確,被判處死刑,於一九五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伏法。
 
在情治系統,誰敢異想天開於中山北路四條通綁架蔣經國,因事機不密遭人檢舉,以「未遂犯」遭扣押?答案是情報局長毛人鳳下屬技術總隊總隊長杜長城。杜遭扣押關進軍法看守所,意圖綁架蔣經國這條罪證竟然不成立,軍法局反而以「貪污辱職罪」起訴杜長城暨二十名被告,暗示蔣經國對付杜長城乃是「押人取供」,以此震懾其他情治系統。杜經押人取供折磨後,俯首認罪於一九五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在新店刑場被槍決。
 
在部隊整編過程中,誰是第一個公開跳出來反對部隊整編的將領?答案是情報局長毛人鳳下屬技術總隊總隊長杜長城。由於杜所屬技術總隊從情報局師屬單位改隸於聯勤總部兵工署統轄成為團級部隊,杜不甘於總隊降編拒不交出指揮權,從而與蔣介石、周至柔、蔣經國等人翻臉,為振軍威,殺杜長城似成唯一選擇,設局讓杜長城受死,也是不得不然的做法。唯在罪證取得,杜僅是反對整編,未有不法之事。是以在判決文書(四十一年度防隔字第三十四號)中,未列杜長城反對整編改隸之事。暗示杜長城被槍決,乃是情治高層內鬥的惡果,其中內情值得探究。

綁架蔣經國?!情治首長的背叛與奪權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綁架蔣經國?!情治首長的背叛與奪權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綁架蔣經國?!情治首長的背叛與奪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綁架蔣經國?!情治首長的背叛與奪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