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大量圖表解說,提供解題SOP】機械常識[十一版](國民營/中鋼/中油/台電/捷運)

2023【大量圖表解說,提供解題SOP】機械常識[十一版](國民營/中鋼/中油/台電/捷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林柏超
图书标签:
  • 機械常識
  • 工程師考試
  • 國營考試
  • 中鋼
  • 中油
  • 台電
  • 捷運
  • 解題技巧
  • 圖表解說
  • 考試準備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大量圖表解說,提供更好的解題SOP 
  ◎清晰易懂的課文重點,公式再難也能輕鬆學習 
  ◎收錄107~111年試題解析,加強複習有效率 
 
  機械一科看似複雜難懂,但只要掌握住學習方法,很快就能得心應手!本書特別針對讀者的困難編寫,以大量簡明易懂的圖解,搭配扼要的說明,讓您輕易從圖像中了解機械本身運作的原理,並掌握住必考重點。 
 
  書中詳細標記考試重點,條理分明,針對經典觀念詳細解析,以有趣易理解的方式協助考生了解機械常識與機械力學,讓機械一科不再是使您頭痛的科目。 
 
  各章收錄精選試題,薈萃本章相關的各類試題,從各個角度來剖析章節重點,不易馬上作答的難題亦會附上解析,讓您自學容易,贏得輕鬆!此外,書末更蒐羅機械常識相關的國民營近年試題,例如:台電、中油、中鋼等,讓您有更多機會去練習,透過逐步練習,掌握考試方向。 
 
  準備方法 
  準備國民營機械類科相關考試的考生,多感於本科是考試科目中最難得分的一科,原因無非是機械原理觀念繁多,不易短期內迅速複習,以致念了又忘,考場上無法發揮實力,有感於此,作者特將台電、中油、鐵路特考佐級最近幾年常出的考題,整理成章節,並佐以歷屆試題的練習,幫助考生考前迅速複習,加強考生臨場不亂,快速解題的功力,以下乃本科考前快速準備的方向,供各位考生參考︰ 
 
  一、考前應就各個章節的重點再加以複習一遍,才能讓記憶維持在最清晰的狀態,只要考生考前60天逐一複習並熟讀此十六個章節,即已掌握到考試出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重點。接下來就要計劃對各考試的歷屆考題作演練,才能熟能生巧,快速解題,培養解題的速度,相信要在本科拿到90分應不是太難。 
 
  二、關於齒輪及帶鏈繩之計算較多,考生尤其應加以特別注意有關的焦點部分,掌握到該部分命題老師特別喜愛出題的方向。 
 
  三、綜觀109年度考題,以螺紋及齒輪章節出題率較高,其中輪系計算正負號及輪系結合機械利益計算較易出錯,需詳加注意! 
 
  四、機械的元件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本書內容生動活潑,可幫助考生加強記憶。拿到試題應先瀏覽一遍題目,針對有把握的先答題,掌握該得的分數,不會的題目等全部題目均做完後最後再來回答,把握時間、仔細作答。訂下適切的讀書計畫,並持之以恆的堅持到底,勝利必定手到擒來,最後,祝各位考生金榜題名! 
 
  ****
 
  有疑問想要諮詢嗎?歡迎在「LINE首頁」搜尋「千華」官方帳號,並按下加入好友,無論是考試日期、教材推薦、解題疑問等,都能得到滿意的服務。我們提供專人諮詢互動,更能時時掌握考訊及優惠活動!
机械工程基础理论与应用全景透视 书名:《机械工程基础理论与应用全景透视》 作者:[此处留空,以体现专业书籍的客观性] 版次:初版 本书定位与目标读者 本书旨在为机械工程领域初学者、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学生以及希望系统回顾和巩固基础知识的工程师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具有高度实践指导意义的参考资料。我们摒弃了传统教材中过于冗长和理论化的叙述方式,转而采用一种结构化的、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为导向的讲解模式,确保读者在掌握核心理论的同时,能迅速将其应用于工程实践中。本书特别关注现代机械设计、制造和运行维护中的关键技术前沿,力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全书结构与内容深度解析 全书共分为七大部分,涵盖了从最基础的材料科学到复杂的系统动力学分析的完整知识体系。 --- 第一部分:机械设计基础与工程材料学(深度剖析材料行为与结构可靠性) 本部分聚焦于机械系统可靠性的基石——材料的选择与结构设计。 第一章 工程材料基础: 详细阐述了金属(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及其合金)、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以及复合材料的基本组成、晶体结构和微观组织对宏观性能的影响。重点讲解了应力-应变关系、弹性与塑性变形的本质,以及材料在不同温度和应力状态下的力学响应,如蠕变、疲劳和断裂韧性。我们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图谱,对比分析不同热处理工艺(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对材料性能的精确调控效果。 第二章 机械零件设计基础: 深入讲解了许用应力确定方法、失效分析理论(如最大剪应力理论、最大畸变能理论)以及疲劳寿命评估的S-N曲线分析。内容包括联接件(螺纹联接、键、销的强度计算与优化)、滑动与滚动轴承的选型与润滑理论(考虑流体动力润滑和边界润滑的油膜厚度计算),以及弹簧的设计与应用。本章强调结构形式对载荷传递路径和局部应力集中的影响。 --- 第二部分:机械原理与运动学(解析机构的运动规律与设计方法) 本部分是理解机械如何运动的核心。 第三章 机构的运动与动力学分析: 系统阐述了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和棘轮机构的运动学分析方法,包括瞬心法、速度多边形法和曲率分析。在动力学方面,重点讲解了虚功原理在机构平衡分析中的应用,并详细介绍了拉格朗日方程在复杂机构动力学建模中的应用流程。我们提供了针对复杂多自由度机构的惯性力与惯性力矩的计算案例,并探讨了振动隔离和冲击吸收的设计原则。 第四章 常用机构的原理与应用: 细致分解了各类齿轮传动(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蜗轮蜗杆)的几何设计、强度校核(齿根弯曲疲劳与齿面接触疲劳)。对于带传动和链传动,本书不仅关注传动比的计算,更深入分析了张紧装置、中心距选择对传动效率和寿命的影响。本章附有大量典型工作机床和自动化设备中机构的应用实例剖析。 --- 第三部分:机械制造基础与工艺控制(从图纸到实体的转化过程) 本部分着眼于如何精确、高效地将设计图纸转化为实物。 第五章 切削原理与加工精度: 详述了车、铣、刨、磨等基本加工方法的机理。在切削理论上,深入解析了切削力、切削热的产生与散逸,以及刀具材料的选择标准和后刀面磨损的类型。针对加工精度,本书详细阐述了公差与配合理论,包括基本尺寸、偏差、配合性质的确定,以及形位公差(GD&T)在数控加工中的实际解读与检验方法。 第六章 现代制造技术: 涵盖了铸造、锻造和焊接工艺的物理过程。对于铸造,分析了砂型强度、浇注系统的设计及冷却收缩的控制;对于焊接,讨论了熔池的凝固行为、热影响区(HAZ)的组织变化及残余应力消除技术。此外,本书对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特别是选择性激光熔化(SLM)和熔融沉积成型(FDM)在机械结构优化中的应用潜力进行了前瞻性介绍。 --- 第四部分:流体力学与传热学基础(流体与能量的有效控制) 本部分是理解泵、阀门、热交换器等设备工作原理的关键。 第七章 流体力学基础: 讲解了流体静力学、流体的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伯努利方程的严格推导)。重点在于粘性流体的流动分析,包括雷诺数的意义、边界层理论的引入及其对管内流动阻力的影响。针对管道系统,本书提供了详细的沿程和局部水头损失的计算指南,并探讨了泵的特性曲线分析与系统匹配问题。 第八章 传热学原理: 系统梳理了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的基本定律。在导热方面,详细分析了稳态与非稳态导热问题,特别是复合壁面的热阻计算。对流方面,区分了自然对流与强制对流,并提供了无量纲数(如雷诺数、普朗特数、努塞尔数)在换热系数计算中的应用表格。辐射部分则涵盖了黑体辐射定律及实际物体间辐射换热的计算。 --- 第五部分:控制系统与机电一体化基础(现代机械的智能驱动) 本部分面向现代工程中对自动化和智能化日益增长的需求。 第九章 自动控制原理入门: 介绍了系统的开环与闭环控制概念,传递函数的建立,以及时域分析(暂态响应、稳态误差)和频域分析(波德图、奈奎斯特图)。重点讲解了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方法(如Ziegler-Nichols法),以及如何通过控制理论优化机械运动的平稳性和准确性。 第十章 电气传动与传感技术: 阐述了直流与交流电机(特别是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的工作特性、选型标准及制动方式。在传感技术上,详细介绍了位置、速度、力矩传感器(如光电编码器、霍尔传感器、应变片)的工作原理、精度等级及其在反馈回路中的作用。 --- 第六部分:机械系统可靠性与维护工程(保障长期稳定运行) 本部分关注机械系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第十一章 故障诊断与预测性维护(PdM): 强调了从故障发生的物理机理出发进行诊断。系统介绍了振动分析技术(FFT频谱分析在轴承和齿轮故障识别中的应用)、润滑油分析技术及其污染指标的解读。本书提供了基于故障树分析(FTA)和事件树分析(ETA)的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帮助工程师从源头预防故障。 --- 第七部分:机械工程案例分析与综合应用 本部分通过多个跨学科的实际工程案例,将前述理论进行整合应用。案例涵盖了重型机械结构强度校核、复杂传动链的效率分析、以及自动化生产线中的运动轨迹规划与控制系统集成设计。每部分案例分析均详细列出分析步骤(流程图示)、关键公式的选取依据,以及结果的工程可行性判断,旨在培养读者独立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本书特色总结: 本书的编写严格遵循了从现象到原理、从原理到应用的逻辑递进路线。内容结构清晰,避免了对基础公式的简单罗列,而是聚焦于“为什么是这个公式”和“这个公式在实际中如何应用”。我们通过大量的工程图示、数据对比表格和关键概念的辨析,构建了一个扎实且富有洞察力的机械工程知识体系。本书是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提升专业素养、应对多领域技术挑战的权威参考读物。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林柏超 
 
  學歷:台大機械研究所碩士 
  專長:數學、機械工程

图书目录

準備方法 
機件原理 
第一章概論 

1-1 五項基本機構 
1-2 機件原理相關術語 
1-3 機械與機構 
精選試題 

第二章螺旋 
2-1螺紋的分類與規範 
2-2 螺栓、螺帽、墊圈與螺釘 
精選試題 

第三章機械效率與機械利益 
3-1 機器的運動和功能關係 
3-2 機器的機械效率 
3-3 機器的自鎖 
精選試題 

第四章鍵與銷 
4-1 鍵連接的類型 
4-2 鍵的強度設計 
4-3 銷的種類 
精選試題 

第五章彈簧 
5-1 彈簧分類 
5-2 彈簧功用 
5-3 彈簧剛度 
5-4 彈簧之簡諧運動 
精選試題 

第六章軸承 
6-1 軸承之分類 
精選試題 

第七章軸連接裝置 
7-1 剛性聯軸器之種類 
7-2 撓性聯軸器之種類 
7-3 離合器 
精選試題 

第八章帶傳動 
8-1 帶傳動之分類 
8-2 皮帶有效拉力之推導 
8-3 皮帶之速比 
8-4 帶長之計算 
8-5 階級塔輪 
精選試題 

第九章鏈傳動 
9-1 鏈傳動的分類 
9-2 鏈傳動的運動分析 
精選試題 

第十章摩擦輪傳動原理 
10-1 摩擦輪的種類及特性 
精選試題 

第十一章齒輪 
11-1 正齒輪之術語 
11-2 正齒輪力之分析 
11-3 齒輪傳動之基本定律 
11-4 齒形種類 
11-5 齒輪標準 
11-6 齒輪種類 
精選試題 

第十二章輪系 
12-1 單式輪系 
12-2 複式輪系 
12-3 回歸輪系與周轉輪系 
精選試題 

第十三章制動器 
13-1 制動器的功用 
13-2 制動器的類型及特點 
13-3 制動器的選擇及應用實例 
精選試題 

第十四章凸輪 
14-1 凸輪各部及作用力 
14-2 凸輪種類及運動曲線 
精選試題 

第十五章連桿與滑車 
15-1 四連桿機構 
15-2 起重滑車 
精選試題 

第十六章間歇運動機構 
16-1 棘輪機構及擒縱器 
16-2 間歇齒輪、日內瓦機構、星型輪 
精選試題 

機械力學 
第一章概論 

1-1 力學的起源 
1-2 學科性質 
1-3 學科分類 
精選試題 

第二章平面運動 
2-1 位移 
2-2 向量的加法 
精選試題 

第三章曲線運動 
3-1 自由落體 
3-2 拋體運動 
3-3 圓周運動 
精選試題 

第四章質心與重心 
4-1 實例分析 
精選試題 

第五章轉動慣量 
5-1 解析步驟 
5-2 平行軸定理及迴轉半徑 
5-3 組合物體 
精選試題 

第六章靜力平衡 
6-1 靜力平衡與力矩 
精選試題 

第七章牛頓運動定律 
7-1 牛頓三大運動定律 
7-2 生活中的力 
精選試題 

第八章功與能 
8-1 剛體之動能 
8-2 力所做的功 
8-3 力學能守恆 
8-4 能量守恆 
精選試題 

第九章應力 
9-1 定義 
9-2 正應力(Normal Stress;σ) 
9-3 剪應力(Shearing Stress , Shear Stress;τ) 
9-4 應力分佈 
9-5 安全係數F. S.(Safety Factor or Factor of Safety) 
9-6 應變(Strain) 
9-7 工程材料的機械性質 
精選試題 

第三部分 最新試題彙編 
107年桃園大眾捷運公司 
107年中國鋼鐵員級 
107年台北大眾捷運公司 
107年台灣電力公司(機械原理) 
107年台灣電力公司(機械及電桿常識) 
107年台灣電力公司(機械及起重常識) 
107年台灣電力公司(第二次) 
107年台灣中油公司 
107年桃園大眾捷運公司 
108年鐵路特考佐級 
108年台鐵營運人員(營運員) 
108年台鐵營運人員(服務員) 
108年桃園大眾捷運公司 
108年台北大眾捷運公司(第一次) 
108年台北大眾捷運公司(第二次) 
108年台中大眾捷運公司 
108年台灣中油公司 
108年台灣電力公司(機械原理) 
108年台灣電力公司(機械及電銲常識) 
109年台北大眾捷運公司(機件原理) 
109年台北大眾捷運公司(機械概論) 
109年桃園大眾捷運公司 
109年台灣電力公司(機械原理) 
109年台灣電力公司(機械及電銲常識) 
109年台灣電力公司(機械及起重常識) 
110年台中大眾捷運公司(機件原理) 
110年台灣中油公司(機械常識) 
110年台灣電力公司(機械原理) 
110年台灣電力公司(機械與起重常識) 
111年台中大眾捷運公司(機件原理) 
111年台灣電力公司(機械原理) 
111年台灣電力公司(機械與起重常識)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3375963
  • 叢書系列:國民營事業招考
  • 規格:平裝 / 576頁 / 17 x 23 x 2.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十一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从阅读体验上来说,内容的新旧程度和更新速度是检验一本工具书是否“鲜活”的重要指标。机械技术在不断进步,新的标准和材料也在不断出现,如果一本“第十一版”的书籍在核心概念上仍停留在几十年前的认知体系里,那它在实际应用中就会显得脱节。我对它是否包含了近年来在节能减排和智能制造领域中涉及到的基础机械原理非常感兴趣。比如,在介绍传动系统时,是否开始引入更多关于伺服电机和精密控制机械的连接点,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传统的皮带、齿轮箱的基础解析上。工具书的生命力在于紧跟时代,我希望这本“新版”能够真正反映出当前工业界的主流技术趋势,这样我们学习的内容才不会成为“古董知识”,而是能应对未来工作岗位的实际挑战。

评分

我注意到这本书特别提到了针对“国民营/中钢/中油/台电/捷运”的适用性,这一点非常关键。这意味着编者必须对不同单位的考试侧重点有深刻的洞察力。例如,中油和中钢可能更侧重于大型工业设备和材料的强度,而台电和捷运可能更关注电力系统中的机械传动和维护检修。如果内容只是泛泛而谈,那对于备考者来说,针对性就不够强。我期望它在案例分析中能体现出这种差异化——比如,提到泵的设计时,是侧重于石油输送的高压需求,还是侧重于电力系统冷却水循环的稳定性和效率。这种细节上的打磨,才能真正体现出“专业”二字的分量,而非仅仅是把所有行业的知识点拼凑在一起。一本好的应试参考书,其价值就在于它能精准地预测考点并提供最贴合考情的解法。

评分

这本《机械常识》的第十一版,从书本的装帧和排版来看,确实给人一种“专业、严谨”的第一印象。我最近在准备各种能源和公营事业的考试,手头也翻了不少市面上的参考书,但坦白说,市面上很多教材在“实战性”上总差那么一点火候。我的期待是它能真正地把那些晦涩难懂的机械原理,通过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而不是堆砌一堆公式和定义。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大量空间想象和结构理解的题目,文字描述往往苍白无力。如果这本书能真正做到“大量图表解说”,那无疑是巨大的加分项,因为机械这种东西,眼睛看到比耳朵听到要有效得多。我希望它在讲解基础概念时,能像手把手教学一样细致,而不是一笔带过。毕竟,我们面对的考试往往不是基础理论考核,而是应用型的复杂场景分析,这就要求教材必须在“如何解题”这个流程上给出清晰的路径。所以,我对它能否有效弥补传统教科书在“可视化”和“应试化”上的不足,抱有极高的关注度。

评分

拿到这本书后,我立刻翻阅了关于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的部分,这是我个人感觉最头疼的章节。老实说,以往我看的许多教材在处理“能量转换”和“流体控制”这类问题时,总是先抛出一大堆微分方程,然后直接跳到应用,中间的逻辑推导过程对我来说就像是天书。而这本书,至少在目录结构上看起来,似乎尝试搭建了一个更平滑的学习曲线。我非常好奇它所强调的“解题SOP”究竟是如何落实的。是不是针对每一种典型的应用题型,都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解题步骤清单?如果真是如此,那对于我这种需要迅速掌握解题套路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考试时间宝贵,很多时候不是不会,而是来不及思考最优解题路径。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套清晰、可复刻的“操作手册”,帮助我们在高压环境下快速定位问题核心并套用公式,那它的价值就远超一般的知识点罗列了。

评分

最后,我想谈谈对“教材深度”的权衡。很多时候,为了追求所谓的“全面性”,教材会把内容弄得像字典一样厚重,知识点分布极其稀疏,读者很难抓住重点。我更偏爱那种结构清晰、重点突出的书籍。这本书的排版和分章节的设计,如果能做到对“必考点”和“常考点”有明确的标识或侧重,我会非常欣赏。例如,用特殊的颜色或边框来强调那些每年必出的高频考点,或者在公式旁边附注“中油常考应用实例”。如果它只是平均用力,那么读者在时间紧张时,就很难有效地进行二次复习和查漏补缺。一本优秀的应试用书,应该是一个高效的“信息过滤器”,帮助我们过滤掉冗余信息,直击得分核心。我希望它能成为我考前冲刺阶段最可靠的“导航仪”,而不是又一本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去筛选重点的“百科全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