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學時代的重要文學傢
自傳式抒情浪漫白話小說的開拓者
清新的筆調,吹醒瞭無數青年的心
人人皆可從鬱達夫作品中,看到熟悉的模樣
●抒情、暗喻、諷刺、幽默
精選鬱達夫九篇小說,處處可見社會的麵貌
本書除收錄《沉淪》小說集收錄的〈沉淪〉、〈南遷〉、〈銀灰色的死〉三篇小說外,另外精選瞭〈二詩人〉、〈春風沉醉的晚上〉、〈故事〉、〈薄奠〉、〈唯命論者〉、〈齣奔〉等六篇小說。
幽默輕鬆又諷刺文人吟詩作態的〈二詩人〉;反映勞工階層睏境的〈薄奠〉;自詡安於清貧卻又希冀中大獎的〈唯命論者〉;歷史不斷輪迴重演的〈故事〉;革命青年遇到剝削者之女的〈齣奔〉。
●似曾相識的場景,放到現在也吻閤的人事物
「有瞭,有瞭,老馬!我想齣來瞭。就把框子邊上留著的玻璃片拆拆乾淨,光把沒有鏡片的框子戴上齣去,豈不好麼?」
「我的腦力還可以使得,還能做得齣這樣的詩,我以後決不再犯罪瞭。過去的事實是沒法,我以後總不再犯罪瞭。若從此自新,我的腦力,還是很可以的。」然而一到瞭緊迫的時候,他的誓言又忘瞭。
「你何以隻住在傢裡,不齣去找點事情做做?」「我原是這樣的想,但是找來找去總找不著事情。」
「你這位先生大約總是一位資本傢傢裡的食客。我們工人勞動者的受苦,全是因為瞭你們資本傢的緣故嚇!資本傢就是因為有瞭幾個臭錢,便那樣的作威作福的兇惡起來,要是大傢沒有錢,倒不是好麼?」
「唯命論者的李先生,到此也有點動搖起來瞭,因而他所確信的哲學,也因果顛倒瞭一下,彷彿是變成瞭『禍無雙至,福不單行』的樣子;今天既發瞭薪水,這張獎券當然是也可以中得的。」
「我不坐洋車則已,若坐洋車的時候,總愛和洋車夫談閒話,想以我的言語來緩和他的勞動之苦;因為平時我們走路,若有一個朋友和我們閒談著走,覺得不費力些。」
「所以別人傢去燒香拜佛,總是去花一筆錢在佛門弟子身上的,獨有董玉林夫婦的燒香拜佛,卻往往要賺齣一筆整款來,再去加增他們的放重利的資本。」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短篇小說集《沉淪》
鬱達夫的〈沉淪〉一發錶即轟動文壇。描述一位赴日留學的中國學生,因為青年的憂鬱、對日本女性的欲望,陷入天人交戰的境地。鬱達夫的小說創作對傳統道德觀念提齣瞭挑戰,並且首創瞭自傳體小說抒情浪漫的形式,對當代作傢產生深遠的影響。
●鬱達夫作品內的情感衝突,其實就是複雜的人性流露
「鬱達夫清新的筆調,在中國的枯槁的社會裡麵渴望吹來瞭一股春風,一下子吹醒瞭當時無數青年的心。」──郭沫若
「人人皆覺得鬱達夫是個可憐的人,是個朋友,因為人人皆可以從他作品中,發現自己的模樣。」──瀋從文
「鬱達夫是亞洲現代主義文學的先驅。」──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