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拒絕不瞭的行銷:100個完美挑動感官的行銷法則

大腦拒絕不瞭的行銷:100個完美挑動感官的行銷法則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羅傑.杜利
圖書標籤:
  • 營銷
  • 心理學
  • 行為經濟學
  • 感官營銷
  • 消費者行為
  • 品牌營銷
  • 營銷策略
  • 銷售技巧
  • 神經營銷
  • 營銷法則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行銷隻能在當下的一瞬間成功!
 
  努力推銷≠銷售翻倍;投放更多廣告≠獲得更多青睞
  當人們專注的時間愈來愈少,你該怎麼推銷自己的產品?
 
  你知道嗎?當你努力嚮他人介紹產品時,對方的大腦早就做好決定瞭!
  人類95%的想法、情緒,都是在無意識下發生的,
  最厲害的行銷,就是激發這95%的潛意識,讓顧客為你推齣的產品買單
 
  100個運用腦神經科學最有效的感官行銷法則,
  讓你透過影像暗示、定價策略,甚至觸覺和嗅覺,引爆顧客衝動購物的欲望!
 
  美國商業界著名的「腦神經行銷學」(NeuroMarketing)數位行銷專傢杜利,透過探討大腦及行為研究,將新進的觀點運用於廣告行銷策略。拜大腦成像、掃描技術之賜,腦神經科學傢已經能偵測人們對於各項產品(譬如包裝、廣告、標誌等)行銷元素的心理與行為反應,解構大腦運作之謎,推翻我們過去的錶象認知。
 
  你想知道其中的奧祕嗎?
  ‧咖啡店裡的咖啡就是比較好喝,為什麼?
  ‧簡單和複雜的字型運用,分別能營造齣什麼不同的感覺?
  ‧就算隻是微笑的影像,也能幫助銷售?
  ‧哪些文字的運用,能讓文案具備神奇的吸引力?
  ‧數位行銷時代,印刷品紙本宣傳已經沒有效瞭嗎?
  ‧文宣、包裝上放上嬰兒照,為什麼就是能吸引目光?
 
  腦神經行銷經典代錶作品,企劃行銷人員必看!
  本書從價格、感官刺激、購買動機,到文案、銷售策略等14個麵嚮,整理齣100種執行度高,且已證明有效的行銷訣竅。這套行銷法則,能幫助你,挑選齣最適閤自傢產品的行銷方式,成功吸引目標群眾。
 
  預算更少,卻被要求創造更大的效益?
  每個企劃行銷人員心中的苦,讓本書來幫你解決!
 
國外好評推薦
 
  「多年來,杜利不時協助我從腦神經行銷學角度下正確決策。現在可好,杜利要與聰明的企業傢們分享眾多既簡單又非常不公平的優勢……這本書實在非讀不可!」──布萊恩‧剋拉剋(Brian Clark),Copyblogger Media首席執行長
 
  「我們都該讀讀這本書,學習更多改變人們心情、想法和動作的訣竅。以科學理論支持自己的技巧,絕對不會錯!」──蓋伊‧川崎(Guy Kawasaki),前蘋果行銷宣傳長
 
  「杜利的著作很實際,充滿新知。介紹許多科學佐證的聰明點子,幫助你業績高升。這本書讀來不僅享受,更棒的是還能財源滾滾來!」──剋裏斯‧莫瑞(Christophe Morin),「腦神經行銷學」部落格共同作者
 
  「杜利以現代最先進的腦神經科學研究為基礎,介紹豐富的實用行銷工具,幫助企業成功地在市場競賽中脫穎而齣。」──馬汀‧林斯壯(Martin Lindstrom),《品牌,就是戒不掉!》作者
好的,以下是為您的圖書《大腦拒絕不瞭的行銷:100個完美挑動感官的行銷法則》量身打造的圖書簡介,內容詳實,聚焦於該書的核心價值,旨在吸引目標讀者: --- 《大腦拒絕不瞭的行銷:100個完美挑動感官的行銷法則》 重新定義行銷的未來:從「知道」到「感受」,掌握驅動人類購買決策的深層密碼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傳統的行銷策略正迅速失效。消費者不再被單純的產品資訊或價格戰術所打動,他們的需求早已潛入意識的深處,需要更精準、更具感染力的刺激纔能被喚醒。本書,《大腦拒絕不瞭的行銷:100個完美挑動感官的行銷法則》,正是為瞭解鎖這層迷霧而誕生的實戰聖經。 這不僅是一本探討行銷理論的書籍,它是一部深入人類心智科學、認知心理學與行為經濟學的探險指南。作者群憑藉多年在頂尖實驗室與市場前線的觀察與研究,提煉齣一百條直指人心的行銷法則。這些法則的共通點在於:它們繞過瞭理性思維的層層審查,直接與我們大腦中最原始、最本能的「感官係統」與「情感中樞」對話。 為什麼需要「感官行銷」? 我們做齣的絕大多數決定,尤其是消費決擇,並非完全齣於邏輯分析,而是基於潛意識中的「感受」。氣味、顏色、聲音、觸感、甚至故事的節奏,都在無聲無息中塑造瞭我們的偏好與忠誠度。本書的核心主張是:真正的行銷高手,是感官的建築師。 本書結構嚴謹,分為五大核心模塊,每一模塊都對應著大腦處理資訊的一個關鍵環節,確保讀者不僅理解「是什麼」,更能掌握「如何做」: 第一部:視覺的誘惑——光影、色彩與空間的潛意識編碼 視覺是我們接收資訊的第一道門戶,但如何設計齣「被記住」的視覺,而非「被忽略」的雜訊?本部分深入探討瞭人眼對特定幾何圖形、黃金比例在廣告設計中的應用,以及色彩心理學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細微差異。您將學會: 光線的魔力: 如何利用「聚焦光」與「環境光」來強化產品的感知價值,模擬稀缺性與奢華感。 色彩的情緒語言: 不隻是紅配綠,而是如何運用特定波長的光線,觸發目標客群的信任感、興奮感或安全感。 動線的設計: 在實體店麵或網站介麵中,如何設計齣「引導式路徑」,讓潛在客戶的目光與行動路線,自然而然地導嚮購買點。 第二部:聽覺的共鳴——頻率、節奏與品牌鏇律的建構 聲音是比文字更快的傳播媒介。本書揭示瞭聲音如何影響交易的速度與品質。從背景音樂的BPM(每分鐘節拍數)如何調節顧客的停留時間,到獨特的品牌音效(Sonic Branding)如何在沒有視覺輔助的情況下,立即召迴品牌記憶。您將精確掌握: 低頻與高頻的心理壓力測試: 哪些聲音頻率會引發焦慮,哪些能促進放鬆與決策。 寂靜的力量: 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如何策略性地運用「停頓」來放大您的核心訊息。 語音語調的信任麯線: 哪種聲調(Authority Tone, Empathy Tone)最能讓客戶相信您的產品承諾。 第三部:嗅覺與味覺的時光機——記憶與情感的嗅探術 這是最難以量化,卻也是最能建立長期品牌忠誠度的感官維度。本書提供瞭實際操作的案例,指導企業如何將特定的「氣味標誌」(Scent Signature)植入消費體驗中。 氣味行銷的實戰部署: 無論是零售空間、辦公環境還是產品包裝,如何選擇能喚起積極記憶的分子組閤。 味覺的對比效應: 如何運用酸、甜、苦、辣的平衡,來優化產品的感知體驗,使消費者對價格產生「價值錯覺」。 第四部:觸覺的連結——材質、溫度與身體的直接對話 在數位時代,實體接觸的稀缺性反而提升瞭其價值。本書探討瞭材料科學與行銷的交叉點。 包裝的「開箱儀式」設計: 探討紙張磅數、開口阻尼感、塑膠的磨砂處理如何嚮大腦傳達「品質」的訊息。 溫度的潛在影響: 在服務業中,環境溫度如何微妙地影響顧客對服務品質的評價。 第五部:多感官整閤——打造無懈可擊的沉浸式體驗 真正的行銷傑作,是讓所有感官協同作用,共同編織一個堅不可摧的購買理由。最後一部分總結瞭如何將前述的九十九條法則,整閤成一個統一且一緻的「感官品牌體驗矩陣」。這要求企業從產品設計階段就納入神經科學的考量,確保每一次與品牌的接觸點,都是一次對大腦的溫柔而堅定的「邀請」。 本書的價值承諾: 《大腦拒絕不瞭的行銷》不是提供速效藥方,而是傳授一套係統化的思維框架。無論您是產品經理、品牌策略師、數位行銷專傢,或是渴望在紅海市場中脫穎而齣的創業者,這本書都將為您提供一套超越傳統競賽的武器。掌握這一百個法則,您將不再是「推銷」產品,而是「設計」一種無法抗拒的購買慾望,讓消費者的決策大門,在麵對您的品牌時,徹底敞開。 ---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羅傑‧杜利(Roger Dooley)
 
  「腦神經行銷學」(Neuromarketing)部落格的創始人與作者,「腦神經行銷學」是將大腦及行為研究運用在行銷、廣告,和銷售方麵最有名的部落格。作者同時也是「杜利企業」(Dooley Direct LLC)的董事長,這是一間指導大型、小型公司實行新技術與技巧的顧問公司。他經常在齣版、廣告,以及其他產業的研討會上演講關於腦神經行銷學,以及其他相關的行銷主題。身為數位行銷的專傢,他也是「大學機密檔案」(College Confidential)網站的創辦人之一,此網站在大學考生與傢長之間非常有名。
 
譯者簡介
 
竇永華
 
  輔仁大學廣告係BA、英國創意藝術大學MA,旅居倫敦多年,喜愛跨文化研究。兼職文字編譯、會議即時口譯;譯作包含旅行、小說、設計、商業等主題。
 
  elisa.tou.uk@gmail.com

圖書目錄

作者序:行銷,如何讓大腦無法拒絕?
緻謝

01 徵服對方大腦中的95%空間

第一章 大腦拒絕不瞭的……價格與產品
02 「哎呀!」掏錢時的心痛聲音
03  別學壽司師傅做生意
04  金錢圖像
05  起錨瞭!
06  紅酒、標價與期望
07  定價越精確越好!
08  誘餌產品與誘餌價格
09  大腦什麼時候會妥協?
10  減少選擇,刺激銷售

第二章 大腦拒絕不瞭的……感官刺激
11 運用所有感官刺激
12 你的行銷策略聞起來如何?
13 嚮咖啡館學感官行銷
14 聲音會改變行為
15 品牌專屬聲音
16 好好運用布魯特古龍水效益
17 讓人難忘的味道
18 優格教我們的事

第三章 大腦拒絕不瞭的……品牌策略
19 感覺一湧而上
20 注意力真的那麼重要嗎?
21 雇用熱情的員工
22 創造敵人

第四章 大腦拒絕不瞭的……印刷品
23 紙張裡的情感
24 生動的平麵圖像,足以重寫記憶
25 紙張比數位更有「分量」
26 運用簡單的字形
27 何時可以小事化大?
28 複雜反而讓人記得

第五章 大腦拒絕不瞭的……圖片
29 放嬰兒圖片就對瞭!
30 看這裡,寶貝!
31 美女牌
32 比基尼辣妹
33 用照片增加移情作用

第六章 大腦拒絕不瞭的……信任感
34 賦予想像,創造忠誠
35 獎勵忠誠的顧客
36 老鼠與顧客忠誠度
37 花時間贏得信任與忠誠
38 用關鍵字贏得信任
39 相信你的顧客

第七章 大腦拒絕不瞭的……人際互動
40 邊閒聊邊賺錢
41 握手也要保持專業
42 右耳行銷
43 微笑吧!
44 信心滿滿地賣東西
45 小幫助,大迴報
46 讀心術其實和語言能力有關
47 你是最棒的!
48 要喝杯咖啡嗎?
49 甜品,甜上心頭
50 魔術師的銷售祕密
51 讓目標消費者放鬆心情

第八章 大腦拒絕不瞭的……動機
52 魔鏡啊魔鏡
53 再靠近天堂一點
54 嬰兒照片的妙用
55 付齣越多,得到越多
56 量身訂做
57 丟掉你的公事包
58 再多要一點!

第九章 大腦拒絕不瞭的……文案
59 給大腦一些驚喜
60 簡潔有力的標語
61 學莎士比亞那樣寫作
62 鬍蘿蔔……馬芬!
63 為什麼百分比無關痛癢?
64 神奇文字第一名:「免費!」
65 神奇文字第二名:「全新!」
66 有用的形容詞
67 大腦喜歡聽故事
68 交給推薦人來說故事
69 當文字能訴說一個故事,無敵
70 一罐要價百萬美元的酸黃瓜

第十章 大腦拒絕不瞭的……銷售策略
71 越複雜的產品,越簡單的行銷
72 人人都是資訊大胃王
73 「想要」VS.「應該」:抓好你的時間規畫
74 如何賣東西給吝嗇者
75 如何賣東西給揮霍者
76 在比賽中試試手氣
77 個人化新解
78 把期望訂高一點,並且達成它!
79 創造小驚喜

第十一章 大腦拒絕不瞭的……性別差異
80 配對心理
81 男人喜歡簡單就好
82 女性比較擅長銷售嗎?
83 女人真的讓男人瘋狂嗎?

第十二章 大腦拒絕不瞭的……購物行為
84 袋中的蝨子
85 客服迴應能改變觀感
86 道歉是聰明的
87 碰觸效應
88 當睏難也成為賣點

第十三章 大腦拒絕不瞭的……影片、電視和電影
89 別讓執行長上電視
90 把順序弄對!
91 情感勝於邏輯

第十四章 大腦拒絕不瞭的……網路
92 第一印象很重要,真的!
93 網站的黃金比例
94 用豐富的多媒體來刺激參與度
95 獎賞與互惠
96 好好利用稀有度
97 打動嬰兒潮世代的「簡單的法則」
98 善用消費者的想像力
99 避開死亡角落
100 將電腦打造成人類

後記:下一步該怎麼做?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7334423
  • 叢書係列:Start +
  • 規格:平裝 / 400頁 / 14.8 x 21 x 2.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作者序
 
行銷,如何讓大腦無法拒絕?
 
  行銷人員有苦難言:預算變少,卻要創造更大的效益
 
  在現今這個惱人的經濟時代,行銷人員得比過去完成更多的任務,但手上能用的資源卻比以前更少。傳統觀念認為,銷售成功與否與所投入的資源息息相關。於是,如果四通電話中有一通會成功,那就打兩倍的電話以得到兩倍的銷售量;如果搜尋頁麵廣告的十次點閱平均會獲得一次購買,那就再買更多點擊數來衝高流量;需要更多品牌知名度?買更多廣告、贊助更多活動,或在更多地方放上你的品牌標誌。
 
  「投入資源越多=越成功」這個公式齣瞭問題 —它會導緻花越來越多錢,直到高到令人難以承受。最糟的是,如果成功交易的成本無法和交易的利潤相當,這個公式就完全失靈;投入越多,隻會造成更多的損失。
 
  擺脫宿命:直搗消費者的腦袋
 
  本書將告訴你「更聰明」的行銷策略。雖然的確有許多方法能夠將行銷策略和銷售努力的效果最大化,但這本書遵循的原則是:「瞭解消費者的大腦運作模式,就可用最低的花費得到最大的效果。」
 
  從廣告心理學到腦神經行銷學
 
  「瞭解人們思考方式」對行銷和銷售來說稱不上是新概念。幾百年前市集人們的叫賣手法與現代某些人性觀念如齣一轍。幾十年來我們也在許多文章和書本中看過諸如「廣告心理學」或「銷售心理學」等術語。
 
  那麼是什麼改變瞭「廣告狂人」的世代? 其中的大轉變之一,就是現代腦神經科學的發展。傳統的心理學認為,大腦就像個黑盒子。給某人一個刺激,你就會得到某種反應。即便如佛洛伊德等人針對「我們是如何思考的」所進行的較複雜研究,也都是透過觀察、實驗、推論而來,而非詳細探索大腦科學。
 
  現代的腦神經科學提供瞭許多好用工具,讓我們得以進入人類的大腦,解開心理學的黑盒子。現在,核磁共振儀器(fMRI)的技術讓我們能夠清楚看見腦部反應,譬如「大腦對過高訂價的反應,就像被揍瞭一拳一樣,痛苦難受。」腦電波儀(EEG)技術也有效降低測量腦內活動的預算,且提供更多的研究案例,優化廣告以及產品數據的可性度。
 
  我們有多理性?
 
  我們都很自然地認為自己做的事都含某些因素在裡頭,而且所做的決定都是經由清楚、謹慎的思考過程而來。但儘管我們的決定和動作確實是齣於理性,研究人員卻不斷發現利用潛意識左右我們決定的新方法,而且大多隻需碰觸極微小的意識層麵即可達成。
 
  心理學傢從早期研究開始,就已主張我們的所做所為並非由意識來掌管。例如,佛洛伊德就針對壓抑和夢境等創立一套非常詳盡的理論。許多現代科學傢都認為我們的行為,仍走在人類演化的路上;演化心理學傢也錶示,即使現代人使用iPhone 上推特,大腦依然是使用和狩獵時代同樣的軟體在運作。
 
  這些新見解並非都齣自於複雜的腦神經研究。世界各地的行為學傢都在進行和人類相關、能解開大腦如何運作的實驗,而且某些案例的結果,和我們一般預期的運作方式可謂天差地別。杜剋大學(Duke University)的丹.艾瑞利(Dan Ariely)教授就是研究人員之一,如果你對「潛意識是否真的影響我們所做的決定」仍抱著疑惑,他的著作《誰說人是理性的!》(Predictably Irrational)值得一讀。
 
  什麼是腦神經行銷學?
 
  從二○○五年開始,我就在經營「腦神經行銷學」(Neuromarketing)部落格,並且已發現許多從腦神經角度齣發的做法,可供行銷人員優化其策略。對於什麼是(以及什麼不是)腦神經行銷學的組成元素,至今仍然沒有一個統一說法。有些人認為隻有腦部掃描的行銷分析纔算得上是腦神經行銷學;有些人也許會加進相關的技術,例如生物測量(心跳、呼吸)以及眼球追蹤。
 
  我則偏好較廣義的定義,包含人類行為學研究,以及建立在行為學上的策略。對我來說,它們是連續、一體的,當核磁共振儀器顯示你的大腦在某特定區域開始活動,可能就是起因於背後的某些偏好或「程式設定」。腦部掃描可以告訴你按鈕在哪裡,但卻無法按下或改變它。
 
  腦神經行銷學的主旨,其實包含瞭所有對我們大腦如何運作的認知,以及如何將其運用在改善產品以及行銷策略上。
 
  天使還是魔鬼?
 
  有些人認為,腦神經行銷學的概念是在嚇唬人們,將之視為一種不道德的操控術;我卻不這麼認為。
 
  如果腦神經行銷學被適當地運用,我們會有更好的廣告、更棒的產品,以及更滿意的顧客。誰不想要一個自己更喜歡的產品,或不那麼無趣的廣告呢?消費者真的寧願企業用高預算又無效的廣告來煩他們嗎?
 
  任何行銷工具若被公司不當地使用,都可能化身成為「魔鬼」。廣告可以有趣又充滿有用的資訊,也可以傳遞錯誤訊息甚或扭麯產品。保固是很好的顧客福利,但如果企業無法履行也是空談。腦神經行銷學隻是另一種技術,供行銷人員更加瞭解他們的消費者,並提供更好的服務。
 
  多數公司緻力於能長久經營品牌,不管是運用腦神經行銷學或任何其他方式,都不會以欺騙或操控手段來對待自己的顧客。
 
  這本書是寫給……
 
  這不是一本科學書籍,也不是腦神經學入門。它不是嘗試解釋品牌或廣告背後的詳盡科學根據。〔這在艾瑞剋.德普列斯(Erik Du Plessis)的《品牌化大腦?》(The Branded Mind)書裡已解說的相當棒。〕你不會在本書中看到大腦圖示,因為我已盡量減少提及大腦的相關構造〔如果你偶爾在書中發現如大腦杏仁核(Amygdala)或前額葉皮質區(Prefrontal Cortex)等名詞,也別緊張,這不是考試,你也不需要知道它們到底位在大腦的哪一個地方!〕
 
  這也不是深入探討某個大觀念的書籍。我很喜歡如剋裏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的《免費》(Free)以及馬爾柯姆.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的《決斷2秒間》(Blink)這類對某一趨勢或主題的深度探討;但這本書並不是這樣的書。相反的,它是一百個較小、單一觀點的集閤,每一項都建立在腦神經科學或行為學研究的基礎上。
 
  這本書是對行銷人員、主管、老闆提供實用的建議,不是寫給科學傢或腦神經專傢。(如果你正巧是一名科學傢或腦神經專傢,那麼幾乎在每一項我提及的研究之後,都附上瞭資料引用來源,你可以更深入地去探索有興趣的主題。)
 
  誰能從本書中獲得一些東西
 
  我選擇瞭適用於各種預算和情況的一百個主題在本書裡。某些概念來自於核磁共振儀器或其他許多企業不可能使用到的技術,但每個主題都有一個適用於任何組織的(且大都是低預算的)行銷方式。不論是大型企業或小型企業的行銷人員,都會發現一些和自己問題相符的案例,以及可針對不同需求來調整的解決方法。
 
  要如何呈現各個主題呢? 我將介紹關於大腦如何運作的研究發現、並且提齣一個或多個可直接運用在真實世界的解決方案。雖然我有時會穿插研究結閤企業實際需要的議題,但絕對不會要你:「這樣做就對瞭,因為我說瞭算。」
 
  討論消費者以及銷售時,我會經常用到商業語法,但許多概念其實對非營利組織也適用。
 
  尤其現今的非營利組織都必須以更少的資源完成更多的事,這裡的許多主題正好能派得上用場。
 
  你並不一定要從頭到尾、或照順序來讀這本書。雖然概念有類別之分,但每個主題各自獨立。就輕鬆地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閱讀吧。
 
  並請記得這一點:「更聰明的行銷策略」並不隻是使用你自己的大腦而已,更要同時使用你「客戶的大腦」纔行!

用戶評價

评分

我是在一個關於“認知偏差”的綫上討論中偶然看到有人提到這本書的,那位朋友的描述非常吸引人,他提到這本書打破瞭他過去對傳統廣告學的一些刻闆印象。我的背景偏嚮於內容創作和用戶體驗設計,過去總是陷在“講什麼故事”的泥潭裏,對“如何讓人在潛意識層麵做齣反應”這塊瞭解得比較淺薄。這本書的標題本身就帶有一種強烈的挑釁性,它直指人心最底層的那種“非理性驅動力”,這正是我目前工作中最想攻剋的難點。我過去讀過幾本市場營銷的經典教材,它們大多邏輯清晰、理論架構完整,但總感覺缺乏一點“煙火氣”,讀完後總覺得能說齣一堆原理,卻不知道怎麼將其融入到實際的A/B測試或郵件文案中。這本書的引言部分(我隻掃瞭一眼目錄)似乎預示著它將提供一套更具操作性、更貼近人腦運作機製的框架。它不像是在教你如何“賣東西”,更像是在教你如何“被人選擇”,這種視角上的轉換,對我來說,是閱讀這本書最大的動力所在。

评分

這本書的厚度適中,拿在手裏有一種恰到好處的份量感,不會重到讓人望而生畏,也不會輕薄到像小冊子一樣缺乏深度。我是一個習慣於做大量筆記的讀者,尤其對於這種號稱包含“法則”的實用類書籍,我更傾嚮於邊讀邊思考,甚至用熒光筆標記齣那些“哇,原來如此”的瞬間。從我快速瀏覽的章節標題來看,它似乎打破瞭傳統營銷學中常見的“漏鬥模型”敘事方式,轉而從更基礎的“感官輸入”和“情緒共振”的角度切入。我個人最期待的是關於“稀缺性”和“從眾心理”是如何被精確調用的那一章節。我總覺得我們目前的數字營銷策略,很多時候隻是在機械地重復這些概念,而這本書或許能揭示隱藏在背後的更深層次的神經學基礎。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套清晰的、可量化的測試方法來驗證這些“法則”的有效性,那它就不僅僅是一本理論書,而是一個實打實的“作弊碼”瞭。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直是天纔之作,那種深邃的藍與跳躍的橘色光芒交織在一起,立刻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我記得當時是在一傢熙熙攘攘的書店裏,無數書本堆積如山,但這本書就像黑暗中的一盞明燈,散發著一種難以抗拒的神秘感。翻開內頁,裝幀的質感也相當齣色,紙張的觸感是那種略帶粗糲卻又很舒適的啞光,看得齣齣版方在細節上的用心。排版設計非常清爽,字體的選擇也很有品味,即便是密集的段落,閱讀起來也不會感到壓迫。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的插圖或圖錶,雖然我還沒來得及仔細研究內容,但僅憑視覺呈現來看,它們與文字的配閤度極高,不是那種生硬的填充物,而是真正起到引導和輔助理解的作用。光是這份“開箱”體驗,就已經讓我對接下來即將吸收的知識充滿瞭期待。它給人的第一印象是:這是一本經過精心打磨、值得收藏的實用工具書,而不是那種匆匆忙忙印製齣來的流水綫産品。從這份對“物理實體”的投入,我幾乎可以預判作者和編輯團隊對“營銷”這件事本身也抱持著同等嚴謹的態度。

评分

我購買這本書的動機,與我正在負責的一個新産品推廣項目密切相關。我們團隊發現,我們的産品在功能和性能上都優於競爭對手,但在市場聲量和初次轉化率上卻始終不盡如人意。我們進行瞭無數次焦點小組訪談,試圖理解用戶為何“知道好但就是不動手”。這讓我意識到,理性的說服力在今天的消費決策中,可能隻占瞭極小的比重。我需要的是能繞過“理性防火牆”的策略。這本書的標題直接點明瞭這一點——“大腦拒絕不瞭的行銷”。我希望它能像一把萬能鑰匙,打開通往消費者無意識需求的大門。我尤其關注那些涉及到“感官剝奪”或“超載”的章節,因為我感覺我們的綫上營銷內容在信息噪音中迷失瞭方嚮。這本書如果能教導我如何精煉信息,甚至如何“留白”來製造期待,那麼它就完美地契閤瞭我當前的實戰需求,將理論知識轉化為立竿見影的執行力提升。

评分

說實話,我購買這本書之前,心裏是有一點點忐忑的。市麵上關於“心智操縱”或“高轉化率技巧”的書籍太多瞭,很多讀起來都像是在推銷作者自己的課程,內容空泛,案例陳舊,經不起推敲。我給自己設瞭一個很高的門檻:這本書必須提供真正新穎的視角,或者對現有理論做齣顛覆性的重構。吸引我的地方在於“100個完美挑動感官的行銷法則”這個數字和描述,它暗示瞭一種係統性和全麵性。我希望看到的不是零散的技巧組閤,而是一個自洽的、有內在邏輯的體係。例如,當談到“視覺衝擊力”時,我期望它能講解的不僅僅是色彩搭配,而是特定頻率的光綫如何影響人的決策速度。如果它能將心理學、行為經濟學和實際的廣告投放經驗做一次徹底的、不打摺扣的融閤,那麼這本書的價值就無可估量瞭。我更看重它是否能讓我對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比如一個按鈕的形狀,一段文案的停頓——産生全新的、基於科學的敬畏感。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