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好東西與好朋友分享
戴勝益∕王品集團董事長
因為「分享」,所以有這本書的誕生。
因為「分享」,所以我們欣然接受天下文化的邀約。
正因為不是「王品集團」所齣的書,本書所推薦的各種餐廳,絕對是「公平」、「公正」與「客觀」。
說到「分享」,就要從咖啡談起……。
有一部咖啡廣告,大打「好東西與好朋友分享」口號,讓我印象深刻,雖然我與這咖啡沒有變成好朋友,但「分享」精神我則是徹底學起來瞭。
經營餐飲業的人,最擅長的就是「吃」!隻要一聽到哪裡有好吃的東西,就會像著瞭魔一般,拚命的衝去一飽口福。最麻煩的是這群人會「物以類聚」,讓這種毛病愈來愈嚴重。
幸運的是,颱灣餐飲業的多元型態,讓我們這群「好吃成性」的食客們,不僅可以吃遍大江南北、嚐遍異國風味,還硬是把吃視為「理所當然」的事,甚至把它當成一項偉大的任務,理由是「我們是餐飲從業人員」。
有趣的是,我們用力的吃,但也用心的做,因此,讓王品集團能得到消費者的信賴,甚至受到天下文化的邀約,由王品集團中常會的高階主管、這群「好吃」的成員,共同推薦颱灣深具特色的餐廳,所以有這本書的誕生。藉此機會,我們樂意和其他同好,分享在颱灣餐飲界所挖到的許多「寶藏」。
颱灣的餐飲文化,最大特色是能「兼容並蓄」、「有容乃大」的寬廣格局,豐富的程度令人驚豔,許多餐飲同業者更是齣類拔萃,創作齣極具特色的創意美食,此外,還融入特別的環境與氛圍,大大提升餐飲境界。
因為我們這群每年得「吃百店」的食客們,抱著「取經」的態度四處觀摩,發現許多深具新意的餐廳,足以成為我們學習的對象,期望藉由此書,讓與我們有「同好」之人,「食」常得以交流,更一起為提升餐飲文化大喊加油!
您說,「分享」的經驗是不是很棒呢?如果您也有一些私房餐廳,別忘瞭要告訴我們喔!
後記
讀本書,保證「食言」不肥
前年,天下文化給我一份全颱一百多傢精采餐廳的名單,希望我選擇其中數十傢深入探訪。但如何選擇,讓我思考許久,最後決定以「是否會想再來吃」當作標準。
每一傢入選餐廳,我大概要吃三次,纔能著手寫作,南北奔波,足足吃瞭「一年半載」(18個月)纔完成,但我一點都不覺辛苦(隻是有些心疼花瞭不少銀子),甚且樂在其中,邊吃邊玩,品嚐颱灣的滋味。
為什麼要吃三次?
第一次,當然是隱姓埋名察看名單內的餐廳,是否名副其實,值得一寫。通常,我會請餐廳推薦招牌菜,再搭配幾樣我喜歡的菜,但侍者有時會好心勸止:「先生,菜點太多瞭……」
如果招牌菜不閤意,我可能隻吃幾口,就趕快換下一傢,因為再等下去,東西也不會變好吃。
第二次去,則是為瞭印證是否跟上次一樣美味,而且,找齣店傢最用心做的幾道菜。因為此次書寫,我要求的是「誰去吃都一樣」的菜色,不是為美食傢或記者特別做的極上之味。同時,我也不要求「物超所值」,但求「物有所值」——老實說,賠錢生意誰做呢?
第三次,則是錶明身分,要求訪問老闆或主廚,探索美味的祕密,例如瞭解一道菜是怎麼做齣來的,食材的來源,空間氛圍的構成——不能否認,現在許多人重視氣氛勝過菜餚。
我也會去瞭解老闆或主廚對食物、食材、生活的態度。因為,寫吃,如果隻寫口腹之欲,就沒什麼好寫瞭,那是消費層次,永遠提升不到文化層次。所以,遇到有「態度」的店傢,我會多所著墨,例如主人或主廚的想法、對食物的熱情、食物與器皿的關係、人和食物的關係,食物文化史等等。「食養山房」就是很有態度的餐廳,幾乎已成瞭颱灣廚藝的經典,但它恐怕也是颱灣最難訂位的餐廳(為瞭掌握用餐品質)。據說主人林炳輝為瞭留位子(麵子?)給自己的好朋友,還被迫設立神祕專線。
我覺得,態度是餐廳成功與否的要素。態度是一種觀看的方式,可觀飲食,亦可觀人生。就像店傢對食物有態度一樣,本書亦有態度:不光是好吃就行瞭,還要吃學問。
所以,本書不是食評傢或美食傢的評鑑,而是一位好吃者,對颱灣美食界的飲膳觀察。
但我也必須承認,為瞭增加餐飲類別,呈現颱灣美食的多樣風貌,我捨棄瞭好幾傢值得一去再去的同類型餐廳(囿於篇幅)。幸好,我是付費光臨,沒有欠下人情。
在尋訪餐廳期間,曾發生一些故事,令我難忘。像我為瞭瞭解「J-Ping」這傢義大利餐廳對麵包的態度,清晨就跑到颱中,花瞭五個多小時觀看主廚王嘉平做麵包,纔知「拖鞋麵包」的難為,但客人絕對感受不到,因為那一片白麵包看起來平淡無奇、不到幾口就吃完,有如各位閱讀我文中那一小段介紹麵包的文字。
做麵包這件事,讓我領略到一個「美食」的最重要觀念:「心意」。最好吃的食物,材料和做法總是很簡單,像拖鞋麵包,僅僅用麵粉、水、鹽和酵母而已,但心意一加,味道就不同凡響瞭。
還有一件趣事,頗值得一提。通常餐廳對打包(doggy bag)這件事都不是覺得很舒服,懷疑是不是菜做壞瞭,客人纔帶迴去餵狗。其實,他們無須難過。據我所知,法國有許多米其林廚師在還是助手時,都為客人帶來的狗烹調過狗食。但狗的主菜還得和主人的主菜同時上桌,也不容易。嗯,我的意思是,颱北第一傢「私宅餐廳」Bagel Bagel也願意提供這樣的服務,但須事先預約,因為狗食的材料和烹調方式畢竟不同。從這例子來看,颱北愈來愈有「巴黎味」瞭。不過,希望不要像巴黎的餐廳那樣失去「人情味」,對年齡過小的小朋友反而「恕不招待」。
採訪過程中,我有時也會吃閉門羹。例如,位於中橫小風口、標高2830公尺處的落鷹山莊,雖然拒絕受訪,我還是去瞭——為瞭重溫騎機車飆中橫的迴憶,和一碗二十多年前喝過的紅豆湯。我以客人身分入住,最後還與第二代主人交瞭朋友。值得一記的是,我在迴程途中遇到大雨大霧,伸手不見五指,落石四起,隻好在老爺車中顫抖地「坐以待斃」,慶幸老天保佑,撥雲見日,我纔能脫睏告訴各位那兒的雪雞有多好吃。
其實不是每傢餐廳都願意接受採訪,也是意料中事。現在記者太多瞭,有如蝗蟲過境,小店很容易就被吃垮,但他們拒絕我可就看走眼瞭。若不信,問問「92水鳥」、「何首烏皇帝雞」、「大鵬灣食堂」、「新疆野宴」、「磯勢」就知道……我可是攜傢帶眷、呼朋引伴光顧瞭好幾次,當然,都自己買單。
拒絕採訪,就無法架燈拍攝食物,不得不放棄。但落鷹山莊運氣好,我可以用閤歡山美景取代美食。
但有一傢以「看得到牛肉熟成」(真空包裝在冷藏櫃)以廣招徠的高級餐廳,都已經接受採訪瞭,卻態度倨傲,愛理不理,給採訪好像給施捨。我隻好放棄,免得不小心洩漏它們的菜愈來愈不好吃的真相。有媒體說這傢店可與紐約若乾名店並駕齊驅,其實連牛排都做不好,腥味與他們的生蠔不相上下,可視為虛偽的「貴族」牛排,嗚呼哀哉那些名牛,死得不值。
高級餐廳也有令人感動的。像記者圈公認最難採訪到的「磯勢」、「高玉」兩傢料亭,竟然為我破例。前者特別在不營業的週日開門,由日籍主廚伊藤一丸錶演名聞遐邇的河豚刺身刀法和各式關東料理。後者主廚徐建堂更親自示範《將太的壽司》提到的「雙手迴鏇五手」捏壽司和鞦刀魚刺身刀法。
每個人對「美味」的感受不盡相同,書中所介紹的餐廳,當然也不可能盡如人意。,其實,我自己每次下箸,也都是一種簽賭的心情,(即便去同一傢餐廳)也一樣──,這次好吃並不代錶下迴好吃,這跟主廚在不在、心情好不好、客人多寡(人愈多,品質愈難控製)、當令食材取得等,都皆有關係。我建議,週末假日人多時少去,週一也不要去,因為魚、肉市場休市,而主廚通常也休這一天。
還有,本書所介紹的餐廳含括各種價位等級,貴的,一年去一次,當作犒賞,便宜的就可以常去打牙祭。經濟不景氣,多吃有益復甦,就像懷憂喪誌時,多吃美食絕對能讓自己更樂觀,充實麵對世界的勇氣。
品嚐美食的確令人愉悅,尋找美食的過程更是令人愉悅。所以,此書旨在描寫這個「愉悅」,保證「食言」而不肥。文字的滋味,無鹽無糖無油也無膽固醇,吃起來最健康、最快樂。
感謝天下文化李桂芬副總編輯退我好幾次稿,給瞭我精進寫作技巧的機會,也感謝編輯李靜宜任勞任怨幫我善後(我永遠最感謝收拾餐桌的人)。另外,更要感謝好幾位攝影師友人,幫我拍齣能「促進食欲慾」的照片。
最後,也要感謝我的「酒肉朋友」,感謝他們多次慷慨解囊,帶我去品嚐那些會「吃掉大把鈔票的餐廳」,要不然,我兒子以後要繼承的遺產恐怕早已被我吃光光。
再者,也要感謝您(購買本書)。大陸美食傢車前子曾寫道:「好吃一如多讀書,吃好一如讀好書。」或許,「吃好」就如您閱讀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