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職場裡的77個會計法則 (電子書)

藏在職場裡的77個會計法則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西山茂
圖書標籤:
  • 會計
  • 職場
  • 財務
  • 管理
  • 電子書
  • 商業
  • 職場技能
  • 個人成長
  • 效率
  • 實用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讓計畫更具體化,不落入虛構的紙上談兵!
  讓你贏過90%的同事,又能馬上秒懂的會計職場運用要訣


  就算你以為「會計」的思意是「會」(ㄏㄨㄟ、)計算,也沒有差。這本書讓你在公司的提案,不再被「財會人員」打臉,除非她/他是靠走後門取得工作的。

  你是一個行銷人員,你認為鬆果購物的平颱很帥,可以用3摺的價錢,把公司的庫存一掃而空。於是你嚮公司提議,要和鬆果購物閤作,可是你沒有辦法提齣閤理的成本估算。公司成本有部分是變動成本,有部分是固定成本,如果你隻知道考慮變動成本(哦在鬆果賣東西可以收迴變動成本耶),那不管那個會計是不是靠走後門取得工作,你一定被打的臉腫。但是如果你能稍為正確的估算成本,例如計算齣把東西放倉庫和賤賣對股東權益報酬率的差異,那麼你和公司管理階層就可以和理性、有數據基礎的情況下討論事情。

  成不成,另當別論,但足以把你那些沒有把完整會計觀念建立在腦中的同事踩在腳下。

  本書在全書一開始,用四頁的篇幅替你整理瞭基本會計知識,知道這些就夠瞭,可以開始閱讀全書的內容。(反正你也沒有打算當真的會計人員)。

  全書由全天下股東最重視的數據,也是上班族最應瞭解的數據「股東權益報酬率」開始,以用數字錶述的方式,討論許多你一生在職場上不斷會遇到的問題,要提供客戶什麼品質的服務(投入的成本賺的迴來嗎?)、價格如何設定、營收成長與獲利能力如何取捨。

  讀完這本書,90%的同事更加佩服你!

本書特色    
                 
  ★讓你對老闆的提案,有數字為依據,成為不可或缺的員工

  商業的目的是賺錢,任何的商業行為的最終判斷,都是能否為股東帶來利潤!業務人員要給客戶多少摺扣?提供什麼品質的服務?行銷售人員要花多少錢促銷?管理人員要如何為產品定價?公司是否要嚮金融機構進行貸款?這一連串的問題,都可以利用會計知識得到「量化」的解答。

  你要嚮老闆提齣意見?把它對財報會產生的影響以本書的知識錶達,一定令人颳目相看。

  ★圖錶豐富,任何程度的人,都可以立刻用在工作上

  77個瞭解公司財務情況的知識,一定要對會計有些粗淺的理解吧!不用作者在前言中整理瞭四頁基本知識,這樣就夠瞭。而文內用大量的圖錶解釋抽象的觀念,讓你立刻瞭解公司運作與會計作業的關聯。

  ★以軟銀、任天堂、豐田等世界知名企業為實例,讓你與世界接軌

  用軟銀來討論財務槓桿、用任天堂來討論風險控製、用豐田來討論成本控製。讓你瞭解會計其實是世界共通語言,學會這77個關鍵,你可以評價全球任何企業的行為。

名人推薦

  推薦  鄭惠方
  名部落客,暢銷書《艾蜜莉會計師教你聰明節稅》《艾蜜莉會計師的10堂創業必修課》作者
職場生存的智慧:一本關於高效工作與人際交往的實用指南 導語: 在競爭激烈的現代職場中,僅僅依靠專業技能已不足以確保長遠的成功。真正的職場高手,懂得如何在復雜的人際網絡中遊刃有餘,如何以更聰明的方式完成工作,從而脫穎而齣。本書並非一本枯燥的理論教科書,而是一本直擊職場痛點、提供即學即用的實用手冊,旨在幫助你在日常工作中少走彎路,更有效地達成目標,並建立穩固的職業聲譽。 --- 第一章:高效能人士的工作流重塑 本章聚焦於如何徹底優化你的日常工作流程,將“忙碌”轉化為“高效”。我們深入剖析瞭時間管理的陷阱,並提齣瞭一套全新的“任務價值排序係統”(TVP),確保你將精力投入到對職業發展最有影響力的工作上,而不是那些耗時卻低效的“假忙碌”。 1.1 告彆“救火隊員”模式:主動規劃的力量 許多職場人士的日常是被突發事件牽著鼻子走,疲於奔命。本節將介紹“預見性規劃”的技巧,教你如何通過對項目生命周期的預判,提前設置緩衝時間,有效規避“截止日期恐懼癥”。我們會詳細拆解如何運用“四象限法則”的升級版——“影響/復雜度矩陣”,來識彆那些需要立刻執行的關鍵任務,以及那些可以授權或延後的非核心事務。 1.2 深度工作的環境構建與心流捕獲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專注力是最稀缺的資源。本章不僅討論瞭如何物理隔離乾擾(如:設置“勿擾時段”和定製化通知策略),更重要的是,探討瞭如何從心理層麵進入“心流”狀態。我們將介紹幾種經過科學驗證的專注力維持技巧,包括“番茄工作法”的變體應用,以及如何利用環境聲學和視覺提示來快速切換到高強度工作模式。重點在於培養一種“抗乾擾的肌肉記憶”。 1.3 文檔與信息管理的“零遺失”係統 你的知識資産是你最寶貴的財富。本節將構建一個基於雲端協作和本地備份的“三層信息索引係統”。我們不僅教你如何命名文件和文件夾(使其具備搜索自愈性),還將介紹如何利用現代筆記軟件(如:Notion或Evernote的高級標簽係統)來建立個人知識庫,確保任何信息——無論是會議記錄、客戶反饋還是培訓材料——都能在30秒內被準確檢索到。 --- 第二章:職場溝通的藝術與策略 職場溝通的本質是影響力和協作。本章的核心在於提升你錶達的清晰度、說服力以及傾聽的深度,從而減少誤解和摩擦。 2.1 郵件寫作的“三秒法則”與結構化敘事 電子郵件是職場溝通的基石,但低效的郵件會嚴重拖慢團隊效率。我們將深入剖析一封高效郵件的要素:清晰的主題行(必須包含行動要求)、前置的摘要(結論先行),以及支持性的論據層級。我們提供瞭一套“目標-背景-行動-預期反饋”的郵件模闆,幫助你在發送前自檢是否遺漏瞭關鍵信息。 2.2 有效的會議主持與參與技巧 會議常常是時間的黑洞。本章提供瞭一套成為“高價值會議參與者”的指南。這包括:如何在會議前設定明確的“産齣目標”,如何運用“引導式提問”來驅動討論而非陷入僵局,以及如何禮貌地“打斷冗餘發言”並迅速將議題拉迴正軌。對於會議主持人,我們詳細闡述瞭如何撰寫具有約束力的“會議紀要與行動清單(MoM & Action Log)”。 2.3 跨部門協作中的“利益翻譯官”角色 在大型組織中,不同部門(如技術部、市場部、法務部)擁有不同的“語言”和優先級。本章的核心技能是“利益翻譯”。教會你如何將本部門的需求,用對方部門最能理解的商業價值或風險點來重新錶述,從而打破部門壁壘,建立互信的閤作關係。 --- 第三章:人際關係的精妙布局與衝突管理 職場關係並非簡單的“好人緣”,而是基於相互尊重和清晰界限的戰略布局。本章聚焦於如何建立穩固的職業網絡,並以成熟的方式處理不可避免的衝突。 3.1 建立“互惠”的職業人脈網 人脈的構建不是索取,而是價值交換的長期投資。本章反對盲目社交,提倡“精準連接”策略。我們將介紹如何識彆你的“關鍵影響者”(KOLs)和“信息樞紐”,並提供瞭一套係統的“關係維護清單”——如何定期、有目的性地與關鍵人物進行非功利性的接觸,確保在需要幫助時,你的連接是穩固的。 3.2 嚮上匯報的藝術:管理你的“老闆預期” 你的上級是決定你職業路徑的關鍵人物。本節深入探討瞭“嚮上管理”的哲學。這包括:瞭解老闆的決策風格(是數據驅動型還是直覺驅動型?),以及如何定期提供“結構化進度更新”,用老闆最關心的KPI或風險點來組織你的匯報內容。我們強調“不帶來問題,隻帶來解決方案”的匯報黃金法則。 3.3 建設性地處理職業衝突與反饋接受 衝突是成長的催化劑。本章提供瞭一套標準的衝突解決流程,采用“描述事實—錶達感受—闡述需求”的非暴力溝通框架,用以應對同事間的摩擦。同時,我們還詳細分析瞭如何將負麵反饋轉化為個人成長的“燃料”,而不是自我防禦的靶子,教會讀者如何進行“去情緒化”的反饋分析。 --- 第四章:職業生涯的長期導航與個人品牌塑造 本書的最後部分著眼於你的長期發展,幫助你從“執行者”成長為具有清晰職業烙印的“領導者”。 4.1 打造清晰可識彆的“個人專業標簽” 在這個高度專業化的時代,“你是誰”比“你做瞭什麼”更重要。本章指導你提煉齣你的“一句話價值主張”——你的核心競爭力與獨特賣點。我們將分析如何通過內部項目、外部分享和專業認證,來係統地強化這個標簽,確保你在組織內部和行業內形成明確的專業形象。 4.2 授權的哲學與團隊能力的培養 真正的領導力不是自己做所有事,而是讓團隊的能力得到最大化發揮。本節詳細區分瞭“委派(Delegation)”與“授權(Empowerment)”的區彆,並提供瞭一套漸進式的授權模型,幫助初級管理者剋服“微觀管理”的傾嚮,並設計有效的輔導(Coaching)機製,從而培養齣能夠獨立承擔責任的下屬。 4.3 職業倦怠的預防與可持續發展策略 成功的職場生涯是一場馬拉鬆,而非短跑。本章探討瞭現代職場中“內捲”與“倦怠”的隱形機製。我們將介紹一套實用的“精力管理”而非“時間管理”策略,包括如何設定清晰的工作/生活邊界,如何利用休整期進行“戰略性休息”,以及如何周期性地評估你的職業路徑是否仍與個人價值觀保持一緻,確保職業的長期活力與滿足感。 --- 結語: 職場沒有固定的公式,但存在高效的原則。掌握這些經過驗證的智慧,你將不再是環境的被動接受者,而是能夠主動塑造自己工作環境和職業軌跡的戰略傢。這本書為你提供的,是通往更聰明、更少壓力、更具影響力的職場人生的路綫圖。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西山茂(Nishiyama Shigeru)


  早稻田大學商學院教授

  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係。取得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MBA碩士學位。

  德勤全球會計師事務所,在(株)西山聯閤會計事務所,擔任會計監察,企業收購支援,股票公開上市支援,企業研修等。從2002年開始進入早稻田大學。2006年開始擔任現職。學術博士(早稻田大學)。公認會計師。主要著作有,《企業分析綱要(準則)第2版》(企業分析シナリオ第2版),《商業・財務入門》(入門ビジネス・ファイナンス)(以上為東洋經濟新報社)、《戰略管理會計改訂2版》(戦略管理會計改訂2版)(鑽石社),《想要齣人頭地就一起學會計・財務》(齣世したけりゃ會計・財務は一緒に學べ)(光文社新書)、《増補改訂版英文會計的基礎知識》(増補改訂版英文會計の基礎知識)(日本時報,The Japan Times)、《作為商務人士基本知識的MBA入門》(ビジネスマンの基礎知識としてのMBA入門)(共同著作,日經BP社)等等。

譯者簡介

程麗娟


  輔仁大學日文係畢業。從事日商祕書及會計行政主管等工作近10年光景。目前定居日本,專職翻譯。譯有《打工歐巴桑也能變身銷售女神:日銷900萬!真心不騙的頂尖業務銷售術》,《超圖解 秒懂英文法:核心概念全圖解,一眼瞬間掌握文法本質》,《這樣下指令任誰都可以動起來》等作品。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ROE的提升
法則1 ROE是「股東權益報酬率」
法則2 利用杜邦分析法分解三個比率
法則3 使用藉貸資金提高ROE的方法
法則4 使用財務槓桿提升ROE的盲點
法則5 ROE跟企業規模以及成長無關
法則6 ROE的目標水平因行業風險的不同而有差異
法則7 日本企業ROE低的理由
法則8 股東權益與淨資產的不同
從ROE觀點來看卡樂比的破竹之勢
卡樂比的財務報錶分析

第二章    財務槓桿的使用方法
軟銀集團為例看股價和評等的差異
法則 9 評等是指「能否償還藉貸資金」的評價
法則10 成為評等基礎的二個重點
法則11 股東不一定期待高評等
法則12 取得高評等的高代價
法則13 評等的重要性因經濟環境和業界而有所不同
法則14 「沒有負債」雖然安全但也有缺點
法則15 資本成本的意義和「股東期待」的關係
法則16 資本成本經常使用的WACC的含義和運用方法
法則17 以最佳的資本結構平衡債務的優點及缺點
法則18 事業內容及業界排名與無負債的關係
法則19 對融資的依賴程度與經營者的意識
軟銀集團的財務報錶分析

第三章    風險的抑製
從任天堂看迴避風險的體製
法則20 所謂的風險是「波動」和「未知」
法則21「應該承擔的風險」理當承擔
法則22 固定費用的比重過高將導緻更大的利益的波動
法則23 事業領域的風險差異與獲利的基準值
任天堂的財務報錶分析

第四章    持續的成長
YAOKO能持續成長的經營秘訣
法則24 「有價值成長」的含義
法則25 從市場的成長與市佔率的關係來看成長的速度
法則26 也有不重視成長的經營方式
法則27 公開上市公司期望更多的成長
法則28 快速地成長可能導緻急劇地衰退
法則29 落實成長策略的可行性不高
YAOKO的財務報錶分析

第五章    實現「物美更要價廉」
NITORI的低價策略與支持其策略的結構
法則30 顧客要求「好東西」的水準
法則31 設定價格時應該要考量的三個重點
法則32 降低售價與維持利潤
法則33 不同事業訂價策略的差異
法則34 支持「更便宜」的機製
法則35 「更便宜」的替代方案
NITORI控股集團的財務報錶分析

第六章    成本的刪減
信越化學工業以刪減成本為中心的效率經營
法則36 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
法則37 刪減變動成本時的盲點
法則38 區分需要重視效率及不需要重視效率的地方
法則39 注意因刪減成本造成其他成本上升的權衡(取捨)
法則40 企業再生成本刪減的重要性及其他例外
法則41 活用會計管理工具及其注意點
信越化學工業的財務報錶分析

第七章    所謂「浪費」的思考方式
FAST RETAIL-DRS (迅銷)公司實質上「浪費」思考下的事業撤退
法則42 「浪費」的含義
法則43 實現「以更少的成本及東西完成相同事(使用外部)」
法則44 實現「以相同的成本及東西完成更多的事」
法則45 不要被已經花費的瀋沒成本睏住
法則46 閒置設備及滯銷庫存的對應方式
法則47 提高稼動率的盲點
法則48 「能賣盡量賣」的盲點
法則49 考慮共享服務中外部銷售的注意點
FAST RETAIL-DRS (迅銷)公司的財務報錶分析

第八章    現金流量的重視
日立製作所設定的現金流量基準的財務目標
法則50 現金流量是企業活動客觀的量尺
法則51 現金流量錶和各現金流量的一般傾嚮
法則52 企業危機齣現在經營活動的現金流中
法則53 自由現金流量分配給股東和債權人
法則54 事業及企業價值的評價與現金流量
法則55 評估投資項目時的重點
法則56 淨現值法(NPV法)以「現今價值能獲利多少」來評估
法則57 內部收益率法(IRR法)以「投資效率的好壞」來評估
法則58 投資迴收期法以「能夠迴收投資額的期間」來評估
法則59 營運資本與CCC
法則60 壓縮營運資本時的盲點
法則61 營運資本負成長事業的優點和盲點
法則62 企業成長期下的現金流量
法則63 現金流量與「一定期間的獲利」
法則64 以ROIC衡量以資金提供者觀點看的投資效率
法則65 現金流量看不見的東西
日立製作所的財務報錶分析

第九章    M&A與協同效應
7&I控股公司的拓展事業與協同效應
法則66 所謂協同效應是指「+α」帶來的相乘效果
法則67 在M&A中協同效應的來源
法則68 M&A中協同效應的可行性
法則69 在全球化的M&A之下實現協同效應的難度高
法則70 三種評估購買價格的方法
法則71 評估M&A協同效應的方法
7&I控股公司的財務報錶分析

第十章    所謂「顧客至上」的思考方式
從豐田汽車來看顧客導嚮的定位
法則72 「顧客導嚮」正確的含義
法則73 利潤考量下對顧客需求適當的對應
法則74 擴大市佔率的成本
法則75 運用ABC挑選優良顧客
法則76 從深層意義創造齣「顧客第一」的新市場
法則77 顧客與其他關係者的平衡錶達在損益錶
豐田汽車的財務報錶分析

結語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1304281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有
  • 檔案大小:42.9MB

圖書試讀

前言                           
 
  企業戰略以及商業模式,如果不將其適當地用數字錶達的話是無法具體化。而且,它也有可能落入空想或僅僅隻是紙上談兵。
 
  那麼,要將企業戰略以及商業模式跟數字作連結來思考的話,需要的是什麼?第一步是,瞭解可以從財務報錶和企業活動中讀取的會計數據之間的關聯,以及在頭腦中模擬推演齣來。
 
  本書是以,參加商業講座學習商業管理的商務人士為對象,針對經營管理和會計的關連進行解說的內容,以便使其能夠掌握善用商務中數字。以學習商業管理和會計為題材,針對人們經常說的「商業法則」,包含其盲點以及注意點,以會計的觀點貫徹整理,徹底探討商業的本質以及真正意義。
 
  我想各位應該有聽過各式各樣的「商業法則」。但是,各位是否都已經充份地理解,這些所謂的法則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另外,隻要遵從這些法則就能夠做到良好的管理嗎?這點各位是否有思考過?
  再者,假設這些法則有「盲點」的話,是否能夠清楚理解「盲點」會潛藏在哪裡?
 
  在本書中,我們將學習會計思想的基礎知識,同時解讀「按照法則經營」取得成功的優秀公司,以及「不受法則拘束」活躍在商場的特色企業等的財務報錶。
 
  在商務上取得成功的人,首先一定看得懂有關會計的數字。即使不知道會計詳細的規則,但通常能掌握基本上大方嚮的重點。
 
  要說有例外的話,那應該是有值得信賴的閤作夥伴或者是部屬對數字概念很強,可以交付處理會計相關的事務。
 
  商務人士的目標是提升企業價值,而企業價值是以齣現在財務報錶上的數字來錶達。因此,經營能力與會計能力是一體二麵的,需要具備一定的會計思考及能力,纔能使企業獲得成功。
 
  那麼,這裡提齣一個問題。

  Q-1「好的東西要更便宜」被視為商業法則,請以會計上的思考,來說明這句話的意義,以及實現這一目的的措施。當被問到這樣問題的時候,你是否有辦法說明到連兼職員工也能理解?如果還完全摸不著頭緒的話,那麼您將無法在商業上取得成功。
 
  這是因為,在考慮到如何平穩地提升利潤以及能夠持續發展事業時,必須要有這些數字作依據纔行。那麼,要怎麼做纔能加強對會計數字的概念呢?基本上就是,掌握能夠錶達企業活動特徵的重點數字,並以此為基礎進而思考企業戰略及商業模式。

  那麼,這裡再提齣另一個問題。

  Q-2 在代錶各行各業業種的十大企業公司中,以最近備受矚目的會計指標做高順位排行的話,如下所示。請問,以下是基於什麼指標作排序的呢?

  軟銀集團(2017年3月期) 39.8%
  FAST RETAIL-DRS 迅銷公司(2017年8月期) 16.3%
  NITORI控股集團(2017年2月期) 15.2%
  卡樂比(2017年3月期) 14.5%
  YAOKO(2017年3月期) 13.0%
  豐田汽車(2017年3月期) 10.2%
  任天堂(2017年3月期) 8.2%
  信越化學工業(2017年3月期) 8.2%
  日立製作所(2017年3月期) 7.8% 
  7&I控股公司(2017年2月期) 4.1%

  給各位一個提示吧。這是在本書完成原稿後,進入編輯作業的最終階段時,各大公司相繼發布的2018年3月期的結算報告。說到跟2017年的結算報告數值相比變動較大企業的有,雖然第一名的軟銀集團在十傢企業中名列前茅,但相關數值降至20%左右。相比之下,豐田汽車、任天堂、信越化學工業、日立製作所、7&I控股公司等卻上升瞭幾個百分比。那麼,這個指標是什麼呢?能夠在腦海裡浮現幾個候補的人,應該是可以在某種程度上作會計思考,並且對包括數字在內的商業趨勢非常瞭解。

  相反地,那些不知道該指數是什麼的人,作為商務人士的基本會計思考能力可能比較薄弱。如果平常有在注意公司業績等的新聞的話,「不就是這個指標嗎?」應該多少可以猜到幾個答案(正確答案稍後揭曉)。
 
  所謂會計的數字,隻要看到習慣的話,就算隻是稍微瞄一眼,對於那些數字代錶的含義以及重要性,就能夠馬上心裡有數。隨著各行各業的相關指標以及業界別的趨勢在腦海中浮現的話,就能夠從財務報錶中讀取各種資訊。此外,也可以逐漸掌握如何思考企業的戰略以及商業模式的特徵,會以哪些會計指標錶達的訣竅。這也是本書的目標所在。

  包含這些要點,我們將在本書中解釋有關身為商務人士應該要知道的會計思考要點。以Q-2列齣的十傢公司為主題,從會計的角度來探討,有關商業法則及其盲眼與注意點。那麼就讓我們趕快開始吧!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