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37:到朋友家吃飯!理想的家與飲食生活 (電子書)

好吃37:到朋友家吃飯!理想的家與飲食生活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好吃研究室
图书标签:
  • 美食
  • 家常菜
  • 饮食文化
  • 生活方式
  • 家居
  • 社交
  • 友谊
  • 台湾美食
  • 电子书
  • 烹饪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原來最引人慾望的,

不是米其林餐廳或難訂私廚,

而是一位會做菜朋友的家。

 

餐桌是一個家庭的重心,理想的飲食與生活,往往就此展開。在2006年紅極一時的日劇《熟男不結婚》裡,建築師桑野信介設計的房子,總是以廚房為主體,打破傳統廚房位在邊間的思維。13年過去了,開放式空間、中島廚房不再遙不可及,但我們有把生活過得更好嗎?

 

2019年的今天,有更多的挑戰要面對:龐雜的工作量、漫天飛舞的購物資訊、打著米其林星星與餐盤的各式名店,不過,在家裡吃還是有些不同,也是一個家之所以為家的真諦(不只是睡覺的空間)。

 

放下手機、關掉IG、到朋友家吃飯!共享一頓餐的時光,也趁機叩問,當代理想的飲食與生活。

 

*本期特色:

1.美食家、設計師、米其林農夫、資深家庭主婦的餐桌是什麼模樣?

2.單身族、頂客族、四人家庭、大家庭分別有什麼樣的幸福飲食訣竅?

3.「完美」的道具這麼多!精鍊廚房選品學,達人教你怎麼買?

4.八招讓飲食生活接近嚮往之處的細節思考

5.往南看!我們很想告訴你的嘉義小食

6.料理研究家徳永久美子教你做斯貝爾特小麥史多倫
《美味人生:在日常中寻觅食之真味》 这是一本关于如何将“吃”这件事,提升到生活美学高度的指南。它不聚焦于某一种特定的菜系,也不推崇浮华的料理技巧,而是深入探讨食物与人、食物与环境、食物与情感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全书以一种沉静而富有洞察力的笔触,带领读者重新审视餐桌上的每一份选择,每一道光影,最终构建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饮食生活哲学”。 第一部:餐桌的哲学——重塑我们与食物的关系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将进食简化为一种生理需求,匆忙地吞咽,机械地咀择。本书的开篇,旨在进行一场温柔的“唤醒”。我们探讨的不是如何快速烹饪,而是如何“慢下来”。 1. 食物的起源与敬意: 这一章节深入挖掘了我们盘中食物的来路。从土地的呼吸到农夫的汗水,从海洋的慷慨到渔民的辛劳。我们不仅介绍了季节性食材的魅力——那些在特定时令才能呈现出最佳风味与营养的馈赠——更强调了对生命循环的尊重。如何挑选当季的蔬菜和水果?如何分辨一块肉品背后的养殖故事?我们提供了一套审慎的“食材筛选清单”,帮助读者在市场中做出有意识的选择,减少食物里程,支持可持续农业。 2. 烹饪的仪式感: 烹饪不应是任务,而应是冥想。本部分着重于厨房空间的设计与使用哲学。我们提出“功能美学”的概念,认为一个高效、整洁且充满阳光的厨房,是烹饪灵感的源泉。我们将介绍如何利用自然光、合适的温度和声音环境,将厨房打造成家中最具创造力的角落。同时,书中也详细阐述了刀具、锅具等基础工具的保养与使用哲学,强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朴素真理。真正的仪式感,不在于昂贵的餐具,而在于对待器具的专注与爱惜。 3. 味道的记忆与联结: 气味和味道是通往记忆的捷径。本书探讨了如何通过食物构建家庭的“气味档案”。我们邀请读者思考:哪一种味道能让你立刻联想到童年的某个瞬间?如何通过重现或创新这些经典味道,来维系家庭的情感纽带?我们分享了一些构建“家族食谱”的框架,这些食谱或许简单,但承载着无可替代的情感重量。 第二部:居所与食光——构建理想的用餐环境 “吃”的体验,有一半来自于“在哪里吃”和“如何吃”。本书的第二部分,将目光投向了用餐空间的设计与氛围营造,旨在帮助读者打造一个既实用又充满诗意的用餐场所。 1. 空间的布局与流动性: 理想的用餐空间,是连接室内与室外的桥梁。我们分析了开放式厨房、半开放式餐厅与独立餐厅的优劣,重点是如何根据居住者的生活习惯进行优化布局。例如,如何设计一个既能方便日常早餐,又能容纳多人聚会的餐桌区域。书中附有多种户型下的空间重构案例,强调动线流畅与视觉的延伸感。 2. 光影、色彩与器皿的对话: 餐桌上的食物,需要最佳的舞台。本章深入讲解了照明设计在用餐体验中的核心作用。自然光如何影响食物的色泽?人工光源如何烘托食物的质感?我们对比了暖光与冷光对不同菜肴(如红酒、沙拉、烘焙食品)的视觉效果。此外,器皿的选择哲学也被详细阐述:材质(陶瓷、木材、玻璃)如何影响口感?色彩搭配如何衬托食物的主题?我们倡导“少而精”的原则,鼓励收藏那些具有故事感和手感温度的器皿。 3. 氛围的软装与静谧: 营造温馨的用餐氛围,往往在于细节的累积。我们讨论了餐桌布艺的选择——亚麻的质朴、棉布的亲和力,以及如何根据季节和主题进行更换。更重要的是,我们探讨了“餐桌上的安静”。如何在享受美食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电子产品的干扰,回归纯粹的交流与品味。书中提供了“无电子设备用餐时段”的实用建议和替代性交流方式。 第三部:食伴与分享——餐桌上的社交艺术 食物的意义,往往在分享中得到升华。本书的第三部分,聚焦于如何通过饮食,构建高质量的人际关系和社交网络。 1. 欢迎的艺术:如何接待不期而遇的客人: 真正的热情好客,无需预先规划一周的菜单。我们提出“应急菜单库”的概念,即准备一套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却能展现诚意的基础食材与菜肴组合。重点在于心态的从容与慷慨,而非菜式的复杂。书中分享了如何利用家中的现有资源,迅速变出一桌体面待客之选的技巧。 2. 主人与客人的角色平衡: 在招待客人时,主人不应成为厨房里的“受困者”。本章探讨了如何设计一个“半自助”的用餐流程,让客人可以适当地参与到准备过程中(例如共同调制饮品或准备简单的沙拉),从而减轻主人的负担,并增加互动乐趣。我们还讨论了如何得体地引导话题,让餐桌上的交流既轻松又不失深度。 3. 跨文化的餐桌礼仪与包容性: 现代生活意味着餐桌上可能汇聚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本书提供了基础的跨文化餐桌礼仪指南,帮助读者理解并尊重不同的饮食习惯、禁忌和分享方式。这种包容性,是构建更广阔社交圈的基石。我们强调,最核心的礼仪是尊重对方的选择,而非强求一致。 结语:寻常烟火中的不凡生活 本书最终落脚于一个朴素的结论:理想的饮食生活,并非建立在昂贵食材或米其林星级体验之上,而是根植于对“日常”的珍视和用心经营。 无论是独自一人的简餐,还是与亲朋的欢聚,每一餐都是一次重建与生活的连接、与自我的对话的契机。这本书,旨在成为读者手中那把开启“美味人生”的钥匙,让每一口食物,都充满发现的喜悦和生活的温度。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好吃研究室
台灣第一本慢食生活實踐誌-《好吃》雜誌編輯團隊,致力於飲食相關報導九年,從對食材的關心出發,上山下海,尋找好食材與精彩的飲食故事。秉持著人文、科學、實用、感性兼具的角度,除有一系列《好吃》雜誌,也曾出版《跟阿嬤學做菜》、《餐桌上的香料百科》、《餐桌上的調味百科》、《向咖啡大師學習》等書。喜歡從產地,挖掘達人農夫的堅毅精神;從阿嬤口中,記錄即將遺落的傳統作法;從菜市場裡,看到隱身在常民裡的料理智慧…… 相信食物可以予人幸福與療癒,希望以飲食為媒介,創造更好的生活與世界。

相關著作:《好吃36:日常裡的青草學》《餐桌上的香料百科:從初學到進階,料理、做醬、調香、文化的全食材事典(暢銷典藏版)》《好吃35:City Food!台灣食物旅行學》《好吃34:食設計-攝影、策展、包裝、料理的10個關鍵字》《好吃33:Coffee Food!咖啡館裡的隱藏名物》《好吃32:香料學-台灣、東南亞、印度、中東香料裡的迷人事》《好吃31:幻飲時光-茶、酒、咖啡的Magic Moment!》《好吃30:餐桌上的年菜!那些關於家的故事、技藝與菜譜》《來喝台灣茶!從傳統到創新,帶你懂知識、玩美學、找好茶的全方位茶事典》《好吃29:Coffee Blend!私房調豆 咖啡館裡的靈魂風味》《好吃28:台灣水果大探險!》《好吃27:Cooking with Flowers!花食生活》《好吃26:我們熱愛的廚房道具》《向咖啡大師學習!從生豆、烘焙、沖煮到拉花,走入12位領潮者的咖啡風味課》《好吃25:麵包的科學!麵粉 X 酵母 X 鹽 X 水的美味方程式》《好吃24:泡泡的力量!日常裡的迷人發酵食》《餐桌上的香料百科:廚房裡的玩香實驗!從初學到進階,料理、做醬、調香、文化的全食材事典》《餐桌上的五穀雜糧百科:從產地、料理到營養,關心身體與土地的全食材事典》

图书目录

[Cover Story]

PART 1 廚房與家

*Taster美食加創辦人 Liz:時常外食,偶爾吃吃家裡的,我會這樣做

*飲食作家 比才:做菜、開冰箱與上菜市場,是我的療癒儀式

*書籍設計師 Bianco:從食譜書的設計,發展屬於自己的創意菜

*名廚指定農夫 林中智:完成一頓,給自己的米其林料理

*烘焙達人 陸莉莉:廚房是我的辦公室,自在很重要

 

PART 2精鍊廚房選品學

飲食生活美學家 徐銘志 VS. 飲食教養作家 番紅花

      理想的家,道具該怎麼買才好?

*飲食生活家葉怡蘭:日用之器,平實就好

 

PART 3 一些思考

*讓飲食趨近嚮往生活的細節思考

*飲食文化研究者 徐仲:我的理想廚房

*深夜女子公寓的料理習作 毛奇:在框架的限制裡,過理想的飲食生活

*Special!Food Food Food!攝影計畫 叮咚: No Good And Goodbye

 

[A Better Life]

*嘉義!那些我們很想告訴你的小食 日本特派員 安田夏樹 VS. 台灣編輯手 李佳芳

*HANKO 60 偽裝成戲院,西門町的隱藏系港台復古風酒吧

*花東雙濱生活趣 美味踏尋 在山海水土之間

*說好了,今天來玩辛香料

 
[Co
lumn]

*怦然心動的麵包料理 德永久美子 12月裡想要的好東西 羅宋湯、冬天的紅蘿蔔沙拉、我家烤雞、一人份熱紅酒、紅酒果醬、斯貝爾特小麥史多倫

*小吃大餐 Hally Chen 有趣的咖哩皿

*米食裡的祝福 游惠玲 古早味米粉,鑊氣與濕度的終極平衡

*旅行中的食物 徐銘志 京都X日式煎蛋三明治 一口咬下軟腴香濃的朝氣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4085576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20歲~55歲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63.4MB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