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偽科學係列:維他命D真相 (電子書)

餐桌上的偽科學係列:維他命D真相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林慶順
圖書標籤:
  • 維生素D
  • 營養學
  • 健康
  • 僞科學
  • 膳食
  • 醫學
  • 電子書
  • 科普
  • 飲食
  • 真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 作者擔任超過60間國際期刊評審(含世界排名第一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發錶近200篇醫學論文
  * 個人網站「科學的養生保健」發錶超過600篇基於醫學論文的謠言破解文章,十數傢媒體爭相轉載
  *《餐桌上的偽科學》係列不斷再刷,全書係版稅將捐齣贊助颱灣兒童及弱勢團體
  * 吃維他命D補充劑可以抗癌治百病?大型醫學實驗告訴你殘酷的真相
  * 一日一D不會讓我們更健康,膳食補充劑的濫用與科學證據
 
  如果你相信維他命藥丸對身體有益,請一定要閱讀本書
  在過去十年裡,由於大眾對於維他命D萬靈丹的瘋迷,導緻維他命D檢測和口服補充劑增加瞭近一百倍。但是,維他命D補充劑,真的如某些「專傢」所說,是可以防癌抗癌、預防骨質疏鬆、對抗心血管疾病等等,對身體有全麵好處的萬靈丹嗎?還是,這是一場商人和科學傢聯閤主演的騙局?擔任60餘間國際醫學期刊評審的林慶順教授,在本書解讀數十篇權威醫學期刊報告和實驗,告訴讀者維他命D補充劑,在近年的大型醫學報告不斷被證實,不僅無法讓人更健康,反而對身體有害。而維他命D更是因為歷史分類的錯誤,由類固醇荷爾濛(人體本身製造,不應該任意補充)被誤認為是維他命的一種(從食物中獲得的微量營養素)。任意補充維他命D藥丸是一件危險的事情,本書希望讀者(甚至醫者)可以瞭解此一醫學界的迷思洪流。
 
  維他命D補充劑真相:
 
  Q:補充維他命D對身體很重要?
  A:維他命D(曬太陽和從食物中獲取的)對身體很重要,但是「維他命D補充劑」(從藥罐中獲得的閤成藥片),則是完全另外一迴事。目前所有的科學證據都指齣,這兩者對於健康的影響大不相同。維他命D可以幫助鈣的吸收和利用,但是服用「維他命D補充劑」卻隻會增加骨摺和腎結石的風險。
 
  Q:吃維他命D藥丸可以抗癌治癌?
  A:儘管研究瞭超過四十年,目前還沒有任何臨床證據顯示維他命D濃度偏低會造成癌癥,吃維他命D補充劑也不會降低癌風險。「維他命D濃度較低」與某疾病隻是「相關」,不是前者造成後者,更不是吃維他命D補充劑就會降低某疾病的風險。並不是維他命D缺乏使人生病,而是因為生病的人較易齣現維他命D缺乏。而且,如果病患盲目相信吃維他命D補充劑就能改善病情,那就有可能會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造成終身遺憾。
 
  Q:吃維他命D藥丸對疾病有任何幫助嗎?
  A:這十多年來,NIH(美國最高健康研究機構)每年都花費數億美元資助維他命D補充劑的研究,但所有臨床研究,包括癌癥、心臟病、糖尿病、骨質酥鬆、自體免疫疾病等等,全以無效甚至有害收場(補充:隻有「佝僂病」是維他命D補充劑唯一被證實有預防或治療效果的疾病)
 
  Q:維他命D補充劑連護骨的功效都沒有?
  A:2017年JAMA報告顯示服用維他命D補充劑,對總骨摺率或骨頭密度都沒影響。2018年《柳葉刀》大型報告結論也是維他命D對於護骨無用。2019 年JAMA實驗甚至發現「維他命D悖逆現象」,亦即維他命濃度越高,骨摺機率也越高。
 
  Q:那我們該如何獲得維他命D?
  A:隻要每天曬十分鐘太陽就不會缺乏維他命D,而且維他命D的正確分類是類固醇荷爾濛(而非來自食物的微營養素),額外補充需要付齣代價。天然食物中含有維生素D成份的種類不多,因此曬太陽讓身體製造充分的維生素D,是最自然可行的方法。
 
  Q:除瞭維他命D藥丸,其他保健食品(各種維他命和礦物質補充劑)也對我們的身體有益無害?
  A:《內科學年鑑》2019 年大型報告再度警告:從食物攝取足夠的營養素,可以降低死亡率,但是,服用膳食補充劑則可能因過量而增加死亡率。維他命和礦物質補充劑,非但無益,反而有害。而且,市麵上的維他命或其他補充劑,對於我們的身體都不是正常的,因為我們身體這部機器,並沒有設計來接受突然大量的微營養素。
 
專傢推薦
 
  邱文淵(欣仁診所腎臟專科醫師)
  蒼藍鴿(醫學Youtuber)
  蔡明劼(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
  張淑卿(長庚大學人文及社會醫學科教授)
 
專傢書評
 
  蔡明劼(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
  閱讀林教授的書籍,時而豁然開朗,時而會心一笑,時而拍案叫絕。感謝林教授在這個假新聞充斥的年代,為我們破解養生保健的偽科學。
 
  邱文淵(欣仁診所腎臟專科醫師)
  雖然維他命D缺乏和心臟血管疾病、中風、癌癥有相關性,但補充維他命D並沒有降低疾病發生的風險。林教授以實証醫學的觀點,同儕審查的嚴謹態度,詳細解釋維他命D的真相。
 
  蒼藍鴿(醫學Youtuber、醫師)
  過度依賴所謂的「營養補充品」將百害而無一利,本書完美詮釋瞭這一點。
好的,這是一本名為《餐桌上的偽科學係列:維他命D真相》的電子書的簡介,該簡介不包含該書的任何內容,並力求詳盡、自然,字數大約1500字。 --- 《餐桌上的偽科學係列:維他命D真相》:係列導讀 一個關於我們如何看待食物、營養與健康的大型係列叢書,旨在剝離日常生活中彌漫的營養神話與僞科學迷霧。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關於“吃什麼”的爭論從未停歇。從超市貨架上的保健品廣告,到社交媒體上風靡的“超級食物”推銷,再到某些自媒體對特定營養素的極度誇大或無端貶低,普通消費者發現自己正置身於一個充滿矛盾和誤導的迷宮之中。我們被告知,某種脂肪是健康的,而另一種則是毒藥;某種維生素能治愈百病,而另一種則毫無用處。 《餐桌上的偽科學係列》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本係列並非提供一套絕對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飲食“聖經”,而是提供一種批判性的思維工具箱。我們的核心目標是教會讀者如何審視那些鋪天蓋地的營養斷言,如何區分建立在嚴謹科學證據之上的建議,與那些僅僅基於軼事、市場營銷或片麵解讀的研究結果。 本係列叢書關注的焦點,永遠是“餐桌”——我們每天與食物的交匯點。我們相信,真正的營養學並非深奧的實驗室理論,而是與我們日常選擇息息相關。因此,叢書的敘事風格力求通俗易懂,避免使用晦澀的學術術語,同時嚴格恪守基於同行評議研究的基石。 係列核心主題與視角 本係列叢書涵蓋瞭當代營養學領域中最具爭議和最常被誤解的多個方麵,旨在提供一個多維度的、去蕪存菁的視角: 一、 對“萬能營養素”的祛魅 曆史上,許多營養素在被發現之初,都被賦予瞭近乎神跡般的能力。從早期的維生素C與感冒,到後來的歐米伽-3與大腦健康,再到各種礦物質的“排毒”功效,市場總傾嚮於追逐下一個“神奇子彈”。本係列會深入剖析這些營養素的真實生理作用、它們在人體內必需的劑量範圍,以及在何種情況下,補充劑的實際效益會遠遠低於我們被告知的預期。我們著重探討的是:什麼是人體生理學上真正需要的,什麼是營銷學上被誇大的? 二、 飲食模式的宏觀與微觀審視 我們不僅僅關注單一的營養素,更關注宏觀的飲食模式。無論是生酮飲食(Keto)、原始人飲食(Paleo)、純素食(Vegan)還是地中海飲食(Mediterranean),每一種模式都有其擁護者和批評者。本係列會係統地梳理主流飲食模式背後的科學依據,分析其長期影響,並特彆關注它們在不同人群(如老年人、運動員、特定疾病患者)中的適用性與潛在風險。我們試圖揭示,最健康的飲食模式,往往不是那些極端化的、限製性的,而是那些可持續且均衡的文化實踐。 三、 流行科學的陷阱與研究的局限性 營養學研究的復雜性在於其難以進行完美的隨機對照試驗。流行媒體經常將動物實驗、細胞培養研究的初步發現,或隊列研究中的相關性,錯誤地解讀為對人類具有因果性的“證明”。本係列將嚮讀者普及基本的科學素養,例如理解“相關不等於因果”、“安慰劑效應”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辨彆研究設計的優劣。我們將剖析那些經常被斷章取義的數據點,幫助讀者理解科學證據的層級結構,從而對媒體報道持有一種健康的懷疑態度。 四、 食品工業與營養的交匯點 現代食品的生産、加工和包裝,深刻地影響瞭我們從餐桌上獲取的營養。本係列會探討添加劑、人工甜味劑、食品強化(Fortification)的必要性與潛在風險。我們還會深入分析那些“功能性食品”的營銷策略,以及營養標簽背後的法規與科學權衡。讀者將能夠更清晰地看到,營養學是如何被商業利益所影響和利用的。 本係列承諾 《餐桌上的偽科學係列》承諾提供: 1. 證據驅動(Evidence-Driven): 所有論述均建立在高質量、已發錶的科學文獻之上,並明確指齣證據的強度。 2. 去汙名化(De-sensationalization): 避免使用恐嚇性的語言或過度樂觀的宣傳,以平穩、客觀的語調進行分析。 3. 實用導嚮(Practical Application): 最終目的是為讀者的日常購物和烹飪決策提供清晰、可操作的指導,而不是製造新的焦慮。 這個係列旨在成為您廚房和書架上的“營養澄清器”,幫助您在下一餐前,能夠更有信心地判斷:餐桌上擺放的,究竟是科學的結晶,還是僅僅是包裝精美的迷思? 通過閱讀本係列,您將逐步建立起一套強大的批判性營養篩選係統,使您能夠真正掌握自己的健康話語權。 --- (注:以上內容為《餐桌上的偽科學係列》的整體係列導讀,旨在介紹該係列叢書的宗旨、方法論和涵蓋主題,並未涉及該係列中某一特定分冊——《維他命D真相》的具體論述內容。)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林慶順教授(Ching-Shwun Lin,PhD)
 
  擔任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教授,擁有40年醫學研究經驗,發錶過近200篇研究論文,擔任逾60本世界知名醫學期刊的評審委員(包含世界排名第一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教授生涯退休之後,以醫學研究的角度,發錶基於科學證據的文章,緻力於破解流竄於網路的養生保健迷思,幫助讀者避免被未經證實的資訊誤導,進而維護個人健康。
 
  學歷:颱灣大學獸醫學士/愛俄華大學微生物學博士/愛俄華大學分子生物學博士
 
  經歷:颱灣大學醫學院助教/愛俄華大學醫學院助教/來那斯保林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加州醫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帊羅阿托醫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教授/加州大學舊金山醫學院分子泌尿學研究室主任/北京大學訪問教授/颱灣輔仁大學基礎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
 
  個人網站:科學的養生保健professorlin.com
  個人著作:《餐桌上的偽科學》《餐桌上的偽科學2》

圖書目錄

前言
Part 1 維他命的起源與濫用
維他命簡史與分類
維他命D的離奇身世
維他命D,爭議最大的「維他命」
動物攝取維他命D的途徑
「維他命D正常值」,是一種迷思
維他命 D 悖論
維他命D萬靈丹之父
如何正確看待維他命D補充劑
 
Part 2 維他命D抗癌,是思想大躍進
維他命D抗癌迷思(上)
維他命D抗癌迷思(下)
大腸癌與維他命D的迷思
維他命D抗癌?科學證據打臉(上)
維他命D抗癌?科學證據打臉(下)
2019,維他命D實驗大失敗的一年
 
Part 3 維他命D與其他疾病的關係
維他命D護骨,實證無效
防止骨質疏鬆最有效的方法
維他命D修復肌肉的「代價」與名醫言論
心血管疾病與維他命D的關係
糖尿病、腎臟病跟維他命D的關係
呼吸道感染,維他命D有幫助?
自體免疫疾病,維他命D有效嗎?
 
Part4 更多維他命補充劑真相
健康補充劑的危害,遠超你的想像(上)
健康補充劑的危害,遠超你的想像(下)
維他命和礦物質補充劑,無益有害
安慰劑效應與世界最貴的尿
維他命B,預防疾病有效?(上)
維他命B,預防疾病有效?(下)
被包裝成仙丹的維他命B3
素食者該如何攝取維他命B12
保健食品大哉問(上)
保健食品大哉問(下)
破解「抗癌四大營養密碼」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9833813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有
  • 檔案大小:6.7MB

圖書試讀

前言 
 
  一天一D顧健康=悖論
 
  「悖論」這個詞對大多數讀者而言可能是陌生的,但是其英文paradox則是人人能懂。說得更白點,悖論其實就是「悖逆現象」,意思就是,某一事件的發展,齣現瞭與原先預期相違背的結果。例如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所有民意調查都說希拉蕊會贏,但結果卻是川普勝齣。
 
  「維他命D悖論」的全名是「維他命D補充劑悖論」,也就是說,會齣現悖逆現象的是維他命D補充劑,而非來自食物或我們身體裡閤成的維他命D。而所謂「維他命D補充劑」,指的是含有大劑量(幾百或幾韆國際單位)維他命D的藥片、藥丸、膠囊或滴劑。
 
  在2007年11月12日,英國骨科及維他命D研究權威羅傑.法蘭西斯(Roger Francis)醫師在骨科醫學期刊《風濕病學》(Rheumatology)發錶瞭一篇編輯評論,標題是「維他命 D 悖論」1。他說,儘管維他命D被認為是對骨骼至關重要,但接二連三的臨床試驗卻一再顯示服用維他命D補充劑並不會降低骨摺的風險。
 
  隔年,美國骨科及維他命D研究權威約翰.艾羅亞(John Aloia)醫師在營養學期刊《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發錶瞭一篇迴顧論文,標題是「非洲裔美國人,25-羥基維他命D和骨質疏鬆癥:悖論」2。他說,非洲裔美國人血清維他命D的濃度大約隻有白種美國人的一半,但是骨摺發生率卻也隻是白種美國人的一半。除瞭這兩篇論文之外,還有數以百計的研究報告也指齣,儘管許多專傢和權威一再預言維他命D補充劑可以預防或治療各種疾病(如癌癥、心臟病、糖尿病和自體免疫疾病等等),但是結果卻是一而再,再二三地讓人失望。
 
  維他命,不是維你命
 
  我的網站「科學的養生保健」成立於2016年3月18日,我寫的第一篇有關維他命的文章〈抗氧化劑能抗老抗病?〉則在同年6月6日發錶。在這篇文章裡我說:「鬍蘿蔔素(維他命A的前身),還有維他命C和維他命E都是抗氧化物,而有兩項大型臨床研究分別在2007年和2012年發現,服用鬍蘿蔔素及維他命E的人死亡率會提升約5%。」
 
  我的第二篇有關維他命的文章〈抗氧化劑不可大量攝取〉是在兩天後發錶。在這篇文章裡我說:「植物性的抗氧化劑,不管是第一類的 (如維他命),或第二類的(如番茄紅素),都是隻有在小量攝取的情況下,纔會帶給我們健康。如果大量地服用,不但沒有任何好處,還可能造成中毒。」
 
  我的第三篇有關維他命的文章〈維他命不是維你命〉是在四天後(6月12日)發錶。在這篇文章裡我說:「美國每年有六萬個維他命中毒的案例被報告到毒物控製中心」。我也提到長庚大學張淑卿主任所寫的〈專業知識、利益與維他命產業〉。在這篇文章的最後,張主任說:「維他命⋯⋯科學研究者利用它成就自己的研究,藥事人員與醫生藉它提高自己的專業地位,廣告業者利用它誘使消費者購買產品,藥廠因此建立豐厚的產業,消費者也藉由是否服用維他命來顯示對自身健康的掌握。」
 
  我的第一篇維他命D係列文章〈維他命D這個怪咖〉在2017年1月26日發錶。當時會發錶這篇文章主要是因為維他命D實在是太奇怪瞭,不論是其發現過程、閤成機製、生理作用,還是它到底是不是維他命等等,都是撲朔迷離,匪夷所思。所以,我當時的想法就隻是想把維他命D的離奇身世介紹給讀者。也因為如此,我在接下來的兩個禮拜裡又陸續發錶瞭〈綿羊,紫外線,維他命D〉,〈雞狗牛如何攝取維他命D〉,〈維他命D是一種荷爾濛〉,以及〈維他命D,補還是不補〉。最後這一篇是在2017年2月8日發錶的,而按照我當時的計劃,這就是係列文章的完結篇。但是,在那年7月初的一個同鄉聚會裡,我被「逼」得不得不再重披戰袍來捍衛維他命D的真相,尤其是,這個真相是攸關民眾健康安危。
 
  在那個聚會裡,同鄉們七嘴八舌地在討論一個當時正在瘋傳的影片。他們說有位颱灣醫生在電視節目裡說維他命D不但可以預防癌癥,還可以治療癌癥。他們還特別強調這位醫生是專門研究維他命D的。所以,儘管沒有說齣來,但他們的意思就等於是在說我反對補充維他命D的言論是不值得相信的。所以,就這樣,我不得不在2017年7月7日發錶文章(本書80頁),來駁斥那位颱灣醫生的維他命D抗癌治癌論調。而自那天起一直到2019年年底,我已經又發錶瞭約四十篇跟維他命D相關的文章。所以,這加起來總共約五十篇的文章,在經過一心文化的精心策劃、整理、調配及閤成之後,就成瞭您手上拿著的這本書瞭。
 
  荷爾濛=補充很危險
 
  在那個被瘋傳的影片裡,那位颱灣醫生說維他命D根本就不是維他命,而是荷爾濛,所以需要補充。可是,他卻沒說為什麼荷爾濛就需要補充。就算不是醫生的一般人,也應當有聽說過補充男性荷爾濛會增加得攝護腺癌的風險和補充女性荷爾濛會增加得乳癌的風險。那,做為一位醫生,既然知道維他命D是非常類似男性荷爾濛和女性荷爾濛,為什麼還叫大傢要補充維他命D?
事實上,在比那個影片還早半年的時候,我就已經發錶瞭〈維他命D是一種荷爾濛〉,而兩天後又發錶瞭〈維他命D,補還是不補〉。在這兩篇文章裡,我有說維他命D是「類固醇荷爾濛」,而所有的「類固醇荷爾濛」都具有一個共同特性,那就是,它們都是既能載舟,也可覆舟。而也就因為如此,要使用「類固醇荷爾濛」做治療或補充,都必須通過審慎的風險評估。例如男性荷爾濛和女性荷爾濛,都是需要醫師處方纔可服用。可是,維他命D這個類固醇荷爾濛,卻是隨時隨地都可以買得到,任何人都可以自由服用,縱然是當飯吃都不會有人管。結果呢,臨床試驗所顯示的是有益嗎?還是有害?
 
  維他命D濃度偏低緻癌?相關不等於因果
 
  那位颱灣醫生一再地說,因為癌癥病患的維他命D濃度偏低,所以補充維他命D就可以預防癌癥,甚至可以治療癌癥。可是,一般人(一樣,不用是醫生)也都應該知道「相關性」(兩者同時並存)並不等於「因果性」(前者造成後者)。事實上,儘管已經研究瞭將近四十年瞭,直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臨床證據顯示維他命D濃度偏低會造成癌癥,而癌癥病患之所以會齣現維他命D濃度偏低,其實有可能是因為:1.病患行動不便,所以無法到戶外曬太陽;2.病患胃口不好,或腸胃不適,所以無法有效率地從食物吸收維他命D;3.病患肝臟或腎臟有問題,所以無法有效率地閤成(轉化)維他命D。
 
  而且,縱然維他命D濃度偏低真的會造成癌癥,也不見得就錶示吃維他命D補充劑就能預防癌癥或治療癌癥。也就是說,這種想法頂多隻是個「假設」或「理論」,而在這個理論還未獲得證實之前,就大肆鼓吹吃高劑量維他命D補充劑能防癌治癌,實在很不道德。光是不道德也還隻是個人操守的問題,真正比較嚴重的是,如果病患盲目相信吃維他命D補充劑就能改善病情,那就有可能會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造成終身遺憾。
 
  維他命D=打發病人真管用
 
  有位讀者寄來電郵:「我是跨國小企業經營者,63歲,女,肩負數十員工生計,貿易戰頻頻,工作常處高壓中,所以求助預防醫學診所,三個月抽血一次,由醫生開維他命補充營養素。D及魚油,我已固定吃瞭三、四年。」
另一位朋友因為久咳不止去看醫生。醫生叫他去做維他命D血檢,然後說他維他命D過低,需要補充。還有幾位朋友因為常覺得纍或是容易生病等等,醫生也是叫他們去量維他命D,然後也說他們都是維他命D過低,需要補充。
 
  那,請問這位跨國小企業經營者已經吃瞭三、四年的維他命D,她的工作高壓問題有解決瞭嗎?我的朋友們也吃瞭維他命D,那他們是不是就不再咳,不再覺得纍,不再生病瞭?其實,說穿瞭,這套維他命D需要血檢、需要補充的行銷技倆,除瞭能讓診所和醫院賺進大錢之外,對這些庸醫而言,更是讓他們有機會展現醫術的極緻。
 
  一天一D滴到馬桶裡
 
  最後,我想提一下「昂貴尿液」這個詞,颱灣人可能覺得有點陌生,但是其英文expensive urine其實在西方世界傢喻戶曉。更重要的是,這個詼謔的貶義詞被很多信譽卓著的醫生用來勸導民眾不要花錢買一大堆毫無用處的補充劑。除瞭本書裡提到的三位醫生之外,還有許許多多醫生在自己發錶的文章裡,或是在對新聞媒體發錶的意見裡提到「昂貴尿液」。所以,您應該不會怪我不夠厚道說什麼「一天一D滴到馬桶裡」吧。
 
  這本書裡還有提到另一位醫生用「地球是圓的」及「太陽從東方升起」來強調維他命D補充劑之無用。這兩個定理雖然錶麵上沒有像「昂貴尿液」那樣來得諷刺,但它們所代錶的意義卻是更深沉的悲哀。
 
  難道說,您真的要「親眼」看到地球是圓的,纔會相信地球是圓的?難道說,您真的要親眼看到東方,纔會相信太陽是從東方升起?但願,您會在這本書裡親眼看到,一天一D是不會顧您的健康。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