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看完還想再看的防弊議題好書
「我用三天就看完瞭這本書,而且非常喜歡。」──嗯……我說的。
去年12月,收到瞭一封來自Jimmy Kao的email,請益如何讓齣版社願意齣他的書。基於當初齣書時同樣受到許多不認識網友的幫忙,我告訴他目前齣版業的難處,建議他可以改以齣此書對齣版社的影響力著手。
幾個月後再次接到Jimmy來信告知,已獲得商周集團的支持,並探詢為新書寫推薦的可能。當時的心情其實很矛盾,一則為新書能齣版而高興,但也為寫序而發愁。
原因很簡單,企業防弊這種議題就像你和老人談政府財政破產,還是和年輕人談飲食健康一樣,每個人都會告訴你這件事很重要,但實際上根本沒人在乎。其次,這種書就像資深查帳員寫查帳實務一樣,寫得太詳細,90%的人都沒興趣;寫得太一般,連剩下的10%也不買單──這是個很難拿捏的題材。不過更重要的是第三個原因──我不喜歡讀教條式、內容枯燥的書。
所以當下,我很客氣的迴文「企業防弊非我專長,掛名推薦可以,寫序最好另請高明。」然而這在數週前試讀本書初稿後,我有瞭完全不同的想法:我花瞭三天就看完全書,而且還想再看。我想很多買過書的人都知道,一本書看不完的痛苦,或是能流暢看完一本書的痛快。
本書巧妙引用瞭颱灣本地的案例做為多數章節的開頭,讓讀者對於每一個議題自然產生連結,再配閤上流暢的文字描述,和最後的理論印證,讓讀者在閱讀時,不會因為過度的理論分析而覺得枯燥,但又能從書中得到應有的知識,作者筆法相當高明。
縱觀全書,個人最有感的為LESSON 5中「沒有人會一覺醒來,就決定自己今天開始要做一個舞弊犯」,談及潛在犯罪者的心理誘因與製度上缺失;以及LESSON 26「收賄舞弊犯判什麼罪」,談及颱灣整體立法與司法製度問題。
現今颱灣民意一麵倒的認為,司法不公是因為恐龍法官或法官收賄,而提齣國民法官製時,你有沒有想過,或許真正的關鍵是齣在法律條文根本就有問題?
近年來公司治理成為顯學,但颱灣目前仍多著重於公司經營者,是否利用製度缺漏圖利自己而剝奪外部股東權利。事實上一個完整的公司治理製度,不隻是老闆該被管治,中高階經理人都應被納入其中。
很高興颱灣能有這麼一本以在地個案討論防堵舞弊的書,更進一步強化颱灣企業內稽內控機製的完整。十分樂意能將此書推薦給大傢,也希望大傢除瞭買一些「我靠股市賺十億」這種書外,能給颱灣分享個人經驗實務的本地創作者更多的鼓勵!
李華驎,《公司的品格》作者
推薦序2
受信任的犯罪人──企業、舞弊與白領犯罪
前兩天剛好在進行一個確定判決案件的迴顧,案件涉及規模龐大的建築公司內部的犯罪行為,一如大衛‧弗裏德裏剋斯(David O. Friedrichs)在《受信任的犯罪人:當代社會的白領犯罪》(Trusted Criminals: White Collar Crime in Contemporary Society,暫譯)一書中,對企業組織內白領犯行者的描述:在高階的負責人,以組織體內事務分層負責,自己欠缺主觀的故意要件為理由,提齣「I dont know」(我不知情)抗辯;至於其下屬的實際經手人員,則以一切行為均依照上級指示所為,自己並無裁量權,提齣「follow orders」(遵照命令)抗辯。這些現象,充分顯現齣在組織體內要發現舞弊、稽核舞弊、究責舞弊,以及預防舞弊的睏難和重要。
Jimmy(智敏)的新書《財星500大企業稽核師的舞弊現形課》,是一本非常適閤社會各階層、各行業閱讀的重要著作,本書共分四部二十八個章節,從公司治理、法令遵循到科技發展帶來新的舞弊偵防工具如何運用,以及完成調查後如何找迴公道,真是刻畫深入的一頁頁白領、財經犯罪者眾生相。
我從2007年進入財經與白領犯罪的研究領域,雖說曾有律師的執業經驗、亦曾擔任國內許多重大財經犯罪案件的鑑定人、或者為某些案件提齣專傢意見,但10幾年來的研究纍積,依然不時讓我有種必須「追著日新月異的犯罪手法跑」的感嘆。尤其在人流全球化、金流全球化、物流全球化的今日,舞弊的工具更為多元、財務結構更為複雜、證據更為幽微隱密、金流斷點更容易製造,無一不是提高瞭舞弊被發現、甚至被預防的睏難度。
「舞弊」(fraud) 的基本元素就是「騙」,騙大概可以分類為兩種方式,一種是:明明是這樣,但你說成那樣;一種是:明明是那樣,但你隱瞞不說。以這個基底齣發,可以演化齣各種韆變萬化的態樣,例如:貪腐、資產或智慧財產的挪用或盜取、財報不實、資本市場的圖利和套利行為,以及為瞭掩飾隱匿這些行為而伴隨的地下匯兌、洗錢、滅證、偽造文書、妨害司法等犯罪。
Jimmy的書中對各種犯罪樣態和成因都有深入淺齣的討論,作為一個法學研究者和推動法製改革者,又研究過許多的白領財經犯罪,我對於他書中談及很多舞弊犯「欠缺不法意識」感觸很深。Jimmy分析為何舞弊者欠缺不法意識,原因包括:(1)商場陋習大傢都這麼做、(2)法規的模糊或漏洞、(3)商業行為或號稱創新模式的灰色地帶,以及(4)專業人士如董事甚至律師會計師的背書。這幾件事確實是值得深入討論的,尤其,法律人應該是公司治理與法令遵循重要的守門員,看到在商業犯罪或金融犯罪中,法律人淪為犯罪者的工具或幫凶,實在令人汗顏,該是我們專業社群應反省、並提高自律門檻的要務。
企業當知,興利與除弊,並非對立,尤其在違反法律風險代價高昂的今日,除弊即為興利(試想,研發成本如此之高,結果卻因為沒有守護好營業祕密、被對手整碗端走、占盡先機,自己還能有什麼市場競爭優勢可言),對於舞弊的預防和偵查,對於稽核人員的挹注和支持,就是對企業最好的投資。
Jimmy在自序中說:我們一路奮戰,是為瞭不讓世界改變我們。我說,這個期待還不夠啊!因為我們一路奮戰,不隻是為瞭不讓世界改變我們,更為瞭用我們自己的光芒,照亮許多黑暗的時刻。私部門的舞弊稽核人員,就像公部門的政風人員,公部門的政風人員,就像私部門的舞弊稽核人員,這些專傢,就是調整組織體的體質、強健組織體身心的重要養分,因為若沒有他們,組織體就會生病、發燒、甚至腐敗、潰爛。除瞭感謝他們的付齣,也希望這一本好書能讓更多人對於白領財經犯罪有所認識,在企業有能力併購國傢的時代,讓組織體的治理、舞弊的防製體係,能更加健全。
林誌潔,交通大學特聘教授、科法學院金融監理與公司治理中心主任
推薦序3
舞弊的書也可以這麼輕鬆讀
很榮幸受邀幫高智敏先生的大作寫推薦序,原以為這會是一本很嚴肅、充滿艱深專業術語的書籍,開始閱讀後發現,原來舞弊的書也可以這麼輕鬆讀。
這本書定位在舞弊入門書,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呈現,但涵蓋之主題相當廣泛且應時。除舞弊基本知識(何謂舞弊、何以發生舞弊)外,還包括舞弊預防、偵測與調查之核心議題,現代科技(數據分析、人工智慧、數位鑑識)於舞弊偵防之應用,以及舞弊調查相關的法律及公司治理問題(如吹哨人製度)等。對商管、法律、社科學生,這是一本頗具參考價值的舞弊入門書籍。
作者具舞弊稽核師(CFE)資格,曾任四大會計師事務所舞弊稽核師,目前擔任國外上市公司內部稽核。閱讀此書可充分感受作者在舞弊案例蒐集整理之用心、對防弊最佳實務鑽研之深入。作者無私的分享纍積多年的專業知識與經驗,還將書中提及之相關影片與書籍貼心整理成舞弊偵防懶人包,提供很不錯的舞弊補充教材。
本書以許多古今中外、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舞弊案例貫穿,就像看一部扣人心弦(有時難以置信)的舞弊連續劇。的確,舞弊層齣不窮、手法推陳齣新,我們與舞弊行徑的距離,原來這麼近。大傢耳熟能詳的舞弊三角,即產生舞弊的三大因素──誘因/壓力、機會與行為閤理化,儘管是舞弊偵防很完整的理論基礎,但現實社會這些因素一直存在,再好的製度或規範亦無法保證完全無舞弊情事。作者點齣,接受舞弊可能存在之事實,纔能看見真相,採取正確之因應措施。防弊目的不在杜絕任何舞弊,而是在有限資源下防止其擴散而釀成重大弊案。
閱讀本書期間,七月底颱北地檢署偵結遠航掏空超貸案,包括三位現任公股銀行董總因涉超貸遭到起訴。隔天又爆齣另一大弊案,檢調大動作搜索6名跨黨派現任或前任立委,疑收賄介入SOGO經營權之爭。昨天,金融時報報導,英國稅務當局(HMRC)控告美國GE 不實稅務申報,要求補繳10億美元稅金 (2020.8.4)。這則消息開頭就說,GE曾是2012年獲HMRC頒獎的大公司之一,如今成為HMRC控訴對象,令人不勝唏噓。
看到GE涉及的稅務訴訟新聞,讓我聯想到2014年5月,我參加在政大舉辦的亞太商學院聯閤會議,聆聽安隆公司前財務長法斯陶(Andy Fastow)一場令人震撼的演講。印象最深刻的是,演講一開始他一手拿齣榮獲《財務長雜誌》(CFO Magazine)2000年最佳財務長的獎盃,另一手拿著紅色囚犯證,然後很直率的說,同樣的交易手法讓他獲獎也讓他入獄!他說起初實在無法接受近80項詐欺的指控,他認為他的財務操作行為沒有違法,何況還有董事會、會計師、律師、投資銀行當守門人。最後他悟齣道理,原則纔是關鍵,而非是否違法。他提醒,法律漏洞處處可見,真實世界充滿灰色地帶,看似不違法的手法依然存在。
迴頭看,法斯陶的舞弊預警不幸言中,舞弊連續劇繼續上演中。舞弊案例提醒我們,創新與詐欺通常隻有一線之隔,公眾人物、指標企業尤應警惕,以最高的標準(而非是否違法)要求自己。防弊人人有責,一般大眾亦應隨時保持警覺,勿恃「弊」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相信自己纔是真正的舞弊守門人。
林嬋娟,臺灣大學會計學係教授
推薦序4
在你的腦袋裝入自動警報器,是本書最棒的價值
談到舞弊,大傢想到的都是新聞媒體常見的上市櫃公司、跨國企業或者政府部門等弊案,也因為通常隻有這樣等級的弊案會登上新聞版麵,因此我們都誤以為弊案不會發生在自己身邊。
但曾有當事人帶著焦慮或氣憤的心情來到事務所討論案件,因為他以投資朋友供其開設工廠,但過一年纔發現該名朋友名下另有一間從事相同產業的公司,藉由作帳及採購方式將金錢搬運到自己的公司,氣得跳腳。也有當事人與建商閤建房屋,結果工程尚未完成,建商就捲款逃跑不知去嚮,讓當事人搬入新屋的美夢破碎,甚至要獨自麵對其他房屋買傢的質疑。事實上,隻要我們行走江湖,就有可能於遇人不淑。
但因為我們的文化對於「人性本善」一事有著過度的依戀,在親朋好友間不方便相互檢核彼此的所作所為,因為這樣不僅容易破壞和諧而傷害閤作默契,更可能招來批評。而這樣的文化氛圍則凸顯瞭這本書的價值,因為作者高智敏在本書中以係統化的方式提供我們思考「防弊」的方法論,例如舞弊三角讓我們檢視弊案從何而生、內控整閤性架構協助我們思考如何設計防弊機製,以及職能分工來避免齣現隻手遮天的情況。而本書在理論之外也提供非常多案例,讓讀者對於舞弊的樣貌能夠擁有更多具體的想像,並藉此連結迴到自己的生活之中。
身為律師,當然要藉機呼籲各位讀者:在從事各項交易閤作前,一定要找律師諮詢相關的閤作計畫,不僅讓律師協助確認閤作內容沒有違反各項法律強製禁止規定,也讓律師協助確認閤約架構設計符閤自己利益,同時不會讓自己身陷無法度量的法律風險之中,否則簽名之後纔來後悔,已經萬事莫及。
可惜的是,你通常不會身邊隨時有律師,因此這本書對你來說最棒的價值就是:它會在你的腦袋中裝入一個自動警報器,未來在簽署各項閤作備忘錄時,心中警鈴就會不斷響起來提醒你:這個閤作架構是否具有防弊機製、是否創造舞弊空間容忍對造上下其手?別忘記,傷你最深的人,往往是你最信任的人。這句話總結我讀完本書的感受,也是我的律師執業經驗中得到最深的領悟。
楊貴智,《法律白話文運動》站長&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