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琥珀賞玩誌 (電子書)

中國琥珀賞玩誌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楊惇傑
图书标签:
  • 琥珀
  • 中國琥珀
  • 賞玩
  • 收藏
  • 宝石
  • 矿物
  • 自然
  • 艺术
  • 科普
  •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第一本全面介紹中國琥珀的專書。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這首唐詩名句中提及的「夜光杯」就是「琥珀」製成的。中國人使用琥珀的記載,東漢就有。漢成帝有名的皇后趙飛燕,就是睡在琥珀枕上。遼金時期,中國琥珀工藝發展臻至顛峰,由於國力鼎盛,西方諸國多所進貢,其中就有很多琥珀藝品。

  琥珀是大自然奉獻的有機寶石,歷經千百萬年方能成形,宛如地球埋藏的時空膠囊,向為世人所珍愛。本書是第一本全面介紹中國琥珀的專書,收有最完整的文物紀錄,除了上述最珍貴的千年遼金琥珀瓔珞,還有最古老的漢代琥珀瑞獸,最龐大的清末琥珀方鼎,最美麗的牡丹琥珀帽花,最罕見的遼金春水秋山蜜蠟牌,最精巧的太師少師琥珀圓雕等等。並傳授如何鑑賞琥珀真偽的簡便方法。

  橫跨千年的110件珍藏,風華一次展露

  琥珀自古就被視為珍貴的寶物,在做工與雕工方面十分講究,每個朝代都有其鍾情的造型與獨特的品味,其中尤以遼金時期的做工最為細緻華美。本書作者精選110件珍品,年代跨越千百年,從漢朝到民初,除了賞玩琥珀原有的風貌,也展現中國歷代工匠精湛的琥珀工藝。

  辨真偽——認識琥珀的第一堂課

  收藏是一堂學無止境的課題,入門「求真」,高手玩家「求老」、「求精」,琥珀的收藏更不例外。琥珀屬於有機礦物,是第三紀松柏科植物所分泌的樹脂,經地質的作用沉積壓縮,深埋在地層內千百萬年,原有的松香樹脂失去了揮發成分,聚合、固化而形成了化石般的琥珀礦脈。了解琥珀的物理和化學特性,是辨別真偽的首要步驟。目前利用科學的特性,已發展出幾個檢驗琥珀礦質的簡單方式,如「鹽水比重法」。不過,琥珀「真偽」的認定標準因人而異,如何辨別「天然琥珀」、「柯巴脂」(原礦年代在300萬年以下)、「優化琥珀」及「壓縮琥珀」,作者都有簡單而有效的說明。

  從「形制」與「紋飾」下手、提升鑑賞中國琥珀的美學素養

  要研究中國琥珀必須從「形制」與「紋飾」下手,「形制」著重的是器物的實用性,而工匠透過「紋飾」所展現出來的藝術感及文化性,則讓器物由單純的日常用品,提升至充滿故事性的藝術典藏。因為中國古代向來將琥珀分類到玉的系統裡,所以講形制就要從玉器的形制下手。至於紋飾藝術,不同朝代各有特色,如宋代俊秀挺拔、遼金元自然豪邁等。掌握各時期的紋飾特色,更是鑑別器物年代最關鍵的憑據。除了真偽,鑑賞琥珀之美,欣賞個別獨特的面貌,並從其紋理中,體會千萬年的蛻變風華,更是鑑賞家的品味重點。

作者簡介

楊惇傑

  生於台北藝文世家,父執輩皆為收藏家。自幼便經常出入古董文物店,隨著長輩在古物堆中尋寶,訓練辨識眼光及鑑賞能力,與玉器、牙角、琥珀等古玩雜項結下深厚因緣。負笈紐約市攻讀藝術相關科系,在人文薈萃的美學殿堂居住六年,並進入頂尖的帕森設計學院(Parsons)進修,中西文化交融下,碰撞出全新的藝術思維。抱持「藝術必須深入生活」的堅定信念,與友人成立了台灣第一間文創會所,渴望讓藝術收藏更貼近人心。

璀璨的远古遗珍:探寻松脂化石的奥秘 书名: 璀璨的远古遗珍:探寻松脂化石的奥秘 作者: 博物学研究会 字数: 约1500字 --- 内容简介: 《璀璨的远古遗珍:探寻松脂化石的奥秘》并非聚焦于特定区域的琥珀鉴赏,而是致力于为读者构建一个宏大而系统的认知框架,深入剖析松脂化石(广义上的“琥珀”)从生命起源到地质变迁的全过程。本书旨在超越简单的收藏与美学范畴,以科学、历史和文化的视角,全景式地展现这些凝固的时间胶囊所蕴含的巨大信息量。 第一部分:松脂的生命之源——古树的呼吸与滴落 本书开篇,将带领读者回到数亿年前的地球,探讨形成琥珀的先决条件:特定树种的生存环境与松脂的生化机制。 1.1 远古的森林景观: 我们将详细描绘中生代(尤其是白垩纪和新生代早期)那些支撑了恐龙时代的巨大森林群落。这些森林的物种构成、气候特征以及地理分布,是理解琥珀形成的基础。探讨了不同地质时期,产生琥珀的主要树种,如南洋杉科、豆科以及现代的松柏科植物,它们分泌的树脂成分有何差异。 1.2 树脂的化学构成与分泌机制: 深入剖析树脂(Resin)与沥青(Resin Acid)的分子结构。解释树脂在树木遭受物理或生物胁迫时如何分泌,以及其作为植物自我保护机制的作用。这部分内容将详细区分“未聚合的松脂”、“柯巴树脂”(Copal)与“真正的琥珀”(Amber)在化学成熟度上的关键区别,为读者建立一个清晰的物质演变阶梯。 1.3 捕获的瞬间:生物封存的艺术: 重点解析树脂如何成为高效的“时空陷阱”。我们将讨论生物体(昆虫、植物碎片、微生物)被树脂包裹的物理过程,包括粘附力、流速以及包裹后的早期降解抑制效应。这部分是理解琥珀内含物(Inclusions)保存精细度的科学基础。 第二部分:漫长的地质旅程——从树脂到化石的蜕变 琥珀的形成需要漫长而复杂的地质作用。本部分聚焦于树脂如何经历成岩作用,最终固化为我们所见的宝石。 2.1 埋藏与厌氧环境: 详述树脂从地表被沉积物(如火山灰、泥炭或海洋沉积物)覆盖的过程。分析沉积环境对后续转化的重要性,例如缺氧环境如何减缓有机物的分解,有利于聚合反应的进行。 2.2 热解与聚合反应(Polymerization): 这是琥珀形成的核心化学过程。我们将阐述在数百万年间,地温和地压如何驱动树脂中的萜烯类化合物进行复杂的交联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量的、稳定的有机化合物——琥珀酸。解释不同热成熟度如何影响琥珀的物理性质,如硬度、熔点和光泽。 2.3 变质与次生变化: 探讨琥珀在漫长地质历史中可能经历的次生变化,如“琥珀化”(Amberization)过程中的氧化、脱挥发分等现象。讨论地质应力如何导致琥珀内部产生“汗珠纹”、“雾化”(Clouding)或“爆裂纹”,以及这些特征对原石品质的潜在影响。 第三部分:超越美学:松脂化石的科学价值 琥珀的真正价值在于其作为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活化石”。本部分将侧重于其科学信息的提取与解读。 3.1 古生物学的宝库: 系统介绍琥珀内含物的分类与研究意义。从微观的螨虫、真菌孢子到宏观的蜥蜴、羽毛和植物组织,每一件内含物都是一个孤立的生态系统快照。深入探讨科学家如何利用这些样本研究古昆虫的分类学、行为学以及古气候的演变。例如,通过对特定物种的年代测定,校准全球生物演化的时间轴。 3.2 古植物学与古环境重建: 讨论琥珀中保留的植物组织(如叶片、花朵)如何帮助古植物学家识别已灭绝的植物物种,并重建古代的植被结构。结合内含物和基质的分析,重构特定时期某一地区的温度、湿度和植被多样性。 3.3 地球化学指纹: 介绍如何通过分析琥珀的同位素组成(如碳、氢、硫同位素)来追溯其树脂的原始来源,以及它在漫长地质过程中与周围环境的物质交换情况。这为鉴定琥珀的产地提供了重要的地球化学依据。 第四部分:从地层到市场——松脂化石的全球分布与鉴定基础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将目光投向全球已知的松脂化石主要产区,并为爱好者提供基础的鉴别常识。 4.1 全球主要琥珀产区概述: 详细介绍波罗的海区域(Eocene)、多米尼加(Oligocene/Miocene)、缅甸(Cretaceous)以及其他新兴产区的地质背景、树脂特性和标志性内含物类型。强调不同产地琥珀在颜色、荧光和内部结构上的系统性差异。 4.2 基础鉴定原则: 介绍鉴别真伪琥珀所需的基本物理和化学测试方法,例如查尔斯测试、密度测量、紫外光反应以及热反应的观察。着重讲解如何识别树脂、塑料或合成物仿制品,以及对柯巴树脂的处理痕迹的辨识。 4.3 科学保护与伦理考量: 探讨对脆弱内含物的保护技术,以及古生物化石作为不可再生资源所面临的采集与贸易伦理问题。 --- 《璀璨的远古遗珍:探寻松脂化石的奥秘》是一部面向自然科学爱好者、地质学学生以及对地球历史充满好奇心的读者的综合性指南。它将松脂化石从简单的装饰品提升为承载了地球生命史的珍贵科学档案。通过系统详尽的论述,读者将能够以更专业的眼光,去欣赏每一块琥珀背后那段跨越亿万年的宏伟故事。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2621363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36.2MB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當我們談論「賞玩」時,最終的目標往往是提升自身的品味和眼光。我認為一本優秀的賞玩指南,必須教會讀者如何「提問」和「質疑」。所以,我期待這本《中國琥珀賞玩誌》能夠在某個章節中,專門探討當前文玩圈中的一些「迷思」或「爭議點」。例如,關於某些「傳說級」的琥珀產區是否還存在,或者某種特定紋理(如「雞油黃」)的價格合理性問題。這種帶有批判性思維的內容,對於想在市場上站穩腳跟的收藏者來說,比單純的讚美之詞更有價值。我希望它能像一位嚴謹的老師,引導我們看穿表象,直達本質。電子書的優勢在於可以隨時更新,如果這本誌能夠定期提供市場動態的補充說明,那就更完美了,畢竟賞玩和收藏是一個不斷變化的動態過程,需要與時俱進的知識支持。

评分

說真的,要寫一本涵蓋「中國琥珀」這個主題的書,難度相當高,因為它牽涉的層面太廣,從地質學到藝術史,中間還隔著幾千年的文化演變。我比較好奇的是,這本「誌」在選材上會採取何種「取捨」策略。會著重在「遼寧老坑」的歷史地位,還是會把「緬甸金珀」在當代市場的影響力放在更顯著的位置?對於一個非專業的文化愛好者而言,我更希望它能提供一個清晰的「脈絡梳理」。例如,不同朝代的審美傾向如何影響琥珀的選材與雕刻風格?宋代文人可能偏愛清雅的「蟲珀」,而到了清代,則追求體量飽滿、色澤均勻的「蜜蠟」。如果書中能有這類對比鮮明的章節,幫助讀者建立起一個清晰的歷史光譜,那這本書的知識密度就會非常高。我期待看到一些深入的田野調查或口述歷史的影子,讓這本賞玩誌不只是知識的堆疊,更帶有一點人情味和時代的溫度。

评分

坦白說,我對「賞玩誌」這種帶有濃厚收藏家氣息的書名,總是抱持著一種敬畏又期待的心情。這類書籍,真正的價值往往不在於文字多華麗,而在於其內容的「專業度」與「稀有度」。我預期這本電子書,或許會針對當代市場上,特別是兩岸三地華人圈子裡,對於「老琥珀」的最新行情、交易注意事項,提供一些第一手的觀察。畢竟,隨著資源日益枯竭,老料的價格波動非常劇烈,一本好的賞玩誌,必須具備「市場指南」的功能。我特別關注的是,它是否會深入剖析「優化處理」的各種手法,像是加熱、注膠、覆蓋處理等等,並且提供具體的辨識技巧,畢竟在沒有實體把玩的電子書中,文字的描述和圖解就顯得格外重要。倘若它能提供一些行家間的術語解釋,或是對某些歷史上著名的琥珀藏家進行簡介,那對於提升讀者的「玩家級」視野,絕對是加分不少。這種書,讀起來不只是享受知識,更像是在進行一場與古老寶石的對話。

评分

這本書的電子書形式,讓我想起現在資訊傳播的便利性。我猜測這本《中國琥珀賞玩誌》在結構上,應該會是按照「材質—工藝—歷史脈絡」這個邏輯來編排的。對於像我這種對歷史脈絡有強烈興趣的人來說,最想看到的章節,可能是關於琥珀在佛教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它如何從藥材轉變為文玩藝術品的過程。特別是中國傳統藝術中,對「意境」的追求,琥珀的天然紋理如何被工匠用來襯托主題,例如雕刻龍鳳、山水,或是表現佛像的慈悲感。我特別希望看到它能打破傳統的分類,也許會嘗試用「意境賞析」或「神祕學詮釋」的角度來解讀某些著名的琥珀雕件,而不是單純的科學分類。如果它能收錄一些清宮舊藏或近代名家作品的清晰掃描,讓讀者能在螢幕上細細品味那種歲月留下的痕跡,那將會是極大的享受。這種對細節的專注,是電子書相較於一般印刷品可能更具優勢的地方。

评分

這本琥珀的書,我一直很好奇它的內容。光是書名《中國琥珀賞玩誌》就讓人聯想到那種細膩、溫潤的質地,和背後深厚的文化底蘊。我猜測,這類型的書籍通常會花很多篇幅在介紹琥珀的品種、形成的地質背景,以及如何從外觀判斷其真偽與價值。對於一個對傳統工藝和自然奇觀感興趣的讀者來說,光是想像那些關於礦物學、古生物學,甚至是古代社會中琥珀如何被視為珍寶的描述,就已經很吸引人了。我希望它能有豐富的圖片,不只是展示標本,更重要的是展示那些經過巧匠之手雕琢出來的藝術品。畢竟,賞玩二字,不光是看石頭,更是要看藝術家的詮釋。我期待看到關於清代或明代宮廷中,琥珀被用在朝珠、法器,甚至是鼻煙壺上的細節描述。如果能深入探討不同產區(比如遼寧、緬甸等)琥珀在色澤和內含物上的差異,那對提升鑑賞水平會非常有幫助。總之,這本書看起來像是專為深度愛好者設計的,不只是走馬看花的介紹,而是紮實的知識累積。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