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牆之內:近距離看刑與罰 (電子書)

高牆之內:近距離看刑與罰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陳國華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對一個人的不公,就是對所有人的威脅。為什麼?因為對一個人的不公,
  所顯示的是制度的邏輯,可以用來對待所有人,無人能保證自己倖免。」
  ──孟德斯鳩

  
無期徒刑=終身羈押?不一定
  在理論上,各國法學家對無期徒刑的存廢有不同的見解:有主張廢除的,認為無期徒刑比死刑更為殘酷;有主張保留的,認為有假釋和減刑制度的存在,就可使被判無期徒刑的犯人抱有出獄的希望。在實踐中,目前只有俄羅斯、葡萄牙等少數國家廢除了無期徒刑。

  
監獄中如何分類罪犯?
  犯罪人的分類問題,是義大利刑法學家龍布羅梭(
Cesare Lombroso)首先提出來的。龍布羅梭將犯罪人分為三類:
  (
1)天生犯罪人。
  (
2)精神病犯罪人。
  (
3)本性有犯罪傾向的人。
  龍布羅梭在理論上完成了從犯罪到罪犯的偉大轉變──儘管龍布羅梭對犯罪人的分類的觀點我們未必同意。

  
何謂「監禁人格」?
  「書呆子」,如果按照貶義去理解,就是因為學習學「傻」了;罪犯被長時間關押在監獄,與正常的社會失去接觸,加上監獄獨特的環境,也容易被關「傻」了,形成所謂的「監禁人格」。
  監禁人格是監禁刑的產物。監禁刑是指以剝奪罪犯人身自由為主要內容的刑罰執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刑罰執行是就指監禁刑的執行而言的。刑法中所規定的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即屬於監禁刑中剝奪自由刑的範疇。

  ★本書特色
  作者從二十餘年監獄警察的監管實踐出發,從具體的問題出發,展現中國高牆之內刑與罰的真實世界。本書認可刑罰源於「報應刑」思想,認為改造應著眼於罪犯回歸社會之後。

著者信息

陳國華,從事監管一線工作,歷任副分監區長、教育改造科科長、副監獄長等職,後調入機關教育改造處副處長、刑罰執行處副處長。在多年的刑罰執行工作實踐中,先後有多篇論文發表在《犯罪與改造研究》《蘭州大學學報》《監獄工作研究》《首都監獄論壇》等刊物上,著有《獄警話獄事》。

图书目录


刑罰的種類
刑罰的功能
刑罰的消滅
減刑
暫予監外執行
罪犯的分類
懲罰
監禁人格
監獄的社會化
監獄警察的權力
罪犯的權利
罪犯的義務
罪犯申訴
罪犯醫療
罪犯死亡處理
在押罪犯財產性判項的執行
獄務公開
釋放銜接
社區矯正
參考文獻
後記

图书序言



  高牆電網,沉重的鐵門,荷槍實彈的武警看守,這裡是深牢大獄,被關押的罪犯,因為他們曾經或重或輕的惡,如今已被判處或長或短的刑,不得不接受刑罰與改造。

  因為自身也是一名監獄工作者,常年在系統工作,了解監獄、了解罪犯。監禁刑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濃縮的社會史,人類在社會上無法制止的犯罪現象,不可能完全指望監獄來制止,這是系統不能承受之重。

  刑與罰,是監獄文化的代表。

  遠古皋陶造獄,畫地為牢;西伯拘羑里,演《周易》。清人沈家本曾援引法國學者義佐的說法:「覘其監獄之實況,可測其國程度之文野。」在刑罰的歷史長河中,這些人物已經離我們遠去,但監獄離我們其實很近,近到觸手可及,拿起這本書,現代監獄的刑與罰,透過作者的視角一一展現在你眼前。

  《高牆之內
——近距離看刑與罰》不失為一種有益的探索,儘管其中一些觀點還有待商榷,但瑕不掩瑜。相信經過「踐行改造宗旨」的實踐努力,作者會對高牆之內的刑與罰有更深的認識。更相信讀者與我一樣有對作者的期待。

劉鵬濤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