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哆啦A夢學作文:3實戰篇 (電子書)

從哆啦A夢學作文:3實戰篇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管家琪
图书标签:
  • 哆啦A夢
  • 作文
  • 写作技巧
  • 儿童文学
  • 教育
  • 学习
  • 电子书
  • 实战
  • 小学
  • 思维训练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歷久不衰的《哆啦A夢》漫畫溫馨幽默,充滿了想像力,講述的技巧又非常高明,誰會不喜歡《哆啦A夢》?恐怕每個小朋友都喜歡吧!作家管家琪也很喜歡。她是一個資深的《哆啦A夢》迷,打從哆啦A夢在臺灣還被普遍稱之為「小叮噹」的那個年代,她就已經開始收集《哆啦A夢》的漫畫,對每一個故事都如數家珍,瞭若指掌。
   
  有鑑於不同領域的技巧都可以相通,管家琪別出心裁以《哆啦A夢》眾多故事做為與小朋友交流的依據,分析作文的方法和技巧,並將這套作文書《從哆啦A夢學作文》,分為《基礎篇》、《進階篇》和《實戰篇》三冊,其中並細緻解析兩岸三地以及馬來西亞小朋友的作文,趣味十足,又能讓小朋友得到最清晰、最具體的概念,是一套既別緻又實用的作文書。

  本冊《實戰篇》,將告訴小朋友如何寫好議論文、記敘文、抒情文、遊記、幻想故事、生活故事等等,讓你對每一種文體都能手到擒來,遊刃有餘。

六大特色

  1兒童文學作家管家琪不但很會說故事,她也很愛看「以畫面來說故事的漫畫」。她在書裡邀請了小朋友熟悉的「哆啦A夢」穿越到我們身邊,它百寶袋裡那些新奇好用的道具,像是「第一次藥丸」、「煙霧機器人」、「鈔票鉛筆」……,都成為書裡教寫作的「道具」,時時邀請哆啦A夢客串說明,讓小朋友一聽就懂!

  2讀完《從哆啦A夢學作文:1基礎篇》、《從哆啦A夢學作文:2進階篇》,可以接著讀《從哆啦A夢學作文:3實戰篇》,作者以「倒吃甘蔗」的邏輯,第一冊《基礎篇》談談有關作文的基本認識,讓孩子見「林」──先學分段,至少要讓文章「長得像作文」。第二冊《進階篇》再見「樹」─說明有關作文的種種技巧。第三冊《實戰篇》,介紹「議論文、記敘文、抒情文、遊記、讀書心得」等的寫法。看完三冊後,學作文已是「見樹又見林」,心情愈學愈甜,愈學愈有滋味!教法先談輪廓,後細談文類,這套書做得很有層次,孩子們得以心領神會融會貫通之後,得到具體的作文指導。

  3從哆啦A夢學作文,讓孩子們產生興趣能夠動手,不再畏懼作文以後,再來學習作文方法和技巧,必定事半功倍。同樣都是講作文方法和技巧,但由淺入深,針對基礎、進階、實戰三個階段有不同的說法,孩子一看就會,馬上得心應手。

  4管家琪寫的這三本談作文的書,可以當作孩子學習作文及「文學創作」的武功密笈,裡面囊括她在臺灣、中國大陸、香港及馬來西亞教中高年級小朋友學習寫作方法的精華。四個地方學生的作品,在本書裡共有許多篇,不同生活經驗的描寫,開闊讀者視野的廣度,看起來很有新鮮感!

  5這套書同時也是很好的作文教材,老師們不妨按這樣的設計來上課,一定會在短時間之內就看得到孩子的進步。

  6融入12年國教課程綱要─108課綱六大核心素養:
  1)閱讀寫作力培養
  2)自主學習、自我精進
  3)跨領域學習
  4)系統思考、解決問題
  5)溝通表達    
  6)創新     

本書賣點

  〜華文世界重要的兒童文學作家管家琪,寫給小學生的作文學習書〜


  作文到底該怎麼教?這是很多親師的困擾。
  作文到底該怎麼寫?這更是很多孩子們的難題。
  系統化吸收作文技巧,提高閱讀與寫作素養
  神級攻略.親師必看!作文可以這樣教。
  破關打怪.學生必讀!作文可以這樣寫。
  ~作文的問題,完全搞定~
 
深度解析:经典文学巨匠的创作奥秘与时代回响 一部带领读者穿越时空,探究文学灵魂深处的恢弘巨著。 本书并非聚焦于当下流行的卡通形象或轻松的教学技巧,而是深入到人类文学史上那些永恒的经典之中,剖析大师们的创作手法、时代背景下的思想挣扎,以及他们作品如何塑造了我们今日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 第一部分:古典的脉络与叙事的基石 本卷的开篇,我们将从最古老的文学源头——神话与史诗的结构入手。探讨荷马史诗中“英雄之旅”的原型意义,以及它如何通过重复的母题(如试炼、回归、牺牲)构建了西方叙事的底层逻辑。我们细致分析了《奥德赛》中对“家园”和“身份认同”的复杂探讨,并将其置于古希腊城邦文化的剧变背景下进行审视。 随后,我们将目光转向中世纪的叙事艺术。重点分析了但丁的《神曲》如何以其精密的象征体系和宏大的宇宙观,构建了一部融合了神学、哲学与个人救赎的史诗。本书将揭示但丁如何巧妙地将中世纪的政治斗争和教会权威的冲突,内化于地狱、炼狱和天堂的层层结构之中,展现出文学作品对现实批判的深度力量。 第二部分:文艺复兴的光影与人性的觉醒 进入文艺复兴时期,人类的重心从神转向了人。本部分将集中探讨莎士比亚戏剧的巅峰成就。我们摒弃了对情节的简单复述,而是专注于其语言的张力和人物心理的复杂性。以《哈姆雷特》为例,本书将运用现代心理学理论辅助分析,剖析“生存还是毁灭”这一永恒困境的哲学根源,以及汉姆雷特犹豫不决的背后,是对个体自由意志与社会责任之间矛盾的深刻反思。同时,对《李尔王》中“权力腐蚀”与“人性原罪”的探讨,也与伊丽莎白时代的社会动荡息息相关。 在小说领域,我们将聚焦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这本书被誉为第一部现代小说,其独特之处在于对“现实与幻想的边界”的消解。本书将详细阐述堂吉诃德的“疯癫”如何成为一种对僵化骑士精神的浪漫反抗,以及桑丘·潘萨的世俗智慧如何与主人的理想主义形成完美的张力,从而探讨了艺术虚构如何比僵硬的现实更具真理的力量。 第三部分:现实主义的镜鉴与社会结构的解剖 进入十九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和资本主义的扩张,文学的任务转向了对社会现实的精准描摹与深刻批判。本卷将深入分析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系列,将其视为一部社会学的巨著。我们不仅研究其人物群像的广度,更着重分析他如何通过对金钱、欲望和阶级流动的细致观察,构建了一个庞大而真实的法国社会模型。 紧接着,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俄国文学双峰并峙。本书将对比两者在探讨“精神危机”上的不同路径: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对历史必然性与个体良知的探寻,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罪与罚》中对道德自由、信仰缺失与极端个体主义的病理学式剖析。这两位巨匠的作品,深刻揭示了在社会转型期,个体灵魂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与形而上学的追问。 第四部分:现代主义的碎片与意义的重构 进入二十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彻底瓦解了传统叙事对确定性的信心。本部分是全书最具挑战性的篇章,专注于现代主义文学的“断裂美学”。 我们将详细拆解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探讨其意识流技法如何模仿人类思绪的非线性、跳跃性和潜意识的涌动。分析其如何将平凡的日常事件(一次在都柏林的漫游)提升到史诗般的广度,以此来宣告现代人精神世界的“日常英雄主义”。 同时,卡夫卡的寓言世界是理解现代人异化状态的关键。本书将深入解析《变形记》和《审判》中无处不在的“荒谬感”和“无力感”,探讨官僚体制、父权压迫以及个体在巨大、无形权力结构面前的彻底迷失。这不仅是对特定时期政治环境的反映,更是对现代工业社会中人性被物化的精准诊断。 总结与展望:永恒的对话 全书的最后,我们将超越具体的作品分析,提炼出文学大师们共同的创作精髓:对人性的不懈追问、对语言边界的不断拓宽,以及将个人经验升华为普遍真理的能力。这些经典的构建,并非是一蹴而就的技巧堆砌,而是包含了深厚的哲学思辨、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复杂人性的无畏直视。本书旨在提供一把钥匙,让读者能够以更宏大、更具穿透力的视角,重新阅读和理解这些塑造了我们文明精神的文学遗产。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管家琪


  兒童文學作家。1960年出生在台灣台北,祖籍江蘇鹽城。輔大歷史系畢業,曾任民生報記者七年,專職寫作已三十年。在台灣出版的童書包括原創、翻譯、改寫以及作文教學書籍的編寫逾400冊,在大陸近200冊,在香港和馬來西亞也都有幾十冊的作品出版。曾獲金鼎獎、中華兒童文學獎、德國法蘭克福書展最佳童書獎等。經常至華文地區與中小學生交流閱讀與寫作,以及帶作文營,廣受好評。
 

图书目录

推薦序
人人都能享受寫作的喜悅/林瑋 002
作者序
不同領域的技巧是可以相通的/管家琪 008
第一章:如何寫議論文 020
第二章:如何寫記敘文  048
第三章:如何寫幻想故事 083
第四章:如何寫生活故事 098
第五章:如何寫抒情文 124
第六章:如何寫遊記 145
第七章:如何寫讀書心得  160
第八章:如何善用日記 184
第九章:勤於修改 209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0688511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8歲~12歲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有
  • 檔案大小:1.0MB

图书试读

推薦序

人人都能享受寫作的喜悅


  愛孩子的大人都希望孩子接受良好教育,其中當然包括會帶來最高附加價值的「作文教育」,甚至是透過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文學創作教育」,也應充分傳授。

  每個中小學生都會經歷國語文學習領域培養讀寫能力的訓練,無奈學校授課時間有限,教師必須快速傳授重要的形式和作文技巧。天分高、快速抓到節奏的孩子,可在短時間有效率的加以吸收,享受「寫作的喜悅」,在過程中培養獨立思考、查找資料、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實內心擁有「更廣大的世界」。

  一般的孩子想要見多識廣、擴展眼界,邁向「優秀」之路,當然有很多條路可走,而且這條路必須設計得多彩多姿、內容豐富有趣吸引人,才能讓孩子「愛不釋手」!「這條路」應該擺脫傳統框架束縛,激發孩子內在動機,輕輕鬆鬆從「自學」中發現自己不但會寫,而且很會表達、很愛寫!這種感覺,就是「寫作的喜悅」!

  兒童文學作家管家琪寫的這三本談作文的書:《從哆啦A夢學作文:1基礎篇》、《從哆啦A夢學作文:2進階篇》、《從哆啦A夢學作文:3實戰篇》,可以當作孩子學習作文及「文學創作」的武功密笈,裡面囊括她在臺灣、中國大陸、香港及馬來西亞教中高年級小朋友學習寫作方法的精華。四個地方學生的作品,在三本書裡共有一百多篇,不同生活經驗的描寫,開闊讀者視野的廣度,看起來很有新鮮感!這是本書的特色之一。

  管家琪不但很會說故事,她也很愛看「以畫面來說故事的漫畫」。她在書裡邀請了小朋友熟悉的「哆啦A夢」穿越到我們身邊,它百寶袋裡那些新奇好用的道具,像是「第一次藥丸」、「煙霧機器人」、「鈔票鉛筆」……,都成為書裡教寫作的「道具」,時時邀請哆啦A夢客串說明,讓小朋友一聽就懂!這是本書的另一大特色。

  作文及文學創作教育不必拘泥於形式,而是可包容多樣性。因此作者以「倒吃甘蔗」的邏輯,第一冊《基礎篇》談談有關作文的基本認識,讓孩子見「林」──先學分段,至少要讓文章「長得像作文」。第二冊《進階篇》再見「樹」─說明有關作文的種種技巧。第三冊《實戰篇》,介紹「議論文、記敘文、抒情文、遊記、讀書心得」等的寫法。看完三冊後,學作文已是「見樹又見林」,心情愈學愈甜,愈學愈有滋味!教法先談輪廓,後細談文類,是本書的第三大特色。

  人人都能享受寫作的喜悅。透過閱讀這三本書,從不同地方孩子的生活故事,獲得難忘的「間接經驗」,有機會多去體驗生活中各種的「直接經驗」;同時接受作者的建議:「用誠懇的態度,用心體會生活,對於微不足道的小事,記錄當下的感動。」小朋友秉持這種態度學習,開開心心從哆啦A夢領受許多高明的寫作處理技巧,只要內心埋下了寫作的種子,未來某次的觸發,將會發現自己也能妙筆生花!

林瑋
國語日報家庭版主編
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常務理事

導讀

  〜大好文化五周年獻禮〜

  《管家琪作品集》簡介
  管家琪,華文世界重要的兒童文學作家之一,
  創作30年、出版400冊、暢銷300萬冊!

  ◎分童話館、小說館、家長新天地、語文學習俱樂部、文化素養等五個書系。

  ◎在台灣兒童文學界,管家琪是一個罕見的存在。她自1991年辭掉報社記者工作之後即專職寫作,至今已三十年,一直以專心耕耘童書為主,除了原創的童話和小說,也涉及經典文學改寫、語文教育、作文教育、親師教育等等,寫作面很廣,創作力豐沛,至今所出版的圖書在台灣已逾400冊,在中國大陸近200冊,在香港和馬來西亞也都有幾十冊,並獲得過金鼎獎、中華兒童文學獎、德國法蘭克福書展最佳童書、中國大陸2014年國家出版基金、2020年度國家出版基金以及「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專案等榮譽,作品並授權出版英、德、日、韓文版,是華文世界重要的兒童文學作家之一,經常應邀在華文地區各中小學與孩子們交流閱讀與寫作,廣受歡迎,所帶領的作文營有口皆碑。

  此番大好文化將系統性的呈現管家琪的作品,不僅將管家琪許多早期代表性作品,全新策畫編輯名家吳嘉鴻、賴馬繪製插畫精印,還有更多管家琪的新作,呈現圖文並茂創作新風貌,希望帶給新世代的讀者,更美好的閱讀饗宴。
   
  〜童書大王管家琪最新作品,非讀不可!〜

  【童話館】        
  《新.口水龍》管家琪著/賴馬、吳嘉鴻圖
  《新.怒氣收集袋》管家琪著/賴馬、吳嘉鴻圖
  《優惠鳥》管家琪著/吳嘉鴻圖
  《近視鼠三兄弟》管家琪著/米蘇圖

  【小說館】
  《我的PS姐姐》管家琪著/劉婷圖
  《從漫畫裡跳出來的男孩》管家琪著/劉婷圖
  《有事請留言》管家琪著/劉婷圖

  【文化素養】
  《疫苗的故事》管家琪著/吳嘉鴻圖
  《土地公還錢 : 臺灣民間故事精選集》管家琪著/吳嘉鴻圖

  【語文學習俱樂部】
  《一看就會的作文書(低年級)》管家琪、翁莉著
  《一看就會的作文書(中年級)》管家琪、翁莉著
  《一看就會的作文書(高年級)》管家琪、翁莉著
  《好點子,哪裡來》管家琪著/吳嘉鴻圖
  《從哆啦A夢學作文:1基礎篇》管家琪著
  《從哆啦A夢學作文:2進階篇》管家琪著
  《從哆啦A夢學作文:3實戰篇》管家琪著

  【家長新天地】
  《掌握閱讀黃金期-管家琪談學前閱讀素養》管家琪著/吳嘉鴻圖
  《口水龍和他的小夥伴1:奇怪的小傢伙》管家琪著/盧一鋒等圖
  《口水龍和他的小夥伴2:火山探測器》管家琪著/盧一鋒等圖
  《口水龍和他的小夥伴3:小紅車》管家琪著/盧一鋒等圖
  《口水龍和他的小夥伴4:爸爸為什麼不回家》管家琪著/盧一鋒等圖
  《口水龍和他的小夥伴5:新同學》管家琪著/盧一鋒等圖
  《口水龍和他的小夥伴6:釣貓比賽》管家琪著/盧一鋒等圖

  〜童書大王管家琪與資深作文老師翁莉聯手合作,專門寫給小學生的作文三書〜

  《一看就會的作文書(低年級/中年級/高年級)》
  作文到底該怎麼教?這是很多親師的困擾。
  作文到底該怎麼寫?這更是很多孩子們的難題。

  這套《一看就會的作文書(低年級/中年級/高年級)》,共三冊,是由資深作文老師翁莉和資深作家管家琪聯手打造的紙上作文教室,採用獨家研發的「一看就會作文學習法」與「解題式教學」,針對三個年齡段的孩子,分別安排近二十個適當的作文題目,仔細分析該怎麼寫,然後提供習作,孩子們看著這些習作,以及兩位老師的點評,將會得到具體的作文指導。

  孩子們能夠動手,不再畏懼作文以後,再來學習作文方法和技巧,必定事半功倍。這個部分,這套書做得很有層次,雖然同樣都是講作文方法和技巧,但由淺入深,針對三個年齡段有不同的說法。

  這套書同時也是很好的作文教材,老師們不妨按這樣的設計來上課,一定會在短時間之內就看得到孩子的進步。

  ~《口水龍和他的小夥伴》親子共讀·情緒與壓力系列六冊簡介~

  1《奇怪的小傢伙》:不可避免的改變對家長和孩子的影響。孩子爭寵?其實他是在尋求愛和安全感。
  2《火山探測器》:父母的壞脾氣對孩子的影響。控制你的壞脾氣!否則會把孩子嚇跑。
  3《小紅車》:「強制分享」與「不分享」的戰爭。分享不能靠強制,尊重孩子意願最重要。
  4《爸爸為什麼不回家》:你知道孩子在擔心什麼?大人想過嗎?孩子眼中「忙碌的爸爸」是什麼模樣?
  5《新同學》:接納與融入,對雙方來說都是挑戰。無法融入新朋友?多點時間和耐心。
  6《釣貓比賽》:只允許自己當贏家的兩種孩子。有過分好勝的父母,才有只能贏不能輸的孩子。

作者序

不同領域的技巧是可以相通的


  很多家長和老師對於漫畫似乎都有一種刻板印象,總覺得漫畫會戕害孩子的身心,甚至把漫畫視為毒蛇猛獸,其實,沒那麼嚴重,漫畫也就是一種媒介,或說是一種載體,就像書籍這麼多,其中總有優劣之分,漫畫也是一樣的,好的漫畫並不會危害孩子的成長,同樣能讓孩子吸取到養分。
    
  再說孩子們本來就都是從圖像思考慢慢進入到文字思考,著重圖畫呈現、主要是以畫面來說故事的漫畫,自然比較容易受到孩子的歡迎。所以,我始終覺得孩子愛看漫畫沒有什麼,只要不是說拒絕其他而只看漫畫,以及不是老看那些不好的、或者老看那些成人漫畫就行了。
    
  這裡所說的成人漫畫,倒也不一定就是在畫面上少兒不宜(雖然很多成人漫畫確實會如此,因此,漫畫和電影一樣應該採取分級),漫畫既然是一種媒介和載體,本來就不是只以孩子為訴求,很多都是針對成年人,就像繪本也有很多是給大人看的一樣,成人漫畫所觸及的主題都是成人生活中的課題,孩子不僅難以體會,有時在看了之後還會產生錯誤的理解。
    
  哪個孩子不愛看漫畫?在我小時候,我也很愛看漫畫。記得有一次,爸爸媽媽要一起外出幾天,把我們交給歐巴桑照顧。爸媽剛走,我和哥哥弟弟就一直纏著歐巴桑,要她把菜錢拿出來讓我們去租漫畫,可憐兮兮的說:「拜託啦,我們只要吃醬瓜稀飯就可以了啦!」歐巴桑被我們纏得沒辦法,雖然也沒有真的就讓我們吃醬瓜稀飯,好歹還是拿出一部分菜錢讓我們去租漫畫,於是,我們三個就高高興興的衝到漫畫出租店,租了一大堆的漫畫,感覺我們都是大富翁!回家以後,在榻榻米上一套一套的排列整齊……沒多久,我們就全部都睡在漫畫書堆上!哇,想想那個畫面,這真是我童年記憶中少有的既痛快又頹廢的時刻!
    
  這個事後來有一個驚悚的結局,那就是,爸爸媽媽竟突然提早回來了!看到我們這副德性,不用說,自然是大怒,連好心幫我們的歐巴桑也跟著挨罵,真是太對不起她了。
    
  雖然愛看漫畫,但是在成長過程中,我們都不是只看漫畫。尤其是哥哥弟弟,雖然他們後來都是學醫,可文史方面的書籍看得很多,人文修養都很好,我是學文的,喜歡閱讀就更是不在話下。
    
  長大以後,我們三個之中好像倒是只有我還會看漫畫了。如果問我最喜歡的漫畫,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機器貓小叮噹》!」其實中譯本改為叫做《哆啦A夢》已經二十幾年了,可是對於像我這樣一個資深小叮噹迷來說,叫「小叮噹」早已成為一種習慣,就好像是叫孩子的乳名,或是老友的暱稱一樣,經常脫口而出還是「小叮噹」。不過,「希望亞洲地區統一改以日本音譯,使每個不同地方的讀者只要一聽就知道是在講同一個人物」,這是作者藤子.F.不二雄(西元一九三三—一九九六年)的遺願,下面我就還是儘量都稱之為「哆啦A夢」吧。
    
  儘管大部頭的漫畫我也看過不少,譬如《棋靈王》、《傀儡馬戲團》、《暗殺教室》等等,但我最喜歡的一直還是《哆啦A夢》。《哆啦A夢》非常具有想像力,又非常的溫馨和幽默,就是我的菜。
   
  我很早就開始收集《哆啦A夢》。大兒子東東剛上小學時,頭一回帶同學回來玩,當同學一看到我們家書架上有好幾排《哆啦A夢》時,又驚訝又羨慕的說:「哇!你媽媽好好哦!給你買這麼多的漫畫!」東東就說:「那都是我媽媽的,不過她會借我看。」
   
  豈止是借他看,《哆啦A夢》根本就是他們兄弟倆(東東和丁丁)的啟蒙讀物。從他們還不會認字的時候開始,我就經常讀《哆啦A夢》給他們聽,我還很會製造音效,他們都聽得津津有味。每回我們親子一起看《哆啦A夢》,真是最快樂的時光。
 
  《哆啦A夢》對東東丁丁的意義,有一個小例子足以說明。十多年前,我們從臺北越洋搬家到中國大陸的南京,大陸的孩子閱讀量普遍都非常大,當同學們談起自己的啟蒙讀物時,不是《格林童話》就是《安徒生童話》、《成語故事》、《唐詩三百首》,或是《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四大經典等等,只有東東丁丁說:「《小叮噹》!」人家都以為他們倆是開玩笑,其實是真的。
    
  由於我們母子三個都對《哆啦A夢》非常熟悉,哆啦A夢、大雄簡直就像是我們的親戚一樣,《哆啦A夢》很自然的就成為我們交流的基礎,只要一說「這個就好像大雄有一次……」,大家都立刻心領神會。也因為這個緣故,在東東丁丁的成長過程中,我發現,當我想要跟他們說一點什麼的時候,如果是從《哆啦A夢》的某一個故事切入,往往都會有很好的效果,聽起來就不像是說教,而只像是一種提醒。我甚至都不必多說,只需要點到為止。
    
  這三本書《從哆啦A夢學作文:1基礎篇、2進階篇、3實戰篇》,我主要的做法,也就是把《哆啦A夢》當做跟小朋友交流作文方法的基礎,畢竟,不同領域的技巧都是可以相通的,而作文就和世間其他一切的事情一樣,一定都有基本方法,其次,當然都有技巧,問題是,如何才能讓小朋友理解這些方法和技巧,這從來都是作文教學很大的挑戰。也就是說,作文不是不能教,而是該怎麼教。
    
  只有作家是沒法教的,我相信只要天生是作家、天生就有寫作細胞和慧根,總有一天自然而然就會回到寫作這一行,這根本不需要教,不過,中小學語文教育的目標不是在培養作家啊,而是要讓孩子們具備基本的讀寫能力,如此一來,也才能擁有基本的自學能力。所以,作文教學其實是我們大人應盡的責任與義務。

  最後,需要補充一點的是,這三本書裡頭所用到的小朋友的作文,作者不僅僅只是臺灣的小朋友,也包括中國大陸、香港以及馬來西亞中高年級小朋友的作品。
 
管家琪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從哆啦A夢學作文:3實戰篇》光是書名就讓人會心一笑,畢竟在台灣,「哆啦A夢」這個名字,幾乎是陪伴好幾代人共同的童年記憶。看到「作文」這兩個字,腦袋裡馬上浮現國中、高中時面對作文課那種既期待又有點抗拒的心情。記得以前老師總說,作文就是要言之有物,但有時候靈感就像被靜香的胖虎欺負一樣,完全被壓制住。我個人對這種結合流行文化和實用技能的書特別感興趣,因為它打破了傳統教課書那種生硬的感覺。如果這本書真的能把哆啦A夢的道具精神,像是「任意門」帶你快速進入主題,或是「時光機」讓你回溯修改草稿的過程,那可真是太有意思了。我猜測,作者應該是用非常生活化、貼近學生的口吻在撰寫,畢竟要讓國中生願意主動拿起一本教作文的書,內容絕對不能太過學究氣。我特別期待它在結構布局上會如何運用漫畫敘事的邏輯,讓複雜的寫作技巧變得像看漫畫一樣輕鬆易懂,而不是一堆密密麻麻的理論條文。總之,光是這個主題設定,就已經成功引起我這個「老粉」的好奇心,希望它真的能提供一些「如果人生有哆啦A夢,作文課就不會是噩夢」的實用撇步。

评分

從書名來看,《實戰篇》顯然是這個系列的第三部,這意味著它在前兩部可能已經奠定了基礎理論或基礎技巧。對於已經有一定寫作底子的讀者來說,第三部就必須要更深入、更專精。我個人最怕的就是那種「萬用公式」,寫出來的文字千篇一律,讀起來索然無味。所以,我衷心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更多元的「風格模仿」或「語氣調整」的練習。畢竟,寫給老師看的周記和寫給網路平台投稿的短文,語氣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作者能把哆啦A夢世界觀中的不同角色,比如大雄的煩惱、小夫的炫耀、靜香的溫柔,當作不同的寫作「角色扮演」來指導,那該多有趣啊!重點是,它必須教會我們如何「收放自如」,在需要嚴謹論證時能像骨川大叔一樣條理分明,在需要情感抒發時又能像野比一家一樣溫暖感人。總而言之,既然是「實戰」,就應該多提供「不同情境下的應對策略」,而非僅僅是基礎技巧的複習,這樣才能真正抓住那些已經讀完前兩集,渴望更上一層樓的讀者。

评分

我一直覺得,寫作能力和溝通能力是相輔相成的,尤其在現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重點不在於你學了多少東西,而在於你能不能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傳遞出去。這本如果主打哆啦A夢,我想它會很著重在「創意發想」的部分。我們都知道,哆啦A夢的道具往往充滿了無厘頭的想像力,但同時也解決了最實際的問題。這種「跳脫框架但又有效」的思維,恰恰是許多台灣學生在寫作上最缺乏的。他們太習慣於標準答案,不敢在作文裡展現個性。如果這本書能教會讀者如何像開發道具一樣,去「組合」自己的觀點,將看似不相干的事物連結起來,那才算真正學到了精髓。我非常期待看到作者如何拆解那些經典的哆啦A夢橋段,然後將其對應到「起、承、轉、合」的結構中。例如,一個「如果電話亭」的假設性情境,其實就是很好的「論點展開」的開場白。總之,我希望它不是只停留在「賣萌」,而是真的能把那種無邊無際的想像力,成功地錨定在紮實的寫作技巧上。

评分

說實在話,現在的升學體制壓力這麼大,很多家長和學生都急著找捷徑,希望能快速提升分數。我猜測,這本書在台灣的市場定位,應該不只是給國中生,可能也包含準備學測或指考的社會新鮮人。因此,它的「實戰」意涵可能還涵蓋了「如何快速組織一篇符合閱卷老師期待的文章」。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如何利用漫畫敘事線索,在十分鐘內搭構出文章骨架」的速成法,那簡直是救命稻草。我們都知道,考試時最怕的就是「空白」和「離題」。我希望能看到作者設計一些橋段,教我們如何從看似無關的題目中,快速聯想到哆啦A夢的某個道具,然後以此作為全文的「主軸線」。這種「聯想訓練」比單純背誦好詞好句來得有效多了。總而言之,我對這本書的期待是,它能成為一本「有溫度的工具書」,它不只是教你怎麼寫,更重要的是,它讓你重新愛上「表達」這件事,即使面對再難的作文題目,也能像大雄拿到道具一樣,眼睛為之一亮,充滿希望。

评分

坦白講,市面上教作文的書多如繁星,但真正能讓人讀完後覺得「欸,我好像真的進步了」的,屈指可數。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是生硬的文法規則,而是「如何啟動思緒的開關」。以我這個在職場上寫報告寫到快長蘑菇的人來說,最頭痛的就是如何在一堆數據和事實中,找到一個「引人入勝」的切入點。我希望這本《實戰篇》能夠提供一些非常具體的步驟或心法,而不是空泛的「多觀察生活」。例如,如果作者能示範如何將哆啦A夢某個道具的特性,比喻成寫作中的某種修辭技巧,那種強烈的對比和記憶點,肯定比死記硬背有效一萬倍。我對「實戰」這兩個字很有感觸,這代表它應該會有很多範文分析,而且分析的角度會很獨特。例如,會不會分析大雄在面對困境時的心理轉折,如何轉化成文章的主旨發展?如果它能提供一套「遇到寫作瓶頸時,就拿出哆啦A夢的道具清單,選一個來解決問題」的SOP,那這本書的實用價值就太高了。畢竟,我們需要的不只是理論,而是能在考場上、在會議室裡,能馬上「掏出來用」的技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