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世通言 (電子書)

警世通言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馮夢龍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明代推動通俗文學創作大傢馮夢龍
以「三言」訴說勸世教化意念!
 
  晚明通俗文學大師馮夢龍收錄宋元話本舊篇和明代新作,一一加以增刪、潤飾,輯為「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三書。其中有對愛情的歌頌、對市井生活的描寫、對封建官僚的譴責和對正直官吏的讚揚;而其錶現技巧高妙,人物刻劃細緻,更顯現齣明代短篇小說的民族風格及特色。「三言」中的《警世通言》極富小說之社會教育功能,寫作技巧也有很高的成就,值得後人學習。本書採用目前所能見到的最早的明朝兼善堂本為底本,參校多種版本,存優去蕪,並加上新式標點和簡明注釋,引言與考證對馮夢龍其人其書且有詳盡介紹,允稱最完善之《警世通言》版本。

著者信息

編撰者簡介
 
馮夢龍
 
  字猶龍,又字子猶、耳猶,別號龍子猶,明蘇州府吳縣人。寫作時的化名很多,如隴西君(編警世通言託名)、隴西可一居士(編醒世恆言託名)、隴西居士、可一居士(醒世恆言批)、可一主人(警世通言之批)等。

圖書目錄

引言一-八
考證一-一六
明金陵兼善堂本書影一-二
明金陵兼善堂本無礙居士序一-一一
插圖一-二
目次一-三
正文一-六二五
第一捲俞伯牙摔琴謝知音一
第二捲莊子休鼓盆成大道一二
第三捲王安石三難蘇學士二二
第四捲抝相公飲恨半山堂三五
第五捲呂大郎還金完骨肉四八
第六捲俞仲舉題詩遇上皇五九
第七捲陳可常端陽仙化七五
第八捲崔待詔生死冤傢八四
第九捲李謫仙醉草嚇蠻書九八
第十捲錢捨人題詩燕子樓一一二
第 十一 捲蘇知縣羅衫再閤一二○
第 十二 捲範鰍兒雙鏡重圓一四九
第 十三 捲三現身包龍圖斷冤一五八
第 十四 捲一窟鬼癩道人除怪一七二
第 十五 捲金令史美婢酬秀童一八五
第 十六 捲小夫人金錢贈年少二○七
第 十七 捲鈍秀纔一朝交泰二一八
第 十八 捲老門生三世報恩二三○
第 十九 捲崔衙內白鷂招妖二四一
第 二十 捲計押番金鰻產禍二五四
第二十一捲趙太祖韆裏送京娘二六九
第二十二捲宋小官團圓破氈笠二八八
第二十三捲樂小捨拚生覓偶三○八
第二十四捲玉堂春落難逢夫三一八
第二十五捲桂員外途窮懺悔三五六
第二十六捲唐解元一笑姻緣三七八
第二十七捲假神仙大鬧華光廟三八八
第二十八捲白娘子永鎮雷峰塔三九七
第二十九捲宿香亭張浩遇鶯鶯四二五
第 三十 捲金明池吳清逢愛愛四三四
第三十一捲趙春兒重旺曹傢莊四四八
第三十二捲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四六○
第三十三捲喬彥傑一妾破傢四七六
第三十四捲王嬌鸞百年長恨四九○
第三十五捲況太守斷死孩兒五○九
第三十六捲皂角林大王假形五二一
第三十七捲萬秀娘仇報山亭兒五三一
第三十八捲蔣淑真刎頸鴛鴦會五四七
第三十九捲福祿壽三星度世五五八
第 四十 捲旌陽宮鐵樹鎮妖五六八

圖書序言

考證(節錄)
 
  馮夢龍字猶龍,又字子猶、耳猶,別號龍子猶,明蘇州府吳縣人,硃彝尊明詩綜捲七十一,黃文暘麯海總目提要捲九新灌園以為是長州人,長州由吳縣分齣,縣治同在蘇州府城。他寫作時的化名很多,如隴西君(編警世通言託名)、隴西可一居士(編醒世恆言託名)、隴西居士、可一居士(醒世恆言批)、可一主人(警世通言之批)、茂苑野史(編古今小說託名,取自左太沖蜀都賦:佩長州之茂苑)、江南詹詹外史氏(編情史託名)、姑蘇詞奴(任訥麯諧捲三)等。
 
  馮夢龍真是一個奇特的人物,他學問淵博,可以談經(壽寧府誌捲四官守誌宦績說他著有四書指月)說史(董康書舶庸談捲一下說他有春鞦定旨參新三十捲,又編新列國誌),也可以論玄述怪(增補平妖傳),個性複雜,感情豐富;少負情癡,以「多情歡喜如來」自稱(情史四捲序),留戀花街柳巷,凡戲麯、牌經、馬吊,這些或是通俗,或是低級的玩物,可以說無所不通,無所不曉(靜誌居詩話捲二十評馮氏之詩:「善為啟韻之辭,間入打油之調。」)。但他也有讀書人的良心,知識分子的遠識,眼見明朝已到生死存亡關頭,一改萎靡玩世的心理,而壯誌激昂,為唐王籌劃中興大業,而有中興偉略、中興實錄等的著作,以這麼一個奇特的人物,可以說先天就具有編寫小說的條件,所以他能以三言的編撰著名於世,決不是偶然的。
 
  崇禎帝在甲申年(西元一六四四年)殉國時,馮氏內心受到很大的激盪,編甲申紀事以敘其事,序下署名曰「七一老人草莽臣」,由此逆推,馮氏應生在明神宗萬曆二年甲戌(西元一五七四年)。福王即位,年號弘光,弘光元年乙酉福王被執,馮氏曾撰中興偉略、中興實錄二書,以恭迎唐王監國,希望能夠固守住閩、廣一帶。唐王在西元一六四五年即帝位,年號隆武,中興偉略末署名「七十二老臣馮夢龍撰」,稱唐王不稱帝,所以中興偉略的成書一定在西元一六四五年以前,當時他年齡正好七十二歲,但據鹽榖溫中國文學概論論明之小說三言及其他一文所記,偉略有日本正保三年刻本,正保三年正好是唐王隆武二年(西元一六四六年),那時馮氏年齡是七十三,由於刻本的年代和馮氏著作年代隻差一年,中國本土不見刻本,反見於外邦,所以近人容肇祖等懷疑馮氏七十三歲時,可能在日本。楊傢駱宋明話本叢刊提要以瀋自晉重訂南九宮十三調麯譜有和子猶辭世原韻二律,而瀋自晉重訂譜成於順治五年(西元一六四八年),因而懷疑馮氏年齡當在七十三至七十五歲之間。其實,中興偉略為何於完成之隔年刊於日本,雖不得而知,但如果因此就說馮氏曾到日本,實難令人心服;如果說馮氏早在偉略完成後、刻闆前,而殉國之難,也不是沒有可能,可惜的是:像這麼一個中國小說史上的偉大人物,由於正史的不列傳,緻使其辭世之年莫能確知於世,實為一大遺憾。
 
  馮氏年少時豪氣乾雲,風流多情,以豪飲和捷纔稱譽於裏巷之間,褚人穫堅瓠九集捲四記載他摺抑少年一事,原文如下:
 
  馮猶龍先生偶與諸少年會飲,少年自恃英俊,傲氣淩人。猶龍覺之,擲色,每人請量,俱雲不飲,猶龍飲大觥曰:「取全色。」連飲數觥,曰:「全色難得,改取五子一色。」又飲數觥,曰:「諸兄俱不飲,學生已醉,請用飯而別。」諸少年銜恨,策日,做就險令二聯,俟某作東,猶龍居第三位,齣以難之,令要花名人名迴文,曰:「十姊妹,十姊妹,二八佳人多姊妹,多姊妹,十姊妹。」過盆曰:「行不齣,罰三大觥。」次位曰:「佛見笑,佛見笑,二八佳人開口笑,開口笑,佛見笑。」過猶龍,猶龍曰:「日月紅,日月紅,二八佳人經水通,經水通,日月紅。」諸少年作法自斃,俱三大觥,收令亦無,猶龍曰:「學生代收之。」曰:「並頭蓮,並頭蓮,二八佳人共枕眠,共枕眠,並頭蓮。」諸少年佩服。
 
  明代文人學士,大都喜歡留連於教坊司,迷戀官妓、歌女,有些還產生瞭真感情,創造瞭很多驚天動地、可歌可泣的戀愛事蹟,成為小說傢筆下最感人的題材。馮氏編寫警世通言時不隻多方搜取到這類資料,他本人實際的生活也是如此。根據太霞新奏所選的馮氏散麯,內容有很多是他涉足青樓之作,他所暱愛的名妓名叫侯慧卿,後來失瞭該妓之後,馮氏傷心瞭好久,寫瞭三十首怨離詞(太霞新奏捲七),並且發誓永絕青樓之好,可見他用情之深。
 
  馮氏曾寫過掛枝兒等俗麯,聲傳於青簾紅袖、浮薄子弟之間,又著牌經、馬吊,使得那些好玩的紈袴子弟,更是靡然傾動,緻有覆傢破產的人,由父兄齣麵,紛紛指責馮氏的不是,幸虧禦史熊廷弼欣賞馮氏的掛枝兒詞,為他開脫,纔得免難。如果換另一個角度看,馮氏的這些專長,都是他接觸低層社會,深入民間所得到的成果,也正是他在通俗文學上卓有成就的原動力。
 
  大概是少壯時,過於放浪好玩,晚年時收瞭心,專意仕進,壽寧府誌捲四官守誌宦績記載馮氏做過壽寧縣知縣,在任時,政簡刑清,首尚文學,遇民以恩,待士有禮,因為國事陵夷,而且年已老邁(時年六十五),就在崇禎十一年去職,六年後年七十一時,李自成陷北京,而馮氏已垂垂老矣。
 
  警世通言是馮夢龍眾多著作之一,共分四十捲,馮氏在編撰時,有少部分是他本人就前人筆記所載,和耳目所見所聞,所演化齣來的故事;大部分則是根據宋、元說話人話本,文人擬話本為資料,或全盤收錄,或增刪改寫而成的。
 
  可以確定是馮氏自作的是十八捲老門生三世報恩,因為後來有畢魏據此作改為三報恩傳奇,馮氏為之序曰:「餘嚮作老門生小說,......」按其序文,可確知是馮氏自作無疑。另外第三十二捲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也可說是他自己所作,因為這捲篇首說:「自永樂爺九傳至於萬曆爺,此乃我朝第十一代的天子。這位天子,聰明神武,德福兼全,十歲登基,在位四十八年,......。」馮氏生於萬曆二年,萬曆四十八年時,年已四十七歲,正是寫作力最旺盛的年代,所以這篇也很有可能是馮氏就當時耳聞或目睹的事實而自作。另據蘇州府誌捲一三六,馮夢龍著有情史二十四捲,情史原書作者署名「詹詹外史氏」,作序者為「龍子猶」,「龍子猶」是錯綜「猶龍」寫成,是馮氏本人固沒有話說,另據容肇祖明馮夢龍的生平及其著述一文所記,詹詹外史氏也是馮氏本人,馮氏因情史所記近於穢褻,恐招謗議,纔託名詹詹外史氏。情史所記故事,有些可在警世通言裏查考到,例如捲七樂和條後雲:「事見小說。」故事和通言第二十三捲樂小捨拚生覓喜順相同。捲一金三妻條,故事和通言第二十二捲宋小官團圓破氈笠相同。捲二玉堂春條,故事和通言第二十四捲玉堂春落難逢夫相同。捲十金明池當爐女條,故事和通言第三十捲金明池吳清逢愛愛相同。捲四婁江岐條,故事和通言第三十一捲趙春兒重旺曹傢莊相同。捲十四杜十娘條,故事和通言第三十二捲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相同。捲十六周廷章條,故事和通言第三十四捲王嬌鸞百年長恨相同。以上除瞭捲七樂和條下注「事見小說」外,餘七條都不注,孫楷第三言二拍源流考以為樂和條因為下注有「事見小說」,所以著書時,已有此話本存在,其他七條原無話本。所以孫氏懷疑是馮夢龍據舊有筆記所自演。孫氏的話並非沒有其他證據,因為這七條除第三十二捲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有年代的證據外,捲十金明池當爐女條即通言第三十捲金明池吳清逢愛愛齣自夷堅誌,捲三玉堂春條即通言第二十四捲玉堂春落難逢夫,兼善堂本下注「與舊刻王公子奮誌記不同」,既與舊本不同,必馮氏自作無疑。除這三條外,其他四捲馮氏根據何書,或隻是馮氏耳聞目睹而已,都不能知曉,但說他自演實在大有可能。
 
徐文助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