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故事時間到瞭,你準備好瞭嗎?請拿起一杯茶,放鬆一下自己。雖然這不是一個讓人開心的故事,但卻是我自己的真實經歷,我很願意與你分享。
我的人生其實經歷瞭不少麯摺,基本上都發生在精神健康層麵上。小時候,我一直錶現得不太正常,時常覺得不知所措,完全不知道怎麼做一個“正常人”。事實上,我正在經歷一個不同於常人的童年,而我對此一無所知。我的父母都信仰宗教,我在他們嚴格的養育下長大,在幼兒時期沒有接受過太多的教育,還被尚未確診的焦慮癥所摺磨。
七歲時,父母送我進入瞭公立學校。這時,我就是一個傻乎乎的小孩。雖然之前認識過幾個字,但沒有真正學習過拼音,因此要重新學習如何閱讀。我從小隻認識教堂的小夥伴們,所以也不知道怎麼去與陌生人交朋友。身為一個半聾、眼淚汪汪、害羞又愛流眼淚的人,對於混亂的操場環境,我完全無法適應。所以,我決定起碼要弄清楚怎麼做一個“正常人”,並且期待能過正常人的生活。
三年級的時候,我在梅爾迪安夫人的幫助下,學會瞭怎麼發音和怎麼交朋友。很簡單,你隻需要走到一個小朋友麵前,模仿他做的事情,然後說:“這支馬剋筆很好聞。”他就會迴答:“沒錯。” 這樣你們就成瞭朋友。一般情況下,半聾很難被治癒,不過我發現, 如果你告訴別人自己有聽力障礙,他們有時候會記住這一點,從此就不會因為你沒有聽清楚他們說的話而懊惱(通常會有20% 的成功率)。識別並找到問題所在非常重要,一旦你確切知道自己麵臨的問題,你就可以嘗試解決這個問題。
小學我算是熬過來瞭,接下來,青春期來瞭,此時,抑鬱就會經常發生。抑鬱的時候,我們很難辨別和確認問題齣在哪裡。如果你也經歷過的話,一定能明白我的意思。好像所有的錯事都是因我而起。然而,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有精神疾病,我隻是覺得很傷心, 總想問自己“我為什麼高興不起來?”我感到非常羞愧、不知所措。
因為無法解決抑鬱和焦慮,我的生活開始淪陷。我感到自己與周圍的一切被割裂,漸漸變得格格不入。隨著學業逐漸緊張,壓力逐漸增大,我開始變得每天驚恐不斷。高二時,父母同意我退學迴傢,我開始“在傢學習”並且得到瞭剋裏斯.洛剋(Chris Rock) 所說的GED 文憑*。因為不必外齣上課,我與朋友失去瞭聯繫,所以變得非常孤獨。因為沒有動機、沒有方嚮,我在學業上落後很多, 也開始自怨自艾。
十幾歲到二十幾歲期間,我有著強烈的自我厭惡感,感覺一切事物都無法達到我的預期。我無法理解為什麼別人都能全麵投入且大膽地做事,對生活時刻充滿興趣,保持快樂和活潑的心態。我戴著一個虛假的微笑麵具行走,隻是為瞭滿足社會的要求。
與同齡人相比,不管是拿駕照、約會還是上大學,我都慢半拍, 並且獲得學位的時間也比大多數人長很多。這個世界對於我來說充滿危險,成功與幸福無疑是我無法企及的事物。
到底是什麼讓我發生瞭改變?有一次,我在流覽網頁的時候, 看到瞭藝術傢魯比.艾略特(Ruby Elliot)的一本關於精神疾病的漫畫。在這本書中,她用簡潔的語言描寫瞭自己身患抑鬱癥而產生的絕望和自我厭惡感,此時,我意識到自己並不孤單。從此,我開始尋找自己掙紮的根源,也重新拾起瞭生活中的目標。
此後,我又在互聯網上搜索到一個線上精神疾病的社團,幸運的是,我找到瞭一個很棒的社團。很多人在這社團上談論他們離開傢時遇到的睏難,例如因社交焦慮而產生的孤獨感,他們常常感到生活毫無意義,對著鏡子時,大腦裡充滿瞭想要自我虐待的想法。其中有幾個人談到瞭他們正在接受的治療,因此我決定去試一下。
我找到瞭一位和善的心理學傢,他很快就診斷齣我患有廣泛性焦慮癥(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足以讓人感到非常焦躁,但我卻深感釋懷。在我瞭解真相之後,反而能夠與人交流、接受有益的治療和應對技巧,並找到瞭麵臨類似睏境的人。
我發現,焦慮和抑鬱的感受經常相互交織在一起,當我感到恐懼和不知所措時,大腦就預設為“情況是令人絕望的”,並且會齣現嚴重的抑鬱癥狀。隨後,我又發現畫可愛的動物和寫下鼓勵人心的話語可以幫助我應對這種糟糕的情況。我覺得與人分享自己的感受能有效幫助對抗大腦中浮現的負麵情緒。
因此,我撰寫瞭《你一定做得到》。這是一本情緒指導手冊,寫給像我一樣會討厭自己,不清楚怎麼應對自己遇到的睏境的讀者。這本書中囊括瞭所有我使用過的策略、主張和應對辦法。這些幫我度過瞭艱難時期,無論是輕微的擔心還是時常齣現自殺念頭的時候。
事實上,我們有時候會覺得做點小事情都非常睏難,我自己也深有體會。比如,你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可能正在寫一封必須完成的郵件,雖然遇到瞭睏難,但我一定會寫完。這也是本書想要傳達給你的信念,當你覺得無法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請想辦法堅持下去。雖然書中的內容不能解決有關焦慮癥和抑鬱癥的所有問題, 但卻是我所學到的消除自己的精神障礙的經驗總結。如果你內心的聲音讓你無能為力或是阻止你完成某些事情,書中的插畫和文字會幫助你剋服內心的聲音。事實上,通過堅持不懈地付齣努力,你完全可以做好你想做的任何事。
所以,如果你也正在經歷艱難的時刻,請跟著我。我把本書整理成不同的章節,我將講述那些最令我苦惱的感受。在每一章中, 你都能看到色彩豐富以及動人心弦的樹木和動物,以及在我最低榖的時期給予我莫大幫助的應對技巧。
親愛的讀者們,我想讓你知道最重要的一點是,你並不孤獨。無論是寂寞、悲傷、自我厭惡還是難以找到目標,成韆上萬的人都與你經歷著相同的睏境。我一次又一次地跌入榖底,由於他人的幫助和自己的決心,我又重新爬瞭起來。我希望通過分享自己學到的知識,讓他人不再承受我曾經麵臨的痛苦經歷。藝術創作幫助瞭我, 我希望也能夠幫助到你。
推薦序 當你感到焦慮或沮喪時,就會感到孤獨,好像世界上隻有自己一個人在掙紮,有著奇怪而揮之不去的煩惱。一去雜貨店,你就汗流浹背、緊張、恐慌,感覺一切都那麼可怕。
這些痛苦持續不斷並無情地糾纏著你,你的內心感到一片空虛, 覺得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足以把自己擊垮。
你討厭自己,討厭一切事物,覺得自己失敗而懦弱。
對此你深信不疑,覺得自己天生就有問題,希望自己能像一個“正常”人。
這個時候,如果有人和我們有著同樣的心路歷程,能瞭解我們的悲傷、掙紮以及艱辛,這怕就是我們能收穫的最棒的禮物。我們可以去聯繫他們,與他們分享自己的故事,而他們對我們懷著悲憫, 卻不帶任何偏見。
這本書就是凱特.艾倫(Kate Allan)送給我們的禮物。在書中, 凱特分享瞭自己從小就因為焦慮與沮喪而備受摺磨的經歷,之後, 她又深入介紹瞭其他令人痛苦的情緒,例如自我厭惡與絕望,然而這些情緒往往都伴隨著焦慮和沮喪。
在凱特的書中,我看到瞭很多自己的影子。在此之前,我也被負麵情緒傷害,卻不自知,也不能準確地用語言將自己的負麵情緒錶達齣來,這本書的神奇之處就在於作者把我內心這些敏感的想法用語言清晰地錶達瞭齣來。
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經常會恍然大悟。凱特以充滿希望而獨特的方式來解讀絕望感;另外,她對於一段關係中不夠自信的解讀也是我非常喜歡的地方。
她的這些見解對我們的生活會產生深遠的影響。當我們對自己有瞭更清晰的認知後,就有能力支持自己,找到自己真正的需求。
凱特(Kate)在書中的話語真實誠懇,插圖振奮人心,提齣的建議切實可行,她鼓勵著我們繼續努力與前進。她提醒我們,即使事情看起來很糟,仍然可以堅持不懈。
這本書就像一位摯友,給予我們真誠、簡潔、慷慨的支持。這本書始終陪伴著你,讓你時刻感知自己的力量。
當你內心感到掙紮、質疑自己,尤其是渴望不再掙紮的時候, 可以拿起這本書,並要時刻記住:你是有價值的,你值得擁有幸福。
繪畫和寫作是凱特重要的藝術錶達方式,她的插畫除瞭能鼓舞我們之外,還可以啟發我們創作,為自己發聲,錶達齣縈繞在我們內心的想法,提齣自己的主張。
我們可以站齣來為自己說話,這是一種強大的力量。時刻告誡自己:掙紮真實存在,但我們並不會受睏於此,我們會更加強大。
感謝凱特分享她的故事,我會隨時把這本書帶在身邊,並時刻提醒自己。
瑪格麗塔.塔塔科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