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一首詩:世界短詩精選130家 (電子書)

最美的一首詩:世界短詩精選130家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葉怡成
图书标签:
  • 诗歌
  • 短诗
  • 世界诗歌
  • 精选
  • 文学
  • 电子书
  • 诗集
  • 现代诗
  • 经典
  • 艺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品讀古今偉大的外國短詩
  收錄131位名家,370首經典詩歌
 
  這是一本眺望全球的無邊窗口,
  每首詩歌,不僅包含詩人情感,
  還代表了各年代、各國、各民族的動人故事。
 
  【悠閒品讀世界短詩精選】
  詩歌是古老的文學形式,世界各文明都出現過偉大的詩篇。有鑑於現代人對外國詩歌較陌生,閒暇時間也較破碎,本書挑選值得品讀之外國短詩,搭配作者介紹與簡短評析,讓人可隨手拾來,依興之所致閱讀,無壓力、無負擔,輕鬆欣賞詩詞。
 
  【一本廣納四海的詩歌樂園】
  本書收錄之詩歌作品,地區涵蓋全世界五大洲,力求東西方文明平衡,希望為讀者打開一扇眺望全球的無邊窗口。
  編排則從上古至當代,為讀者建造一條貫通古今的時光隧道,認識歷史各時代的偉大作品,感受不同時期的詩歌風格。
 
  【精彩內容】
 
  ●上古時期
  古印度人的釀酒詩歌、古埃及工匠抱怨工作的詩歌、古希臘女詩人莎芙的少女愛情詩、西摩尼得斯為斯巴達三百壯士寫的詩、古羅馬詩人馬提亞爾尖酸刻薄的諷刺詩......
 
  ●中古時期
  日本女詩人小野小町的和歌、「高麗漢詩雙璧」李奎報、李齊賢的漢詩、越南禪師僧滿覺的「請病假」詩、越南君主陳仁宗奇妙的「閨怨詩」、被譽為「詩人的詩人」哈菲茲的魯拜詩、人文主義之父佩脫拉克的十四行詩......
 
  ●近代時期
  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日本「俳聖」松尾芭蕉的俳句精選、「韓國李清照」黃真伊的情詩、高臺教「聖人」阮秉謙的閒人詩、印度神祕主義詩人卡比爾的格言詩......
 
  ●現代前期
  威廉.布萊克揭密工業革命不幸的社會現象詩、桂冠詩人華茲華斯強烈情感的自然詩、革命家「拜倫勳爵」對女子的讚美詩、英國浪漫主義詩人雪萊的抒情詩、法蘭西斯.布狄倫以太陽比喻唯一真愛的哲理詩、「俄國詩歌的太陽」普希金的哲學詩、日文國民作家夏目漱石的漢詩......
 
  ●現代後期
  開創現代英美詩風的T.S.艾略特、「俄羅斯詩歌的月亮」阿赫瑪托娃、二戰受迫害,用山羊比喻自己的義大利詩人薩巴、四度獲普立茲獎的美國詩人佛洛斯特的農村生活與哲理詩、泰戈爾的優美哲理詩......
诗意的边界:跨越时空的短诗撷英 书名:诗意的边界:跨越时空的短诗撷英 图书简介: 本书并非对世界短诗的简单罗列,而是一次深入人类情感与哲思的探索之旅。它精心挑选了来自不同文化、不同历史时期,风格迥异的短诗作品,旨在揭示诗歌作为一种高度凝练的艺术形式,如何以最少的文字承载最宏大的意义。我们力求呈现的,是那些在方寸之间,折射出宇宙之广袤、生命之幽微的杰作。 第一部:古典的韵脚与坚实的根基 本部分回溯了短诗历史的源头,重点关注那些奠定现代短诗美学基础的古典形式与精神。 1. 汉唐的意境与禅思: 选取了唐代五绝和宋词中那些字数精炼、意境悠远的篇章。这些诗歌往往以自然为载体,寄托深沉的感怀。例如,对“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解析,不仅关注其音韵之美,更深入探讨了诗人如何通过声音的“有”来反衬环境的“无”,构建出一种空灵而又充满生命力的东方哲学空间。我们深入分析了这些作品中对“留白”艺术的运用,揭示了看似未尽之言如何引发读者无尽的联想。 2. 俳句的极致凝练: 这一章着重介绍日本俳句的结构与精神内核。我们精选了松尾芭蕉、与谢芜村等大师的作品,并详细剖析了“季语”对诗歌意象构建的重要性。重点不在于对“五七五”音节的机械模仿,而在于理解俳句如何捕捉“瞬间”的真实——那种时间静止、万物交融的体验。例如,对“古池や 蛙飛び込む 水の音”的解读,将引导读者进入对时间流逝与永恒瞬间的哲学思考。 3. 欧洲的十四行与挽歌的咏叹: 尽管十四行诗在结构上偏长,但我们挑选了其中那些在主题上高度集中、情感爆发力极强的段落或完成度极高的短篇。同时,对古希腊挽歌(Epigram)的追溯,展示了早期西方文学中,如何用短小的诗句来铭刻记忆、表达悼念,其情感的直抒胸臆与力量感。 第二部:现代的碎片与象征的迷宫 进入现代,诗歌摆脱了传统格律的束缚,开始拥抱生活的碎片、心理的幽暗与象征的张力。 1. 意象派的革命与清晰的描绘: 这一部分聚焦于意象派(Imagism)对诗歌语言的净化。以庞德、艾略特早期作品为代表,我们探讨了“直接处理事物”的原则。这些诗歌以其精准的视觉冲击力著称,它们拒绝空洞的抒情,转而用一个清晰、坚硬的意象来代替漫长的解释。例如,对一幅街景的描摹,如何通过色彩、光影的并置,瞬间传达出时代的焦虑感。 2. 象征主义的幽微与梦境的逻辑: 这一章深入探究了象征主义对潜意识的挖掘。短诗成为承载梦境、暗示、神秘感知的理想载体。我们分析了诗人如何使用“交叉意象”(Synesthesia),将听觉、视觉、触觉混淆,创造出一种超越日常逻辑的诗歌现实。这些作品的魅力在于其含混性,它们不提供答案,而是邀请读者一同进入迷宫般的解读。 3. 自由诗的节奏与内在的音乐性: 随着格律的瓦解,自由诗(Free Verse)的“内在节奏”成为核心。本部分展示了诗人如何通过句法结构、词语的自然停顿、以及词汇的选择,来模拟呼吸、心跳乃至思想的跳跃。这些短诗往往在看似随意中蕴含着高度的控制力,其音乐性来源于生活而非传统音阶。 第三部:跨文化的对话与当代的共振 最后一部分聚焦于全球化背景下,短诗如何成为跨越语言障碍、直击人类共同经验的有效工具。 1. 政治的微声与反抗的低语: 在高压或动荡的时期,短诗因其不易被审查、易于传播的特性,成为有力的抗议载体。本章收录了具有强烈社会批判色彩的作品,它们以讽刺、隐喻或简洁的陈述,表达了对不公的愤怒和对自由的渴望。这些诗歌的篇幅虽小,却拥有撼动人心的力量,展现了语言在政治边缘的韧性。 2. 存在的焦虑与孤独的形而上学: 当代世界,个体疏离感加剧。许多短诗捕捉了这种“在人群中的孤独”。我们探讨了如何用极简的语言描绘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对意义的追问、对时间的消逝的无力感。这些诗歌往往以一种近乎散文的坦诚,触及了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 3. 跨界与融合:新媒介下的短诗形态: 随着数字媒体的发展,短诗的形式也在不断演变。本章探讨了那些在社交媒体上广泛流传的、具有高度传播性的诗歌实践。我们分析了它们如何借鉴广告语、网络流行语的简洁性,同时保持诗歌应有的审美价值,实现了传统艺术与大众媒介的微妙结合。 结语:精炼的永恒 《诗意的边界》试图证明,短诗并非“不完整的诗”,而是“最精炼的表达”。它要求作者在选词、剪裁上达到近乎苛刻的标准,同时也要求读者以更加专注和开放的心态去阅读。本书收录的作品,无论其诞生于哪个年代、哪种文化,都共享着一个核心特质:它们以最轻盈的姿态,触及了人类经验中最沉重、最永恒的主题。阅读这些短诗,如同在广阔的星空下,捕捉到几颗最为闪耀的星辰,它们虽小,却足以照亮整个夜空。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葉怡成


  1963年出生於桃園,成功大學土木工程博士,淡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詩歌創作者與翻譯人。詩歌創作作品一百餘首,刊載於國內外詩刊與報刊。

  對翻譯詩歌具有熱誠,已編譯完成多部詩選,包括《世界六十大詩人詩選》、《世界女詩人詩選》、《世界詩歌精選一千首》、《英詩百家選》、《日本詩歌選》、《世界十四行詩詩選》等。

图书目录

【導讀】
 
【第一篇】打穀人的歌謠(上古時期:西元 500 年以前)
第一章 大河文明詩歌選
《梨俱吠陀》(前 2000 年-前 1500 年):蘇摩酒
古埃及人(約前 2000 年-前 50 年):打穀人的歌謠/搬穀人的歌謠
大衛王 ( 前 1040 年-前 970 年 ):《詩篇》第 23 篇
●第二章 古希臘詩歌選
莎芙(前 630 年-前 570 年):銀月/暮色/致阿爾凱奧斯
西摩尼得斯(前 556 年-前 468 年):溫泉關憑弔/悲歌/人若滄海粟
柏拉圖(前 427 年-前 347 年):星/鄉間的音樂
●第三章 古羅馬詩歌選
卡圖盧斯(約前 84 年-前 54 年):我的愛人說
賀拉斯(前 65 年-前 8 年):我立了一座紀念碑
馬提亞爾(40 年- 104 年):諷刺詩四首
 
【第二篇】荒野天堂(中古時期:西元 500 年到 1450 年)
●第一章 東亞詩歌選
※日本
大伴旅人(665 年- 731 年):贊酒歌 ( 5 首 )
有智子內親王(807 年- 847 年):奉和巫山高/春日山莊
小野小町(約 809 年- 901 年):和歌選 ( 10 首 )
紀貫之(872 年- 945 年):和歌選 ( 選 6 首 )
和泉式部(約 978 年- 1034 年):和歌選 (10 首 )
※朝鮮
崔致遠(857 年- 10 世紀):秋夜雨中/題伽倻山讀書堂瀑布/古意/ 杜鵑/江南女
李奎報(1168 年- 1241 年):井中月/梨花/代農夫吟/詠忘/梅花
李齊賢(1287 年- 1367 年):山中雪夜/瀟湘夜雨/舟中夜宿/紫洞尋僧
李穡(1328 年- 1396 年):白雪/小雨/浮碧樓/高歌/寒風
※越南
匡越(933 年- 1011 年):木與火/王郎歸
楊空路(1016 年- 1094 年):漁閒
僧滿覺(1052 年- 1096 年):告疾示眾
段文欽(約 1090 年):挽廣智禪師
陳聖宗(1240 年- 1290 年):夏景/悼陳仲微
陳仁宗(1258 年- 1308 年):閨怨
胡季犛(1336 年- ?):答北人問安南風俗
阮廌(1380 年- 1442 年):寄友/題徐仲甫耕隱堂/犁和鍬
●第二章 南亞詩歌選
伐致呵利(570 年- 651 年):《三百詠》(選 5 首)
佚名(5 - 10 世紀):獅子岩詩選 ( 選 3 首 )
●第三章 西亞詩歌選
艾布.努瓦斯(約 757 年- 814 年):好壞兩相抵/暢飲地獄且讓我來/ 一人獨飲兩人醉
奧瑪.開儼(1048 年- 1131 年): 《魯拜選》(選 20 首)
魯米(1207 年- 1273 年):我之聖殿/播種小麥無大麥/來吧來吧,無論你是誰/修辭學家和海員
薩迪.設拉茲(1210 年- 1291 年):《真境花園》(選 6 首)/《果園》 (選 4 首)
哈菲茲(1315 年- 1390 年):魯拜詩選(選 12 首)
●第四章 歐洲詩歌選
佩脫拉克 (1304 年- 1374 年):愛的徵兆
 
【第三篇】我可把妳比作夏日(近代前期:西元 1450 年- 1800 年)
●第一章 歐洲詩歌選
※英國
威廉.莎士比亞 (1564 年- 1616 年 ):我可把妳比作夏日/我筆墨下愛人可永發光/真心結合必無障礙
約翰.多恩(1572 年- 1631 年):無人是孤島
羅伯特.赫里克(1591 年- 1674 年):愛我少些,愛我久些
※法國
比埃爾.德.龍沙 (1524 年 – 1585 年 ):贈君一束花/當你老了
※義大利
米開朗基羅(1475 年- 1564 年):靈與肉
●第二章 亞洲詩歌選
※日本
一休宗純(1394 年- 1481 年):恨燒香/無題/春衣宿花/蛙
松尾芭蕉(1644 年- 1694 年):俳句選(16 首)
加賀千代女(1703 年- 1775 年):朝顏/楊柳樹
與謝蕪村(1716 年- 1784 年):俳句選(16 首)
※朝鮮
成三問(1418 年- 1456 年):此身/絕命詩
黃真伊(約 1500 年- 1560 年):青山裡/冬至漫長夜/傷逝/小栢舟/ 奉別蘇陽穀
鄭澈(1536 年- 1593 年):秋夜/秋日作/關東別曲/兩石佛/嶺外
尹善道(1587 年- 1671 年):漁夫四時詞 ( 春 )
《春香傳》(18 世紀末- 19 世紀初):無題
※越南
黎聖宗(1442 年- 1497 年):石狗/題壺公洞
阮秉謙(1491 年- 1585 年):歸隱/安閒
※印度
卡比爾(1440 年- 1518 年):格言詩(選 7 首)
 
【第四篇】夜有千眼(現代前期:西元 1800 年- 1915 年)
●第一章 英國、愛爾蘭詩歌選
威廉.布萊克(1757 年- 1827 年):倫敦/老虎
威廉.華茲華斯 (1770 年 –1850 年 ):威斯敏斯特橋上/孤遊若雲
拜倫勳爵(1788 年- 1824 年):我倆不再共遊/她走在美的光彩中
珀西.雪萊( 1792 年- 1822 年):小島/愛的哲學/奧西曼提斯
約翰.濟慈 (1795 年 – 1821 年 ):憂鬱頌/蚱蜢與蟋蟀
伊莉莎白.白朗寧 (1806 年- 1861 年 ):如果你真心愛我/我多麼愛你
羅勃特.白朗寧 (1812 年 –1889 年 ):夜會情人
艾蜜莉.白朗特 (1818 年- 1848 年):愛情與友誼
但丁.羅塞蒂(1828 年- 1882 年):白日夢
克莉絲蒂娜.羅塞蒂(1830 年- 1894 年):歌
湯瑪士.哈代 (1840 年 –1928 年 ):聲音
威廉.亨利 (1849 年- 1903 年):永不言敗
法蘭西斯.布狄倫(1852 年- 1921 年):夜有千眼
奧斯卡.王爾德(1854 年- 1900 年):給妻一本我的詩集/晨的印象
●第二章 法國詩歌選
維克多.雨果( 1802 年- 1885 年):明天,天一亮……/窮孩子
波特萊爾 (1821 年- 1867 年):貓
蘇利.普魯東 (1839 年- 1907 年):裂縫之瓶
保爾.魏爾倫(1844 年- 1896 年):屋頂上的天空
●第三章 德國詩歌選
歌德(1749 年- 1832 年):浪遊者的夜歌 /《浮士德》(神秘的和歌) / 銀杏
荷爾德林(1770 年- 1843 年):浮生的一半
艾興多爾夫(1788 年- 1857 年):月夜快樂旅人
海涅(1797 年- 1856 年):一棵棕櫚/舊夢向我重回/乘著歌聲的翅膀
尼采(1844 年- 1900 年):松與雷/威尼斯
●第四章 俄國詩歌選
普希金(1799 年- 1837 年):小鳥/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我曾經愛過你
萊蒙托夫(1814 年- 1841 年):帆/雲
●第五章 歐洲詩歌選
安徒生(1805 年- 1875 年):茅屋
裴多菲.山多爾(1823 年- 1849 年):自由與愛情/穀子成熟了/你喜 歡春天
●第六章 美國詩歌選
朗費羅(1807 年- 1882 年):箭與歌
艾蜜莉.狄更生(1830 年- 1886 年):造就一片草原/天堂多遠?/ 我沒時間去怨恨/別有天地
●第七章 拉丁美洲詩歌選
※古巴
何塞.馬蒂(1853 年- 1895 年):我是一個真誠的男人
※尼加拉瓜
魯文.達里奧(1867 年- 1916 年):夜曲
●第八章 日本詩歌選
良寬(1758 年- 1831 年):題峨眉山下橋樁/花無心招蝶/生涯懶立身 /家有貓與鼠/我見世間人
小林一茶(1763 年- 1827 年):俳句選(選 9 首)
正岡子規(1867 年- 1902 年):俳句選(選 4 首)/ 十年負笈
夏目漱石(1867 年- 1916 年):燈火一滅/春日偶成/自嘲書
石川啄木(1886 年- 1912 年):《一握之砂》(選 3 首)/海鷗
●第九章 東亞詩歌選
※朝鮮
金笠(1807 年- 1863 年):錢/還甲宴/詠笠
※越南
阮攸(1766 年- 1820 年):《金雲翹傳》/ 桂林瞿閣部
胡春香(1772 年- 1822 年):扇/妾婦吟/無夫懷子
阮勸(1835 年- 1909 年):客至/自壽/聾啞人
※緬甸
吳邦雅(1812 年- 1866 年):賣水郎
 
【第五篇】黃金時代不能留(現代後期:西元 1915 年- 1971 年)
●第一章 歐洲詩歌選
※英國、愛爾蘭
威廉.葉慈(1865 年- 1939 年):但願天堂錦衣/當你老了
大衛.勞倫斯(1885 年- 1930 年):綠
西格里夫.薩松(1886 年- 1967 年):戰壕中的自殺
T.S.艾略特(1888 年- 1965 年):晨窗
※法國
阿波利奈爾(1880 年- 1918 年):萊茵河之夜
保羅.艾呂雅(1895 年- 1952 年):吻
※德國、奧地利
萊納.瑪利亞.里爾克(1875 年- 1926 年):豹
※俄國
勃留索夫(1873 年- 1924 年):我們
安娜.阿赫瑪托娃(1889 年- 1966 年):離別/心同心並沒有拴在一起 /愛情/深色披肩下緊抱著雙臂
鮑里斯.巴斯特納克(1890 年- 1960 年):雨燕
瑪琳娜.茨維塔耶娃(1892 年- 1941 年):書桌
魯勃佐夫 (1936 年- 1971 年 ):田野之星
※義大利
薩巴(1883 年- 1967 年):山羊
薩瓦多爾.夸西莫多(1901 年- 1968 年):轉眼即夜晚
※西班牙
安東尼奧.馬查多(1875 年- 1939 年):夏夜
胡安.希門內斯(1881 年- 1958 年):深深的沉睡的水
費德里戈.羅卡(1898 年- 1936 年):夢遊謠
※葡萄牙
費爾南多.佩索亞(1888 年- 1935 年):你不快樂的每一天都不是你的
※保加利亞
尼古拉.瓦普察洛夫(1909 年- 1942 年):告別——給我的妻子
●第二章 美國、加拿大詩歌選
羅伯特.佛洛斯特(1874 年- 1963 年):黃金時代不能留/火與 冰/牧場/春潭/既不遠也不深
卡爾.桑德堡(1878 年- 1967 年):霧/草
華萊士.史蒂文斯(1879 年- 1955 年):罈子軼聞/雪人
威廉.威廉斯(1883 年- 1963 年):為一位窮苦的老婦人而寫
愛德華.卡明斯(1894 年- 1962 年):愛比忘記醇厚
朗斯頓.休斯(1902 年- 1967 年):安靜的女孩/夢
●第三章 日本詩歌選
土井晚翠(1871 年- 1952 年):荒城之月
島崎藤村(1872 年- 1943 年):初戀/千曲川旅情之歌
與謝野晶子(1878 年- 1942 年):亂髮/念經聲沉沉/輕觸/思 春歌
北原白秋(1885 年- 1942 年):水面
三木露風(1889 年- 1964 年):晚霞中的紅蜻蜓
三好達治(1900 年- 1964 年):海鷗
●第四章 東亞詩歌選
※朝鮮
崔南善(1890 年- 1957 年):海上致少年
金素月(1902 年- 1934 年):杜鵑花
尹東柱(1917 年- 1945 年):序詩
※緬甸
德欽哥都邁(1875 年- 1964 年):讚歌
※印尼
阿米爾.哈姆紮(1911 年- 1946 年):站立
●第五章 南亞、西亞、非洲詩歌選
泰戈爾(1861 年- 1941 年):《漂鳥集》(選 12 首)
納齊姆.希克梅特(1902 年- 1963 年):最美麗的大海尚未越過
艾卜勒.凱西木.沙比(1909 年- 1934 年):牧歌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1786063
  • EISBN:9789861786209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有
  • 檔案大小:2.2MB

图书试读

導讀
 
  一、編選的原則
 
  本書的目標選出「古今最偉大」的短詩,供詩歌愛好者閱讀。在編選時依照以下原則:
 
  (一)短詩的定義
  短詩以一百字以內為原則,但部分時空滿足這個標準的作品太少,會放寬到一百五十字左右。因此,日本的俳句、 波斯的魯拜都滿足這個定義,而歐洲曾風行一時的十四行詩原則上排除,但部分傑出詩人無短詩滿足上述標準時,仍會收錄其十四行詩的代表作。
 
  (二)詩歌數的限制
  古今中外偉大的詩作何其多,滄海遺珠是必然。本書原本計畫選錄300首詩歌,但這實在太痛苦了,怎能忍心把許多偉大詩歌排除?一直到了接近370首,才覺得勉強可以接受。雖然還是難以涵蓋多數傑作,但再多下去,就會有失焦,與篇幅太長的問題,只能忍痛割愛。
 
  (三)文化的平衡性
  全世界五大洲的詩歌都是我們收錄的範圍,但讀者對中文詩歌較熟悉,因此排除在外,不過日、韓、越的漢詩 仍在收錄之列。本書共選錄了131位詩家的短詩,其中英國與愛爾蘭21家、法國7家、德國與奧地利6家、俄國7家、歐洲(英法德俄之外)17家、美國與加拿大8家、拉丁美洲2家、日本20家、東亞(日本之外)29家、南亞與西亞12 家、非洲與大洋洲2家。上述日本、東亞、南亞與西亞、非洲與大洋洲共63家,因此東西方文明大致平衡。希望這本詩集能為讀者們打開一扇眺望全球的無邊窗口,除了閱讀中文的偉大詩歌外,也能多了解世界各地的偉大詩歌。
 
  (四)時代的平衡性
  從上古到當代的詩歌都是我們收錄的範圍,我們將詩歌編成五個時期:上古(西元500年之前)、中古(西元500年到1450年)、近代(西元1450年到1800年)、現代前期(西元1800年到1915年)、現代後期(西元1915年到1971年),希望為讀者們建造一條貫通古今的時光隧道,認識歷史上各時代的偉大的作品。上述五個時期各收錄了9、25、17、41、39家,共131家的作品。
 
  (五)作者的多樣性
  古今中外偉大的詩人、作品何其多,滄海遺珠是必然。本書選錄了近370首詩歌,分屬約131位詩人。對於偉大的詩人,我們不吝給予篇幅,而一些名氣較小的詩人,但有很傑出的作品,我們也會選錄一首。本書希望為讀者們搭建一個廣納四海的詩歌樂園,結交更多的詩人、閱讀更多樣化的作品。
 
  二、編排的原則
 
  本書的編排依照:時代、地區、詩人、作品四個層次排列:
 
  (一)時代將世界各國詩歌分成五個時代。並以一首該時代的代表詩作的題目當作「篇名」:第一篇:打穀人的歌謠⸺上古時期(西元500年之前)第二篇:荒野天堂⸺中古時期(西元500年到1450年)第三篇:我可把妳比作夏日⸺近代時期(西元1450年到1800年)第四篇:夜有千眼⸺現代前期(西元1800年到1915年)第五篇:黃金時代不能留⸺現代後期(西元1915年到1971年)
 
  (二)地區在每一個時代,再區隔幾個地區,例如上古分大河文明(古印度、古埃及、古希伯來)、古希臘、古羅馬等三個區域。原則上地區是依照先西方而後東方的順序排列。
 
  (三)詩人在每一個時代、地區,詩人按照出生順序排列,但歸入哪一個時代取決於他的創作生涯大多數在哪一個時代。因為壽命長短不同,偶爾有跨越時代交替的詩人,雖然出生早於另一詩人,卻因創作生涯大多在下一個時代,而被列入下個時代。共收錄131家。
 
  (四)作品同一詩人的作品原則上依照先短後長的順序排列。共收錄約370首詩歌。
 
  三、翻譯的原則
 
  (一)句長原則:如果原作句子長短大致相同,則在翻為中文詩時,根據原作句子長短,全詩採用相同長度句子來翻譯,一般採用六言、七言、八言的句子。如果原作句子長短參差不齊,則翻為中文詩時採用自由詩體裁來翻譯。
 
  (二)押韻原則:能押韻則押韻,但不為韻害意。
 
  (三)格律詩原則:特殊格式的詩,尊重其原有格式,例如俳句以翻譯成三句,魯拜以四句,十四行詩以十四句中文詩為原則。
 
  (四)信達雅原則:「信」是忠於作者,翻譯要精準到位。「達」是體貼讀者,翻譯要通順易懂。「雅」是發揮譯者,翻譯要藝術優雅。但三者有優先順序,不能為雅損達,求達害信。

用户评价

评分

說實話,我對「世界短詩精選」這類型的書,通常抱持著一點點保留的態度。畢竟,世界文學的跨度太大,要在有限的篇幅內真正抓到不同文化、不同時代的「神韻」,難度極高。很多時候,翻譯過來的詩歌會失落掉原有的音韻美感,變成白開水一樣的文字,讀起來索然無味。我最怕的就是那種翻譯腔過重的作品,讀起來卡卡的,好像作者的靈魂被鎖在了生硬的語法裡。不過,這本選集的厚度看起來頗為可觀,130家這個數字聽起來就很有誠意,至少讓我覺得編輯群不是在敷衍了事,而是真的花時間去爬梳了浩瀚的詩海。我希望看到的,是那些真正能觸動人心、讓人讀完後能在腦中留下深刻畫面的作品,不論是東方的禪意,還是西方的奔放,都能在字裡行間找到它們各自的生命力,而不是被「標準化」了的、四平八穩的「優良作品」。

评分

這本書的封面設計真是一絕,那種淡雅的留白和一抹恰到好處的色彩點綴,給人一種沉靜又充滿想像空間的感覺。我一開始被它吸引,純粹是因為視覺上的衝擊,你知道嗎,現在很多書的封面都設計得太過花俏或制式化,但這本很不一樣,它透著一股簡約的高級感。翻開內頁,紙質也很棒,摸起來溫潤又不反光,非常適合夜裡用檯燈細細品味。光是這份對實體書的尊重,就讓我對裡面的內容充滿了期待。我一直覺得,好的詩集不只是文字的堆疊,更是一種整體美學的呈現,從裝幀到排版,都透露出編輯團隊的用心良苦。這種把「閱讀儀式感」做到位的書,在現在這個快速消費的時代裡,簡直是鳳毛麟角,讓人忍不住想把它捧在手心好好珍惜。我猜想,裡面的詩篇,光是選材就一定經過層層把關,才能配得上這樣精緻的外殼,光是這樣的前期印象,我就已經給予高度肯定了。

评分

我個人偏好那種語言極度凝練,但意象卻異常豐富的詩。那種讀起來像在剝洋蔥,一層一層剝開後,最後發現核心是一顆閃耀的珍珠的感覺。好的短詩,應該像微小的火花,瞬間點亮你整個心靈的暗處,然後迅速熄滅,但留下的餘溫卻久久不散。我對這本選集最大的期盼,就是它能否收錄一些「冷門」但極具爆發力的詩人。那些在文學史上可能不是常被提及,但作品卻能讓我起雞皮疙瘩的「遺珠」。你知道,很多時候,文學的偉大不在於被多少人讀過,而在於它被讀到時,能激發出多麼深層的共鳴。如果這本書只是羅列那些教科書上耳熟能詳的名字,那它的價值就少了一半。我更想從中挖掘出能與我個人生命經驗產生「化學反應」的文字魔術師。

评分

從台灣讀者的角度來看,我非常在意翻譯的在地化問題。我們閱讀外國詩歌時,不希望被過度「歐化」或「美化」,而是希望譯者能夠以一種貼近現代華語語境的方式,將原詩的精髓轉譯出來。這需要譯者有極高的文學敏感度,既要忠於原文的結構和語氣,又要能讓台灣讀者讀起來不覺隔閡。我常常發現一些譯本,為了追求文雅,反而把詩句弄得迂腐不堪,讀起來像在啃硬骨頭。如果這本選集能夠邀請到幾位在這方面有聲譽的譯者操刀,那絕對是加分。總之,我期望這本書能成為一座橋樑,讓世界各地的聲音,能用最自然、最動人的中文,在我的書桌上開花結果,而不是一堆生硬的文字殘骸。

评分

這本「精選集」的編排方式,對我來說,會決定它是否能成為一本我會反覆翻閱的工具書或心靈伴侶。我並不喜歡那種單純按照國籍或年代硬性排列的方式,那太像學術報告了。我更欣賞那種帶有策展人思路的編排,或許是依循某種主題,例如「關於時間的碎片」、「愛的不同面貌」、「都市的疏離感」等等,讓讀者在跨越不同文化背景時,能感受到人類情感的共通性。如果我能在閱讀過程中,從一首日本俳句的靜謐,無縫接軌到一首拉丁美洲魔幻寫實詩的熱烈,並且在轉換中感受到一種流動的美感,那麼這本書就不只是一本詩集,它簡直就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文學馬拉松。這種主題性的串聯,能讓讀者在短篇幅的詩歌間,建立起更宏大、更連貫的閱讀體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