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S古代基督信仰聖經註釋叢書歌羅西書、帖撒羅尼迦前後書、提摩太前後書、提多書、腓利門書 (電子書)

ACCS古代基督信仰聖經註釋叢書歌羅西書、帖撒羅尼迦前後書、提摩太前後書、提多書、腓利門書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硃東華
圖書標籤:
  • ACCS
  • 古代基督信仰
  • 聖經註釋
  • 歌羅西書
  • 帖撒羅尼迦書
  • 提摩太書
  • 提多書
  • 腓利門書
  • 新約
  • 神學
  •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2001年今日基督教雜誌(Christianity Today)年度十大好書獎★

  針對本捲所包含的聖保羅短篇書信,早期教會的教父有不少討論和解釋。儘管在數量上比不上各捲主要書信的註釋,但在當時的教義論爭和紀律問題討論裏,這些較短的書捲裏有一些段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說,為瞭反駁亞流派與諾斯底派的看法,教父最常解釋歌羅西書一章15~20節這段與基督論有關的經文;那段經文說到基督是「那不能看見之上帝的像,是首生的」。另外針對提摩太前書二章5~6節,眾教父則把基督作為中保的工作,聯繫到他那人性和神性的完全閤一,說明他是獨一的救贖者,更申明瞭聖子有完全的人性。教父們也從教牧書信(提摩太前後書、提多書)當中尋找重要的倫理與道德教訓,像是有關如何照顧寡婦、如何挑選教會神職人員等等。

  在東方教會眾多教父中,屈梭多模是最受推崇的註釋者;他對牧養的問題很有洞見,也能夠聰明地設身處地理解使徒的心情。本書也引用瞭塞浦路斯的狄奧多勒、摩普綏提亞的狄奧多若、安提阿的伊格那丟和殉道者遊斯丁、裏昂的愛任紐、亞歷山太的革利免等東方教父的作品。另一方麵,在曾經註釋保羅書信的拉丁教父之中,希坡的奧古斯丁是影響力極大的一位;他對保羅的理解不僅成為拉丁教會在中世紀及其後的主導思想,也是宗教改革和現代基督新教思想的主要骨幹。其他重要的拉丁教會註釋者如安波羅修註釋者、伯拉糾、耶柔米、特土良、安波羅修等人的作品,也同樣包含在本書中。

  此外,本書也收錄瞭從第四世紀開始齣現的許多苦修主義教導和釋經,這些作品形成瞭沙漠教父智慧的傳統。

  本冊註釋開啟瞭一座古代智慧寶庫,其中有許多內容是首次以中文齣現,使得這些忠心的見證人能夠以滔滔不絕的口纔、敏銳的知識,對今日的教會訴說上帝的真理。
 
《列王紀上、下注釋:以色列的興衰與先知的呼聲》 本書導讀: 《列王紀上、下》是舊約聖經中記載以色列王國由盛轉衰的關鍵曆史文獻。它不僅是關於王朝更迭、政治權謀和軍事衝突的編年史,更深刻地揭示瞭上帝在曆史中的主權、以色列人對上帝律法的忠誠度如何影響其國運興衰,以及先知在關鍵曆史轉摺點所扮演的道德與屬靈角色。本書的注釋旨在深入剖析經文的文本細節、曆史背景、神學主題,並探討其對當代讀者的永恒啓示。 I. 結構與曆史背景的細緻梳理 A. 王國的建立與分裂(列王紀上 1-11 章) 本部分聚焦於大衛晚年的權力交接,所羅門的崛起,以及他那輝煌卻最終導緻分裂的統治。 1. 大衛的繼承危機與所羅門的智慧(1-4 章): 注釋將詳細探討亞多尼雅的篡位企圖,以及拔示巴和拿單在確保所羅門王位閤法性中所起的作用。所羅門的“求智慧”而非財富的禱告,被置於古代近東君王形象的對比中進行分析。耶路撒冷聖殿的建造,不僅是建築奇跡,更是以色列神權政治的中心象徵,我們將細緻考察其設計圖(基於齣埃及記的會幕模式)及其象徵意義。 2. 所羅門的衰落與偶像崇拜的蔓延(11 章): 經文清晰指齣,王國分裂的根源在於所羅門對異族女性的寵愛及其妥協性的信仰實踐。注釋將深入分析這些異族女神崇拜(如亞斯她錄、基抹)如何係統性地腐蝕瞭以色列的信仰純潔性,並預示瞭上帝的審判——收迴十個支派的統治權。 B. 國傢的對峙與早期先知(列王紀上 12 章 - 列王紀下 17 章) 這部分是關於南北兩個王國——以色列(北國)和猶大(南國)——在政治和宗教上的長期角力。 1. 分裂的後果與耶羅波安的罪(12-14 章): 注釋將對比羅波安的愚昧和耶羅波安一世在伯特利和但設立金牛犢的罪行。這些“耶羅波安的罪”成為後續曆代君王被評判的恒定標尺,標誌著北國從一開始就偏離瞭耶路撒冷為中心的敬拜。我們將探討先知亞希雅和示瑪雅在這一時期的預言活動。 2. 以利亞的時代:信仰的烈火(16-19 章): 這是全書中最引人入勝的部分之一。注釋將細緻分析巴力崇拜在亞哈王和耶洗彆王後的統治下達到頂峰的社會背景。迦密山上的對決不僅是神跡的展示,更是對國傢意識形態的根本性挑戰。對以利亞的“離開”(被火焰的戰車接走)的解讀,將超越字麵描述,探討其在以色列救贖史中的預錶意義。 3. 以利沙的恩典與審判(20-21 章及後續): 以利沙接替以利亞,其事工的特點是更多地關乎日常生活中的供應(寡婦的油、書未的斧頭)與對以色列王室的介入(膏抹耶戶)。我們關注他如何運用神跡來維護耶和華的律法,並推動對巴力崇拜的徹底清除。 C. 衰亡的必然性與被擄的終局(列王紀下 17-25 章) 本書的後半部分主要敘述瞭兩個王國的最終命運。 1. 以色列(北國)的陷落(17 章): 詳細考察亞述帝國的崛起及其對以色列的軍事壓力。第十七章是神學上的總結,明確指齣上帝允許以色列被擄,是他們持續拒絕先知警告、熱衷於異教習俗的直接後果。亞述的“混居政策”如何導緻瞭後來的“撒瑪利亞人”群體的形成,將作為重要的曆史背景被闡述。 2. 猶大(南國)的掙紮與最終的審判(18-25 章): 猶大王國在希西傢和約西亞兩位敬虔君王的手中曾有過短暫的復興(特彆是約西亞的修繕聖殿與重申盟約的行動)。然而,希西傢的驕傲(嚮巴比倫誇耀國力)和約西亞之死後約雅敬的迅速倒退,使得南國不可避免地走嚮毀滅。注釋將重點分析先知耶利米麵對王國即將崩潰時所發齣的核心信息:聖殿雖在,但上帝已離棄瞭不守約的子民。 3. 被擄與結局(25 章): 耶路撒冷的陷落、聖殿的焚毀以及精英階層的流放,標誌著以色列王國曆史的悲劇性結束。本書的結尾聚焦於被擄後猶大總督基大利的短暫治理,以及約雅斤被釋放(被允許在巴比倫宮廷中享有特殊地位)的尾聲,為後續《曆代誌》和《以斯拉記》的記載留下瞭開放的盼望。 II. 神學主題的深度解析 本書注釋將貫穿以下幾個核心神學綫索: 1. 耶和華的獨一性與“約”的後果: 本書是舊約“如果你順服,你將濛福;如果你悖逆,你將受罰”原則的教科書式展現。注釋會對比曆代君王對約櫃和聖殿的敬重程度,及其與國傢福祉的直接關聯。 2. 王權與神權政治的張力: 探究以色列的君王製並非古代近東君王式的神性代理人,而是上帝立下的受製於律法的“受膏者”。當君王僭越上帝的權柄(如烏西雅王擅闖聖殿),審判立即臨到。 3. 先知的角色:國傢道德的“士師”: 先知(如以利亞、以利沙、彌迦、耶利米)在本書中是上帝與以色列之間不可或缺的中介。他們是審判的宣布者,也是公義與信仰的堅守者,他們的信息始終指嚮對耶和華的絕對忠誠。 III. 對當代讀者的意義 《列王紀上、下》並非僅僅是古代以色列的政治史,它提供瞭一個清晰的視角,審視當一個社會及其領導者將經濟繁榮、軍事實力或個人欲望置於道德與信仰根基之上時,其衰亡是如何被內在“編程”的。本書提醒讀者,真正的國傢(或個人)興盛,源於對至高真理的堅定不移的忠誠,而非外在權勢的積纍。 本書特彆適閤對聖經曆史背景、古代近東政治體製感興趣的讀者,以及尋求理解舊約曆史敘事如何為新約的救贖工作奠定基礎的神學生和牧者。

著者信息

編者簡介

彼得‧郭爾迪(Peter Gorday)


  範德堡大學博士,是喬治亞州教牧諮商協會的臨床心理師,也是亞特蘭大的聖公會聖安妮教堂的助理牧師。著有《教父譯經原則:俄利根、屈梭多模、奧古斯丁筆下的羅馬書九至十一章》

中文版總編/黃錫木博士

  南非普勒陀利亞大學文學博士,主修希臘文(1990),並曾為美國俄利根大學語言係之訪問學人(1996-97)。資深神學教育工作者。現任聯閤聖經公會(亞太區)翻譯顧問(1993-96,2003-),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榮譽副研究員並兼任講師。中英文學術編著逾半百。

副總編/吳國傑博士

  英國愛丁堡大學哲學博士, 主修教父學(2000)。現任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基督教神學思想副教授。學術論文散見於多份中英文學刊。

英文版總編/托馬斯‧奧登(Thomas C. Oden)博士

  美國新澤西州麥迪遜(Madi son)德魯大學(Drew University)神學院神學與倫理畢慈(Henry Anson Buttz)講座教授。當今美國具代錶性的基督教神學傢,學術地位備受尊崇。

副總編/剋理斯托弗‧霍爾(Christopher A. Hall)博士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東方學院(Eastern College)聖經與神學副教授。為本叢書英文版副總編。

圖書目錄

中文版總序/i
英文版叢書總序/iii
使用指南/v
縮寫錶/ix
保羅短書信導言/xiii

註釋
歌羅西書/1
帖撒羅尼迦前書/87
帖撒羅尼迦後書/153
提摩太前書/193
提摩太後書/339
提多書/411
腓利門書/455

附錄
本書引用的早期基督信仰作傢和引用的文獻/ 473
教父生平概述及佚名作品簡介/488

圖錶
人物及佚名作品時間圖錶/514

參考書目/ 519

索引
作者和作品索引/ 533
主題索引/ 535
中文索引/ 544
聖經經文索引/ 549

圖書序言

  • ISBN:9789575879839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5.2MB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