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團體 開會秘籍 (電子書)

社會團體 開會秘籍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林宣宏
图书标签:
  • 社团管理
  • 会议组织
  • 会议流程
  • 会议记录
  • 议事规则
  • 团队协作
  • 沟通技巧
  • 电子书
  • 实用指南
  • 社团运营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臺灣第一本「社會團體 開會秘籍」,白話通暢,現學現用,讓社團經營如虎添翼!

  ◎一本白話、容易看懂「會議規範」的活書,幫助社團做公益的會議,圓滿順利!
  ◎提供理事會,開會的演練劇本,清楚了解開會的細節。也有開會通知、會議紀錄,正確公文寫作的範例。
  ◎蘊藏電腦搜尋也找不到,有效益開會的技巧、高明的撇步,幫助全國六萬社團,理事長、會長、社長,主持會議

  議事程序Parliamentary Procedure又稱議事學、會議規範
  是研究民主開會,議事方法和程序的一種學問
  13世紀起源於英國,發揚於美國
  在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精神下,幫助合議性的團體開會
  有效率的達成決策

  參加社團常常開會,在議事相關法規的規範下,尋求大家的共識
  貢獻智慧為會員或社會服務
  達到開會目的:
  分享資訊、解決問題、統一意見及聯誼功能
  又可以:
  一、深思熟慮的合群智慧
  二、視野更寬廣更會說話
  三、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

  議事學,提升社團自治的能力,是體制外社會教育的人才培訓
  來社團交朋友、做公益
  學習共好、共榮、共享的樂趣
  可以得到開心、快樂和健康的回報,是生命上利他的成就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假想的、与《社會團體 開會秘籍 (電子書)》内容无关的图书简介: --- 图书名称:《失落的航道:大航海時代的海洋地理與文化變遷》 作者:[此处可填入虚构的作者姓名,例如:亞歷山大·范·德·霍夫曼] 装帧形式:精装典藏版 / 电子阅读版 字数:约45万字 第一部分:序章——未知的边界与旧世界的焦虑 本书以宏大的历史叙事视角,深入剖析了十五世纪至十七世纪“大航海时代”爆发的深层动因。我们不再仅仅聚焦于那些耳熟能详的探险家和他们的航海壮举,而是将其置于当时欧洲社会、经济、宗教和知识体系的剧变之中。 在地理大发现之前,欧洲社会被一种挥之不去的“知识焦虑”所笼罩。基督教世界对已知世界的认知基于古老的托勒密体系和《圣经》的字面解读,而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切断了传统东西方贸易的陆路命脉,使得对新贸易路线的渴望变得异常迫切。本书详尽考察了伊比利亚半岛上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王国如何整合资源,通过国家意志而非单纯的商业冒险精神,推动了早期探险活动的国家化进程。 我们探讨了早期的航海技术瓶颈——例如对远洋洋流和季风规律缺乏系统认知,以及如何通过对卡拉维尔帆船(Caravel)的结构优化和天文导航仪器的引进,逐步实现了远洋航行的可行性。这些技术进步并非孤立发生,而是与中世纪晚期在意大利城邦和北非港口积累的海洋经验实现了关键性的融合。 第二部分:地理的重塑——世界地图的诞生与修正 本卷的核心在于展现“地理实体”如何从想象变为经验,再变为精确的科学描述。我们细致分析了葡萄牙人在非洲西海岸的“尝试性扩张”战略——设立贸易站(Feitoria)而非立即殖民,这是一种基于经济效率和风险控制的早期全球化模型。 重点章节深入探讨了《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背后的权力博弈。这个条约不仅仅是教皇划分势力范围的政治宣言,更是对新发现土地的经济主权和潜在财富分配权的早期界定。通过对原始地图学文献的解读,我们揭示了诸如马可·波罗的游记、皮里·里斯地图等关键文本,是如何在“神话”与“实测”之间拉扯,并最终引导探险家们走向既定目标,或意外发现新大陆的。 更具开创性的是,本书首次系统梳理了新世界动植物、矿产资源(尤其是白银)如何逆流而上,通过大西洋贸易网络反哺欧洲经济,引发了价格革命,并间接催生了现代金融体系的萌芽。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资源掠夺故事,而是一个复杂的“全球物质循环”的开端。 第三部分:文化碰撞与知识的“失真” 大航海时代对人类知识结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这种冲击远超地理范围本身。本书将重点剖析欧洲人面对“他者”文明时的心理机制和文化反应。 我们详细分析了“征服”过程中的信息过滤系统。欧洲的传教士、商人、殖民官员,他们的报告和信件构成了欧洲对新大陆的初级认知。然而,这些文本充满了傲慢、误解和为了迎合资助者而进行的夸大叙事。例如,对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的记录,往往被置于“野蛮”与“待救赎”的框架内,严重遮蔽了这些文明原有的复杂社会结构和高超的工程技术。 一个重要的论点是,这场全球接触导致了欧洲中心主义的结构性固化。通过比较欧洲对非洲奴隶贸易的道德辩护文本与美洲原住民的口述历史残片,本书试图揭示“历史书写权”如何被早期殖民力量牢牢掌握。文化变迁不仅是美洲的单向失落,也是欧洲认识论的一次深刻的、但常被美化了的自我确认。 第四部分:帝国的兴衰与海洋霸权的转移 本书的最后部分将目光投向了十七世纪,即海洋霸权由伊比利亚半岛向荷兰和英格兰转移的关键时期。这一转移并非简单的军事胜利,而是由更高效的商业组织形式和更灵活的资本运作所决定的。 我们深入分析了股份制公司的兴起——如荷兰东印度公司(VOC)的运作模式,它如何将国家权力、军事实力和私人资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结合起来,有效地降低了远洋贸易的个体风险,并迅速积累了巨额财富。这与西班牙帝国依赖王室垄断和贵族特许的僵硬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 最终,本书总结道,大航海时代不仅绘制了我们今日所见的全球地理轮廓,更关键在于它重塑了人类对“空间”、“财富”和“他者”的理解。它开启了一个不可逆转的全球化进程,其遗留下的政治经济结构与文化冲突,至今仍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所处的时代。它是一场关于勇气、贪婪、误解与知识极限的宏大史诗。 ---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林宣宏


  學歷:
  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 碩士畢業

  經歷:
  揚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雅哥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臺中縣電腦商業同業公會 理事長
  臺灣省電腦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 理事長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電腦技能基金會 董事
  豐原國際青商會 會長
  國際青年商會中華民國總會1994常務監事
  桂將公關顧問有限公司 董事、執行長
  清海醫院 董事、董事長
  台中市仁社 創社長
  學子園書院有限公司 董事
  葫蘆墩國際同濟會 會長
  台灣七寶軒有限公司 藝術總監
  財團法人台灣同濟兒童基金會 執行長
  樹漆林文史工作室 漆器、漆畫藝術創作
  台灣漆藝協會 理事長
  大葉大學 兼任講師
  臺中縣政府公共藝術審議委員會 委員
  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 2013~2014秘書長
  臺中市政府公共藝術審議委員會 委員
  財團法人新道文教基金會 董事
  國際龍族愛心餐協會  秘書長
  財團法人媒體識讀教育基金會 董事
  林美術館 籌備館長

  作者林宣宏  出版經歷:
  ●白話電腦入門(擔任:作者)
  ●監事是社團的民意代表(擔任:作者)
  ●豐原葫蘆墩文化~二十世紀回顧紀錄(擔任:作者)
  ●2008臺灣漆藝~豐原八國聯展畫冊(擔任:理事長、主編)
  ●文化部—世紀蓬萊塗 • 臺灣百年漆藝之美畫冊(擔任:策展人、主編)
  ●文化部—2017亞洲漆藝典藏展畫冊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擔任:策展人、主編)
  ●農委會林務局—樹漆傳統工藝(擔任:主編)
  ●中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漆藝創作研究—以林宣宏為例(被研究出版)
  ●社會團體 開會秘籍(擔任:作者)

图书目录

推薦序一:會議是一種社會科學,也是一種人文藝術
推薦序二:會議是非營利組織的決策工具
推薦序三:把會開好,勝過把會開滿
推薦序四:「議」通百通,助人我共好,促群己同行
推薦序五:因緣聚會
編者序

第一章 開會議事的演進
1-1 議事規則的源起
1-2 羅伯特議事規則
1-3 西方開會的基本精神與原則
1-4 議事學東來
1-5 民權初步
1-6 貴會採用什麼議事規則

第二章 社會團體開會的基本認知
2-1 社團與社團法人的不同
2-2 社會團體開會的目的
2-3 社會團體開會是怎麼進行的?
2-4 會議的工作人員
2-5 出席會議前的準備
2-6 會議中的進退應對
2-7 具備邏輯性發言的三大要素
2-8 發言要有說服力
2-9 發言內容力求簡潔明瞭
2-10 會說話的人,也要會聽話
2-11 具備說服力的聲音訓練
2-12 提出精確度高的會議詢問
2-13 掌握出席會議的時間
2-14 令人討厭的發言及態度
2-15 失言就應該誠心誠意的道歉
2-16 消除緊張、害羞的技巧
2-17 發言如何講重點
2-18 會議提案單
2-19 個人發言品質檢測表

第三章 會議禮儀
3-1 接待引導的禮儀
3-2 交換名片的禮儀
3-3 介紹的禮儀
3-4 握手的禮儀
3-5 進入電梯的禮儀
3-6 進入會場的禮儀
3-7 找座位的禮儀
3-8 倒茶水的禮儀
3-9 會議中的禮儀
3-10 發言的禮儀
3-11 攝影的禮儀
3-12 頒獎人與受獎人雙方站立的位置
3-13 別忘了稱讚感謝工作人員
3-14 送客的禮儀

第四章 理事長主持會議的技巧
4-1 落實提案人必須寫好,提案及說明和辦法
4-2 在理事會前,先舉辦會前會
4-3 提案分類,把比較容易通過的提案排在前面
4-4 布置或創造輕鬆氣氛的會議場所
4-5 會議前柔軟身體、疏鬆筋骨
4-6 設定會議結束的時間
4-7 會長和會員對賭,也能提高會議的效益
4-8 會議主席要引導發言的方向
4-9 男女一起開會,氣氛好效果好
4-10 內隱知識與經驗知識的結合
4-11 開放列席人員也能發言
4-12 會議中主席適時提問的技巧
4-13 會議中腦力激盪,怎麼玩
4-14 妨礙會議的行為,如何處理
4-15 會議進行停滯,怎麼辦
4-16 遇到發言喋喋不休的人,怎麼辦
4-17 遇到沉默不語,怎麼辦
4-18 發生激烈的爭辯,怎麼辦
4-19 討論偏離主題,怎麼拉回來
4-20 怎麼誘發反對意見
4-21 如何安撫少數意見
4-22 議案討論如何結論,進行表決
4-23 善用無異議認可
4-24 兩面俱呈的表決
4-25 鼓掌通過是不合法且無效的
4-26 提案討論表決的技巧
4-27 什麼是可決
4-28 議事鐘、議事槌的使用
4-29 會議主席是思想交流的交通指揮
4-30 主席如何順利完成會議的重點
4-31 視訊會議怎麼召開也要懂
4-32 會議結束前,主席結論說什麼

第五章 會議攻略
5-1 開會成本高要有效益
5-2 不同團體有不同的議事規則
5-3 意見不同又不想造成爭執的方法
5-4 破解對方警戒心的方法
5-5 會議中的反問法
5-6 開會提升會員的能力並促進會務昌隆
5-7 開會是可以活化腦部的潛能開發
5-8 開會是尋求最好的決議
5-9 誰適合做會議紀錄
5-10 理事會監事會應該分別召開
5-11 臺灣普及版的理事監事聯席會議
5-12 督導各級人民團體的理事監事聯席會議
5-13 理事監事聯席會議的主席
5-14 理事監事聯席會議,實際執行的探討
5-15 財務審查的正常程序
5-16 在章程增加會議依據的規範
5-17 為什麼要召開第1次臨時會員大會
5-18 美國議事講師的道德守則
5-19 會議品質的檢測表

第六章 會議規範,逐條解釋說明  (1~100條,舉例、說明、解釋)

第七章 會議前的準備

7-1 會議的名稱
7-2 會旗的布置
7-3 新會員宣誓入會及理事監事宣誓
7-4 提案必須簡單明確
7-5 議程先建議事項、再臨時動議
7-6 理事會參考議程及席位安排
7-7 監事會的參考議程
7-8 月例會的參考程序
7-9 會員大會的參考議程
7-10 開會物品準備清單
7-11 用行李箱裝開會物品
7-12 預約找會議場地
7-13 準備電腦、投影機、螢幕和白板
7-14 測試音響設備
7-15 會議場地的布置
7-16 萬國旗的正確插法

第八章 開會通知與會議紀錄
8-1 公文寫作的相關法令
8-2 函的公文範例
8-3 函的公文結構
8-4 公文寫作的要領
8-5 行政院公文電子化處理方案
8-6 政府函的公文
8-7 開會通知單的格式
8-8 行政院開會通知單
8-9 內政部開會通知單
8-10 國慶籌備委員會開會通知單
8-11 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開會通知單
8-12 會議紀錄
8-13 第一次理事會的會議紀錄
8-14 第一次監事會的會議紀錄
8-15 同濟會函送理事會會議紀錄的公文範例
8-16 青商會理事會的會議紀錄範例
8-17 會員大會的會議紀錄範例
8-18 函送會議通知及會議紀錄給內政部
8-19 函送會議通知及會議紀錄給縣市政府
8-20 印信的使用規定
8-21 印信使用於公告、獎狀、聘書、證書及感謝狀的範例

第九章 理事會的演練劇本
9-1 理事會的議程
9-2 理事會演練劇本

第十章 視訊會議
10-1 行政院電子化會議作業規範
10-2 內政部解釋視訊會議
10-3 視訊會議的禮儀規範
10-4 Zoom視訊會議軟體
10-5 Google Meet視訊會議軟體
10-6 LINE視訊會議軟體
10-7 Lifesize視訊會議軟體
10-8 社會團體修改章程迎合視訊會議
10-9 跨國視訊會議的議事規則範例

第十一章 社會團體法草案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7105764
  • EISBN:9786267151143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65.4MB

图书试读

推薦序一

會議是一種社會科學,也是一種人文藝術
張維清(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 第48屆總會長)


  議事規則是落實社團治理的工具之一,是一種推進社會誠信和公平程序有效的工具書,可惜體制內的學校並沒有教「會議規範」,是出社會參加社團,每一位會員必修的學分。

  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面對全國各縣市,鄉、鎮、市、區所屬的同濟會,每一年一屆有很多是新會長、新朋友,加入國際同濟會,很多沒有參加過社團開會,而國際同濟會每個月要召開理事會、月例會,還有年度的會員大會,社團常開會是社團新鮮人和新會長,必須學習的民權初步。

  新會長在就任前,參加各區舉辦的「會議規範」講習,聽過「會議規範」條文解釋的課程,或自修看過「會議規範」一百條,但是真正擔任會長、擔任會議主席,當宣布會議開始起,生手的會議主席,常常腦筋一片空白,不知道說什麼?常見坐旁邊的輔導會長,協助引導會議的進行。

  國內就欠缺一本社團開會的引導書籍,如今這本書的誕生,有助於生手會議主席、社團新鮮人,參加開會實務運作上,很好的參考書。

  作者宣宏兄,二十多年前參加國際同濟會,在26屆曾任台中縣區葫蘆墩國際同濟會的會長、36屆台中縣區主席、多屆總會委員會的主委及40屆總會秘書長,社團的經歷相當完整。

  為了接任,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48屆議事委員會主委,他以過去參加團體,豐富的議事經驗與學養,深入淺出用白話解說議事的運作,有系統的融入企業管理知識,探討開會的相關應用。

  從開會前的準備工作,到開會劇本的演練及開會通知和會議紀錄的正確公文製作,開會實際會遇到的問題及應對的答案,編成這本書,提供全套開會的範例與說明,可以快速幫助會長主持會議,出席的理事、監事,列席的會員,了解開會時不同角色的扮演。

  尤其提出,個人發言品質檢測表、會議品質檢測表,是社團議事學上的創新,可以提醒會議前、會議中,應該注意的工作項目,將有效提升開會的品質,這是一本提供講習或自修很好的參考書。

  為了國際同濟會開會更順暢,國際同濟會未來更好,而促成這本書的出版,維清代表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非常的感謝宣宏議事主委,辛苦編書,將開會經驗不藏私的公開,並集結成冊出版流傳的付出和貢獻!

  《社會團體 開會秘籍》是一本值得您投資學「問」的好書,維清迫不及待的要將這本書推薦給您!

  這是一本有效學習引導開會的珍貴寶典,希望您每次開會都能運用書中的技巧,可以很快得到大家的共識,達到開會解決問題的目的,進行有效益又圓滿成功的會議。

推薦序二

會議是非營利組織的決策工具
蕭成益(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 第49屆總會長)


  國家社會是由政府、企業和非營利組織,三個部門組成。政府部門訂定及執行公共政策,企業部門扮演市場機能的角色,非營利組織和政府是夥伴關係,舉辦各種社會服務活動,幫助政府做不到的公益事項,處理前兩部門沒有涵蓋的事務,這三個部門緊密結合,才能使得國家社會的運作順暢,民眾可以得到最周全的照顧。

  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是許多非營利組織之一,關懷兒童、無遠弗屆Serving the Children of the World,48年來現在台灣已經有四百多個分會,一萬七千多位會員,分怖在全國各縣市、各鄉鎮市區中,秉持一步一腳印的精神,致力服務兒童與社區,共同建立國際同濟會的公益品牌形象。

  內政部在110年,頒109年度【全國社會團體公益貢獻獎】之【金質獎】,再度頒給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全國約有6萬個非營利組織的社團,等於榮獲「全國非營利組織的金馬獎」,國際同濟會多年榮獲殊榮,實在不容易。

  作者宣宏兄和我,都擔任過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秘書長,熟悉總會各項運作,又是國際同濟會早期完成碩士學業,且在大學兼任講師的會員,我們都希望有機會服務總會、參與經營的時候,能夠將研究非營利組織運作的知識,導入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提升經營效率及公益形象。

  《社會團體 開會秘籍》,這本書記錄開會議事的演進、西方議事規則的源起,到議事學怎麼來到東方,始於國父孫中山先生的「民權初步」及內政部頒布「會議規範」,細說非營利組織開會的基本認知,解釋議事規則、活化法條、活用案例說明,及會長主持會議的技巧、也提供理事會,開會的演練劇本,提供讀者清楚了解開會的過程及細節,可以幫助非營利組織決定做公益的各項會議,能夠圓滿順利。

  書中有開會通知、會議紀錄,正確公文寫作的範例,有效彌補同濟會秘書長或秘書小姐不是公務員,沒有接受正確公文寫作的訓練,可以改善同濟會對外正確行文的形象。

  會議禮儀篇,從接待引導、交換名片、握手、進入會場找座位的禮儀,細節到倒茶水的禮儀、會議中發言的禮儀等等,將可以提升同濟會員的素質和彬彬有禮的氣質。

  最後一章,社會團體法草案,提供讀者提前部署了解,「人民團體法」是戒嚴時期管理人民團體的規定,大法官解釋違反憲法規定,人民有結社自由的保障。行政院106年院會已通過,內政部的「社會團體法」草案,並送請立法院審議中,預知未來政府將對非營利組織更鬆綁,要有迎接社團自治的準備。

  這是很容易看懂會議規範相關規定的一本書,是非營利組織開會議事,自修研習、體驗學習,很好的工具書,特別在此推薦!

  和宣宏兄討論,未來期待有更多非營利組織:領導統御、財務管理及公共關係的經營管理工具書誕生,協助培訓人文素養與專業知能兼具的非營利組織領導管理人才,進而促進非營利組織創新、樂觀與幸福的公民社會發展。

  共同期待提升非營利組織的功能和效益,一起發揚同濟精神,建立永恆友誼,奉獻利他之服務,建立良好美善之社會。

推薦序三

把會開好,勝過把會開滿
賴國洲(台灣電視公司 前董事長、政治大學、文化大學 教授、財團法人媒體識讀教育基金會 董事長、財團法人十大傑出青年基金會 常務董事兼執行長)


  認識林宣宏先生,是一種不斷驚喜與一連串驚嘆號的歷程,也是我個人臨淵羨魚之後,嘗試學習的榜樣與動力。

  驚喜與驚嘆,是因為宣宏兄不停歇的在追求自我人生的跨領域成長,而且他是深入其中專業,但又擅長於用樂觀且生活化的語言文辭,幽默地、創意地,自在自信地揮灑,如禪師般,讓人自然領悟其中。

  套用現代網路流行用語,這是宣宏的精采斜槓人生。而作為宣宏好朋友的我,愉悅地分享其中。

  這一次,宣宏兄要跟大家深入淺出地分享如何好好開會,把會開好,勝過把會開滿。

  開會能集中意見,使討論的事務更臻縝密與圓熟,民主社會是到處需要開會的時代,天天在不同的地方,都有會議在進行。

  根據調查,會議失敗包括:會議過於冗長、討論失焦、主持失控等等,都是沒有依照會議規範相關法規,循一定的規則,研究事理達成決議解決問題,以收群策群力之效。

  臺灣體制內的教育學程,並沒有教民權初步、會議規範,怎麼正確的開會,書局也沒有社團開會專用的工具書出版,所以造成很多社團沒有依循內政部頒布的會議規範開會,會議主席的理事長或會長,以自己的想法,溝通協調出結果,並不是依議事規則正確開會程序的決議,也是達到開會取得共識決議之一。

  宣宏兄事業上曾任,臺灣省電腦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理事長,參加過國際青商會、國際同濟會,都常常要開會,因三十年來熟悉參加社團開會需要什麼?欠缺什麼教材及範例?對社團開會議事才有幫助!

  針對社團開會前的準備工作、會議如何有效率進行的技巧,包括開會通知及會議紀錄的正確公文範本,都編寫在這一本非常實用的《社會團體 開會秘籍》。

  現代管理學,將理事長或會長的五項領導職能: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通過會議實踐社團的運作,從研討制定計劃到執行活動,引導並控制這個社團會務的運作。開會議事學、社會團體開會秘籍,是社會團體領導人必備的知識。

  迎接審議式民主的世代,如何透明化的、規則化的、互動化的,在平權與對等中,充分透過議事而交流,更是現代民主社會人士必修的學分。

  談了嚴肅話題,意猶未盡,再數說些作者宣宏吧!也許更有助於讀者理解作者宣宏書中的種種語重心長,體驗開會就是生活的語意境界。

  認識作者宣宏兄,始於青年服務工作的共事,謙謙君子、誠摯胸懷、熱心公益、創意很多。我們一趟日本學習之旅,驚訝地發現他對葫蘆的熱愛以及知識,這才了解他感恩他成長的家鄉豐原(舊地名葫蘆墩),從而浸潤於葫蘆文化。

  因葫蘆,宣宏涉獵漆料(天然的喔)與漆器。以後又看到他把漆與筷子作生活化結合。然後宣宏玩起泥土,創意地將陶瓷器與漆結合。葫蘆墩文化產業就他的碩士學位論文。其實,他是地方創生的先行者,社區營造與社區產業的實踐家。 

推薦序四

「議」通百通,助人我共好,促群己同行
宋偉民(中華議事學會 理事長、輔仁大學 現代議事學 副教授)


  因偶然在Line看到「議事討論社群」斗大的「議」字icon,對我長期研究和推廣議事學的人來說,是極為驚奇的。因為在台灣有關議事的團体和專家學者,還有fb、Line、微信等通訊軟体,我應該都略有所悉,但以「同濟會48屆議事主委 林宣宏」為名的社群,確屬首見。

  在台灣「青商會」是研究和推廣議事學的國際性社團,為該會的會務三寶之一。有部分資深會員轉而成立新社團,如:台灣議事效率促進會和幾個地方的議事效率促進會。也有如林宣宏主委青商會OB後加入同濟會,推廣議事學的研究與運用且績效卓著。

  但我未涉入僅限於聽聞,並未對該會的發展有全面的了解。突然間,竟有議事討論社群的建立,我立即加入,並馬上請教後了解,是林宣宏主委建立於2021年10月1日,同時,我暫停了正建立中的「人我共好,群已同行」Line社群,轉而邀請我原來多個Line群組的好友加入該Line社群,並開始與版主林宣宏主委有頻繁的連繫。

  去年12月12日,林宣宏主委因有行程北上,忙完之後特別撥空前來中華議事學會的劍潭辦公室探訪,相談甚歡,獲益良多。我也將30多年來所購置或收集的古今中外議事學書籍和議事相關小飾品相贈,留作紀念。

  林宣宏主委謙沖為懷,人際關係良好,更是多才多能,除其本業專長,擔任多項高階領導人,還熱心公共事務,參加許多性質不同的社團,歷經不同職務,身居會長、理事長等職務,績效卓著。因此體會到議事學理和議事規則,在人群社會中所發揮的,可以集思廣益,聽取多方意見,有效凝聚共識,達成決議,交付執行,尚可激勵士氣,促進各團體之團結、和諧與進步,功能強大。

  為了將自身之經驗與體會,傳送給更多熱心從事公共事務之人士,著力於《社會團體 開會秘籍》一書之著作。其中,有議事學理之緣起與演進,有基本議事之認知,有主持會議的技巧,有會議行政作業,有公文寫作,還撰寫演練劇本,並引進視訊會議相關法規與各式軟體,內容多元且豐富,足供專業研讀與開會實務參酌,令人感佩,特為推薦。

推薦序五

因緣聚會
陳勁達(台灣議事效率促進會 創會理事長)


  作者宣宏兄在台中豐原,我在新北板橋,都是三十年前先參加青商會、再參加同濟會,卻從未相遇,大概是緣分未到吧!

  我每次到豐原必去一家漆器工坊,欣賞漆器和購物,因為對漆器的喜愛,與宣宏兄初識於網路上看到天下雜誌的報導,漆藝家林宣宏慢工打造漆器藝術,肩負台中豐原風土藝術復興夢,以創意再現豐原新風采,優遊葫蘆墩難得糊塗,希望葫蘆墩重現江湖……。

  無意間再得知,他也是青商會員,與他搭上線後,有一次我受邀到台中講授會議規範,課後就從臺中搭火車到豐原與他相識,相見之時,一見如故、仿如多年好友,因為我們有共同的符號~青商人及我上課的會議規範話題,首次碰面相當興奮,無所不談,來之匆匆,去也匆匆,留下美好的回憶。

  我與同濟會結緣於,第30屆吳文樑總會長,透過他弟弟吳宗佑兄的推薦,介紹我和第33屆蘇文彬總會長認識,並邀請我在理事會上午用2小時介紹議事基本概念與演練,讓理事們目瞪口呆、瞠目結舌,進而要求再舉辦一次,是同濟會首次引進會議規範,距今15年了。

  同濟會在第35屆林秉暉總會長正式成立,會議規範委員會,推廣議事的正確運作。第36屆吳許巧冬總會長也邀請我去上課,之後屆別也常受邀為議事學上課,結識了很多稱我老師的朋友。

  作者宣宏兄的議事學知識,養成於青商會,三十年來運用於他的事業及社團,熟悉議事應用並不以議事講師自居,謙虛具備民權初步的好國民而已。

  為了接任同濟總會,第48屆議事委員會主委,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完成這一本「開會秘籍」,曾和宣宏兄討論:「秘籍」和「秘笈」的區別,現代漢語詞典上,「秘籍」是珍貴稀罕的書籍,含義具體且可以公開。「秘笈」給人神秘感,不輕易給人的秘方、秘訣,含義較抽象又不公開,既然要出版印成書,在書局公開上架販售,用「秘籍」很好。

  佩服宣宏兄,將「開會秘籍」分十一章單元,細說議事的由來和開會前後實務應用的技巧和案例,非常的豐富,很有參考和學習價值的實戰手冊,在此推薦。

作者序

林宣宏


  民主開會就是溝通,溝通須要有包容與妥協的氣度,民主開會的依據是建立在法制的基礎上,參加社會團體常常開會,必須要懂議事規範,是公民基本的民主素養。

  但體制內的學校,沒有教如何開會,去書局和網路書店,也找不到社團開會的書籍,才想用三十多年來,參與商業團體、政治團體及社會團體,學到開會技巧和心得,在還沒有年老失智之前,以心得回憶的方式,整理編寫這一本書,提供社團的會員、理事、監事、主持會議的理事長、會長、社長及需要準備會議資料,函送開會通知、會議紀錄的秘書長及行政人員,議事相關法規說明和會議文書作業的範例。

  書中解釋「議事規則」活化法條、活用案例的說明,希望能夠如莊子的一則寓言,出自莊子.養生主「庖丁解牛」:比喻殺牛的廚師,如果對牛的身體結構不清楚,亂砍要費很大的力氣,又會弄巧成拙,如果先透澈瞭解全部的關節所在,在肢解時就知道從那裡下手,可以輕鬆又得心應手的肢解切割,運用自如,一切問題皆可迎刃而解。

  議事學,是民主社會的通識學科,面對社會團體的成員,不能像在大學教議事的學術理論、個案研究、議事管理研究等等。

  本書盡量用白話,淺顯易懂的案例說明,可降低很多人面對開會的困擾,有人一聽到開會是依照「會議規範」就有恐懼感,希望讀者看完本書,你可以輕鬆的、笑笑的說,我也了解開會的議事運作、了解會議的規範了。希望「開會秘籍」因地制宜,適合不同語言開會,可以增加讀者主持會議的功力,領導社團可以超凡入聖,更有自信。

  在臺灣推廣議事的工作,有明確的規則為工具,會議就能集智廣益、拓寬言路、凝聚共識,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科技的發達,對公民權完整的尊重,期待議事學的發展有五項:一、從規則明示到對事不是對人的精神。二、從僵硬條文到重視實務演練。三、從幹部培訓到會員普及通識。四、從決議探討程序的正義。五、從實體會議到視訊會議的運用。開會議事是社團自治的基礎,可以加深議事學的推廣研究及廣度與深度,期待大家一起努力。

  人一生的成就,有一種事業上的成就,是身份地位的頭銜、名聲、財富,是追求普世價值的成就。另一種是參加社會團體為公益志業付出,使人心靈平靜、感覺美好愉悅,是生命上的成就。

  參加社會團體交朋友,為了公益活動,必須參加很多會議來共同決策,所以議事規則不能因過於困難到影響會務運作,成為做公益的絆腳石。

  開會的議事運作應該是簡單促成做公益、做功德的催化劑,取而代之,是參加社團獲得心靈上快樂和成長的成就,是無法量化的精神糧食。

  去參加開會,就是去結合社會資源、去貢獻智慧,開心完成大家想為社會做服務的公益志業,也是佛教談到慈悲「利他」度眾生;主耶穌要求我們要全心全力愛人,實踐基督徒「利他」的愛德;達爾文(Charles Darwin)1871年的演化論提出「利他」是人類演化的產物,是人類文明的基石;同濟會的信條中,發揚同濟精神,奉獻「利他」之服務,建立良好美善之社會等等,都是鼓勵養成幫助他人的習慣。

  預防醫學曾研究「利他」的測試:下雨天開車出去,看到路旁美女在淋雨,送一把傘給她,你的開心有多大呢?經過Hi快樂指數(happy index)實驗測試結果,等於老闆給你加薪的開心指數,等於讀書終於畢業的喜悅,這種幫助他人獲得快樂心情,同時身體內的自然殺手NK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和T細胞,免疫功能也會成長4倍,提高抗癌免疫力,可以減少生病,維護健康的效益。

  所以,去開會、去貢獻智慧、去幫助他人的社會公益,可以得到利他、開心、快樂和健康的回報,比賺錢更好的成就,是生命上利他的成就,期待讀者去社團開會,也可以帶回去,開心、快樂和健康的收獲。

  感謝好友:張炳中兄,退休於台中縣社會局及台中市政府研考會、法制局長等,以四十年主管核稿的經驗,惠予許多校正。

  特別感謝,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第48屆張總會長維清兄和蕭候任總會長成益兄,對宣宏編著這本書的肯定和支持。媒體泰斗賴國洲博士,亦師亦友的長期厚愛和照顧。臺灣議事學界聲望崇高、受人敬仰的宋偉民副教授、陳勁達老師,每一位都惠賜推薦序文,幫助讀者認識本書,讓本書倍增光彩,萬分感謝!

  本書在新冠疫情期間完成,謬誤或遺漏之處,恐難避免,還有許多有待開發、啟發的議題,還有許多可以延伸創新的心靈省思,敬請議事先進和讀者,不吝指教,俾供日後修訂,可以提供社團更齊全、更完善的議事參考,是我的理想,希望藉由本書將這一份心意傳播出去。

用户评价

评分

翻開市面上絕大多數的「管理學」或「溝通技巧」書籍,它們大多著眼於大企業或高階主管的場景,講的都是策略布局、KPI設定,聽起來非常「高大上」,但跟我們基層里民大會、學校家長會的實際情況完全脫節。我們需要的不是「領導力宣言」,而是「如何應對阿嬤問:『我家門口那棵樹是不是該砍了?』」這種接地氣的實戰手冊。我猜這本《開會秘籍》應該會非常強調「程序正義」在基層的重要性。因為在資源有限、意見分歧大的情況下,如果程序走錯一步,很容易被有心人士抓住把柄。我特別希望看到關於「會議記錄的藝術」的部分。好的會議記錄不只是流水帳,它應該是團隊決策的法律依據,同時也要能清楚反映決策的脈絡。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份範本,教我們如何在不美化事實的前提下,讓記錄看起來專業、權威,又不會惹惱任何一方,那我就會毫不猶豫地推薦給所有在社團裡打滾的朋友。總之,我期待的是一本能「教人做事」而非「教人講大話」的實戰工具書。

评分

說真的,在台灣當個社團幹部,最怕的不是沒人參與,而是「參與太多無效意見」。你看過那種會議嗎?明明主題是討論社區花圃該種什麼花,結果十分鐘後大家開始砲轟清潔人員的打掃不確實,最後花圃的事不了了之。我參加過好幾次這樣的「失控會議」,每次都覺得時間像被吸血鬼吸走了一樣。這本書如果真的能教會我如何「控場」,那我願意奉它為神作。我不是要當獨裁者,而是希望討論能聚焦在重點上,不要讓少數幾個愛發言的人綁架了整個會議的進程。我比較好奇的是,它有沒有針對「電子化會議」提供對策?畢竟現在很多地方都開始推動線上視訊會議,那種沒有實體壓力的環境下,大家更容易跑題,甚至出現「背景音干擾」或「技術性缺席」。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跨越時空限制的溝通技巧,比如如何用線上投票系統確保公平性,或是如何設計線上提問機制來篩選意見,那絕對是跟上時代的厲害。畢竟,誰想在疫情後還要花兩個小時聽一場大家都在滑手機的無聊會議呢?我希望它能幫我把會議效率提升到足以讓大家「期待」參加的程度。

评分

這本書光是書名就讓人會心一笑,簡直是辦公室或社團裡的神隊友必備聖經!我最近剛好接手我們社區管委會的文書工作,每次開會前都搞得焦頭爛額,光是確認議程、發通知、紀錄這些瑣事就佔去我一整個週末。我原本以為開會就是大家坐下來,把事情講一講、表決一下就沒事了,結果光是「議事規則」這一塊就一堆眉角,搞得大家七嘴八舌,最後決議常常被質疑合法性。我記得上次光是為了「停車場劃線」這件事,開了快四個小時,最後還因為程序瑕疵,隔週得重開一次。這本書如果早點出現,我簡直可以省下好幾疊衛生紙和無數個失眠的夜晚。我現在最期待的就是它裡面會不會有那種「萬用模板」,可以直接套用在各種不同性質的會議上,像是股東會、同學會、或是朋友間的「分手協調會」(開玩笑的啦),但說真的,如果能把那些冗長又讓人昏昏欲睡的官腔用語,轉化成清晰、有力又充滿人情味的講法,那這本書的價值絕對就不只是一本秘笈,根本是社團經營的救星。我已經開始幻想下次會議,我可以優雅地引用書裡的某個章節,讓那些老愛找碴的鄰居閉上嘴巴,然後我們能準時在晚餐前散會!

评分

我這幾年都在觀察,許多團體之所以難以運作,核心問題都在於「權力結構」與「溝通障礙」的交織。尤其在傳統的協會或公會裡,那些老幹部們往往有一套行之有年的「潛規則」,新進的年輕人根本無從下手,光是學會「怎麼開口」就已經很不容易了。我希望這本《開會秘籍》能提供一些破解這種僵局的方法。它會不會談到如何溫和地挑戰「傳統」?例如,當有人堅持用半小時讀完一份大家其實早就收到的公文時,有沒有一句話能讓他優雅地跳過?更重要的是,它對「衝突管理」的著墨會不會很深?在台灣的社團文化裡,很多事情都是「不好意思講開」,表面上和氣收場,私底下卻累積了更多怨氣,等到下次選舉時就爆發出來。我期待的秘訣是那種能讓大家在檯面上解決爭端,而不是私下鬥法的技巧。如果能學到如何讓「反對者」感覺到自己的意見被認真對待,即使最後沒有採納,也能心服口服地支持決議,那這本書的實用價值簡直無可限量。

评分

坦白說,當初看到這個書名時,第一個反應是「這不就是一本教人怎麼把無聊事情變不那麼無聊的書嗎?」但仔細想想,台灣人開會的文化,很多時候是建立在「情理」大於「法理」的基礎上。如果這本書只是照本宣科講議事規範,那大家回家看公文就知道了,何必花錢買書?我更在乎的是它如何處理「人」。例如,當會議主席是個「老好人」,不敢得罪人,常常在關鍵時刻閃爍其詞時,這本書能提供給其他與會者哪些工具來自助?或者,它有沒有提供一些「非正式溝通」的技巧,讓重要的決策能在會前就達成初步共識,避免在會場上變成「公審大會」?我對「時間管理」的部分也很有興趣,因為在台灣,會議常被當成「社交時間」,大家遲到是常態。如果書裡有提出一套行之有效、又不失禮貌地催促大家準時開始和結束的策略,那簡直是革命性的。我希望它能讓我體會到,一個高效、有建設性的會議,其實可以成為凝聚團體向心力的最佳方式,而不是耗損精力的黑洞。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