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島語言Ⅲ (電子書)

南島語言Ⅲ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白樂思
图书标签:
  • 南島語系
  • 語言學
  • 台灣原住民族語言
  • 菲律賓語言
  • 馬來西亞語言
  • 印尼語言
  • 語言演變
  • 比較語言學
  • 歷史語言學
  • 電子書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識台灣原住民族各族群的語言
了解印度洋、太平洋國家語言狀況
送給南島語言學界的珍貴禮物

  白樂思(Robert Blust)教授是國際知名南島語言學權威學者,《南島語言》專書是近年來南島語言學極為重要的論著。白樂思教授著作等身,備受推崇,本書是他集大成的論著。

  南島語言北起台灣,南至紐西蘭,西至馬達加斯加島,東至復活節島,地理分布最廣,佔全球約三分之二的面積,共有一千多種語言,總人口已超過四億三千萬。南太平洋的上萬個島嶼,語言和方言的分布錯綜複雜,相關的調查研究報告散見於世界各地,白樂思教授都鉅細靡遺的敘述說明。

  2009 年本書首次正式出版,而後作者又陸續修訂補充,於 2013 年推出電子版。本譯著由六位南島語專業的學者李壬癸、張永利、李佩容、葉美利、黃慧娟、鄧芳青分工翻譯並補充註釋。

  這是第一本由單一作者執筆,試圖描述整個龐大南島語族的著作,不管在廣度與深度都很難有其他書可以超越,在南島語族 1250 個語言中,本書所提及的語言就有 812 個,在內容方面則是涵蓋了南島語族的環境及文化介紹,南島民族所居住的各個地理區塊都有涉及,並有語言結構的介紹(包括語音、音韻、構詞、句法等)、關於南島語研究的發展史、原始南島語音韻構擬、分群的假說等重新評估,作者亦提出其看法。

本書特色

  對於首次接觸南島語的讀者:提供全面的介紹和深度的內容。

  對於本身從事南島語研究的學者:本書幫助讀者能從中理解其所研究的語言在龐大的語族中所處的位置,並檢視其所研究的語言結構在廣大語族中的獨特性或其與其他語言的共通性。

  對於非從事南島語研究的學者,特別是從事歷史語言研究的讀者:本書以實例說明一個語族的親屬關係如何建立,如何構擬原始語言,在當中所需要考量的細節,以及在過程中,不同學者對於相關現象的解釋及論證。
 
《失落的星图:亚特兰蒂斯文明的最后一瞥》 作者: 阿莉西亚·冯·霍夫曼 (Alicia von Hoffmann) 译者: 林之远 出版社: 寰宇文化研究社 出版日期: 2024年11月 --- 内容简介 本书并非探讨任何已知的语言学分支,亦未涉及任何已出版的地区方言研究。它是一部结合了考古学、海洋地质学、古代神话学以及密码破译学的非虚构探险史诗,聚焦于人类历史上最引人入胜的谜团之一——亚特兰蒂斯。 《失落的星图:亚特兰蒂斯文明的最后一瞥》并非一本简单的历史叙事,而是作者阿莉西亚·冯·霍夫曼博士,一位在深海考古领域享有盛誉的独立学者,历时二十余载的心血结晶。本书详尽记录了她及其团队如何一步步接近一个被时间与深海掩埋的文明的真相,揭示了亚特兰蒂斯在沉没前夕的社会结构、技术成就以及其最终毁灭的真正原因。 第一部分:迷雾中的坐标 本书的开篇,作者首先审视了历史上所有关于亚特兰蒂斯的记载——从柏拉图的对话录到中世纪炼金术士的晦涩笔记。霍夫曼博士摒弃了对神话传说的盲目崇拜,而是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基于地质学证据的分析方法。她指出,许多古典文献中关于“柱子”、“环形岛屿”和“强大水流”的描述,并非完全是虚构,而是对特定地理现象的扭曲记录。 通过对大西洋洋中脊和某些特定海域的深海磁异常数据的交叉比对,作者团队锁定了一片位于亚速尔群岛西南方向、水深超过四千米的“异常平静区”。这个区域的声纳图像显示出明显的几何结构痕迹,这为接下来的实地考察提供了第一个坚实的物理锚点。 第二部分:深海的守望者 本书的重点在于实地考察阶段。霍夫曼博士详细描述了她如何筹集资金、组建跨学科团队,并克服深海潜水技术与高压环境带来的极限挑战。读者将跟随她的潜水器“海神之眼”深入幽暗的海底世界,目睹那些被数百万年沉积物覆盖的宏伟遗迹。 不同于以往的“寻宝式”考察,霍夫曼的团队采用了一种非侵入性的三维激光扫描和化学分析技术。他们发现的并非金银珠宝,而是一系列复杂的水下结构: 1. “声波共振塔”的残骸: 描述了一种利用特定频率的海洋声波来稳定海岸线,甚至可能用于能源传输的装置。这些残骸的合金成分至今仍让材料科学家费解,它包含了多种地球上罕见的同位素组合。 2. 能源核心的遗址: 在一个巨大的圆形穹顶之下,团队发现了熔融状的石英晶体簇。通过对残留能量印记的分析,霍夫曼推测亚特兰蒂斯文明的核心动力并非基于燃烧或裂变,而是一种对地核能量流的某种“引导”技术。 3. “记录之厅”的发现: 这是本书中最具争议的部分。团队在一处封闭的、被特殊矿物涂层保护的密室中,发现了数以百计的“记忆板”。这些板材的物理特性使其能够抵抗深海的腐蚀。这些板上刻画的并非文字,而是高度抽象的符号和三维结构图。 第三部分:文明的自毁与警示 霍夫曼博士投入了数年的时间,与语言学家、数学家以及符号学专家合作,试图破译“记忆板”上的信息。她认为,亚特兰蒂斯的知识体系是高度整体化的,他们的“语言”是数学、音乐和几何的结合体。 本书的最高潮,是作者对亚特兰蒂斯文明最终崩溃的重建。她认为,导致其沉没的并非外力,如海啸或陨石撞击,而是他们自身对核心能源的过度开发和滥用。 “记忆板”揭示了一个令人心寒的事实:当亚特兰蒂斯人试图将他们的能源系统扩展到全球范围内,以实现对全球气候的“完美调控”时,他们无意中触发了一场全球性的地壳共振。这种共振导致了地幔物质的剧烈活动,引发了大规模的板块运动,最终将这座位于技术顶峰的岛屿文明瞬间撕裂并沉入深渊。 本书的价值 《失落的星图》不仅仅是一部关于一个失落文明的探险记录,它更是一部深刻的、关于技术伦理和人类局限性的警世恒言。霍夫曼博士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将缥缈的传说拉回到坚实的物理证据面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视角,去审视我们自身文明的进步轨迹。 本书的插图和图表部分,收录了大量首次公开的深海扫描图像、金属结构分析报告以及初步破译的符号图谱,为热衷于古代科技和深海考古的读者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它挑战了我们对“进步”的传统定义,并迫使我们反思:我们是否正在重复一个早已被深海铭刻的错误? --- (本书内容与南岛语言学研究领域、电子书籍出版格式或任何已知的语言学专著无任何关联。)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白樂思(Robert Blust)


  白樂思教授是南島語學界最具權威的學者之一, 1967 年自夏威夷大學獲得人類學學士學位,之後改攻讀語言學, 1974 年取得夏威夷大學語言學博士學位,在進入夏威夷大學任教之前,亦曾服務於澳洲國立大學以及荷蘭萊登大學。自 1969 迄今發表超過 200 篇的期刊論文、七本專書,以及 29 篇關於南島語研究專書的書評,專長研究領域涵蓋語音學、構詞學、原始語言構擬、分群假說以及語言與文化等方面的議題,是為多產的著作家,其所發表文章的質與量,可說當今無人能及。其所親自調查過的南島語共有 100 種,區域涵蓋台灣、菲律賓、婆羅洲、東南亞大陸、蘇門答臘、爪哇-峇厘、蘇拉維西、東印尼、麥克羅尼西亞、美拉尼西亞,調查時數從 6 小時到 450 小時不等。其中,白樂思教授所調查過的台灣南島語包括:邵語、噶瑪蘭語、巴宰語、阿美語、排灣語以及賽夏語,其中整理出版的邵語辭典,內容精深、詞彙豐富,為台灣南島語詞典中的曠世巨作之一。

  此外,白樂思教授於 2010 年開始與 Stephen Trussel 合作建置南島語比較辭典(Austronesian Comparative Dictionary, www.trussel2.com/ACD),共有兩萬多筆構擬的原始形式(proto forms),這是截至目前為止最龐大的南島語研究計畫,也是白樂思教授書寫本書第八章及第九章時的基礎。白樂思教授者對於整個南島語的認識,在當今世代下幾乎無人能出乎其右,本書可謂是作者數十年研究的精華。

譯者簡介

李壬癸


  美國夏威夷大學語言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中央研究院院士。

張永利

  清華大學語言所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研究員。

李佩容

  英國艾塞克斯大學描述語言學博士,現任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教授。

葉美利

  台灣師範大學英語所博士,現任清華大學台灣語言研究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黃慧娟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語言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鄧芳青

  澳洲國立大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图书目录

第 8 構擬
8.0 導論  
8.1 學術史  
8.2 原始南島語音韻:一個關鍵的評估  
8.3 低於原始南島語層次的音韻構擬  
8.4 詞彙構擬  
 
第 9 音變
9.0 前言  
9.1 常見的音變類型  
9.2 罕見的音變類型  
9.3 音變的定量分析  
9.4 規律假設  
9.5 漂移(Drift)  
 
第 10 分類
10.0 導論 
10.1 親屬關係的建立  
10.2 南島語言的對外關係
10.3 分群  
10.4 遷移理論  
 
第 11 南島語研究學界
11.0 簡介 
11.1 學者數量與主要的南島語學術中心  
11.2 定期會議  
11.3 期刊著作  
11.4 各語系學界指標  
11.5 南島語言學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索引。
人名索引
 
 

图书序言

  • ISBN:9789570863925
  • EISBN:9789570864243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5.5MB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剛拿到這本《南島語言Ⅲ》的電子版時,心裡其實有點忐忑,畢竟「Ⅲ」代表著這是一個系列的延續,擔心如果沒讀過前兩本,會不會看不懂。結果發現,作者在開篇就做了非常完善的回顧,即便我是中途加入的讀者,也能快速掌握研究的脈絡和核心概念。這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對「語言接觸與借用」的分析,尤其是在太平洋地區不同文化交流頻繁的背景下,語言是如何相互影響的。作者列舉的詞彙借用案例非常生動,有些詞彙的演變路徑,簡直就像一齣微型歷史劇。這本書的文字風格很注重邏輯推導,每個論點幾乎都有數據或田野調查作為支撐,讀起來讓人感覺很踏實,不會有那種空中樓閣式的空泛論述。對於非語言學專業的讀者,如果只是想了解南島文化的多樣性,這本書的某些案例分析章節也足夠精彩,推薦給所有對島嶼文化和語言變遷感興趣的朋友。

评分

我本來對「語言學」這塊不太感興趣,總覺得那是象牙塔裡的東西,但無意間翻到這本《南島語言Ⅲ》,竟然被它某些章節的敘事方式給吸引住了。這電子書的排版視覺效果很不錯,重點資訊的標註很到位,即使用手機小螢幕看,也不會覺得吃力。讓我驚訝的是,作者竟然能把這麼「硬」的學術內容,用一種近乎說故事的方式呈現出來。例如,當他們討論到特定詞彙在不同文化中的「語義漂移」時,描述的場景感很強,好像能看見那個語言在歷史長河中是如何被使用者「塑造」出來的。這本書的重點似乎不在於考證古老文字,更多的是著墨於當代語言的活力與韌性。對於想了解台灣原住民族語言的朋友,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宏觀的視角,讓我們知道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其實是全球語言多樣性地圖上非常重要的一塊拼圖。我特別推薦給那些對文化人類學有興趣,但又覺得傳統人類學書籍太過學術腔的朋友,這本的親和力高很多。

评分

坦白說,我買這本《南島語言Ⅲ(電子書)》主要是為了裡頭關於「聲調系統」的比較研究。我之前看過幾本專門講聲調的書,但大多都只聚焦在東亞大陸的漢藏語系,對於南島語系中聲調的出現與演化,資料相對較少。這本書在相關章節的論述深度,完全超乎我的預期。它不只是單純的比較,更試圖提出一個關於聲調「島嶼間傳播模型」的假說,雖然這個假說還在討論階段,但提供了很多新的研究方向。對於電子書這個載體,我個人覺得它的搜尋功能非常實用,當我在閱讀中遇到特定術語時,馬上就能跳到書中的索引或附錄查找定義,節省了大量的時間。閱讀體驗上,我會建議使用平板電腦來看,這樣對比圖表和語音轉寫時,視覺效果會更佳。總之,對於專攻語音學或想做跨語系比較的學者來說,這本書的參考價值非常高,是個不可多得的資料庫。

评分

說實在的,最近在忙工作,時間零碎得厲害,電子書的優勢在這時候就顯現出來了。這本《南島語言Ⅲ》我斷斷續續看了快一個月,每次都能從中找到新的啟發。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作者不只是單純地描述語言現象,更著重於「為什麼」會是這樣,那種深層的語法結構對比,真的讓人大開眼界。舉例來說,關於代名詞系統在不同島嶼間的演變差異,書中用了好幾個實際案例來佐證,那個論證過程非常紮實,讓我對人類語言的適應性和變異性有了更深刻的體會。我尤其喜歡它在章節末尾設置的延伸閱讀清單,雖然是電子書,但那些引用文獻的連結都做得很好,方便查閱。對我這種有點「學究氣」的讀者來說,這種細節處理非常加分。雖然有些部分涉及深奧的語音學理論,我可能需要邊查字典邊看,但整體閱讀的滿足感非常高,感覺自己的知識庫又擴充了不少。這本書的內容編排邏輯性極強,前後呼應,不會有那種東拉西扯的感覺,非常適合需要系統性學習的讀者。

评分

這本《南島語言Ⅲ(電子書)》光看封面設計就很有味道,那種低調的質感,讓人忍不住想點進去瞧瞧。我最近對語言學 really 著迷,尤其對南島語系這種廣泛分佈的語言群,一直很好奇它們背後的脈絡。這電子書的排版很舒服,閱讀體驗上比實體書方便多了,隨時隨地都能翻閱。我特別欣賞作者在處理複雜的音韻學問題時,那種抽絲剝繭的清晰度,不會讓人覺得太過艱澀難懂。尤其是對一些已經消失或瀕臨消失的方言的考察,光是從文獻中重構出來的過程,就已經是極大的學術貢獻了。我個人是從基礎的語言學入門,對於深入的歷史比較語言學還在摸索階段,但這本書的編排很貼心,會適時地穿插一些背景知識的補充,讓像我這樣的初學者也能跟得上節奏。整體來說,這本書的學術嚴謹度毋庸置疑,但同時又保持了相當好的可讀性,對於想深入了解南島語系的朋友來說,絕對是值得入手的一本參考書。希望未來能有更多關於這類主題的電子書問世,讓學術資源更容易取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