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爾剋-杜英諾哀歌(全譯本及評析)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圖書介紹


裏爾剋-杜英諾哀歌(全譯本及評析) (電子書)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作者 張錯
出版者 商周齣版
翻譯者
出版日期 齣版日期:2022/08/02
語言 語言:繁體中文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1-13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描述

假若我呼喊,誰在天使的階位

會聽到我?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李歐梵、王德威聯名推薦★

 

《杜英諾哀歌》(Duino Elegies)共10首,第1首起於1912年裏爾剋在杜英諾城堡獨居時。裏爾剋曾因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及憂鬱癥無法寫作,拒絕讀報,自我孤絕,停筆10年,在慕尼黑等待戰爭結束。直到1922年初在瑞士的穆佐城堡(Chȃteau de Muzot)神思勃發,短短數天,《杜英諾哀歌》全部完成。

 

《杜英諾哀歌》及《給奧菲厄斯十四行》這兩部作品也是裏爾剋一生中最重要及富影響力的創作。在《杜英諾哀歌》裡所處理的題材是:人的睏局及其提升超越之道,由閉塞的世界導嚮開放世界之過程。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張錯
作者簡介
萊納.瑪利亞.裏爾剋(Rainer Maria Rilke,1875~1926),生於布拉格,逝於瑞士。被譽為繼歌德之後,再度將德語詩歌推嚮高峰的詩人,發掘瞭德語的音樂性及可塑性。除瞭創作德語詩歌外,還撰寫小說、劇本以及一些雜文和法語詩歌,其書信集也是裏爾剋文學作品的重要部分。
他的詩對19世紀末的詩歌裁體和風格以及歐洲頹廢派文學都有深厚的影響。他開發瞭一種新的抒情語言,將個人置入群體之中,凸顯其孤獨、迷失、矛盾與終究的迴歸。詩作不僅反映瞭現代式的憂鬱,也協助我們踏上一條走齣憂鬱的神奇道路。

譯者/評析者簡介
張錯,本名張振翱,客籍惠陽人,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知名詩人、學者、評論傢。美國南加州大學東亞係及比較文學係榮譽正教授,颱北醫學大學人文藝術榮譽講座教授。
曾獲時報文學獎詩首獎、國傢文藝獎。著作六十餘種,包括中西文學研究、藝術文化評論。近著有《蓪草與畫布:19世紀外貿畫與中國畫派》(藝術傢齣版社,2017)、《遠洋外貿瓷》(藝術傢齣版社,2019)、《沉船外貿瓷》(藝術傢齣版社,2021)。

相關著作:《裏爾剋-給奧菲厄斯十四行(上、下捲全譯本及評析)》

裏爾剋-杜英諾哀歌(全譯本及評析)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圖書目錄

前言:純粹的矛盾

第1首(1912.1寫於意大利的亞得裏亞海岸,杜英諾城堡)

第2首(寫於杜英諾,緊接第一首而寫)

第3首(1912始於杜英諾,同年完成於巴黎)

第4首(完成於慕尼黑,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1915.11.22-23)

第5首——獻給高歷女士Hertha Koenig(寫於1922.2.14穆佐)

第6首(始於1912.11-12西班牙,1914巴黎續寫,1922完成於穆佐)

第7首(1922.2.7撰寫於穆佐)

第8首(獻給Rudolf Kassner,1922.2.7-8寫於穆佐)

第9首(完成於1922.2.9穆佐,包括兩片段寫於1912-1913)

第10首(寫於1922.2.11穆佐;開首12行寫於1912杜英諾)

唯一與我患難與共的隻有詩──讀裏爾剋《杜英諾哀歌》/蕭義玲

圖書序言

 

〔前言〕純粹的矛盾

 

裏爾剋曾因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及憂鬱癥無法寫作,拒絕讀報,自我孤絕,停筆10年,在慕尼黑等待戰爭結束,直到1922年初在瑞士的穆佐城堡(Château de Muzot)神思勃發,短短數天,《杜英諾哀歌》全部完成,同時也在這期間完成《給奧菲厄斯十四行》上捲25首十四行詩(成書時是26 首)。在寫給愛侶莎樂美(Lou Andreas Salome)的一封信劄裡,提到:「還有,想想看,另一方麵(於風雨前一口氣《給奧菲厄斯十四行》25首紀念維拉逝世)⋯⋯」也就是說,1922年初裏爾剋在穆佐城堡除瞭一口氣完成大部分已有存稿的10首哀歌,同時也在這期間寫下25首十四行,詩人描述當時撰寫情況,十四行是因紀念少女舞蹈傢維拉之死,觸發而成。

1912到1922年的10年間,裏爾剋在歐洲各地譬如西班牙、巴黎、慕尼黑等地斷續撰寫哀歌片段,直到1922年在穆佐完成第十首哀歌,於1923年同時分別齣版《杜英諾哀歌》及《給奧菲厄斯十四行》,所以後來各種譯本多分別註明每首哀歌撰寫的時間和地點。

1911年10月鼕天,裏爾剋到瑞士的杜英諾城堡探望瑪莉郡主(Princess Marie von Thurn und Taxis-Hohenlohe),郡主於12月中旬離開杜英諾,直到翌年4月纔迴來。在這四個月中,裏爾剋單獨留在堡內。有天,他收到一封頗為麻煩應付的信函,必須立即作一謹慎答覆,為瞭安排思緒,便走到城堡的外棱牆往來踱步,外邊是浪捲百尺海浪,忽地驀然停步,好像風浪中聽到第一首的首句:

 

假若我呼喊,誰在天使的階位

會聽到我?

 

他拿起隨身筆記本寫下這句子,知道是神祇在給他說話,跟著迴到房間寫好那封信,當天黃昏,完成哀歌第一首,並於1912年1月21日寄給郡主。不久又繼續完成第2首,並且告訴她,去年鼕季已著手寫好其他哀歌,隻除瞭第3、10,可能第9首。但據後來考據,郡主在她著作《追憶裏爾剋》(Erinnerungen an Rainer Maria Rilke, [Memories of Rainer Maria Rilke], Copenhagen, 1932)這種說法未可盡信。

倒是他寫給莎樂美的信內有提到「我走齣外麵,把手掌貼在小繆佐城堡牆上,拍打如一隻蒼老巨獸,它一直保護及交托這一切給我」:

 

露,親愛的露,現在:

這時刻,星期六,2月11號6點鐘完成第10首最後的哀歌,我放下筆。這首(即使本來就注定是最後一首)在杜英諾開始就寫著:「終有一日,讓我擺脫驚怖幻象/嚮讚許的天使們唱齣喜悅頌歌!⋯⋯」雖然我曾讀給妳聽,但現今僅開首的十二行存留下來,所有其他都是新撰,對,非常,非常棒!試想想,我居然能一直被允許存活下來,韆辛萬苦,奇蹟,神的恩典──全在幾天內完成。那時的杜英諾哀歌就像一陣狂風暴雨,我整個人成為剪剪裁裁的布料,韆修萬改,飲食皆忘。

還有,想想看,另一方麵(於風雨前一口氣《給奧菲厄斯十四行》25首紀念維拉逝世)內提到那匹馬,妳是記得的,前蹄鎖著栓腳圈不覊快樂的白馬,在夕陽掩影伏爾加河旁田野,朝著我們飛奔而來。我在詩內把牠寫為奉獻給奧菲厄斯答謝神恩的還願供品。時間為何?今朝為何?這麼許多年後,牠從心底發齣的喜悅跳躍激盪我的胸懷。

同樣,事情相繼而來⋯⋯

我走齣外麵,把手掌貼在小繆佐城堡牆上,拍打如一隻蒼老巨獸,它一直保護及交托這一切給我。

 

德國文學學者萊許曼(J. B. Leishman)及英國詩人斯彭德(Stephen Spender)閤譯的英譯本《哀歌》內指齣,閱讀裏爾剋的睏難可分作者與讀者兩方麵。作者方麵,由於詩人要極力錶達的乃是生命內在(internal)一種神祕經驗的探討與發見,更非一般語言局限所能敘說,但又不能不說,隻好藉助「外在同等物」(external equivalent)的世間生死事物、自然現象、宗教、神話、藉喻說齣不能說齣的種種。而讀者閱讀方麵,則要去把外在同等物轉化為內在非語言的經驗,以便進入靈光一閃、內外閤一的領悟。為瞭增益人神共存的內涵,他喜用西方基督教的天使神祇,又極力否認乃是來自基督教義,甚至有意連接嚮伊斯蘭教的天使,其情可憫。

裏爾剋詩作在二次大戰後歐美現代主義的興起聲譽鵲起,《十四行》與《哀歌》與艾略特(T.S. Eliot)、梵樂希(Paul Valery)詩作齊名,惟在詩壇的遭遇命運卻同龐德(Ezra Pound)相似。龐德是美國人,但替法西斯廣播宣傳,一代宗師聲名敗壞,戰後被美國政府起訴,不為猶太學者所喜。美國學府大多為猶太學者把持,不喜德文係,有意無意阻礙德文係的發展或甚至關閉。裏爾剋齣生於當年奧匈帝國波希米亞(今日捷剋的布拉格),用德文寫作,但不是德國人,並未納入德國文學範疇。真是幸與不幸,未為猶太學者所忌。也因此詩人馮至(1905-1993)在德國海德堡大學撰寫博論時,本應有意選研裏爾剋,但想因不屬德國文學,纔轉寫德國詩人諾瓦利斯(Novalis)。

這本翻譯本每首哀歌附加的評析,除瞭譯者歐美文學本身修養外,還倚賴一些參考書,最主要的是德國天主教神父及學者瓜爾蒂尼(Romano Guardini, 1885-1968)德文撰寫的《賴納.馬利亞.裏爾剋:此在之釋義──杜伊諾哀歌的闡釋》(Rainer Maria Rilkes : Deutung des Daseins—Eine Interpretation der Duineser Elegien, Kösel-Verlag, München, 1953)。此書後來齣版英譯本《裏爾剋杜英諾哀歌:一種詮釋》(K.G. Knight, tr.  Rilke’s Duino Elegies, An Interpretation, Henry Regnery Company, Chicago, 1961)。關於瓜爾蒂尼德文本的書名中譯,我是採用德語學者袁洪敏的中譯,內含原文的Deutung des Daseins(「此在」之釋義),而英譯本的書名沒有把原書的「此在」(Dasein)附上。Dasein是海德格在他的巨著《存在與時間》中提齣的哲學概念,它由兩部分組成:da(此時此地)和sein(存有、是)。此詞無法翻譯成中文術語,但為錶達da與sein本身的關係,「此在」是現在比較通用的譯名。但要注意不能將da理解為此時此地,而是指通過對「存有在這裡」的領會而展開的存在方式。

袁洪敏有一篇很具挑戰性的論文〈《杜伊諾哀歌》的翻譯和接受問題〉發錶於《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9年第6期,內裡縱論中颱兩地中文譯者忽視原文的漏洞和錯誤,她說:

 

《哀歌》固然難度極大,但我認為這不是主要原因。研究裏爾剋的中國學者(很遺憾,學德語的寥寥無幾),除瞭極少數略懂德文,大多數都是靠譯文,因此,譯文就是研究的基礎,譯文是否準確至關重要。如果譯文不準確,甚至意思含糊,會使許多研究者讀不懂本文,於是望而卻步;即使勉力而為,也必然導緻研究結果的混亂,斷章取義,甚至走入誤區。

 

這是正確的論點──目前許多譯本都附有德文原文,對具有雙語或多語能力的歐洲學者與讀者,可收相得益彰之效,但中文譯者能德語者寥寥無幾,恐怕便多此一舉瞭。至於連英語修養尚且欠缺的中譯者,能否充分理解各顯神通的英譯本,並將涵義充分錶達齣來,恐怕亦屈指可數瞭。此外,除瞭袁洪敏所提到的對原文原義的瞭解外,她尚未指齣的是翻譯者也需要相當的詩藝修養,特別是,裏爾剋的哀歌,正是要將不能說的說齣(to speak the unspeakable),如此又豈是僅就字麵的翻譯便可以充分錶達齣來?以上也正是我翻譯哀歌的用心所在,正如詩人自撰的墓誌銘:

 

玫瑰,啊,純粹的矛盾。

欣喜於誰也無法在如此繁複眼瞼下

睡著。

 

最後,這兩本裏爾剋詩集《哀歌》與《十四行》的全譯能夠分別齣版,還需感謝王德威教授嚮城邦齣版集團旗下的商周齣版社引薦,商周齣版總編輯徐藍萍賞識。此外翻譯期間,多濛蕭義玲教授不停閱讀與提供意見,陳銘華兄電腦技術多方協助,都是我要深深感謝的。

 

張錯 於2022年3月8日洛杉磯

圖書試讀


裏爾剋-杜英諾哀歌(全譯本及評析) (電子書)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裏爾剋-杜英諾哀歌(全譯本及評析) (電子書)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裏爾剋-杜英諾哀歌(全譯本及評析)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裏爾剋-杜英諾哀歌(全譯本及評析)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