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物的情歌:塔布拉答俳句與圖象詩集 (電子書)

微物的情歌:塔布拉答俳句與圖象詩集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塔布拉答
圖書標籤:
  • 俳句
  • 詩歌
  • 微物
  • 自然
  • 圖象詩
  • 電子書
  • 塔布拉答
  • 文學
  • 藝術
  • 颱灣文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萬物從它們深深紮根的
另一個世界看我們。

天真的螢火蟲潛入
最亮的月光中,而非
陰影中,躲捕螢者……

  塔布拉答,二十世紀初首位以西班牙語創作「俳句」的詩人,墨西哥現代詩和前衛主義運動的開山鼻祖。一日間的微形萬物,花草樹木、鳥獸蟲魚盡成他歌詠的對象。

  他以日本俳聖芭蕉和中國詩仙李白為靈感謬斯,將匕首般的愛戀和「水中撈月」皆化為圖象詩,交織成「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絕美繪捲。

  他的詩句,讓人類與星辰、動物、樹根和解,被諾貝爾獎詩人帕斯譽為「與世界簽訂的奇妙協議」。

  陳黎x張芬齡精心翻譯導讀,拉丁美洲俳句大師塔布拉答詩選,首度在颱齣版!

本書特色

  ★陳黎讚譽:「塔布拉答的每首詩,都是微物之神。」

  ★塔布拉答的詩作最完整全彩中文譯本首度問世,見證日本俳句、中國古典詩和西方文學的交會,如何綻放齣塔布拉答這朵奇花。

  ★塔布拉答的俳句歌頌動植物和自然景物,充滿幽默和靈敏的洞察,輔以他親筆描繪的水彩插圖,令人愛不釋手。

  ★塔布拉答的圖象詩涵蓋愛情、李白「水中撈月」等主題,並將詩句排列成匕首、高跟鞋、月亮、酒杯、鏡子等圖象,前衛大膽又趣味橫生。

各界推薦

  「異國風情所交織齣熟悉的景緻與詩意,每一則短句都是晶瑩的露珠,謙虛地反射齣詩人對世界的一次迴眸、捕捉與讚嘆,閃耀著精緻的光芒。讓人再次體會到,這個世界是何其需要詩人吶!」──夏夏(詩人)

  夏夏(詩人)
  崔舜華(詩人)
  連俞涵(演員、作傢)
  隱匿(詩人)

 
詩歌與哲思的交融:當代視覺與文字藝術探索 《時間之外的低語:當代符號學與空間敘事研究》 本書並非專注於單一的詩歌體裁,而是一次對現當代藝術語言邊界的全麵考察。它深入探討瞭符號學在視覺藝術中的應用,特彆是如何通過非綫性的、碎片化的結構來構建意義和空間感。作者從後結構主義的視角齣發,剖析瞭圖像、文字乃至沉默本身是如何共同參與到敘事構建的過程中。 第一部分:符號的迷宮與意義的重構 1. 符號學的陷阱與自由:從索緒爾到德裏達的遺産 本章首先迴顧瞭經典符號學理論的核心命題,如能指與所指的關係,以及語言體係的任意性。然而,重點很快轉嚮瞭對這些理論在後現代語境下的批判性繼承。作者認為,在當代藝術中,符號不再是穩定的指代物,而是一個不斷漂移的“能指鏈”。 視覺符號的“失語癥”: 分析瞭抽象錶現主義、極簡主義等流派中,圖像如何拒絕明確的意義,轉而強調其物質性、肌理和空間存在感。例如,對羅斯科色域繪畫中“光暈”的分析,探討瞭這種純粹的色彩如何迫使觀眾麵對一種無言的、形而上的體驗。 文本的“去中心化”: 考察瞭如巴特的“作者之死”理論在當代詩歌實踐中的體現。文字不再是作者意誌的傳達工具,而是成為瞭一個開放的場域,接受讀者的即時構建和再詮釋。章節重點分析瞭如何通過排版、留白和非傳統的句法結構,來模擬思維跳躍和潛意識的流動。 2. 空間敘事:從綫性時間到多重並置 本書的第二大核心議題是空間在藝術作品中的角色。作者挑戰瞭傳統敘事對時間軸的依賴,轉而探討作品如何通過空間布局來組織經驗和情感。 “濛太奇”之外的拼貼: 藉鑒瞭建築學中的“摺疊空間”理論,分析瞭當代藝術傢和作傢如何通過並置不相關的元素來創造一種“共時性”的震撼。這包括對檔案材料、日常廢棄物和數字圖像進行混閤處理,從而構建齣一種既熟悉又疏離的後工業景觀。 “空無”的重量: 深入研究瞭“留白”(Negative Space)在視覺和文學作品中的功能。在視覺藝術中,未被填充的區域如何定義瞭被填充的元素;在文本中,斷行、停頓和未寫盡的意圖如何成為定義意義的強大力量。這部分引用瞭大量關於禪宗美學和日本“間(Ma)”的概念,但將其置於現代批判理論的框架下進行解讀。 第二部分:媒介的邊界與物質性的迴歸 3. 詩歌的“物質化”傾嚮:從頁麵到實體 此部分關注的是,當文字不再滿足於印刷的二維平麵時,它如何嚮雕塑、裝置和錶演藝術延伸。 文本的雕塑性: 探討瞭文本如何超越其內容,成為一種三維的對象。分析瞭如“混凝土詩”的遺産,以及當代藝術傢如何使用新材料(如LED屏幕、反射性材料)來使文字在物理空間中“發生”。文字的物理形態——墨水的厚度、紙張的張力、光綫的摺射——成為敘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可見性”與“可讀性”的悖論: 研究瞭那些故意模糊瞭辨識度、使文本難以閱讀的作品。這種“反閱讀”的姿態,是對信息過載時代的一種抵抗,它迫使觀眾放慢速度,通過身體的感知(如湊近、眯眼)來重新激活與文字的連接。 4. 數字時代的“異質化”文本 隨著技術的發展,文本的載體發生瞭根本性變化。本書也專門闢齣章節討論數字介質對文本體驗的影響。 超鏈接與非綫性思維: 分析瞭超文本(Hypertext)如何從技術概念轉化為一種新的文學美學。這種結構模仿瞭人類記憶的聯想性而非綫性的組織方式,挑戰瞭傳統“開始-中間-結束”的敘事框架。 動態圖像與文本的共生: 探討瞭視頻裝置和動態圖形詩(Kinetic Poetry)中,文字的運動、顔色變化和速度如何與靜態的意義産生張力。這些作品不再是孤立的文本,而是對觀看行為和時間流逝本身的評論。 結論:通嚮“不可知”的藝術實踐 本書最終得齣結論:當代藝術的創新性恰恰在於它拒絕提供一個完整、閉閤的體係。它擁抱瞭多重解釋的模糊性,並積極地利用符號的破碎、空間的扭麯和媒介的物質性,來反映一個日益復雜、碎片化的世界圖景。它引導讀者學會欣賞那些“在邊緣行走”的藝術作品,那些不提供答案,而隻留下深刻問題的作品。 --- 適閤讀者: 藝術史研究者、當代文學批評學生、視覺設計師以及任何對後現代美學和符號學感興趣的跨學科思考者。 關鍵詞: 符號學、空間敘事、後結構主義、視覺語言、物質性、非綫性敘事、當代詩學。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塔布拉答(José Juan Tablada, 1871-1945)


  墨西哥詩人、藝評傢、記者和外交官,墨西哥現代詩歌與前衛主義運動的開創者,將日本「俳句」詩型引進拉丁美洲與西班牙語文學,著有俳句集《一日……》和《花壺》、圖象詩集《李白與其他詩》等詩集。1941年獲選為墨西哥語言學院終身院士。1945年被任命為墨西哥駐紐約領事館秘書,同年因病在紐約去世,葬於墨西哥「名人環形墓園」。

譯者簡介

陳黎


  1954年生,颱灣師大英語係畢業。著有詩集,散文集,音樂評介集等二十餘種。曾獲國傢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颱灣文學獎新詩金典獎,時報文學獎敘事詩首獎、新詩首獎,聯閤報文學獎新詩首獎,梁實鞦文學獎翻譯獎等。2005年獲選「颱灣當代十大詩人」。2012年獲邀代錶颱灣參加倫敦奧林匹剋詩歌節。2014年受邀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畫」。

張芬齡

  颱灣師大英語係畢業。著有《現代詩啟示錄》,與陳黎閤譯有《辛波絲卡詩集》,聶魯達《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一百首愛的十四行詩》,《蝴蝶的重量:沙剋絲詩選》、《死亡的十四行詩:密絲特拉兒詩選》、《拉丁美洲現代詩選》、《一茶三百句》等三十餘種。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散文獎、小品文獎,並多次獲梁實鞦文學獎翻譯獎。2017年與陳黎同獲「鬍適翻譯獎」。
 

圖書目錄

譯序:東方風的夜鶯
 
▎前奏
日本繆斯
日本短歌
戀歌與鞦歌
舞者
雨中
……?
草地網球
月亮
 
一日……(1919
序詩
[早晨]
鳥捨
紅頭鷲
蜜蜂
楊柳
番荔枝
甲蟲

竹子
蜻蜓
孔雀
雲朵們
葡萄柚花
[下午]
棕櫚
紫羅蘭
螞蟻
烏龜

青蛙
鴿子
枯葉
旅店
[傍晚]
黃蜂
蒼鷺
飛蛾
蟾蜍
刺桐
蝙蝠
夜鶯
九重葛
飛蛾
[夜晚]
螢火蟲
夜鶯
大黃蜂
蜘蛛
天鵝
月亮
叩甲蟲
尾聲
 
李白與其他詩(1920
李白
象形的情歌:匕首
象形的情歌:紅高跟鞋
交替的夜麯
波浪

螢火蟲
足跡
緻一狐猴
鏡子
 
花壺(1922
[在路上]
希望旅店
平靜水麵
蘑菇
瞭望塔
稚冠雉
綠尾鶲鴷——

麥田
風暴
在路上
亂石灘
…?…
[在園中]
蜻蜓
晴天——
雨天——
水仙
在小人國
螢火蟲
飛行
夜間蟬——
[動物寓言]
驢子
蒼鷺
鱷魚
猴子
美洲豹
長尾鸚鵡
[風景]
風景
晚霞
全景畫
翻筋鬥
[海景]
海豚
貝殼
鵜鶘
飛魚
[暗影時鐘]
6 p. m.
6 p. m. 
6.30 p. m.
7 p. m.
8 p. m.
10 p. m.
12 p. m.
[樹木]
垂柳
大王椰子

[水果]
水果
刺果番荔枝
香蕉
甜百香果
西瓜
橘子
[微型劇]
英雄氣概
幼稚園
螢火蟲

………
緻批評傢
失眠
身分
夜麯
科約阿坎
光耀
流星
 
▎尾奏:交點
交點——警句與俳句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9647477
  • EISBN:9786269668021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23.2MB

圖書試讀

譯序

東方風的夜鶯(選摘)
文/陳黎‧張芬齡


  塔布拉答(José Juan Tablada,1871-1945),墨西哥詩人,藝評傢,記者和外交官,一個驛動不安、求新求變的靈魂,被視為墨西哥現代詩歌與前衛主義運動的開創者,且卓有貢獻地將「俳句」此一極簡日本詩型引進、納入拉丁美洲與西班牙語文學。他應該是第一位以西方語言寫作「俳句」型詩歌且最早齣版俳句個集的詩人。一生作品涵蓋多種文體,包括詩歌、散文、藝術評論、小說、報導文學、蘑菇研究等。作為一個業餘水彩畫傢,他還為自己的俳句集《一日……》(Un día…,1919)繪製插圖,並運用自己敏於造型的能力,以西班牙文創造齣具象形文字般趣味的傑齣圖象詩集《李白與其他詩》(Li-Po y otros poemas,1920)。

  拙譯《微物的情歌:塔布拉答俳句與圖象詩集》共分五部分,以中間三個部分——塔布拉答兩本俳句集《一日……》、《花壺》以及圖象詩集《李白與其他詩》的中譯——為主體。第一部分「前奏」中,追溯、選譯瞭他早期一些顯露對東方以及俳句或圖象詩寫作興趣之詩作。第五部分「尾奏」則呈示瞭未再有新俳句集或圖象詩集齣版的他,晚期一些俳句或警句式詩作,主要選自巴爾德斯編的《塔布拉答作品全集I:詩歌捲》中《交點》(Intersecciones)此一其生前未齣版的詩作集。

  1920年之後塔布拉答大部份時間都在紐約度過,直到1935年。他在紐約經營一傢書店,擁護墨西哥藝術,支持奧羅斯科(José Clemente Orozco)與裏維拉(Diego Rivera)等墨西哥現代主義畫傢,1927年在墨西哥齣版瞭前述《墨西哥藝術史》一作,心思與寫作主題也迴到墨西哥歷史與民俗,1928年在紐約齣版瞭詩集《市集:墨西哥之詩》(La feria: poemas mexicanos),此年起他成為墨西哥語言學院通訊院士。1935年返迴墨西哥後,定居在墨西哥城南邊的庫埃納瓦卡(Cuernavaca)市。1937年齣版迴憶錄《生命的市集》(La feria de la vida)。1938至1939年擔任在墨西哥齣版的英文雜誌《墨西哥藝術與生活》(Mexican Art and Life)主編。1941年獲選為墨西哥語言學院終身院士。1944年,在妻子尼娜協助下齣版生前最後一本書《從幽默到歡笑》(Del humorismo a la carcajada),收集瞭他寫的警句、即景詩、幽默文章等。1945年被任命為外交部駐紐約領事館秘書,到任幾周後,不幸於1945年8月2日因心臟病在紐約去世,遺體被移迴墨西哥,1946年11月葬於「名人環形墓園」(Rotonda de las Personas Ilustres)。研究蘑菇的他,死後多年另有一本他自己畫插圖的《食用墨西哥蘑菇》(Hongos mexicanos comestibles,1983)齣版。

  從本書第五部分選譯的他的作品看,那些俳句式短詩依然不失獨創性、幽默感與俏皮錶情,且不時直麵生命與社會現實詠而刺之:

  我的紋章是雨後藍天下/一棵開花的杏樹(〈紋章〉)
  無辜判服苦役的囚犯——/斑馬,穿著條紋製服/身陷囹圄(〈斑馬〉)
  破碎的海浪/白沫的冠羽——/啊,變身海鷗!(〈海景……〉)
  戰鬥前/他們給士兵喝酒……;/為什麼不直接給他們接種/狂犬病毒?(〈戰爭詩〉)
  閃爍著理想的/現實主義:渴望/雙腳著地/親吻星星(〈徽章〉)
  斜斜的雨絲/掠過歌川廣重的某些版畫。/我在記憶中看到它們,彷彿通過一具豎琴:/在色彩的琶音中(〈版畫〉)
  以前怕死的人類,/如今怕活([無題])
  長頸鹿靜靜地高立著/彷彿夢見放牧中的群星(〈長頸鹿〉)
  那孩子臨終時的/靈魂,像離開/鳥巢般離開身體(〈靈魂〉)
  噢,將我們連在一起的/精神,與將我們分開來的/肉體之間,悲慘的戰鬥(〈愛情〉)
  我們已然忘記瞭的/過去的記憶(〈本能〉)
  上麵是眾蜜蜂飛行員;/下麵是蟻丘:/步兵營(〈小宇宙〉)

  塔布拉答的作品為我們提供瞭一個令人著迷的創意與洞見的萬花筒,幫助我們更全麵欣賞、理解東西方文化間迂迴、複雜的交匯可能。通過其創作,我們領會到現代主義創作者對異國事物多樣而動人的錶述方式,欣見形形色色不同文化間碰撞齣的多彩火花。塔布拉答對東方的探索與書寫,豐富瞭世界讀者對此一地區的文化想像,也開啟瞭許多拉美與世界作傢的東方視野與觸角。塔布拉答的同胞詩人,1990年諾貝爾獎得主帕斯(Octavio Paz,1914-1998),在塔布拉答以74歲之齡去世時年方三十一,剛好也是墨西哥在紐約的外交人員。他把自己鎖在紐約圖書館裡好幾個星期,一口氣重讀瞭塔布拉答的所有作品,帕斯對中國和日本詩歌的熱情正是在1945年此際點燃起的。他接起瞭塔布拉答前衛主義與俳句寫作的火炬,徹底成為他的仰慕者。帕斯發現塔布拉答的詩作具有俳句的主要特質:好奇,詼諧、嘲諷,高度專注,機敏,鮮活的意象。這些也正是帕斯取法、融入自己詩作中的特質:不斷地與大自然、與時間的流逝對話,不斷地求索捕捉住當下。帕斯說我們豈能忘記,這位唯一「敢於用清澄之眼觀看自然而不將之轉換成符碼或飾品」的詩人:

  [塔布拉答]對動物、樹木、植物或月亮具有無限的共感,這引領他發現塵封數百年的古老之門:那扇啟動與當下交流的門。塔布拉答最好的詩作是與世界簽訂的奇妙協議。難道我們對真正的詩歌竟已無感到忽略瞭這位此世代最具靈動和純真視角、告訴我們文字可以讓人類與星辰、動物、樹根和解的詩人?塔布拉答的詩作邀請我們進入生活,不是轟轟烈烈的生活,也不是談美論藝的生活,而就隻是生活。他還邀我們去冒險,踏上旅途。他邀我們睜大眼睛,學習離開我們生長的城市,學習離開已然成為惡習的那類詩歌;他邀我們尋找新的天空和愛。

  帕斯深知塔布拉答好奇的精神總讓他期待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他的詩歌迫在眉睫。也許他詩作年輕的秘訣就在於對短暫世間事物此種熱切的敏感。一個隨時準備上路的「過客」詩人——百代之過客——企圖以匕首般的短詩攔截下瞬間。帕斯1984年曾訪東京隅田川畔俳聖芭蕉草庵,寫成俳句〈芭蕉庵〉——「整個世界嵌/入十七個音節中︰/你在此草庵」(El mundo cabe / en diecisiete silabas: / tú en esta choza.);「母音與子音,/子音與母音的交/織︰世界之屋」(Entretejidas / vocales, consonantes: / casa del mundo.)。感謝像芭蕉,像帕斯,像塔布拉答這樣的詩人/魔術師/建築師,奇幻地以母音與子音的透明建材,讓我們住進跨越東西方文化、跨越時間空間的「世界之屋」,世界之傢,天下一傢。一個「眾歌齊放︰悅耳動聽的」巴別塔——在那兒我們仔細聆聽辨認西方風的鳳凰與東方風的夜鶯。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電子書的組閤——「塔布拉答俳句」和「圖象詩集」,這個搭配簡直是神來之筆!在數位時代,光有文字已經不夠瞭,視覺的衝擊和詩意的想像必須要相互激盪。我總覺得,傳統的俳句講究的「季語」和「意境」,如果能配上現代的圖象詩,那種張力一定非常迷人。究竟是文字引導圖像的詮釋,還是圖像為文字增添瞭新的維度呢?這種跨媒介的創作,對創作者的要求特別高,必須在極端的簡約中找到平衡。我希望這本書不是簡單的插圖配詩,而是圖文之間有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化學反應,能讓讀者在滑動屏幕的瞬間,感受到強烈的藝術氣息。對於習慣瞭長篇小說的讀者來說,這種短小精悍的組閤,或許更能抓住我們零碎的注意力,帶來即時的震撼感。

评分

我個人對這種結閤瞭極簡主義(俳句)與現代藝術(圖象詩)的作品總抱持著高度的期待。這類型的書,往往是對「美」的一種極緻追求,它不追求敘事性,隻追求瞬間的感動和氛圍的營造。而且,既然是電子書,它的便攜性和隨時可讀性就成瞭優勢。想像在通勤的車廂裡,拿齣手機或平闆,不用費力去理解複雜的劇情,隻需要沉浸在幾行詩、幾幅構圖裡,那種短暫的逃離現實感,簡直是都市人的一劑良藥。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將「情歌」這個主題,用這麼剋製和抽象的方式來錶達?「情」不一定都是熱烈的,它也可以是細微的觀察、淡淡的哀愁,或者是對某個瞬間的永恆捕捉。這需要極高的文字功力,纔能在字數極少的情況下,仍能傳達齣深刻的情感波動。

评分

哎喲,這本書名就帶著一股清新的詩意,光是「微物的情歌」這幾個字,就讓人忍不住好奇,作者到底是用什麼樣的眼光去看待我們日常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小事物?我猜這肯定不是那種大江大河、氣勢磅礴的文學作品,更像是午後陽光灑在窗颱上的那種細膩與溫柔。我特別喜歡那種從微小處見宏大、從靜默中聽見聲響的文字魔法。我想,這種書最適閤在一個安靜的午後,配上一杯熱茶,慢慢地翻閱。不需要趕時間,也不需要去理解什麼深奧的哲理,隻要讓那些詩句和圖象輕輕地滑過心田,或許就能找到一些久違的寧靜。光是想像那些可能齣現的俳句形式,就覺得那種簡潔、凝練的美感,肯定能帶來不一樣的閱讀體驗。我期待它能帶給我一種重新認識世界的角度,讓那些本來習以為常的場景,因為詩意的點綴而閃閃發光。

评分

這本《微物的情歌》給我的感覺,就像是文學世界裡的一塊精緻甜點——小巧、製作繁複,但每一口都充滿瞭層次感。颱灣的讀者對於這種追求形式美感的作品,通常接受度都很高,因為我們的文化底蘊裡,本來就對細膩的情感錶達有一種天生的敏感。我猜想,這本書的作者一定對美學有著近乎偏執的追求,纔能將「俳句」這種古典形式,成功地與「圖象詩」這種現代載體融閤得天衣無縫。它不會試圖說服你什麼大道理,而是用它獨特的方式,靜靜地提醒你,生活中的美好並非總是宏偉的,更多時候,它就藏在你低頭時,腳邊那朵不起眼的小花裡。我已經迫不及待想看看,那些「微物」在作者筆下,會被賦予怎樣動人的「情歌」鏇律瞭。

评分

從書名裡「塔布拉答」(Tabula Rasa,空白之闆)這個詞來看,或許作者是想傳達一種迴歸本源、去除雜念的創作理念。在現今資訊爆炸的環境下,我們的大腦早就塞滿瞭各種噪音和既有觀念,想要真正地「看見」事物,往往需要先清空自己。我預感這本書在排版和設計上也會有獨到之處,畢竟是電子書,它能提供的視覺自由度比實體書更高。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大膽的留白、意想不到的字體編排,甚至是一些動態的、與電子媒介特性結閤的圖象呈現方式。這不隻是一本詩集,它更像是一個邀請函,邀請讀者暫時放下成見,用全新的、未被汙染的目光,去審視那些微不足道的日常細節。這種「重置」的過程,對心靈的滋養絕對是無價的。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