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菠蘿:奧地利寶盒的家庭烘焙。以粉、糖、油詮釋豐潤層次,在糕點酥頂、酥底、內餡、裝飾體現真滋真味 (電子書)

酥菠蘿:奧地利寶盒的家庭烘焙。以粉、糖、油詮釋豐潤層次,在糕點酥頂、酥底、內餡、裝飾體現真滋真味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奧地利寶盒(傅寶玉)
图书标签:
  • 烘焙
  • 甜點
  • 酥皮
  • 奧地利
  • 家庭烘焙
  • 食譜
  • 糕點
  • 層次感
  • 美味
  • 電子書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生活中,
加點甜,加點愛。

  年度百大暢銷之作,「奧地利寶盒的家庭烘焙」全新篇章──
  以蘊藏美味、瀟灑自成的「酥菠蘿」糕點,伴你領會日日常在的幸福滋味

  ──你說Crumb,我說Streusel,說的都是我們喜歡的酥菠蘿。

  「酥菠蘿」在德語中為Streusel,北美區亦稱Crumb,
  泛指「以搓揉粉糖油而成的碎麵團屑,完成的各式甜點、蛋糕、糕點」。
  溫潤而醇厚的醉心口感、層次、風味,是家宴、節日與慶典中最受喜愛且不可或缺的美食。

  製作酥菠蘿,僅僅需「麵粉、糖、油脂」三種基礎食材,
  以酥菠蘿完成的糕點,卻擁有千姿與萬貌。

  無論以酥頂、夾餡、酥頂,還是酥烤裝飾的呈現,酥菠蘿代表的就是美味承諾。
  將「核桃肉桂酥菠蘿」製成酥頂,襯托地瓜香的「地瓜肉桂捲」;
  在內餡中完美融合「香料核桃酥菠蘿」與新鮮李子的「黑李子蛋糕」;
  以「香草酥菠蘿」作為酥頂與酥底,夾入芝麻餡而成「黑芝麻酥餅」;
  透過「酥烤榛果酥菠蘿」增添風味層與妝點的「煙燻海鹽焦糖甘納許塔」。

  從歷史中走來的酥菠蘿,源自電力與機械都不存在的年代,
  心手相傳的美味,無需仰賴繁複工法或特殊器具,
  而是依憑心感與手感,決定材料比重、適度增添風味,融入手工溫度,成就真滋真味,
  簡易如斯,淺顯如斯,酥菠蘿的溫甜酥美因此雋永而悠遠。

  第一本全方位的《酥菠蘿》烘焙食譜書。
  集結異鄉烘焙人奧地利寶盒二十多年來的家庭烘焙經驗與心得,
  帶著30款摯心珍愛的酥菠蘿風味提案,走入你的廚房,你的日常,
  邀你一同踏進酥菠蘿的世界,在生活中加點甜,加點愛。

本書特色

  特色1. 深植人心的美味,絕無僅有的「酥菠蘿專書」

  擁有四百多年歷史,充滿溫度與暖度的酥菠蘿糕點,在台首度成書。居住奧地利多年的寶盒老師,將自身對酥菠蘿的摯愛與鑽研濃縮成冊,從食材工具、基本組成、風味變化談起,輔以烘焙原理、技巧提點、應用方式,爬梳酥菠蘿的美味關鍵,逐步成就恰如其分的真滋與真味。

  特色2. 高執行度,為「家庭烘焙人」打造的實用食譜
  在奧地利,酥菠蘿糕點代表家的味道。容易取得的食材、烘焙常用的工具器材、適合小家庭的製作份量、方便保存的成品、大眾喜歡的口味……用最樸簡的「粉糖油」架構美味基礎,分工漸進,逐一鋪陳,以潤美而純實的家傳美味,深深觸動我們的心。

  特色3. 以食材真味為本,應用層面廣泛的全方位經典
  不論貪酸,不論喜甜,酥菠蘿糕點具有多樣性搭配與多元化組合兩大特點,適合每個年齡層。在經典的奶油酥菠蘿中帶入辛香料、果蔬,風味獨特的糖蜜、鹽花,可以撒在蛋糕表層創造酥脆口感,也可以直接製成餅乾底或塔派皮,抑或拌入餡料,增添口感、風味層次,任意以喜歡的方式,造就讓心口同受感動的美味。

  特色4. 符合不同階段學習需要,穩定性高的教學示範
  本書以烘焙工具書的概念編輯而成,集結寶盒老師多年來實際操作的心得筆記。不跳步驟、不省工序、解說完整、細節透明,以「分段撰寫」搭配步驟大圖輔助說明,只要掌握按部就班、依序操作的原則,便能完成一如書中照片的可口酥菠蘿糕點。
 
书名: 酥菠蘿:奧地利寶盒的家庭烘焙 副标题: 以粉、糖、油詮釋豐潤層次,在糕點酥頂、酥底、內餡、裝飾體現真滋真味 (電子書) --- 图书简介 《酥菠蘿:奧地利寶盒的家庭烘焙》是一本深度探索奧地利經典烘焙藝術,特別聚焦於「酥菠蘿」(Streuselkuchen)及其相關糕點製作的實用指南與美學呈現。這本書旨在帶領讀者走入維也納甜點的精髓,解析如何僅憑最基礎的幾樣材料——麵粉、糖、奶油(或油脂)——創造出結構複雜、口感豐富、層次分明的美味糕點。 本書的核心精神在於對「酥粒」(Streusel)的極致探討與應用。酥粒不僅是簡單的撒料,它承載了烘焙的靈魂,定義了從酥頂到酥底的口感基調。我們將詳細拆解酥粒的黃金比例、混合手法,以及如何根據不同的糕點類型(例如,經典的克拉夫特酥菠蘿、水果夾心酥菠蘿、或德式奶酪酥頂)來調整其酥鬆度、顆粒大小和烘烤後的色澤。 第一部:基礎的煉金術——粉、糖、油的平衡哲學 在本章節中,我們將回歸烘焙的本源。奧地利甜點的魅力在於其對原料純粹性的堅持。我們不會追求複雜的添加劑,而是專注於如何讓麵粉(高筋、中筋、低筋的選擇與影響)、糖(從白砂糖到紅糖、冰糖的風味轉化)以及油脂(無水奶油、澄清奶油、豬油、植物油的風味簽署)在特定比例下產生協同作用。 內容涵蓋: 1. 油脂的化學反應: 探討油脂在酥粒中如何形成隔離層,防止麵筋過度發展,從而確保酥鬆口感;以及油脂融點對最終質地的影響。 2. 「揉」與「搓」的藝術: 詳解揉合酥粒時,應達到的濕潤度標準——是「沙礫狀」還是「豌豆狀」,以及不同手法對氣孔結構的控制。 3. 風味的疊加: 如何透過添加少量香料(如肉桂、荳蔻、檸檬皮屑)來提升基礎酥粒的風味層次,而不至於喧賓奪主。 第二部:寶盒的結構解析——從酥底到酥頂的立體構建 奧地利烘焙的精妙在於其「結構的豐潤」。本書深入剖析了如何利用酥粒技術構建多層次口感。 酥底(The Foundation): 探討不同類型的酥皮基底,包括直接以酥粒壓實成型的「壓實酥底」(Pressed Streusel Base),以及需要預烤的「脆殼酥底」(Shortcrust Pastry Base)。重點分析如何確保酥底在吸收餡料水分後仍能保持底部的酥脆。 內餡(The Heart): 這是風味的中心。我們將介紹數種經典且適合搭配酥粒的內餡配方: 經典水果餡料: 如何處理李子、櫻桃、蘋果等高水分水果,使其在烘烤過程中不會過度滲水,並與酥粒完美融合。 乳製品餡料: 精準控制奶油乳酪或夸克(Quark)的酸度和稠度,避免烘烤後塌陷。 堅果與巧克力夾層: 探討如何使用少量烘烤過的堅果粉或可可粉,在酥粒與餡料之間創建風味緩衝層。 酥頂(The Crown): 這是視覺和口感的亮點。我們將專門提供針對不同烘烤溫度的酥粒配方調整指南,確保酥頂能夠均勻著色,達到理想的「金黃焦糖化」效果,同時避免底層餡料過熟。 第三部:超越經典——酥粒的裝飾與應用延伸 本書不僅止於傳統的酥菠蘿,更拓展了酥粒在現代奧地利烘焙中的應用疆界。 1. 裝飾的精緻化: 如何利用不同粗細的糖粒(珍珠糖、粗砂糖)與細膩的杏仁粉混合,在酥頂上形成獨特的紋理對比。探討使用烘焙可食用的金箔或糖霜作為點綴,提升視覺的奢華感。 2. 小型化與變體: 教授如何將大型酥菠蘿的技術轉移到小巧的「酥頂馬芬」(Streusel Muffins)、單人份的「迷你酥盒」(Mini Crumbles),以及如何將酥粒作為派餅的頂部裝飾。 3. 保存與重現: 深入探討酥點的結構穩定性。提供專業建議,指導讀者如何正確冷藏與冷凍這些多層次糕點,並在回溫或二次加熱時,最大限度地保持酥頂的酥脆度。 《酥菠蘿:奧地利寶盒的家庭烘焙》是為所有熱愛烘焙、追求真材實料的家庭廚師準備的終極寶典。它教會的不僅是食譜,更是理解「粉、糖、油」這三位一體如何共同譜寫出令人難忘的豐潤與層次感,讓您在家中也能重現奧地利傳統甜點的「真滋真味」。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奧地利寶盒︱傅寶玉


  以父母親授予的寶字,啟程
  抱持人間所有的寶貝,慢行

  曾經裡,遊歷42個國家,背包行腳累積超過1萬5千公里步程
  曾經是,媒體人,科技人,經理人……

  為了在甜蜜糕點中長大的先生,成為家庭烘焙人
  為了回施有情大德,2013年底以奧地利寶盒之名,走入人生焦距中的另一段景深

  2018年出版《奧地利寶盒的家庭烘焙》,預售期中兩度再版,上市後長據網路書店暢銷排行榜
  2020年出版《愛。司康》,榮獲「2021博客來網路書店」年度銷售排行榜100大:飲食類榜第二名

  九年立於同一份願心中,耕耘
  九年懷抱著善德的深意,前行

  祈願,心如初始,自始至終

  Facebook︱奧地利寶盒
  www.facebook.com/austriabox

  著有
  《奧地利寶盒的家庭烘焙》2018年出版
  《愛。司康》2020年出版
  《酥菠蘿》2022年出版
 

图书目录

序言|為酥菠蘿回家
前言|我們的酥菠蘿──你說Crumb我說Streusel
食譜導讀
烘焙模具的替換與材料換算

CHAPTER 1 酥菠蘿的起點
酥菠蘿糕點製作的基本配備
酥菠蘿糕點的必備材料
酥菠蘿糕點的風味世界
從粉糖油比例瞭解酥菠蘿
酥菠蘿的手工與機械操作方式
常備酥菠蘿──冷藏、冷凍、烘焙全熟
酥菠蘿的應用
酥菠蘿診療室

CHAPTER 2 走過歲月的酥菠蘿──蛋糕
經典奶油酥菠蘿 青蘋果乳酪蛋糕
燕麥花生酥菠蘿 花生果醬乳酪蛋糕
榛果椰子酥菠蘿 芒果黑莓蛋糕
紅糖酥菠蘿 紅栗南瓜香料蛋糕
香料核桃酥菠蘿 黑李子蛋糕
肉桂多多酥菠蘿 酸奶油午茶蛋糕
酥烤酥菠蘿 蘋果杏仁鑲蛋糕
胡桃酥菠蘿 香蕉胡桃蛋糕
芝麻酥菠蘿 黑芝麻櫻桃蛋糕
肉桂酥菠蘿 肉桂核桃蘋果鬆糕
奶油酥菠蘿 黑李與罌粟籽優格蛋糕
開心果酥菠蘿 抹茶與馬斯卡彭蛋糕
大理石酥菠蘿 巧克力乳酪布朗尼
專欄|杏仁

CHAPTER 3 酥菠蘿的美好時光──酥餅。塔派
阿爾卑斯山傳統果餡薑餅
黑芝麻酥餅
蜂蜜核桃酥菠蘿 南瓜慕斯方塊
椰子酥菠蘿 椰蓉果醬酥餅
蘋果罌粟籽酥餅
杏仁酥菠蘿 紅柿格雷派
胡桃酥菠蘿 巧克力花生乳酪塔
酥烤開心果抹茶酥菠蘿 開心果塔
榛果肉桂酥菠蘿 林茲蘋果塔
酥烤榛果酥菠蘿 煙燻海鹽焦糖甘納許塔
專欄|海鹽焦糖醬
專欄|甘納許巧克力醬

CHAPTER 4 日日常在的酥菠蘿──麵包。司康
榛果奶油酥菠蘿烤盤麵包
杏仁膏酥菠蘿 黑芝麻酥菠蘿麵包捲
奧地利酥菠蘿奶油餐包
椰蓉酥菠蘿 葡萄乾椰蓉奶酥麵包
水蜜桃乳酪夾心酥菠蘿切片
核桃肉桂酥菠蘿 地瓜肉桂捲
橙皮酥菠蘿 橙橙司康
專欄|海綿中種    

SPECIAL 烘焙廚房的添味法寶
自製香草糖
自製薑餅綜合香料粉
蘭姆酒葡萄乾
海鹽焦糖醬

結語|從毀損中重建──以另一個角度看待失敗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1305561
  • EISBN:9789861305646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379.1MB

图书试读

作者序

為酥菠蘿回家


  酥菠蘿的四季與童年
  ──遊子與他的酥菠蘿蘋果派


  曾問過背背包走天涯多年的我家先生M,聽到酥菠蘿Streusel時,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M說,「酥菠蘿」之於他,是家的另一個代名詞。

  在M的成長年代裡,他對四季的記憶,總是伴隨著外婆與媽媽的手工糕點,依序從有著榛果與蘋果的春天,走入櫻桃掛樹與藍莓滿林的夏天,再來到有南瓜也有栗子的秋天,最後進入整間屋子充滿肉桂或薑餅香料粉香味的冬天。

  盛產水果的夏秋時節,他的外婆與媽媽會利用從院中採得的新鮮水果做蛋糕、熬果醬,適合搭配不同水果的酥菠蘿蛋糕,幾乎週週成為週末午茶的主角;入冬前,他會跟著他的父親採收核桃與蘋果,再賴著媽媽烤個他所喜歡的,有著濃濃肉桂香的酥菠蘿蘋果派。

  M說,只要媽媽在家烤酥菠蘿蘋果派的日子,彎過上坡的回家路,遠遠的,他就能聞到肉桂的氣息,然後,他會放開步子,一路跑回家。
 
  背起背包,離開家,走入他嚮往的世界時,M才不過二十來歲。他從奧地利啟程,遊歷歐洲各國,經北美洲,走訪亞洲各國,抵達澳洲時,他離家已近兩年。

  停留於澳洲期間,曾在父親的童年友伴,他尊稱為叔叔,的家裡短居。早年移民的叔叔在澳洲結識來自奧地利的嬸嬸後,就在澳洲安家與立業,再也沒有回過奧地利。

  那年一月裡的一個週末,他記得,他從長途登山旅行回到叔叔家。進門時,嬸嬸說她特別烤了蛋糕要幫他補過生日⋯⋯走入廚房,當他看到餐桌中央的酥菠蘿蘋果派時,對家,對親人與朋友的思念,以及許多與家人同聚的記憶一併蜂擁而至⋯⋯他告訴我,那天,在叔叔一家人環繞中的他,縱然強抑情緒,還是說不出話來。

  那是M離家後,第一次想家。

  幾週後,M取消了飛紐西蘭與斐濟島的機票與行程,從澳洲轉台灣再直飛酥菠蘿蘋果派的家鄉,奧地利。

  我們倆談起往事時,問他是否曾為自己的決定後悔?

  他說當時的自己所以決定踏上歸途,是因為離開叔叔家後,所到之地,所賞之景,再美再壯觀,都已無法撼動那時開始瘋狂想家的他並阻止他的歸心。

  他只是從沒想到,早已與家緊緊相連的味覺記憶,竟轉化成對家與家人的想念,成為決定回家的肇因。

  吃了一輩子的食物,自然會成為一輩子都喜歡的食物;家庭的料理與烘焙,在其中,有媽媽的手工溫度,有媽媽製作時加入的愛,有全家共享的親密,還有時光為相聚留下的記憶。

  因廣受喜愛而傳世
  ──歷史中的酥菠蘿糕點


  酥菠蘿糕點,是指由不規則而散落、類似麵團碎屑的酥菠蘿搭配不同類型的基底,例如蛋糕麵糊、甜味酵母麵團、乳酪與植物油麵團、甜味塔派麵團等,進而完成的蛋糕、甜麵包、塔派與小西點等。歐洲德語區將所有與酥菠蘿組合的蛋糕點心統稱為「酥菠蘿糕點Streuselkuchen」。

  最早有關酥菠蘿糕點的紀錄,出現在西元1584年德國出版的Nawe Zeitunge文獻上;隨著時間,酥菠蘿糕點成為德國的薩克森省Sachsen,以及,現為波蘭屬地的西里西亞Schlesien地區,最負盛名的手工蛋糕。酥菠蘿糕點並以其無可替代的美味而廣為流傳,舉凡宗教節日,婚禮,洗禮,豐年祭等,酥菠蘿成為慶典中最受人們喜愛且不可或缺的重要美食。

  試想,在物資不豐又缺乏製作工具與設備的當時,頂著香酥味美酥粒的酥菠蘿糕點,製作上完全仰賴手工,僅能以柴窯烘焙,卻依然能將真滋真味深植人心,並依憑心手相傳讓食譜留傳直至四百多年後的今天。

  在奧地利,眾多倍受喜愛的傳統家庭糕點中,酥菠蘿糕點類應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家庭點心之一,之所以深受歡迎,除了它的特殊性與多元性之外,也因為:
  1. 隨手可得的家庭常備食材
  2. 婆婆媽媽的無食譜手感糕點
  3. 無關複雜的操作步驟與工序
  4. 搭配與組合的變化性強
  5. 多數食譜能夠快速製作並立即享用
  6. 沒有苛刻的保存條件
  7. 適合於家宴與慶典中共享,份量可依家族成員調整
  8. 無模具限制並可藉簡單的製作工具完成
  9. 以真滋味取勝的零裝飾糕點
  10. 從孩童到銀髮族都熟悉與喜歡

  家傳的美味,真正牽動的是我們的心,將帶著感情的滋味傳家,是此而成經典。

  在生活中
  加點甜,加點愛


  無論酥菠蘿的正名與別稱是什麼,無論它在時光裡進行著什麼樣的旅行,造訪過哪些城鄉,路過哪些人家,經過多少雙手,停駐過多少心港,又有著什麼樣的故事⋯⋯餐桌上的酥菠蘿糕點,永遠帶著情感的聚合力。

  去年中旬送出酥菠蘿食譜書企劃案,當新食譜書提案通過時,M的開心不下於我。有什麼能比自己的太太,把代表自家文化的美食,介紹給中文世界裡的家庭烘焙人,更值得高興與驕傲的事?

  擁有400多年歷史,充滿著溫度與暖度的酥菠蘿糕點,隨著時間與地域變遷,隨著人們的口味偏好,演變至今。現代的酥菠蘿糕點有著更多樣的搭配與組合,更完整的風味與層次,並始終保有質樸外觀,以豐富的食材真味為本,成為一直以來最受人們喜愛的甜點之一。

  將酥菠蘿應用於糕點製作的品項與範圍非常之廣,可寫的食譜實在太多;經篩選後,捨棄需要特定材料的食譜(主要因為食材本身的風味特殊性,無法藉由替換食材而複製滋味)。書中所囊括的酥菠蘿食譜,均屬各大類中最受喜歡,最為經典的美味食譜,百分之九十的材料屬家庭常備食材,小部分較為特殊的材料,或能以屬性類似的食材替代,或可在材料行購得。

  特定的風味香料,例如,用於製作「阿爾卑斯山傳統果餡薑餅」所需的「薑餅綜合香料粉」,可依書中提供的食譜,在家調配完成。即使在世界不同角落,一樣有機會品嚐藏於阿爾卑斯山中的傳統美味。

  書中同時收錄德語區與波希米亞Bohemia地區最具代表性的「酥菠蘿罌粟籽蛋糕」。罌粟籽在台灣等地取得不易,而在其他區域並不受限。如有機會,非常推薦嘗試以罌粟籽結合酥菠蘿的難忘風味魅力。

  這本以《酥菠蘿》為名的食譜書,紀錄的,不只是酥菠蘿應用於蛋糕、塔派、麵包、點心等的製作方法與技巧,也囊括我二十多年來的家庭烘焙經驗與心得。

  整本食譜書依據家庭烘培人的需求而設計,以烘焙工具書的概念編輯而成,除了食譜、材料細節、分段步驟圖、操作解說、重點提示之外,另外還匯集糕點製作可能出現的狀況以及與之對應的解決方法、心得筆記、風味組合提案等。

  全書食譜均以「不跳步驟、不省工序、配方確實、解說完整、細節透明、重點精要」完成,符合不同階段的自學人士與家庭烘焙人的學習需要。掌握按部就班、依序操作的原則,只需留心步驟與烘焙的重點,即使選擇工序較多,難度較高的食譜嘗試,一樣能順利完成一如書中照片的酥菠蘿糕點。

  陪伴我走夢想的你
  在我心田中留下芳香的你


  在整段酥菠蘿糕點的企劃與製作過程中,我的身邊,我的遠方,都有著陪伴我走夢想的好人。他們保留生命中一部份珍貴的時間與力量,願意成為我的夢想的贊助人,沒有干涉,沒有批判,沒有阻擋,沒有懷疑,只是一直以支柱般的存在,為我的夢想站崗。

  這其中,包括不萊嗯。他不只是在他的庭園裡栽滿花朵,他也不斷在我的心田裡留下芳香。很幸運的,在高峰與低谷期都能有他為伴,與他同行。正因如此,更能感知其中的不易。

  無論何時,製作人Pierre總讓我知道,在他的屋頂下,可以找到我所需要的休憩與停靠。每一次,在充滿關切與鼓舞的視訊裡,他一定都會再次邀請我重回他蒙特婁的家裡客居。這個世界上,不是每個人都能像他一樣,隨時為友人,打開他的家門,敞開他的心門,並願意像棵大樹,成為一片庇蔭。

  因籌備酥菠蘿食譜書的緣故,與我家先生Manfred,因此共同度過了一段既難得也難忘的甜蜜時光。我們在一起,品嚐了很多酥菠蘿糕點,說了很多話,牽著手走了很長的路。他的誠實建議幫助我重新審思,他用默默陪伴幫助我度過困境,並在每個我需要他的時候,邁步向前伸出援手,毫無保留的做太太的啦啦隊長。

  還有,我的台灣與奧地利友人,社團的前輩與朋友們,出版社的編輯與設計同仁,熟識多年卻從未謀面的烘焙人⋯⋯寫書時期得到許多支持協助,許多關心問候,都記得,都感謝。

  對我來說,沒有什麼比擁有他們的陪伴與信任,更幸運且更幸福的事。

  也因為這樣,每則酥菠蘿食譜書的糕點能夠在充滿愛與期待的靜好心緒中完成;是因為他們,每個酥菠蘿中都揉入了足夠的愛,並有著讓人動心,讓人動容的溫度。

  我希望,藉這本食譜書,能將酥菠蘿糕點中所蘊藏的美好,一併帶進你的世界裡,帶進你的廚房裡,帶進你的日常裡。並期望,經由您的好手藝,酥菠蘿糕點特有的溫甜酥美,也能成為你的所愛,你的甜蜜,你日日常在的幸福滋味。

  並深深希望每則酥菠蘿食譜,都能為你換得一段無可替代的珍貴記憶。

  讓我們繼續在生活中,加點甜,加點愛。

寶盒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迷上研究各種歐洲傳統糕點的結構學,這本書的書名「奧地利寶盒」聽起來就很有故事性,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我對那種層層疊疊、口感複雜的甜點特別有研究精神,像是千層酥或某些德式蛋糕,光是看圖就覺得那種酥脆與柔軟之間的平衡點很難掌握。如果這本書能深入解析烘焙原理,例如如何精確控制不同階段的溫度和濕度來達成完美的酥鬆感,那對我來說價值就非常高了。畢竟,很多食譜寫得天花亂墜,但實際操作起來總是有個「魔術環節」是藏著掖著的,希望這本能把這些關鍵的技術細節都攤開來聊聊。我追求的不是速成,而是真正理解烘焙背後的科學與藝術,這樣才能不斷進步,做出讓人驚豔的作品。

评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台灣的烘焙市場非常競爭,消費者對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能夠在這麼多選擇中脫穎而出,這本關於「奧地利」的寶盒,想必有其獨到之處。我個人對那種帶著微酸、不過於甜膩的歐式風味情有獨鍾,這跟我們傳統的糕點風格很不一樣,帶來一種清爽的味覺體驗。如果書中的食譜在材料選用上,能夠更貼近台灣本地容易取得的原料,同時又能保持正宗的風味,那絕對是「加分題」。例如,用台灣的某些特色奶油或糖類來取代進口材料,但又能維持那種酥波蘿特有的酥鬆結構,這才是真正考驗烘焙師功力的本事。總之,我期待這本能是一本扎實、誠懇,並且真正能讓我在家裡重現那些令人驚艷的異國甜點的實戰指南。

评分

我一直覺得,烘焙的樂趣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分享」。當我把親手做的東西端上桌,看到親朋好友驚喜的表情,那種滿足感是無可取代的。因此,我對食譜中關於「裝飾」的部分特別有興趣。裝飾不一定要多麼複雜到需要專業工具,但一定要能體現出心意和巧思。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簡單卻能立刻提升視覺美感的裝飾技巧,例如如何用天然的食材做出漂亮的糖霜紋路,或者如何巧妙地搭配堅果或果乾來增加口感的對比,那就太棒了。我希望這本書能啟發我去嘗試那些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卻充滿細膩工藝的烘焙作品,讓每一次的製作都像在完成一件獨一無二的藝術品。

评分

這本《酥菠蘿:奧地利寶盒的家庭烘焙》光看書名就覺得充滿了溫暖和幸福的味道,光是想像那種酥皮入口即化的口感,就讓人心花怒放。不過說真的,我最近的烘焙魂又被點燃了,特別是看到那些充滿異國風情的甜點食譜,簡直是無法抗拒的誘惑啊!我一直在找那種不只是教你怎麼做,還能讓你感受到烘焙過程中的樂趣和療癒感的書。畢竟,在廚房裡,光是揉麵團、打發奶油,那種專注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享受。我尤其喜歡那種強調「真滋真味」的書,感覺作者對食材的挑選和處理一定下了不少功夫,不會只是一味追求華麗的外表,而是真心想把最純粹、最美好的風味呈現給大家。希望這本書能帶給我一些新的靈感,讓我家的餐桌也能飄出一些不一樣的異國香氣。

评分

坦白說,現在市面上的烘焙書多到爆炸,很多都是華而不實的網紅甜點,看久了其實有點膩。我比較偏愛那種帶著濃厚家庭氣息和歷史傳承的食譜。這本《酥菠蘿》聽起來就比較接地氣,或許它收錄的都是那些經過時間考驗、流傳在家庭食譜裡的經典款。我特別好奇,書裡會怎麼詮釋「豐潤層次」這幾個字,因為好的糕點,絕對不是單一味道霸佔舞台,而是酥、甜、香、餡料的風味要互相襯托,而不是互相干擾。如果書裡能教我們怎麼根據季節或手邊現有的材料,靈活調整內餡的配方,那本書的實用性就會大大提升。我希望它能成為一本可以隨手翻閱、隨時都能找到靈感的「廚房夥伴」,而不是一本只能供奉在書架上的精裝書。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